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分析及对策(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分析及对策(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分析及对策-第 6 页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分析及对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从我国人才培养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对受教育者提出的基本希望和要求,受教育者的发展以及健康问题已成为全世界所关注的热门话题。但目前学生的健康状况却非常令人担忧。一、学生健康情况现状 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的指标身高、体重、胸围都增加了,这说明营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体能的部分指标呈现下降趋势,肺活量水平持续下降、肥胖学生呈增多趋势,以及学生近视率
2、居高不下,速度、爆发力、力量等素质继续下降。我校学生总人数877人,小学生370人,中学生507人,合格率97.24%,优秀率10.34%,良好率29.48%虽然近年来国家及本市教育部门出台多项措施,大力推行“阳光体育运动”等活动,但中小学生的体质状况依旧堪忧。二、原因分析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分析,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课业负担较重,睡眠严重不足,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强度不够。此外,学生升学压力较大,引发学生精神紧张也是导致体质下降的原因。经过分析,得出结论,即中小学生体质差主要源于学校、学生、家庭和社会四方面原因。首先,是学校方面。目前的教育体制决定了学校偏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体质健康往往被
3、忽视,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学业负担重,主课挤占了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时间,导致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体育锻炼。害怕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也是影响学校体育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许多学校因为怕发生安全事故,而取消了跳箱、单双杠等“高危”体育项目教学,并撤掉了相应的体育器械。同时,我们也发现,体育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之间也存在问题,部分学校存在体育教学模式僵硬、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现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也有待提高。如很多学校强迫孩子参加跑圈等枯燥的体育活动,学生不感兴趣,被动参加,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和逆反心理,对体育失去兴趣;有些学校放弃了篮球、体操和武术等教学项目,体育课上只设置达标项目,走进了体育教
4、学的误区,严重挫伤了孩子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出现。 其次,是学生方面。大部分学生缺乏增强体质的自觉性,没有每天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认真做课间操;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仍然呆在教室里。有较多的学生在双休日及节假日热衷于把有限的一点空闲时间用来玩电脑游戏或上网聊天,没有安排体育锻炼时间,像跳绳、丢沙包等传统体育项目逐渐在消失。 再次,是家庭方面。现在许多家长都过度地给予孩子学习方面的压力,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并不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除了正常的课业外,往往还给孩子报名各种家教、补习班、特长班等,导致孩子们身体综合负荷指标下降。最后,是社会方面原因
5、。如今社会上真正适合孩子们运动锻炼的场馆和设施很少。许多学生所住的社区附近根本没有体育活动场所,仅有三成学校体育场馆在节假日向学生免费开放。而各种名目繁多的夏令营中,真正能让孩子们接触和体验大自然、陶冶身心的户外活动也已经很少了,很多活动项目往往改头换面成了应试教育的培训班。三、对策建议1.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学校要切实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精神,落实2002年7月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
6、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倡导体育文化,更新教育观念。学校多做一些积极正面的典型实例宣传;教师们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和锻炼的辩证关系,树立锻炼好、身体好、学习好的科学理念;要通过家长会等活动形式,使家长们正确认识体育,鼓励孩子们参加体育活动等。2.学校要把新课程改革与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相结合,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教育部门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改善学生体质现状的重要性,保证中小学生每天在校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各中小学要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课活动制度,要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并排入课表,形成制度。我区在落实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实效性,使更
7、多学校能够参与进来;学校还要进一步加强体育师资的教学能力培养与再造,提高体育教学过程与方法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在体育选修课系列模块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身体状况,根据个体差异与基础层次,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还要根据各校的具体条件,增加项目设置,教学内容根据学生需求不断更新,给学生更大的选项范围,完善其选项内容。为克服学生选择体育选修课仅凭兴趣,缺乏综合性考虑的弊端,建议学校体育课教学要安排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内容。针对近视眼高发的现象,学校要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重视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定期进行视力监测,督促学生形成正确书写姿势。3.完善相关政策
8、,为增强学生体质创造必要条件。学校要落实现代化建设标准,完成学校体育设施设置工作,还要因地制宜建设健身路径或健身走廊等学生健身场所,并使其更加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保证学生有地方、有器械进行体育锻炼。学校体育场馆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应向学生开放,加强体育场馆的使用率和利用率。此外,教育主管部门还要采取多项措施,比如在学生参与的体育竞赛中引入一些趣味性项目,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锻炼。同时,还应在各居民区基本配套设施建设过程中,将体育设施配置纳入其中,要开发和利用校内外各种体育场地资源,满足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需要。本市各公共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应免费或优惠向周边学校和青少年开放,真正发挥公共体育设施的作
9、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4.动员学校、学生、家庭、社会各方面力量,增强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体育锻炼问题不仅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来解决,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和社会的支持。我们希望引起各界对体质健康状况的关注,共同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学校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家长要从小帮助孩子树立健身意识,支持和培养孩子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为使每位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逐渐系统的提高身体素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学校有必要对学生的课余锻炼加以指导。要为学生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并为学生推出多种“运动处方”,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及兴趣,制定锻炼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锻炼方式。家长可以根据孩子选定的运动处方督促锻炼,切实做到了让家长了解、关注学生身体情况,搭建社会-家庭-学校-个人(学生)多方位沟通的桥梁。学校要抓好体育传统项目教学,完善校运动队的建设。重视培养体育骨干,营造活跃的课余锻炼氛围,发挥“小体育明星”榜样带动效应,促进学校体育锻炼的深入开展,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