环形加热炉尺寸、燃料部分设计计算(24页).doc
《环形加热炉尺寸、燃料部分设计计算(2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形加热炉尺寸、燃料部分设计计算(24页).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环形加热炉尺寸、燃料部分设计计算-第 23 页设计计算部分第七章 环形加热炉尺寸、燃料部分设计计算7.1燃料燃烧计算7燃料成分已知的天然气成分见表7.1表7.1 天然气成分天然气种类CH4 CO2COH2N2CmHnO2H2O体积分数(%) 217空气需要量和燃烧产物量及其成分的计算理论空气需要量(7-1)式中,为燃料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过剩系数取n=1.05实际空气需要量 (7-2)燃烧产物量 (7-3) (7-4)式中, ,为燃料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7-5)式中, ,为燃料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为实际空气需要量,m3/m3;为1 m3干气体所吸收的水蒸气的重量,g/m3。 (7-6
2、)式中 燃料中氮气的体积分数; 实际空气需要量,m3/m3。 (7-7)式中 ; 理论空气需要量,m3/m3。所以燃烧产物成分 (7-8) (7-9) (7-10) (7-11)7燃烧产物密度计算 (7-12)式中, ,为燃烧产物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7理论燃烧温度的计算空气预热温度t1 =400时 (7-13)式中 燃料低位发热量,kj/m3, =1800 kj/m3; 空气的物理热量,kj/m3;燃烧产物量,m3/m3。燃烧产物中的空气含量 (7-14)式中 ; 理论空气需要量,m3/m3;燃烧产物量,m3/m3。查冶金加热炉设计与实例图2-3,得到理论燃烧温度=22607.2钢坯加热时
3、间的计算将环形加热炉按炉长方向分为三个计算段,每段炉气温度取平均值并视作不变,进行分段计算加热时间和炉长7预热段计算炉膛的内表面积: (7-15)式中 炉膛高度,m,设预热段高度H=; 炉膛宽度,m,设炉膛宽度B=;炉膛长度,m;预热段长度,m。气层有效厚度: (7-16)式中 气体的辐射有效系数,取; 充满气体的容器体积,m3;容器的内壁面积,m2;预热段长度,m。 (7-17)式中 炉气中CO2的分压,Pa; 气层有效厚度,m。 (7-18)式中 炉气中H2O的分压,Pa; 气层有效厚度,m。当 时 (7-19)所以该温度时的炉气黑度为 (7-20)当时 (7-21)所以该温度时的炉气黑度
4、为 (7-22) 式中 炉气中CO2的黑度; 炉气中H2O的黑度; 和水蒸气分压有关的校正系数,=1.06。砌体对钢坯的角度系数 (7-23)式中 钢坯的受热表面积,m2; 炉壁的内表面积,m2。综合辐射系数 预热段温度800 (7-24) 预热段温度1280 (7-25)式中 炉气黑度; 钢坯黑度;砌体对钢坯的角度系数。7加热段计算炉膛的内表面积: (7-26)式中 炉膛高度,m,设预热段高度H=; 炉膛宽度,m,设炉膛宽度B=;炉膛长度,m;加热段长度,m。气层有效厚度: (7-27)式中 气体的辐射有效系数,取; 充满气体的容器体积,m3;容器的内壁面积,m2;加热段长度,m。 (7-2
5、8)式中 炉气中CO2的分压,Pa; 气层有效厚度,m。 (7-29)式中 炉气中H2O的分压,Pa; 气层有效厚度,m。当 时 (7-30)所以该温度时的炉气黑度为 (7-31)当时 (7-32)所以该温度时的炉气黑度为 (7-33) 式中 炉气中CO2的黑度; 炉气中H2O的黑度; 和水蒸气分压有关的校正系数,=1.06。砌体对钢坯的角度系数 (7-34)式中 钢坯的受热表面积,m2; 炉壁的内表面积,m2。综合辐射系数 预热段温度1280 (7-35) 预热段温度1350式中 炉气黑度; 钢坯黑度;砌体对钢坯的角度系数。7均热段计算炉膛的内表面积: (7-36)式中 炉膛高度,m,设预热
6、段高度H=; 炉膛宽度,m,设炉膛宽度B=;炉膛长度,m;均热段长度,m。气层有效厚度: (7-37)式中 气体的辐射有效系数,取; 充满气体的容器体积,m3;容器的内壁面积,m2;均热段长度,m。 (7-38)式中 炉气中CO2的分压,Pa; 气层有效厚度,m。 (7-39)式中 炉气中H2O的分压,Pa; 气层有效厚度,m。当 时 所以该温度时的炉气黑度为 (7-40)当时 (7-41)所以该温度时的炉气黑度为 (7-42) 式中 炉气中CO2的黑度; 炉气中H2O的黑度; 和水蒸气分压有关的校正系数,=1.06。砌体对钢坯的角度系数 (7-43)式中 钢坯的受热表面积,m2; 炉壁的内表
7、面积,m2。综合辐射系数 均热段温度1350 (7-44)均热段温度1280 (7-45)式中 炉气黑度; 钢坯黑度;砌体对钢坯的角度系数。预热段和均热段交界处取平均值 (7-46)加热段和均热段交界处取平均值 (7-47)7炉体长度的确定最大生产率 预选炉底强度 加热面积 (7-48) 又 (7-49) 有 炉长L的确定 (7-50)实际炉长 (7-51)式中 环形炉中径,m。炉膛有效面积 (7-52)式中 钢坯长度,m;有效炉长,m。7加热时间的确定要求每小时加热的钢坯数为80 根 炉内放置的钢坯数为45530/253=180 根 则钢坯加热时间为 小时在加热完了时钢坯的温差为20,则加热
8、段终了时钢坯的平均温度为: (7-53)在此温度下钢坯的热含量查钢铁厂工业炉设计参考资料上册 第47 页 得:查相同资料第 48 页得热导率:加热段终了进入钢坯表面的热流为: (7-54)加热段:加热段终了处了炉气温度: (7-55)预热段终了和加热段开始处的钢坯表面温度先按700计算,然后再进行校核。交界处热流为: (7-56)钢坯的温度差为: (7-57)钢坯的平均温度:此温度下= 347.8 kj/kg (7-58) 加热段内钢坯的热含量增加值为: (7-59) 加热段内的平均热流为: (7-60)钢坯在加热段内的时间为: (7-61)加热段的长度为: (7-62)均热段:均热段完了取岀
9、炉时钢坯的温差为10,则均热终了时钢坯的平均温度为: (7-63)在此温度下钢坯的热含量,查钢铁厂工业设计参考资料上册 第47 页 得:热导率,查钢铁厂工业设计参考资料上册 第48 页 得:均热段终了进入钢坯表面的热流为: (7-64)均热段终了处的炉气温度: (7-65) 加热段终了和均热段开始处钢坯的表面温度按1200计算,然后再进行校核。交界处的热流为: (7-66) =159097.9594 钢坯内的温度差为: (7-67)钢坯的平均温度为: (7-68)此温度下= 754.7 kj/kg均热段内钢坯的热含量增加值为: (7-69)均热段内的平均热流为: (7-70)钢坯在均热段内的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形 加热炉 尺寸 燃料 部分 设计 计算 2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