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八下知识点整理(9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政治八下知识点整理(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八下知识点整理(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政治八下知识点整理-第 9 页八年级下册知识整理第四单元 分清是非第11课 心中要有杆“秤”要学会公正、平等地待人,要有正义感,做一个正直的人1.公平的含义:公平是人类不懈追求。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2.维护公平的重要性意义?备注:如果所给材料中出现党和政府“反腐”、“关注贫困地区或人口”等可以答我国政府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等对社会而言,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社会成员,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对个人而言,公正、平等地对待周围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重;3.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公平是相对的,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一方面要努力追求公平,为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而尽
2、我们所能。另一方面要学会接受,学会宽容,学会泰然处之。公平是相互的,我们在要求别人对我们公平的同时,我们也要公平地对待别人。4.正义的基本要求:一不要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二是面对不良现象,要勇敢地加以制止。5.维护正义的重要性人们只有心怀正义,才可能驱除内心的贪婪、自私和恐惧,敢于同不良的社会现象作坚决的斗争。人们只有维护正义,才能使邪恶无处藏身。维护正义就是维护社会的规则和秩序,是每个社会成员的道德义务。6.怎样维护正义?【维护正义就是维护社会的规则和秩序,是每个社会成员的道德义务】要有一颗同情心,心怀正义。要敢于同不良的社会现象作斗争。作为未成年人在维护正义的时候,要注意保护好自己,既做到
3、见义勇为,又做到见义智为。如:拨打110、在安全的时候大声呼救、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等。7. 辨别是非的依据:法律和道德的要求 8.做一个正直的人 追求公平、维护正义、明辨是非。第12课 面对诱惑 学会说“不”要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杜绝不良嗜好,抵制不良诱惑1.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 是什么?P.14 为什么?一方面,从众心理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和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等缺点【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从众心理又可能抑制我们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缺乏主见【消极影响】。 怎么做? 我们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不固步自封;又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不迷信、不
4、盲从。要克服盲目从众心理。2.正确认识好奇心?p.16 定义【为什么?】当好奇心指向美好事物时,使人对感兴趣的新生事物充满探索的欲望,激励人们去接触新事物,研究新问题,是学习、科研不断前进的动力;当好奇心指向丑恶事物时:它可能诱使我们走向深渊,甚至陷入死亡的沼泽,也可能把我们引上歧途。一方面,我们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范围内积极探究,发挥其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我们要克制那些超越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好奇心,防止其消极影响。3.不良诱惑的危害性:影响身心健康 ;导致学习退步;影响家庭和睦;诱发不良行为,引发违法犯罪。 4.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网络对青少年的发展有利也有弊:网络对我们的积
5、极影响: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对中学生的成长、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网络成瘾的影响:A.影响身心健康;B.导致学习退步;C.影响家庭和睦;D.诱发不良行为,引发违法犯罪。要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5.如何杜绝不良嗜好,抵制不良诱惑?树立理想,追求远大的目标。擦亮眼睛,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磨炼意志,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独立思考,克服盲目的从众心理。学习知识,丰富自己的人生历程。提高修养,培养崇高而健全的人格。第五单元 与法同行第14课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要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守法护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1.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法律的基本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
6、遍的约束力;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最主要的特征)2.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即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在国家权力管辖的范围内,人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都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国家不允许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违犯国家法律,就要负法律责任。3.法律的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我国法律的本质我国人民(注:不能写成公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4.道德和法律的关系?(1)道德和法律的区别:表现形式不同:道德存在与人们认识和舆论中,不成文;法律是表现为明确、严格、具体的规范性文件。实现方式不同: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的约束和教育
7、的力量,依靠人们的自觉遵守;法律也依靠人们的自觉维护和自觉遵守,但主要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调整对象和范围不同:道德调整人们的一切思想和言行;而法律只调整人们的行为。(2)道德和法律的联系:都是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一方面,法律的强制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另一方面,人们的道德水准提高,不仅会自觉守法,而且敢于同违法现象作斗争;二者相互补充。【注:道德和法律不能互相替代】5.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6.加强法治和德治,对我们青少年的启示:A.既要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守法护法,宣传法律,与违法行为作斗争;B.又
8、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做个好公民。7.法律的作用?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法律维护公共秩序;法律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法律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法律打击和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维护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8. 违法行为的含义: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违法行为的分类:根据行为所违反的法律类别,分为:违宪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10.违法与犯罪违法行为不一定都是犯罪行为,犯罪行为一定是违法行为。刑法:由国家制定、颁布的,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
9、是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罪犯所适用最严厉的强制性制裁方法。11. 违法犯罪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违反宪法 违宪行为 承担违宪责任违反民事法律法规 民事违法行为 承担民事责任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 行政违法行为 受行政制裁违反刑法刑事违法行为 (犯罪) 受刑罚处罚12.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的职能公安机关掌管社会治安和国家安全保护工作的专门机关 (注:属于行政机关)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的法律监督机关,行使检察权人民法院审判机关,行使审判权第15课 神圣的宪法要自觉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1. 宪法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0、。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因为: 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各个方面的根本问题。 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具体表现为:第一,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普通法律是宪法内容的具体化;第二,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第三,宪法是一切组织或者个人根本活动准则。【注:中学生的最高行为准则宪法】 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制定和修改宪法的程序最为严格。2. 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宪法。3. 怎样自觉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我们每个公民都要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要宣传宪法;要认真学习宪法,自觉地遵守宪法;要运用宪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1、要敢于与违宪行为作斗争,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我们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7.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异同宪 法普通法(一般法律)不同点规定的内容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根本问题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某一方面的问题法律效力居于最高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普通法的立法基础和依据普通法律法规的制定必须以宪法为基础依据,其内容不能与宪法相违背,否则将视为违宪而宣布无效制定修改程序最为严格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严格制定修改只需一般程序,由全国人大1/2以上代表通过相同点都是依法治国的依据,都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都是我国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
12、,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4. 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取得赔偿的权利;文化教育的权利;婚姻、家庭、妇女、老人、儿童受国家保护的权利;保护华侨和归侨及侨眷的权利;社会经济权利等等。【特别提醒】A.人身自由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C.生命健康权是最重要的权利。5.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纪守法和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
13、纳税;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和扶助父母的义务6.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或统一的);两者互为条件、互相依存;“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义务是享受权利的基础。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必须遵循的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第16课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要学会依法维权,做一个成熟、理智的消费者1.消费者享有的合法权益的内容(1)人身财产安全权即安全权 (2)知悉真情权即知情权 (3)自主选择权 (4)公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政治 知识点 整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