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十校”中考模拟语文大联考试题及答案(一)(8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安徽省“合肥十校”中考模拟语文大联考试题及答案(一)(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十校”中考模拟语文大联考试题及答案(一)(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徽省“合肥十校”中考模拟语文大联考试题及答案(一)-第 8 页2016年安徽中考“合肥十校大联考(一)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诗文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周敦颐爱莲说苍颜白发,_,太守醉也。欧阳修醉翁亭记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
2、归京安得广厦千万间,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鬓微霜,又何妨!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峰峦如聚波涛如怒,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_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窈窕淑女,_诗经关雎以中有足乐者,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2)默写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下阕 马作的卢飞快,_。_,_。_!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9分) 我们有很多幢房屋,无论公共的,私人的,简直有数不清的房间,有巨大的厅堂, A 伫藏酒液和其他和平时代的军需品的地窖,我总觉得对住在里面的人说来,它们大而无当。它们太大,又太华丽,住在里面的人仿佛是败坏它们
3、的一些寄生虫。 B 我大吃一惊。当那些大旅馆如托莱蒙,阿斯托尔或米德尔塞克斯的司阍,通报客来,却看到一只可笑的小老鼠爬过游廊,立刻又在铺道上的一个小窟( )里不见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沣音。(3分) 幢( ) 窟( ) 地窖( )(2)短文中有一个词语“_”有错别字。应改为“_”。(2分)(3)词语“有时”“还有”是从文中抽出来的,请你把它准确地放同原文的A和B处。(2分)(4)请把文中画下划线的句子改成反问句。(2分)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一(2)题。(4分) (1)“她来到森林里后,看到一座小房子,里而有三个小矮人在向外张望。她向他们问好,然后轻轻地敲了敲
4、门。他们叫“进来”,她便走进屋。 这段文字选自_国童话作家格林写的一篇童话_。(2)海底两万里是一本好书,讲述的故事有三个重要人物,这三个人:一个是教授阿隆纳斯先生,一个为鱼叉手(姓名) _和(身份) _康塞尔,为了捕捉所谓的海怪“鹦鹉螺”号,他们被请到“林肯”号船上。4综合性学习(12分) 下列文段是从科学家屠呦呦的“获奖感言”中节选来的,请读完后完成问题。 1930年12月30日黎明时分,我出生于中国浙江宁波市开明街508号的一间小屋,听到我人生第一次“呦呦”的哭声后,父亲屠濂规激动地吟诵着诗经的著名诗句“呦呦鹿呜,食野之蒿”,并给我取名呦呦。我时常在想:假如没有成立中医研究院;假如把我分
5、配到一个乡村医院,我顶多是一个平庸的中医,更别谈什么青蒿素,什么诺贝尔奖了。当年,每每遇到研究困境时,我就一遍又一遍温习中医古籍,正是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给了我灵感和启发,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并最终突破了科研瓶颈。最后,我要万分感谢的,是一种生长在中国大地上的草本植物一一青蒿。它星散生长于低海拔、湿润的河岸边砂地、山谷、林缘、路旁等广大地区,也见于滨海地区。在中国近二十个省、区都能见到它的身影。(1)读了这几段文字,你认为科学家屠呦呦成功的秘决是什么?(3分)(2)请在这四段话中选两个角度,结合你的
6、学习谈谈你的感悟。(4分)(3)请仿照画 线的句子形式仿写一句内容连贯的话。(3分)(4)画句子有一处语病,可把“_”词语删除。(2分)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一)耳根的清静(22分)王开玲 (1)从前,人的耳朵里住过一位伟大的房客:寂静。 (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王维)“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在我眼里,古诗中最好的句子,所言之物皆为“静”。读它时,你会觉得全世界一片清寂,心境安谧至极,连发丝坠地都听得见。古人真有耳福啊!【A】 (3)我一直认为,在上苍给人类原配的生存元素和美学资源中,“寂静”,乃最贵重的成分
7、之一。音乐未诞生前,它是耳朵最大的福祉,也是唯一的爱情。 (4)并非无声才叫寂静,深巷夜更、月落乌啼、雨滴石阶、风疾掠竹寂静之声更显清幽,更让人神思旷远。美景除了悦目,必营养耳朵。 (5)儿时,逢夜醒,耳朵里就会蹑手蹑脚溜进一个声音,心神即被它拐走了:厅堂有一盏木壳挂钟,叮当叮当,永不疲倦的样子那钟摆声静极了,全世界似乎只剩下它,我边默默帮它计数,一、二、三边想象有个孩子骑在上面荡秋千,冷不丁,会想起老师说的“一寸光阴一寸金”,我想,这叮当声就是光阴,就是黄金了罢。 (6)回头看,那会儿的夜真静啊,童年耳朵是有福的。【B】 (7)刹车、喇叭、拆迁、施工、装修、铁轨震荡、机翼呼叫、高架桥轰鸣它们
8、有个集体注册名:喧嚣。这是时代对耳朵的围剿,你无处躲藏,双手捂耳也没用。耳朵。从未遭遇这般黑压压、强悍而傲慢的敌人,我们从未以这么恶劣和屈辱的条件要求耳朵服贴。机械统治的年代,它粗大的喉结,只会发出尖利的啸音,像磨砂,像钝器从玻璃上狠狠刮过。 (8)我们拿什么抵御嘈声的进攻呢? (9)耳塞?地下室?把窗户封得像砖厚?将门缝塞得密不透隙?当然还有,即麻木和迟钝,以此减弱耳朵的受伤,有个词叫“失聪”,就是这状态。偶尔在山里或僻乡留宿,却翻来覆去睡不着,那份静太陌生、太异常了,习惯受虐的耳朵不适应这犒赏,就像一个饿者乍食荤腥会滑肠。 (10)我对朋友说现代人的特征是:溺爱嘴巴。宠幸眼睛,虐待耳朵。【
9、C】 (11)不是吗?论吃喝,我们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华夏之餮、举世无双。视觉上,美色、服饰、花草、橱窗、广场、霓虹,所有的时尚宣言和环境主张无不在“色相”上下功夫。 (12)口福和眼福俱饱矣,耳福呢?无一座城市致力于“音容”,无一处居所以“寂静”命名,我们几乎满足了肉体所有部位,惟独冷遇了耳朵。甚至连冷遇都不算,是折磨,是羞辱。做一只现代耳朵真的太不幸了,古人枉造了“悦耳”一词,实在对不住。我们更多的是“虐耳”。【D】 (13)是的,你必须承认,世界已把寂静一一这大自然的“原配”。给弄丢了。是的,你必须承认,耳朵一一失去了最伟大的爱情。(14)我听不见花开的声音。(15)我只听见耳朵的惨叫。
10、 (选自古典之殇一一纪念原配的世界和流逝的美,有删节。)5根据选文内容按要求填空。(6分) 从前人类的耳朵里住着的房客是,而现在人们的耳朵里却住着,作者对此用一个拟人、比喻句,以表达痛惜、愤慨之情。(填文中词语,填文中句子。)6结合全文,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6分) 我听不见花开的声音。_ 我只听见耳朵的惨叫。_7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选文第(5)段。(4分)8“今天,昔辈耳朵里住着哪螳房客呢?”是从文中抽出来的一个句子,请选择它在文中的准确位置。( )(2分) A【A】处 B【B】处 C【C】处 D【D】处9结合全文,谈淡我们怎样才能保持耳根的清净。(4分)(二)教养真的不是你读过多少书(
11、18分)毕淑敏 (1)什么叫教养呢?辞典上说是“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但我更愿意理解为“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 (2)一个人可以受过教育,但他依然是没有教养的。就像一个人可以不停地吃东西,但他的肠胃不吸收,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是骨瘦如柴,不过这话似乎不能反过来说一一一个人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他却能够很有教养。 (3)教养不是天生的。一个小孩子如果没有人教给他良好的习惯和有关的知识,他必定是愚昧和粗浅的。当然,这个“教”是广义的,除了指学校教育,也包括家长的言传身教和环境的耳濡目染。 (4)教养和财富一样,是需要证据的。你说你有钱不成,得拿出一个资产证明。教养的证据不是你读过多少书,家庭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合肥 中考 模拟 语文 联考 试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