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4页).doc





《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第 4 页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省湘潭市,411201)1 引言摘要:环境监测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科学技术活动,其直接目的就是获取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的环境信息,为科学的环境管理工作服务。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要认真分析我国目前环境监测研究现状,对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抓住其中的原因,不断地创新探索。关键词:环境监测现状、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对策2 正文2.1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一、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我国已经建立2223个环境
2、监测站,大概36万人在岗工作,占整个环保系统总人数的4%,高级技术人员有2350人,中级 技术人员8400人,再者,其他行业中还有大概1万人参加环境监测事业,其中,环境监测机构约有2634个,在岗人员约为21万。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环境监测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拥有一定的环境监测能力。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可以对空气 质量、地表水、环境噪声、海洋、酸雨、地下水、生态以及放射性物 质进行监测,各个监测要素的监测站数量也初具规模了,多的已 经达到了近1100个监测站,最少的也有30多个,从以上这些数 据可以看出,我国的环境监测能力已经初步形成了,并且具备了
3、 一定的环境监测能力。 已经具备较强的环境自动监测能力。就目前而言,全国已经约 有70个城市具配备了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建立了50多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在部分省市开展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试点工作,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再者,在全国31个省和10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开展了全国环保系统环境监测信息卫星通信系统。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的建立。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环境质量报告制度目前已经有400多项,其中大部分的污染因子,已经有了控制标准和监测方法标准。我国已经初步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对于环境监测工作起着指导作用。 各类环境监测网络的完善。就目前而
4、言,全国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市、县4级环境监测网络。全国共有专业和行业监测站 4800多个,其中环保系统监测站约2200个,行业监测站约2600 个。共有103个空气质量监测站,113个酸雨监测站,135个水质监测站被国家控制。再者,国家还建立了噪声监测网络,辐射监测网络和区域监测网络等等。二、国环境监测所存在的问题(一)我国环境监测方法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对照环境监测部门现有的实验室分析检测能 力以及国内外环境监测分析技术的发展水平,仍存 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具体表现为:1、监测参数已基本齐全,但仍然存在一定缺口。随着对污染因子的监测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现有的监测技术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环境监测要
5、求。有些标准中的检测参数仍不能涵盖其中,或是参数的检出限不能满足标准要求,需要进行一些新项目、新方法的开发。污染源监测仍然以常规因子为主,基本不涉及特征因子。实验室所检测的目标化合物与市场使用的产品发生脱 节现象,需要及时了解实际情况进行补充。目前我们对微量有机污染物的来源、负荷、危害及影响情况了解不很清楚,监测技术尚不配套和完整,监测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较差、缺乏相应的监测经验。缺少对土壤中的金属、有机物的分析方法。2、 已有的水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缺乏系统性,所选 检测参数不能全面反映水环境质量状况,水环境监 测分析方法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的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水排放标准与现有的标准存在一些
6、漏洞缺口,使其缺乏一定严肃性,为实施贯彻带来一定的困难。现行的水环境监测指标已无法反映有机污染物的类型、种类和程度。污染物的采样和分析方法缺乏系统性,不同类型的污染物采用不同的采样和分析方法。一些检测参数在采样和分析监测过程中受干扰因素影响较大。3、环境空气监测主要监测项目仍为延续多年的 常规监测项目,用于霾污染、臭氧光化学污染特征 及生成机制、空气污染的人体健康和生态效应的跟 踪评估和控制研究等监测项目尚为空白。4、噪声监测技术和规范尚需不断完善。5、我国生态监测刚起步,生态监测、生物监测的方法相对较少,尚处于起步阶段,无实质性突破,没有一套成熟的监测评价体系和技术方法。6、监测分析技术有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环境监测 现状 发展趋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