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艺管理制度(6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焊接工艺管理制度(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接工艺管理制度(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3. 焊接工艺管理制度-第 6 页4. 目的为加强公司的工艺管理,规范承包商建立标准化焊接工艺要求,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特制订此管理规范。2. 范围本准则适用于对承包商和本公司维修的焊接作业,主要为手工电弧焊。5. 术语3.1母材:被焊接金属材料的统称。3.2焊缝:焊件经焊接后所形成的的结合部分。3.3焊趾:焊缝表面与母材的交界处。3.4焊缝宽度:焊缝表面两焊趾之间的距离。3.5焊缝长度:焊缝沿轴线方向的长度。3.6熔池:熔焊时在焊接热源作用下,焊件上所形成的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液态金属部分。3.7熔敷金属:完全由填充金属熔化后所形成的焊缝金属。3.8熔深:在焊接
2、接头横截面上,母材或前道焊缝熔化的深度。3.9余高:超出母材表面连线上面的那部分焊缝金属的最大高度。3.10 焊道:每一次熔敷所形成的一条单道焊缝。3.11 焊脚:焊接中角焊缝的横截面中,从一个直角面上的焊趾到另一个直角面表面的最小距离;3.12焊脚尺寸:在角焊缝的横截面中画出的最大等腰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长度叫焊脚尺寸。4. 职责3.1 设备能源部负责管理及对承包商焊接质量的验收工作。3.2 各车间及承包商负责具体焊接和自检工作的实施。5. 内容5.1 准备:焊接工作进行前对所需工器具进行检验,校准所需量具。5.2 自检、互检:所有焊接件先行点焊,点焊后都要进行自检、互检,大型、关键件需联系
3、设备能源部配合检验,发现问题须及时调整。5.3 报检:需要报检的工件焊接完成后及时报检,并在焊缝旁标注焊工姓名或焊工证件号,检验完成后方可进行隐蔽工程。 5.4工艺守则 5.4.1 施焊前焊缝区(坡口面、I型接头立面及焊缝两侧)母材表面2030mm宽范围内的氧化物、油、垢锈等彻底清理干净,呈现均匀的金属光泽。5.4.2 检查被焊件焊缝(坡口形式)的组对质量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对保证焊接质量进行评估,如有疑义应与相关设计单位联系,以便采取相应工艺措施。5.4.3 按被焊件相应的焊接工艺要求领取焊接材料,并确认焊接牌号无误。5.4.4 检查焊接设备是否运转正常,各仪表指数是否准确可靠,然后遵照本工艺
4、提供的工艺规范参数预调焊接电流等。5.4.5 合焊前应先行组对点焊,点焊的焊材应与正式施焊焊材相同,点焊长度一般应为10-15mm(可视情况而定),点焊厚度应是焊脚高度的1/2(至少低于焊脚高度)。5.4.6 对于有焊前预热要求的焊件,根据工艺文件要求规范参数预热,预热范围宽度应符合工艺文件的规定。 5.5 焊接过程5.5.1焊接时严禁在非焊接部位进行引弧,因电弧擦伤处应进行修磨,厚度不小于母材厚度,深度超出以上要求时应进行补焊修磨。5.5.2 施焊过程应密切注视电弧的燃烧状况及母材金属与熔敷金属的熔合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或停止焊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5.5.3 多层焊时层间清渣要彻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焊接 工艺 管理制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