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风险评估(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应商风险评估(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供应商风险评估-第 12 页供应商风险评估的步骤供应商风险评估与管理的步骤如下。1.制定供应商风险评估表评估供应商风险,首先要制定供应商风险评估表,如表1所示。表1 供应商风险评估表内容标准评分供应商规模是否少于200人是:1分否:0分资本额是否少于500万元人民币是:1分否:0分是否为全球500强企业是:1分否:0分供应商的环保管理体系是否设有化学分析实验室是:1分否:0分是否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是:1分否:0分环保意识是否强烈是:1分否:0分生产物料是否含有有毒物质是:1分否:0分废物排放量是否达标是:1分否:0分资源利用效率是否较高是:1分否:0分供应商的物料风险控制能
2、力高危物料存在的数目是否巨大是:1分否:0分高危物料的控制情况是否良好是:1分否:0分供应商的环保物料检测结果是否达标是:1分否:0分过去5年中是否由于物料而发生生产事故是:1分否:0分供应商的生产控制系统有无产品设计部门是:1分否:0分是否跟踪客户抱怨是:1分否:0分投产前供应商是否通过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是:1分否:0分是否取得QC080000认证是:1分否:0分是否有证据显示生产控制能力在不断提高是:1分否:0分客户与供应商是否有明确的沟通方式是:1分否:0分是否有证据显示平衡了生产时间和制造的JIT是:1分否:0分过去两年是否发生客户投诉事件是:1分否:0分是否有文件化的程序来控
3、制、校准和保养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是:1分否:0分对合格品、返工、报废品是否有专用的箱子隔离是:1分否:0分有无产品追溯是:1分否:0分是否适当标识有疑问的物料是:1分否:0分为保证产品质量,供应商内部是否对包装箱进行审核是:1分否:0分操作工是否可以掌握生产速度是:1分否:0分供应商的物料管理系统有无运输经验是:1分否:0分有无规定运输方式、路线和考核指标是:1分否:0分库存材料是否存储在专用场所是:1分否:0分是否有正式的管理评审和汇报物料管理的方法是:1分否:0分供应商是否具备使用条形码的能力是:1分否:0分物料在存储、应用过程中是否得到有效的标识是:1分否:0分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原材料
4、的搬运和存储方式是否有具是:1分否:0分生产使用前,是否提前知道物料的检验结果是:1分否:0分注:QC080000是对目前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补充,与ISO9000架构一致,都是全面、系统和透明的管理体系,主要用于对生产制程中的有害物质进行管控。2.制定供应商风险等级管理措施供应商风险等级的管理措施,如表2所示。表2 供应商风险等级的管理措施供应商风险等级管理措施高风险每批次物料需严格进行检验每种物料需提供有效化学测试报告,且最长不超过6个月每年至少对供应商进行1次实地考察中风险对每批次物料进行检验每种物料需提供有效化学测试报告,且最长不超过12个月每年对供应商进行1次实地考察或书面审
5、查低风险对每批次物料进行检验,若供应商的历史交货质量状况良好,可降低抽样检测频率每年提交有效的化学测试报告1次必要时,可对供应商每年执行1次书面审查3.评定供应商风险等级由品质工程师根据以上要求,执行最终的风险等级评定,并填写风险评估表;必要时,可根据评估的结果,建立高风险物料清单。根据表3.30对供应商进行评分,将供应商分为以下高、中、低3个等级。高风险(红色)。风险评分为25分以上。中风险(黄色)。风险评分为1524分。低风险(绿色)。风险评分为15分以下。折叠编辑本段供应商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1.评估体系的设置原则为保证评估结果的科学合理,在建立风险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l)科学性原
6、则。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包含一定数量和层次的指标,各指标之间的关系应能准确反映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是实现正确、科学评价的前提和基础。2)完备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全面、准确地反映涉及企业风险的各个方面,不但能反映企业的历史业绩及现状,而且还能体现企业的合作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3)简明性原则。在全面反映企业综合水平的基础上,评价指标体系还必须做到简洁明了。指标体系过大、过细,层次过多,不仅会增加数据采集的成本及操作过程的复杂性,而且势必会将企业的注意力集中到细小的问题上,不利于对企业整体的综合评价。4)可比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反映所有评价对象的共同属性,并尽可能的选用可量化的指标,对于定
7、性指标,则可以通过专家打分或者其他方法给出较合理的定量化的数据,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可比性。5)灵活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以使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及其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6)可扩充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一定的可拓展性,不仅能够反映企业目前的发展水平,而且还能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扩充、延展。2.供应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国外对供应商评价指标问题研究比较早且影响比较大的是DicksonG.W.,他通过对170份调查结果的分析与研究,最终识别出了23个供应商选择准则,从中发现了三个重要的选择标准:产品的质量,成本和交货行为的历史;Hatheran在对制药业调查之后,
8、总结出了评价及选择供应商的8项准则,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是质量、价格、服务。Yahya与Kingaman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供应商的选择建立了评价准则体系,其中交货、质量、设施所占的比重较大。在国内,由华中理工大学管理学院CIMS-SCM(现代集成制造系统一供应链管理)课题组的调查统计数据可知,目前我国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主要的标准是产品质量,其次是价格,另外就是交货提前期。林勇、马士华将影响合作伙伴选择的评价指标分为四类:企业业绩、业务结构与生产能力、质量系统和企业环境。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并咨询相关专家经验的基础上,按照风险评估体系设置的原则,建立了如表3所示的指标体系。主要从企业经营环境、企业资
9、质、服务水平、合作兼容性、供货情况这五个方面对供应商进行评价。表3 供应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外部风险因素内部风险因素关联风险因素指标子指标指标子指标指标子指标企业经营环境A1政治法律环境a1社会文化环境a2经济技术环境a3自然地理环境a4企业资质A2人力资源a5财务状况a6生产装备a7研发能力a8管理水平a9无形资产a10企业信誉a11环保水平a12合作兼容性A4企业文化兼容性a16组织管理兼容性a17战略目标兼容性a18信息系统兼容性a19产品标准化程度a20服务水平A3快速响应能力a13服务满意度a14信息沟通通畅性a15供货情况A5产品合格率a21产品价格a22采购成本a23时间柔性a24
10、数量柔性a25品种柔性a261)外部风险因素主要是对企业经营环境的评估,该指标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技术环境与自然地理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主要在选择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供应商时考虑。政治和法律方面的因素关系到投资环境安全性的问题,主要从政治是否稳定、政府对企业的优惠政策以及法律体制的完善与否等方面考察;社会文化在无形中影响着企业的行为与决策,从人口素质、宗教制度、社会风俗以及对外来经济的排斥性等方面考察。自然地理环境:主要考察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及交通运输等情况,特别考虑供应商所在地与企业之间的交通距离与运输时间。距离和时间直接影响运输费用、库存量以及订货机动性等。
11、经济技术环境: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供应商本身的发展,主要从市场开放及完善程度、企业竞争状况、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前景等方面考察。2)内部风险因素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估:企业资质与服务水平。企业资质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财务状况、生产装备、研发能力、管理水平、无形资产、企业信誉及环保水平等。服务水平主要从快速响应能力、服务满意度以及信息沟通通畅性来描述。人力资源:主要从人员整体素质(学历构成)、技术开发人员比重、人员培训时间、培训费用等方面考虑。财务状况: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因素很多,重点是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开展生产、是否有足够的盈利能力及经营安全度等,可从资产的负债率、总
12、资产周转率、资产收益率等方面考虑。生产装备:主要考虑供应商生产设备、工艺的先进程度及利用程度。研发能力:供应商的研发能力是供应链创新的原动力,可从科研费用投入、新产品开发周期及成功率、新产品的销售、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等方面衡量。管理水平:主要从供应商在质量管理水平、成本控制水平、库存控制水平这三个角度考察。质量管理水平主要考察质量保障体系运行情况;成本控制方面按投入产出原理考察成本的有效性;库存控制水平主要从库存周转率方面考虑。无形资产:主要考察供应商的商标价值、商誉、技术秘密等方面。企业信誉:企业的信誉问题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大问题。包括合同执行率、合作历史情况、外界满意度、企业道德水准、还贷信誉
13、等。环保水平:考察供应商产品制造、使用以及回收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快速响应能力:基本前提是准确性,主要从快速决策能力、信息集成水平、应变能力、整体协作水平、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能力等方面考虑。服务满意度:考察供应商服务态度、服务内容及标准、服务响应时间以及售后服务质量等。信息沟通通畅性:良好的沟通是合作成功的前提,可以从信息通讯与交流能力、信息发布状况、信息共享水平、信息反馈能力、信息处理等方面描述。3)关联风险因素从合作兼容性和供货情况两个指标考虑。由于与供应商是深层次、多方面的长期合作,所以必须考虑对供应商合作能力的评价。合作兼容性包括企业文化兼容性、组织管理兼容性、企业战略兼容性、信息系统兼
14、容性以及产品标准化程度。供货情况主要从产品合格率、产品价格、采购成本、时间柔性、数量柔性、产品柔性等考察。企业文化兼容性: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普遍认可和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称。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只有相近的文化才能进行良好的沟通合作。组织管理兼容性:组织管理是通过建立组织结构,规定职务或职位,明确责权关系,以使组织中的成员互相协作、共同劳动,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主要考虑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兼容性。战略目标兼容性:企业的战略目标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是企业生产管理活动的指导性方针。与供应商的战略目标同步有利于供应链的协调发展。如果战
15、略目标发生冲突,采取的行动就会不一致,摩擦会不断出现,合作关系也会不断恶化,最后走向决裂。信息系统兼容性:信息合作与交换是取得双赢的关键。信息系统的兼容程度关系着信息传递速度、传递准确性等方面。具体是指信息内容、载体形式、传递渠道、存储媒介、处理方式等的兼容。产品标准化程度:从产品的标准化程度考虑产品的兼容性。产品标准化是指对产品/零件的类型、性能、规格、质量、工艺装备、原材料及检验方法等统一规定,制成各种标准,并使之贯彻实施的过程。产品合格率:主要从产品质量角度考虑。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本,产品价值是以产品质量为基础的。产品合格率指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满足企业需求的程度。产品价格:是指购买每一单位产品所需付出的成本。通过供应商提供产品的价格,可以反映在同行业产品中该价格是否有竞争力。产品价格不再是选择供应商时考虑的首要因素,但仍是一个重要因素。采购成本:是指企业在采购过程中所支付的各项费用,包括材料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等等。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节省采购费用。时间柔性、数量柔性及品种柔性:主要考虑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在时间、数量、品种上的变更能力,满足交货时间、数量、品种要求的能力。柔性反映一个企业对市场和客户需求变化的反应能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