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制药重点(1)(1)(13页).doc
《生物技术制药重点(1)(1)(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技术制药重点(1)(1)(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物技术制药重点(1)(1)-第 13 页生物技术制药重点第一章 绪论2.生物技术:又称生物工程,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技术。3.生物技术药物:是指采用DNA重组技术或其他生物技术生产的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药物,主要是重组蛋白或核酸类药物,如细胞因子、纤溶酶原激活剂等。4.生物技术制药:是指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等生物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开发和生产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药物的一门科学。第二章 基因工程制药1.基因工程
2、:又称重组DNA技术,即在体外将DNA片段与载体连接,形成重组DNA,在宿主细胞中复制、扩增和表达蛋白质所用的方法和技术。2.基因工程制药:利用重组DNA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宿主菌或宿主细胞进行大规模培养和诱导表达以获得蛋白质药物的过程。3.基因工程制药的基本流程:目的基因的获得;表达载体的选择;目的基因与表达载体的连接;重组DNA转入受体细胞;重组子的筛选与鉴定;工程菌株发酵表达重组蛋白;重组蛋白产品的纯化;重组蛋白制剂的生产。4.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主要指来自于细菌、能够识别DNA特定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DNA的一类内切酶。具有专一性。5.DNA连接酶:可以催化DNA片段中两个相
3、邻的3-OH和5-磷酸基团(互相配对的两个粘性末端连接起来)形成3,5-磷酸二酯键,从而使DNA片段或单链断裂形成的缺口连接起来。6.获得目的基因的主要方法:化学合成法: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或其编码产物的氨基酸残基序列。100个碱基。小片段粘接法:12-15个碱基,退火形成双链;大片段酶促法:100个碱基以下,利用聚合酶和连接酶形成。PCR:(已知目的基因的序列)根据生物体内DNA复制原理在DNA聚合酶催化和dNTP参与下,引物依赖DNA模板特异性地扩增DNA。PCR体外扩增常容易带入突变,为保证目的基因片段序列的正确性,一般建议使用高保真的DNA聚合酶和相对保守的PCR扩增条件。同时PC
4、R得到的片段在克隆后必须进行测序分析。cDNA文库法:表示表达信息的微生物。代表了细胞或组织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从中获取的基因序列也都是直接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基因组DNA文库法:表示遗传信息的微生物。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全部基因组DNA序列的随机克隆群体的集合,以DNA片段的形式贮存了所有的基因组DNA信息,包括所有外显子和内含子。7质粒的结构和特点:(1)细胞拟核之外的小的环状DNA分子(2)存在于细菌、霉菌、酵母菌等细胞里,对细胞的正常生活几乎没有影响(3)能够在宿主细胞中自主复制(4)可以容易地从细胞中取出或放入2.载体的要素、分类 P13(1)质粒载体的三个要素:复制子(复制起始点),选择
5、标记(用于鉴定和筛选转化有质粒的宿主细胞),多克隆位点(质粒载体中由多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序列密集排列形成的序列,用于将目的基因插入多克隆位点中相应的酶切部位)。分为克隆载体(用于外源DNA的扩增),表达载体(用于外源目的基因的有效转录和翻译),突变载体(通过对载体抗性的选择来实现筛选突变克隆的目的),报告载体(以易于检测的基因作为报告基因,通过报告基因的表达强度来研究外源调控因子的功能)。(2)载体分质粒载体和噬菌体载体(常用于构建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入噬菌体载体分为插入型和置换型两类。常用方法:转化;感染;转染;显微注射;电穿孔重组DNA导入细菌: 化学转化法:对数生长期细菌 感
6、染法:以病毒形式 穿孔法:高压脉冲重组DNA导入酵母:电转化法(方便、快速、高效);化学转化法(简单、设备要求低);原生质体转化法重组DNA导入哺乳动物细胞:显微注射法和电转化法;转染法;病毒感染法。1)载体遗传标记法:抗生素抗性筛选法;-互补筛选法;营养缺陷型筛选法;噬菌斑筛选法2)核酸分子杂交法3)限制性内切酶图谱法4)DNA序列测定法5)目的基因表达产物测定法3. 基因重组蛋白的主要纯化技术 P26-28(1)离子交换层析:利用蛋白质等电点的差异,通过带电的溶质分子与离子交换剂中可以交换的离子进行交换。 a.离子交换剂:阴离子交换剂、阳离子交换剂、两性离子交换剂、选择性离子交换剂。 b.
7、影响因素:盐离子浓度、离子大小、洗脱梯度与流速。(2)亲和层析:利用固定化配基于目的蛋白之间特异的生物亲和力进行吸附。 a.亲和作用包括酶与激活剂/受体/底物之间、抗体与抗原之间、受体与激素/配体之间、蛋白质与DNA/RNA结合域之间。 b.亲和层析步骤:配基固定化;亲和吸附;洗涤;洗脱解离;再生。 c.合适的配基:特异性、亲和力适中(3)凝胶过滤层析:根据生物大分子的Mr的大小来实现目的蛋白的分离纯化。 a.主要用于脱盐、分级分离及Mr的测定:脱盐是将无机盐与生物大分子分离;分级分离将不同Mr大小的分子分开;标准样品作对照时,用凝胶过滤可以测定生物大分子的Mr。 b.优点:分离蛋白质的Mr范
8、围广、不带电荷的惰性基质不与溶质分子发生任何作用、凝胶介质可以反复使用。(4)反相层析和疏水层析:根据蛋白质疏水性的差异来实现分离纯化。 a.反相层析:利用溶质分子中非极性基因和非极性固定相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以及溶质分子中极性基因与流动相中极性分子之间在相反方向作用力的大小的差异进行分离。 b.疏水层析:利用蛋白质分子表面的疏水区域和介质的疏水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c.反相层析:有机溶液洗脱,蛋白质可能变性,疏水层析:盐溶液洗脱第三章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1.体外培养动物细胞的类型:贴壁依赖性细胞:培养时需要贴附因子。大多数动物细胞,包括非淋巴组织细胞和许多异倍体细胞;非贴壁依赖性细胞:无需固
9、体支持物,在培养液中悬浮生长。一般来源于血液、淋巴组织的细胞和杂交瘤细胞;兼性贴壁细胞2.动物细胞培养的环境条件:培养温度:哺乳类37;昆虫细胞25-28pH:大多数动物细胞适合在pH7.2-7.4生长。低于6.8或者高于7.6时,对细胞生长不利。加适量磷酸盐缓冲液维持相对稳定的pH。加空气、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的混合气体进行供氧和调节。酸碱指示剂 通氧量:CO2比例 防止污染 基本营养物质:除三大营养物质外,还需一定量的维生素、激素类物质和促细胞生长因子。 透压:理想范围:260-320mOsm/L3.动物细胞工程制药:利用动物细胞(包括原代细胞、二倍体细胞、异倍体细胞、融合或重组的细胞)为
10、宿主或者反应器,也包括利用转基因动物作为反应器,进行疫苗、多肽和蛋白质等生物制品的生产。4. 细胞传代,细胞冻存及复苏(重点掌握关键步骤及原则) P50-51(1)细胞的传代培养:将细胞从一个培养器皿中消化、分散并接种至另一个培养器皿中的操作称为细胞传代。为了维持细胞的生长和获得更多的细胞量往往要进行细胞的传代培养(subculture)。否则会因密度过大、生存空间不足、代谢产物在培养液里的浓度过高等因素造成细胞衰老。在传代过程中要注意减少对细胞的损伤以及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相对稳定。(2)动物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细胞的冻存 在-70以下时,细胞内的酶活性均已停止,即代谢处于完全停止状态,故可以长
11、期保存。目前保存细胞,都采用液氮低温(-196)冻存的方法。 细胞低温保存的关键在于通过0-20阶段的处理过程。冷冻速度太慢细胞内、外环境的水会形成冰晶,易损伤细胞,太快不足以使水分排出。 注意事项:a. 冻存的细胞应在对数生长期且存活率高的状态;b. 冻存的细胞营养状态良好;c. 细胞密度以110 6 210 6 细胞/mL为好;d. 配制冻存用培养基要与实际使用的一致,加保护剂10%(v/v)二甲基亚砜或甘油;e. 细胞冻存管口密封性要良好;f. 做好相关标注。 细胞复苏的原则是快速融化 必须将冻存在-196液氮中的细胞快速融化至37,使细胞外冻存时的冰晶迅速融化,避免冰晶缓慢融化时进入细
12、胞形成再结晶,对细胞造成损害。 注意事项:a. 注意防护,以防渗入液氮引起安瓿爆炸;b. 从液氮取出应立即37水浴,并不断摇动使液体迅速融化;c. 液体溶解后取出,用乙醇擦拭外壁;d. 尽早离心,以去除二甲基亚砜;或先直接种入培养瓶内,加培养液,待细胞贴壁后立即换液;e. 隔天观察生长情况,再换液一次。第四章 抗体工程制药5. 抗体的结构,各部分功能及对应缩写 P79(1)基本结构:抗体单体由4条多肽链(2条相同的重链H和2条相同的轻链L)通过二硫键(-S-S-)链接而成,为“Y”字形结构。(2)轻链 重链 可变区与恒定区 超变区与骨架区 铰链区(图片)(3)恒定区C区的功能 抗体(IgM、I
13、gG)与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可通过启动C1q激活补体经典途径;IgG4、IgA和IgE的聚合物可以激活补体旁路途径。 抗体的调理作用;ADCC作用;介导超敏反应。 IgG是唯一能够从母体通过胎盘屏障转运到胎儿体内的抗体(胎儿抗感染)。 分泌型IgA合成和主要作用部位在黏膜(黏膜局部抗感染)(4)可变区V区的功能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 a.与毒素结合可以中和其毒性b.与病原体结合,可以组织其对机体细胞的黏附和感染水解片段(图片) 6.基因工程抗体 P92抗体及抗体片段 (1)人鼠嵌合抗体(chimeric antibody) 鼠IgV-人IgC 人一鼠嵌合抗体是将鼠源单抗的可变区与人抗体的恒定区融
14、合而得到的抗体。 (2)改形抗体(Reshaped antibody) 也称CDR移植抗体 、人源化抗体。Ig分子中参与构成抗原结合部位的区域是 H和L链 V区中的互补性决定区 (CDR区) (3)小分子抗体小分子抗体包括Fab、Fv或ScFv、单域抗体及最小识别单位等几种Fab和Fv抗体(1)Fab抗体:完整的轻链+重链(VH和CH1)(2)FV抗体:VH+VL,天然FV片段中VH和VL为非共价性结合,不稳定。(在VH与VL之间加上一段连接肽,把VH与VL连成一条单链,得到ScFv,即单链抗体)单链抗体 VH-linker-VL 单域抗体和分子识别单位(1)单域抗体:由VH(VL)单个可变区
15、组成的,只有抗体分子的1/12,而且表面疏水性强,与抗原非特异结合能力也强。(2)分子识别单位(MRU):也称为超变区多肽,是由单个CDR区构成的小分子抗体,亲和力较低。双链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 bsAb)有两个不同的抗原结合部位,可分别结合两种不同的抗原表位。其中一个可与靶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另一个则可与效应物结合,将效应物直接导向靶细胞。抗体偶联物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体治疗药物、抗癌药物偶联的抗体药物、毒素偶联的抗体药物抗体融合蛋白Fv抗体融合蛋白:与毒素、酶、细胞因子等融合,导向治疗 Fc抗体融合蛋白:与抗体、蛋白融合,检测、纯化、介导抗体效应功能、提高蛋白半衰期
16、第五章 疫苗及其制备技术1.疫苗:将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免疫制剂,例如流感疫苗、乙肝疫苗、霍乱疫苗等。2.疫苗的组成:具有免疫保护性的抗原(免疫原性,产生免疫效应物质;免疫反应性,产生免疫反应),如蛋白质、多肽、多糖或核酸等,与免疫佐剂(增强免疫应答;改变免疫应答类型)混合制备而成。3.疫苗的作用原理:当机体通过注射或口服等途径接种疫苗后,疫苗中的抗原分子就会发挥免疫原性作用,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高效价特异性的免疫保护物质,如特异性抗体、免疫细胞及免疫因子等,当机体再次接触到相同的
17、病原菌抗原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免疫记忆,迅速制造出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断病原菌的入侵,从而使机体获得针对病原体特异性的免疫力,使其免受侵害二得到保护。3.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的优缺点 P114-1154.减毒活疫苗的优点:(1)通过自然感染途径接种,可诱导更全面的免疫应答;(2)可诱导较强的免疫反应,理论上只需要接种一次;(3)可能引起水平传播,扩大免疫效果;(4)一般不需要添加佐剂,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廉。减毒活疫苗的缺点 :(1) 对免疫缺陷者较危险,且有可能出现毒力回复 ;(2) 可能造成环境污染而引发交叉感染等,并可能滞留在环境中形成传染源 ;(3) 缺损颗粒可能干扰免疫效果,产
18、品的分析评估较为困难 ;(4) 保存、运输条件要求较高 。5.灭活疫苗的优点(1) 制造工艺简单;(2)免疫原性的稳定性高;(3)易于制备多价疫苗。灭活疫苗的缺点 (1) 需要严格的灭活操作,保证疫苗中不含有灭活不完全的颗粒。(2) 常需进行多次接种,通常需2-3剂,且通常引起的是体液免疫,对细胞外感染的病原体较为有效,对病毒、细胞内寄生的细菌和寄生虫效果差甚至无效。(3) 接种灭活疫苗产生的抗体滴度随时间而下降,可用于免疫缺陷者(4) 灭活疫苗需要量大 6.纯化亚单位疫苗 P116(1)纯化亚单位疫苗:由单个蛋白或寡糖组成的疫苗,如从致病微生物中纯化出来的细菌脂多糖、病毒表面蛋白和去掉了毒性
19、的毒素,称为纯化亚单位疫苗。例如23价肺炎多糖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等。(2)纯化亚单位疫苗常需要佐剂或各种偶合物来增强它们的免疫原性,而且,这些疫苗的生产通常需要大规模培养致病微生物,成本较高,也具有一定的病原微生物扩散的隐患。减毒疫苗、灭火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的区别:7.治疗性疫苗: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疫苗。8.预防性疫苗与治疗性疫苗的区别:第六章 酶工程制药1.酶的来源:动物、植物、微生物。常见的产酶微生物: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啤酒酵母;青霉菌;链霉菌(微生物种类繁多;微生物生长繁殖快;生产成本低;微生物较易育种)2.酶纯化的主要方法:酶初步纯化:一般采用盐析、等电点沉淀、有机溶剂沉淀和离心分
20、离等技术将目的酶与其他杂蛋白分离开来。(简便、处理量大)酶的高度纯化:凝胶过滤、离子交换层析、吸附层析、亲和层析等分辨率高的手段对酶进行进一步纯化。一般用总活力回收率和比活力提高倍数两个指标来衡量评价分离纯化的效率。3.固定化酶的优缺点:优点:易于纯化,产品质量高;可以在长时间内多次使用;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提高酶的稳定性;酶反应过程能够加以严格控制;酶的利用率提高;较游离酶更适合于多酶反应;资源获取方便,减少污染缺点:固定化时,酶的活性有损失;增加了生产成本,工厂的初始投资大;只适用于可溶性底物,而且较适用于小分子底物,对大分子底物不适用;与完整菌相比,不适宜于多酶反应,特别是需要辅助因子的
21、反应;胞内酶通常需要经过酶的分离纯化过程5. 酶固定化法:传统: 载体结合法:将酶结合于不溶性载体上。A.物理吸附法:对酶的催化活性影响小,但酶和载体之间的结合力弱(范德华力、氢键、疏水作用、静电作用等);B.离子结合法:能得到酶活回收率较高的固定化酶,但酶和载体结合力较弱(多糖类离子交换剂和合成高分子树脂);C.共价结合法:固定化酶与载体结合比较牢固,有良好的为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但固定化酶活性损失较严重。 交联法:不使用载体;制备较难,酶活损失较大,一般作为辅助手段 包埋法:优点:条件温和,基本无酶构象及分子的化学变化,酶活力回收率高缺点:易泄漏,机械强度差、扩散受限制、传质阻力较大,不宜
22、催化大分子底物新型:(条件较温和、酶活损失较小、固定化效率较高),包括耦合固定化;无载体固定化;定向固定化6.固定化细胞的方法:吸附法;包埋法;交联法;细胞絮凝法7.固定化酶(细胞)性质的改变: 酶活力的改变:固定化酶活力小于天然酶,专一性也会发生改变 酶稳定性的提高:热稳定性;对有机试剂及酶抑制剂的稳定性;对pH、蛋白酶、贮存和操作条件的稳定性 酶最适pH的改变:负电荷载体制备的固定化酶,最适pH提高;反之亦然 酶最适温度提高 氏常数Km的改变:Km随载体的带电性能变化。8. 酶反应器:用于各种酶进行催化反应的容器及其附属设备9. 修饰酶的特点 P171(1) 热稳定性提高(2)抗原性减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技术 制药 重点 1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