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轴搅拌桩加固专项方案(2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三轴搅拌桩加固专项方案(2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轴搅拌桩加固专项方案(24页).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轴搅拌桩加固专项方案-第 21 页目录1工程概况11.1工程地理位置11.2三轴搅拌桩概况11.3工程水文、地质条件11.3.1工程地质条件11.3.2工程水文条件21.4工程特点难点31.5工程参建单位41.6工程创建目标41.6.1工期目标41.6.2安全、文明施工目标:41.6.3质量目标41.6.4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42编制依据42.1施工规范及标准42.2我公司相关管理规定43施工平面布置54工程量一览表55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55.1三轴搅拌桩工艺流程55.2三轴搅拌桩施工方案55.3三轴搅拌桩施工技术措施75.4三轴搅拌桩施工参数96质量措施106.1质量保证体系106.2
2、检测与试验106.2.1检验批计划及检测项目106.2.2原材料复试计划116.2.3试块制作计划116.2.4隐蔽工程验收计划116.3关键、特殊过程的识别和控制116.4 确保质量技术措施117 安全技术措施137.1 安全保证体系137.2 工程危险源分析及控制措施;137.3主要安全措施147.4 季节性施工措施157.4.1施工防护措施157.4.2特殊气候主要措施167.4.3雨天主要措施167.4.4冬季施工167.5 防火安全措施167.5.1防火安全保证体系167.5.2 防火措施177.6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工作环境卫生措施;178 节约能源、降低能耗技术措施208.1 节
3、约能源、降低能耗组织体系。208.2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目标。208.3“四节一综合”措施209 主要机械设备、工具配备计划219.1主要机械设备219.2工具配置计划2110 工程材料计划2111 劳动力计划2112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2212.1施工进度计划2212.2 工期保证措施2212.2.1 机械设备完好率是保证工期的关键。2212.2.2 按合同条款进行工期管理2212.2.3动态管理2212.2.4确保工期的具体组织技术措施2212.2.5技术措施方面221工程概况1.1工程地理位置小涞港风井是轨道17号线地下配套工程,拟建结构位于崧泽大道南侧的原小涞港河道内,由主井及附属结构
4、组成。其中主井外包尺寸29.250m29m,基坑开挖深度31.909m;附属结构外包尺寸27.8m7.45m,基坑开挖深度13.286m。1.2三轴搅拌桩概况本工程地下连续墙槽壁加固、风井主体结构基坑内层灰色淤泥质粘土3m深度及附属结构坑底4.5m深度范围、盾构进出洞洞门加固均采用三轴搅拌桩加固。其中,地下连续墙两侧采用三轴搅拌桩槽壁加固,坑外为双排650450,内排套打一孔,外排搭接200mm;坑内为单排650450,搭接200mm。加固深度均为10m,采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量20%,水灰比1.5。加固土体无侧限抗压强度0.8Mpa,渗透系数K1X10-7cm/s。主体基
5、坑及附属基坑采用三轴搅拌桩抽条加固,第四道支撑底下3m范围、附属基坑内侧坑底下3.04.5m范围内强加固,水泥掺量20%,强加固体至自然地面12.5m左右深度范围内弱加固,水泥掺量7%。采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1.5。强加固土体无侧限抗压强度0.8Mpa,渗透系数K1X10-7cm/s。1.3工程水文、地质条件1.3.1工程地质条件小涞港风井地处滨海平原,场地80.00m 埋深范围内土层由第四纪全新统至上更新统沉积地层组成。根据野外钻探及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结合标准贯入试验和静力触探试验成果,按其成因类型、土层结构及其性状特征可划分为12个层位,且多以水平层状分布。地层物理性能
6、表层号土层名称层底埋深(m)层底标高(m)揭示层厚(m)粘聚ckPa内摩擦角标准贯入N(击)比贯入阻力Ps(MPa)渗透性系数(cm/s)1人工填土0.702.303.352.010.702.301褐黄灰黄色粉质粘土2.603.50-1.450.801.001.902315.00.973.0E-63灰色砂质粉土6.507.20-2.45-2.893.604.00726.56.23.524.0E-4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8.809.50-4.70-5.101.902.301410.50.502.0E-6灰色淤泥质粘土14.5015.30-10.18-11.255.306.501610.00.592.
7、0E-71灰色粘土26.5027.00-22.19-22.9511.5012.401812.01.025.0E-71暗绿草黄色粘土29.9030.20-25.60-25.952.903.704716.02.842.0E-71草黄灰黄色粘质粉土40.5041.50-36.18-37.2010.3011.601128.022.15.931.0E-4t灰色粉质粘土38.0042.30-34.34-38.001.005.5030161.982灰黄灰色粉砂61.0061.70-56.68-57.5519.8020.70331.545.516.408.0E-4灰色粉质粘土夹粉土75.8076.80-71.
8、48-72.4914.8015.202320.022.26.041.0E-5灰色粉砂未穿未穿未穿429.051.91.3.2工程水文条件小涞港风井拟建场地位于原小涞港河道内,原小涞港河道宽约20m,深约5m;为内陆排泄水系,地表水位主要受降水和地表径流补给,并受潮汐影响,具一定潮汐动态特征。此外,河底一般均有一定厚度的淤泥。(1) 潜水拟建场地浅部土层中的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勘探期间测得滨海平原区潜水稳定水位埋深为1.602.10m(绝对标高为2.202.71m),平均埋深为1.80m(平均标高为2.51m),潜水水位主要受大气降水、地表径流等影响呈幅度不等的变化。(2)承压水拟建工程场地揭示有
9、、层承压含水层,勘探揭示层顶板标高为-25.60-25.95m;勘探揭示层顶板标高为-71.48-72.49m。据上海区域观测资料,上海地区承压水水位随季节呈幅度不等的周期性变化,水位埋深一般为312m。本次勘察分别对、层承压含水层进行了实测。根据实测资料,拟建场地层承压含水层水位埋深为7.408.80m(标高-5.71-3.84m);层承压含水层水位埋深为7.408.80m(标高-5.71-3.84m)。(3)水、土腐蚀性评价场地地下水环境类型为类。拟建工程场地浅部地下水和地基土对混凝土具微腐蚀性,干湿交替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长期浸水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10、4)不良地质及地下障碍物暗浜根据上海地区经验,暗浜深度一般不超过4.0m,其填充物以黑色粘性土及建筑垃圾为主,含小石子、黑色有机质等。勘探施工过程中,各勘探孔均未发现有暗浜分布。受现场施工场地限制,小螺纹孔未能实施,施工过程中将加强验槽,若发现暗浜,应及时采取措施。不良地层本次补勘揭示拟建场地1层下分布有t层灰色粉质粘土,对层承压含水层进行将水降压时,应注意t层灰色粉质粘土的影响。由于围护结构和t层将1层隔断,对1层降水疏干的同时应对2层进行降压,避免产生承压水突涌。软土本场区分布的、1 和层粘性土是影响工程的主要软土层,其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强度低、压缩性高等不良工程地质特性,同时软土还
11、有低渗透性、触变性和流变性等特点。4) 流砂经勘察,工程场地3、层粉性土,渗透性较强,在一定水动力条件下易产生流砂。5) 地下障碍物根据现场踏勘,小涞港地下泵站场地空旷,不存在对工程建设有影响的地下障碍物。1.4工程特点难点本工程小涞港风井结构位于原小涞港河道范围内,原河道被周边工地渣土及建筑垃圾回填,原河道多年未清淤淤泥层较厚,为确保三轴搅拌桩及后道工序正常施工,先对原小涞港进行河道卸土清障、清淤、回填处理。由于回填土土体被扰动,承载力较原状土低,经协商,风井及周边机械作业区域采用8%水泥土分层回填,碾压密实确保地耐力满足施工要求。小涞港清淤回填详见小涞港河道清淤回填专项方案1.5工程参建单
12、位建设单位: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发展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勘察单位: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监理单位:上海新光工程咨询有限公司1.6工程创建目标1.6.1工期目标满足365天合同工期要求1.6.2安全、文明施工目标:(1)安全目标:安全生产以现行考核指标为依据,达标率为100%,确保无重大的安全事故、管线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力争达到市级安全施工标准化工地。(2)文明目标:严格按照国家住建部、上海市关于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管理的相关规定,确保达到上海市文明工地标准,力争达到市级安全施工标准化工地。1.6.3质量目标确保本工程质量验
13、收一次合格,力争优质工程。1.6.4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确保无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噪音、污水排放和废弃物处置等符合有关规定;地面沉降符合有关要求,无管线事故和建筑物损坏,无居民投诉,防扬尘污染符合有关规定。2编制依据2.1施工规范及标准(1)本工程围护结构设计图(2)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资料。(3)经现场踏勘所获得的自然条件资料。(4)现行国家、行业及地方施工技术规范及有关规定,主要政府法规。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型钢水泥搅拌墙技术规程(JGJ/T199-2010)地基处理技术规程(DG/T08-40-2010)
14、2.2我公司相关管理规定(1)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施工技术管理办法。(2)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加强水泥搅拌桩(墙)施工质量若干规定(3)小涞港配套地下工程施工大纲3施工平面布置三轴搅拌桩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施工,第一阶段为槽壁加固施工阶段,此阶段共投入1台JB160步履式桩机及一套拌浆系统,第二阶段为坑内抽条加固施工阶段,现场同样布置一台JB160步履式桩机及一套拌浆系统。4工程量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规格深度方量m3水泥掺量水灰比备注1槽壁加固65045010m327620%1.52坑内强加固6504503m/4.5m289020%1.53坑内弱加固65045012.5m96337%1.
15、55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5.1三轴搅拌桩工艺流程清除地下障碍物、平整场地开挖泥浆沟定位三轴搅拌机就位压浆钻进与搅拌水泥浆配置压浆注入压缩空气压入注入压浆提升与搅拌施工结束移位至下一根桩重复操作三轴搅拌桩工艺5.2三轴搅拌桩施工方案(1)场地布置设备进场前,场地必须达到“三通一平”,桩机行走路线软弱地面必须加垫料夯实、夯平。包括供浆系统、运输路线、临时设施的搭建等流程。(2)障碍物清理因工法要求连续施工,故在施工前应对围护施工区域地下障碍物进行清理或移位,并回填粘性素土至设计桩顶标高,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3)测量放线根据建设方提供坐标基准点,按图放出桩位,设立临时控制桩,做好技术复核单,提请监理
16、验收。.由现场测量员根据设计图纸和测量控制点放出设计桩位,桩位平面偏差不大于5cm,并根据设计间距在两侧定位架上用红色油漆做好标记,保证搅拌桩每次定位准确。根据施工工艺要求,槽壁加固三轴搅拌桩轴线沿随地下连续墙轴线外放100mm,同时三轴搅拌桩与地下连续墙间留5cm间隙。施工测量的最终成果,必须用在地面上埋设稳定牢固的标桩的方法固定下来。在沟槽的两侧设置可以复原中心线的标桩,以便在已经开挖好沟槽的情况下,也能随时检查沟槽的走向中心线。施工测量的内业计算成果应详加核对,由测量计算者和复核校对者二人共同签名,以免计算出错,导致放样错误。(4)开挖沟槽根据三轴搅拌桩桩位中心线用PC320挖机开挖槽沟
17、,沟槽尺寸为宽800mm,深1m,并清除地下障碍物。开挖导向沟槽余土应及时处理,以保证桩机水平行走。(5)桩机就位由现场施工员、桩机班长统一指挥桩机就位,桩机下铺设钢板及路基板,移动前看清前、后、左、右各位置的情况,发现有障碍物应及时清除,移动结束后检查定位情况,及时纠正,桩位偏差不大于50mm。桩机应平稳、平正,并用经纬仪或线锤进行观测,确保钻机的垂直度,搅拌桩垂直度精度不低于1/200。(6)水泥浆液及浆液注入开钻前对拌浆工作人员做好交底工作,在施工现场配备电脑计量的自动搅拌系统和散装水泥罐,以确保浆液质量的稳定。水泥浆液的水灰比为1.5,水泥掺量不小于20%(弱加固7%),即每立方米被搅
18、拌土体中水泥掺入量至少为360Kg(弱加固126kg)。水泥浆配制好后,停滞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因故搁置超过2小时以上的拌制浆液,应作废浆处理,严禁再用。(7)钻进搅拌提升三轴水泥搅拌桩槽壁加固采用“一喷两搅”施工工艺,水泥和原状土须均匀搅拌,下沉和提升过程中均为注浆搅拌,同时严格控制下沉和提升速度:下沉速度为0.5m/min,提升速度为1.0m/min,在桩底1m部分宜重复搅拌注浆。另外,按照三轴搅拌桩的施工工艺,三轴搅拌机在下钻时,注浆量控制为总数的60,提升时注浆量控制为总量40。(8)桩机移位施工完一根桩后,移动桩机至下一根桩位,重复以上步骤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9)报表记录施工过程中
19、由专人负责记录,记录要求详细、真实、准确,并且根据集团公司要求每2小时现场测试水泥浆比重并留影像资料。(10)试块根据有关规定每台班2根桩做两组共六块7.077.077.07cm3的水泥土试块,按规定条件养护,到达龄期后做无侧限抗压强度实验,实验报告及时提交监理。5.3三轴搅拌桩施工技术措施针对本工程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施工特点、难点,重点抓好桩机就位垂直度控制、成孔、水泥浆拌制等工序,并将各大工序再加以细化。1)定位、钻孔、移机(1)操作人员根据确定的位置严格控制钻机桩架的移动,确保钻孔轴心就位不偏,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可利用双经纬仪测定),同时控制钻孔下钻深度的达标,利用钻杆和桩架相对位移原理
20、,在钻管上划出钻孔深度的标尺线,严格控制下钻、提升的速度和深度。(2)施工员必须每4小时对水泥浆比重检查一次,应详实填写水泥搅拌桩施工记录表。(3)三轴水泥搅拌桩在下沉和提升过程中均应注入水泥浆液,同时严格控制下沉和提升速度。根据设计要求和有关技术资料规定,下沉速度不大于0.5m/min,提升速度不大于1.0m/min,在桩底1m部分适当持续搅拌注浆,做好每次成桩的原始记录。详见下图:施工时间深度 1下沉 3提升桩底 2桩底重复搅拌注浆(4)根据设计要求,槽壁加固坑外采用双排650450,内排套接一孔,外排搭接200mm;坑内采用单排650450,搭接200mm,搭接下钻顺序及套接下钻顺序如下
21、图所示:顺序1: 搭接下钻顺序图 1 2 3顺序2:套接下钻顺序图图 1 3 2 5 42)搅拌注浆根据设计所标深度,钻机在钻孔和提升全过程中,保持螺杆匀速转动,匀速下钻,匀速提升,并采取高压喷气在孔内使水泥土翻搅拌和,在桩底部分必须重复搅拌注浆,保证整桩搅拌充分、均匀,确保搅拌桩的质量。3)桩身强度和搅拌控制(1)清除施工场地范围内的地上地下一切障碍物,施工区遇到河浜或暗浜时,必须提前清理淤泥,回填硬土,分层夯实,用推土机推平并碾压密实,满足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8Mpa,坡度不大于1%,场整范围为边桩外3米。(2)水泥流量、注浆压力采用人工控制,严格控制每桶搅拌桶的水泥用量及液面高度,用水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搅拌 加固 专项 方案 2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