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3(27页).doc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3(2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3(27页).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3-第 26 页2016-2017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一中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沼气燃烧B铁锅生锈C开水沸腾D蔬菜腐烂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来决定的是()A用氢气充气球B用可燃冰作燃料C用铜丝作导线D用金刚石切割金属3用来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火星四射B放热C生成黑色固体D铁丝熔化成小球4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A蒸发皿B试管C烧杯D燃烧匙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取药品没有说明用量时
2、,液体取12mL 取用食盐,可用手直接拿取做过加热实验的玻璃仪器应趁热用冷水冲洗,以免冷了洗不干净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ABCD6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A水蒸发B石蜡熔化C干冰升华D水通电分解7下列化学用语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OBZnCN2DCO8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A小于6毫升B大于6毫升C等于6毫升D无法确定范围9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泄漏出放射性元素碘131,
3、碘原子的质子数为53,则核外电子数为()A131B78C53D8710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面是从小明同学学习笔记中摘录出来的一些推理,你认为正确的一句是()A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C单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含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1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B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
4、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12冰岛火山喷发对欧洲多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硫B火山灰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13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事 实解 释A、H2O2可杀菌消毒,而H2O不能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B、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C、气体易被压缩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很大D、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AABBCCDD1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H2O2BMnO2CCO2DO215如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两种化合物组成的
5、混合物的图是()ABCD16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市场上有“高钙牛奶”、“加氟牙膏”、“葡萄糖酸锌”等商品,这里的“钙、氟、锌”应理解为()A原子B元素C分子D单质17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净化后的空气、氧化镁B氧化铜、液氧C生锈的铁钉、五氧化二磷D水和冰相混合、啤酒18某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假设B实验C观察D得出结论19根据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具有相同化学性质的一组是()ABCD20不同种元素最本
6、质的区别是()A中子数不同B质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核外电子数不同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41分)21(8分)填写化学用语氢元素一个钠原子两个水分子三个镁离子氦气写出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写出镁在氧气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若“”表示一个氮原子,则“”表示(用化学用语表示该物质)22(5分)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文字表达式(1)加热氧化汞分解 (2)碳在氧气中燃烧(3)石蜡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4)以上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反应的是23(7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写出原子序
7、数为11、17两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用化学用语表示)(3)从原子结构角度看,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数,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该粒子所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周期(4)表中与P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5)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填阳或阴)24图中的、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1)X=;(2)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序号);(3)根据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填编号)核电荷数 相对原子质量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25有一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若此粒子不显电性,则n
8、=;若此粒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则n=;若此粒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则n=26(1)A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A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变成离子,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2)B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该离子带个单位正电荷,离子符号为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总共有个电子27铀235是制造原子弹的一种原料,这种原子的相对原于质量是235,核电荷数为92,其核内中子数为;核外电子数为28能保持水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氯化钠是由构成,铁是由构成的29(5分)在分子、原子、离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不显电性的粒子是(2)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是
9、(3)质量最小的粒子是(4)带正电荷的粒子是(5)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3分)30(4分)如图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探究分子的运动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实验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分析讨论】(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
10、是:,31(9分)如图是测定氧气含量的三种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2与图1比较有什么优点?(列举两条),(2)利用图3进行实验,白磷在热水加热的条件下会着火燃烧,整个过程中活塞的移动方向是;充分冷却后活塞应停留在(填数字)(3)金属镁条不仅与氧气反应,还能与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反应如果把图1中的红磷换成镁条,则实验结果偏(填大或小)铁丝也可以和氧气反应,能用铁丝代替红磷完成上面的实验吗?(填“能”或“不能”),并说明原因:(4)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有那些?(列举两条),四、计算题(所需相对原子质量见试卷题头,6分)32求相同质量的钠、镁、铝含原子数目由少到多的顺序是33(4分
11、)已知1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A原子的质量为5.1461026kg,若A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求:(要写计算过程)(1)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2)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2016-2017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一中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沼气燃烧B铁锅生锈C开水沸腾D蔬菜腐烂【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沼气
12、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B、铁锅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水沸腾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蔬菜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来决定的是()A用氢气充气球B用可燃冰作燃料C用铜丝作导线D用金刚石切割金属【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可
13、燃性等【解答】解:A、用氢气充气球是利用了氢气密度小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B、用可燃冰作燃料是利用了可燃冰的可燃性,是化学性质,符合题意;C、用铜丝作导线是利用铜丝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D、用金刚石切割金属是利用金刚石硬度大的物理性质,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了解二者包括的内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3用来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火星四射B放热C生成黑色固体D铁丝熔化成小球【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分析】根据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它的本质特征是有其他(新的)物质生成
14、,据此即可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它的本质特征是有其他(新的)物质生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变化概念的理解,并应用到解题当中对于新物质的生成的判断是建立在颜色等现象变化基础上的,所以要通过现象的变化分析物质发生的变化的实质4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A蒸发皿B试管C烧杯D燃烧匙【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分析】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坩埚、试管、蒸发皿、试管、燃烧匙等【解答】解:A、蒸发皿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故A不符合题意;B、试管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故B不符合题
15、意;C、烧杯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故C符合题意;D、燃烧匙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要求学生要善于归纳总结所学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取药品没有说明用量时,液体取12mL 取用食盐,可用手直接拿取做过加热实验的玻璃仪器应趁热用冷水冲洗,以免冷了洗不干净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ABCD【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玻璃仪器的洗涤【分析】A、药品取用原则要遵循节约的原则,所以取用时要尽量少用B、根据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的方法分析C、根据
16、清洗玻璃仪器时的注意事项分析判断D、根据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液体药品的用量时,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应取12 mL,故选项说法正确B、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可用药匙或纸槽,不可用手直接抓,故选项说法错误C、清洗玻璃仪器时,要等仪器温度降下来后清洗,防止仪器破裂,故选项说法错误D、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6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A水蒸发B石蜡熔化C干冰升华D水通电分解【考点】化学变化和
17、物理变化的判别;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析】首先要明确只有化学变化中分子才可以再分水蒸发、石蜡熔化、干冰升华等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电解水能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解答】解:A、水蒸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水分子没有改变B、石蜡熔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没有改变C、干冰升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没有改变D、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分子生成,如果有新分子生成就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7下列
18、化学用语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OBZnCN2DCO【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分析】根据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一般有3层含义:微观表示一个原子;宏观: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化学式的表示意义可知:A、O表示一个氧原子,故A错误;B、Zn既能表示锌这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锌原子,还能表示锌这种物质,故B正确;C、N2表示一个氮气分子,故C错误;D、CO表示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故D错误;故选:B【点评】金属单质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因此金属元素的符号除表示一种元素还
19、表示一种物质8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A小于6毫升B大于6毫升C等于6毫升D无法确定范围【考点】测量容器-量筒;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分析】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解答】解: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是正确的量液方法,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俯视读数偏大,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正好偏小,即剩余体积小于9mL,所以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肯定大于6mL故选:B
20、【点评】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度数大,实值则偏小,仰视度数小,实值已超出9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泄漏出放射性元素碘131,碘原子的质子数为53,则核外电子数为()A131B78C53D87【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分析】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利用这一规律解决问题【解答】解:因为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所以质子数是53时核外的电子数也是53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子的构成,会根据构成原子的微粒的数目关系,判断一些微粒的数目是解题的关键;10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面是从小明同学学习笔记中摘录出
21、来的一些推理,你认为正确的一句是()A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C单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含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考点】元素的概念;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分析】A、根据元素的定义进行分析;B、根据纯净物的构成进行分析;C、根据单质的定义进行分析;D、根据溶化合物组成进行分析【解答】解:A、由元素的定义可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与氨气分子质子数相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327页 九年级 化学 上学 第一次 月考 试卷 解析 新人 2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