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剂消毒效果定性试验-应用稀释法》报批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消毒剂消毒效果定性试验-应用稀释法》报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毒剂消毒效果定性试验-应用稀释法》报批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11.080C 5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XXXXXXXXX消毒剂消毒效果定性试验-应用稀释法Qualitative testing of use dilution method for disinfection effect of disinfectantXXXX-XX-XX发布XXXX-XX-实施GB/T XXXXXXXXX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14实验材料15染菌载体的制备26中和剂鉴定试验47杀菌试验58结果判定69注意事项6附录A培养基和试剂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2、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佟颖、于礼、沈瑾、魏秋华、王劲、韩杰、安伟、肖潇、高迪。9消毒剂消毒效果定性试验-应用稀释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消毒剂消毒效果定性试验应用稀释法的实验材料、染菌载体的制备、中和剂鉴定试验、杀菌试验、结果判定和注意事项。本标准适用于消毒剂对光滑硬质物体表面的实验室消毒效果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XXXX
3、XXXXX消毒试验用微生物要求3 术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应用稀释法usedilutionmethod采用定性方法评价消毒剂对不锈钢圆筒载体上试验微生物杀灭效果的检测方法。4 实验材料4.1 试验微生物4.1.1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作为细菌繁殖体中化脓性球菌的代表,试验菌种为ATCC6538。4.1.2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作为医院感染中常见分离的细菌繁殖体的代表,试验菌种为ATCC15442。4.1.3 肠炎沙门菌(Salmonellaenterica),试验菌种为ATCC10708。4.2 培养基4
4、.2.1 传代培养基合成肉汤或营养肉汤,用于细菌传代培养,见附录A。4.2.2 中和试验培养基4.2.2.1 基础培养液:营养肉汤或液体硫乙醇培养基,作为中和试验的基础培养基,见附录A。4.2.2.2 中和剂培养液:根据消毒剂有效成分选择相应中和剂加入基础培养基液中制备成为中和剂培养液,中和剂培养液需经中和剂鉴定试验验证合格后方可使用。4.2.3 其他培养基胰蛋白胨大豆琼脂,用于染菌载体的菌落计数,见附录A。4.3 其他试剂和材料4.3.1 磷酸盐缓冲液(见附录A.6)。4.3.2 标准硬水(见附录A.7)。4.3.3 有机干扰物:牛血清白蛋白。4.3.4 载体:304不锈钢圆筒,表面抛光,外
5、径8mm1mm,内径6mm1mm,壁厚1mm0.5mm,长度10mm1mm。4.3.5 吊钩:长度为50mm75mm,直径为0.5mm的镍铬合金丝,末端3mm呈直角弯屈。4.3.6 滤纸:直径为90mm的定性滤纸。4.3.7 器皿:25mm100mm玻璃试管,直径为90mm的平皿,10mL吸管。4.4 仪器设备II级及上生物安全柜、恒温培养箱、振荡培养箱、恒温水浴箱。5 染菌载体的制备5.1 载体准备5.1.1 外观检查载体经肉眼观察合格,方可使用。如有可见破损如钝化、缺口、凹陷或凿孔等应剔除。5.1.2 清洗将载体置于1mol/L NaOH溶液中浸泡约12h,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34次,收集冲
6、洗水加入23滴1%酚酞溶液,如酚酞变为粉红色,表明有NaOH残留,需要继续冲洗至酚酞不变色,将载体晾干后密闭保存。5.1.3 筛选测试5.1.3.1 测试要求未使用过,或使用过但试验中无菌生长的载体,不需进行筛选测试,经压力蒸汽灭菌后可使用。使用过的载体,且在试验中有菌生长,应进行筛选测试,测试合格方可使用。5.1.3.2 测试方法按照7.1规定,在无有机干扰物条件下,选用500mg/L苯扎氯铵消毒液对铜绿假单胞菌消毒作用10min,以Letheen肉汤作为中和剂培养液,对每个载体进行杀菌试验。5.1.3.3 测试结果判断无菌生长为载体筛选测试合格,测试管中有菌生长,则该载体不合格。5.1.4
7、 灭菌载体染菌前,将清洗后的载体放入试管中,加入去离子水至载体完全浸没,经压力蒸汽灭菌后,冷却至室温备用。5.2 菌悬液的制备5.2.1 按照GB/TXXXXXXXXX的规定复苏菌种,接种于含10mL营养肉汤或合成肉汤的试管中,经361200rpm20rpm振荡培养24h2h,此为第1代培养物。5.2.2 用移液器取第1代培养物10L转种于含10mL营养肉汤或合成肉汤的试管中,经361200rpm20rpm振荡培养24h2h,此为第2代培养物,可继续传代培养至第5代。5.2.3 用移液器取第15代的24h新鲜培养物10L转种于10个含10mL营养肉汤或合成肉汤的试管中,经361静置培养48h5
8、6h后备用。5.2.4 铜绿假单胞菌培养物应去除培养菌液表面的菌膜,或使用10mL吸管直接从溶液中部吸取菌液,放入另一个试管中。不可使用含菌膜的菌悬液进行试验。5.2.5 将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沙门菌和去除菌膜的铜绿假单胞菌培养菌液用电动混匀器振荡混合20s,室温静置10min后,用10mL吸管吸取上层四分之三的菌液转移至新的试管中混匀,以去除细菌碎片和团块,菌悬液于4冷藏保存备用,于30min内使用。5.2.6 根据消毒剂的检测要求,按照GB/TXXXXX的规定加入有机干扰物。5.3 载体染菌5.3.1 每次试验时取80个无菌载体染菌,首先向4个无菌试管(25mm100mm)中分别加入20m
9、L制备好的菌悬液,依次向每管菌液中加入20个干燥无菌载体,确保载体完全浸没于菌液中,持续15min2min。5.3.2 用灭菌后的吊钩取出载体,轻触管壁去除多余菌液,垂直放置于无菌的双层滤纸上,置361恒温培养箱内干燥40min2min后,于2h内进行试验。5.4 染菌载体菌落计数5.4.1 随机挑选2个染菌载体,分别放入2个含10mL营养肉汤的50mL离心管中,用电动混匀器剧烈振荡混匀20s进行洗脱,使用磷酸盐缓冲溶液进行10倍系列稀释。5.4.2 选择适宜稀释度试管,吸取1mL加入无菌平皿中,将冷却至4045的熔化营养琼脂培养基,倾注于平皿中,平行接种于2个平皿,置361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消毒剂消毒效果定性试验-应用稀释法 消毒剂 消毒 效果 定性 试验 应用 稀释 报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