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树脂生产工艺(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环氧树脂生产工艺(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氧树脂生产工艺(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环氧树脂生产工艺-第 5 页环氧树脂生产工艺摘要:对环氧树脂进行简单的介绍,包括其定义,发展概况,分类及其生产工艺等等。选取了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例,介绍其生产工艺中的原料,流程,设备以及后期的“三废”的处理。关键词:环氧树脂 发展概况 生产工艺定义及发展概况1.环氧树脂定义 环氧树脂(Epoxy Resin)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2个或2个以上环氧基并在适当的化学试剂存在下能形成三维网状固化物的化合物的总称,是一类重要的热固性树脂。最常用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含2个环氧基。化学名称: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 英文名称:DiglycidyletherofbisphenolA(缩写DGEBPA),其结构为:
2、2.发展概况环氧树脂的发明曾经历了相当长的时期,它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仅是近40年的事情。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两个重大的发现揭开了环氧树脂发明的帷幕。远在1891年德国的Lindmann用对苯二酚和环氧氯丙烷反应生成了树脂状产物。1909年俄国化学家Prileschajew发现用过氧化苯甲醚和烯烃反应可生成环氧化合物。这两种化学反应至今仍是环氧树脂合成中的主要途径。我国的环氧树脂的开发始于1956年,在沈阳、上海两地首先获得了成功。1958年上海开始工业化生产。经过40余年的努力,我国环氧树脂生产和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生产厂家已达100余家。生产的品种、产量日益增多,质量不断提高,在现
3、代化的建设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环氧树脂的分类及其合成工艺1.分类按化学结构差异:环氧树脂可分为缩水甘油类环氧树脂和非缩水甘油类环氧树脂2大类。按分子中官能团的数量:环氧树脂可分为双官能团环氧树脂和多官能团环氧树脂。按室温下的状态:环氧树脂可分为液态环氧树脂和固态环氧树脂。2.生产工艺环氧树脂的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环氧树脂的合成方法不同。环氧树脂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1) 多元酚、多元醇、多元酸或多元胺等含活泼氢原子的化合物与环氧氯丙烷等含环氧基的化合物经缩聚而得。(2) 链状或环状双烯类化合物的双键与过氧酸经环氧化而成。环氧树脂生产的主要原材料1.环氧树脂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及规格环氧树脂
4、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及规格2.环氧树脂生产的主要原材料的性质(1) BPA:白色片状或粒状晶体,不溶于水,能溶于醇、醚、丙酮及碱性溶中,室温下微溶于甲苯、二甲苯,加温下溶解度急剧增加。(2) ECH:是一种易挥发、无色透明液体,有毒!对皮肤有灼伤作用,能严重刺激眼睛,具有和氯气相似的刺激性气味,有麻醉性,能溶解于醇、醚及甲苯中,微溶于水。比重.18,纯品沸点116.2。取样化验时,要取上层。(3) 液碱:淡紫色液体,无机械杂质,强碱性,腐蚀性较强。(4) 甲苯:无色有芳香性气味的易燃液体,有毒!不溶于水,能溶于醇、醚和丙酮。比重0.866,纯品沸点110.28,取样化验时,要取下层。双酚A型环氧树
5、脂的生产工艺以双酚A(BPA)为主要原材料,合成的环氧树脂称为双酚A(BPA)型环氧树脂,是目前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环氧树脂,由于它的应用遍及国民经济的众多领域,市场占有量约占环氧树脂总量的85%,因此又称为通用型环氧树脂。它属于缩水甘油醚型。双酚A(BPA)型环氧树脂,根据其分子量的高低,可分为低分子量树脂(M400)、中等分子量树脂(M400-1400)、高分子量树脂(M14008000)和超高分子量树脂(M10万45万)。1.合成原理双酚A型环氧树脂是由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在氢氧化钠催化下反应制得的,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都是二官能度化合物,所以合成所得的树脂是线型结构。反应原理如下:双酚A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氧树脂 生产工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