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PPT.ppt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PPT.ppt(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南宁市共和路小学 梁军,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2、量的计量:,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5、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1、计算,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角的初步认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通过具体实例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3、空间与图形,4、统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本册知识要点,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
2、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义。,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本册教学目标,本册教学目标,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7、通过观
3、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一、原有知识背景与安排意图:,通过一年级“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
4、的必要性, 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 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5、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三、教学重点:,1、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观 念,知道1米100厘米。,2、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四、教学难点:,1、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2、建立长度观念,会初步估量物体的长度。,五、教
5、学建议:,1、注意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3、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4、教学时间:4课时。,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六、课例举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4、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5、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 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
6、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课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妈妈需要买一截松紧带,需要多长呢?老师量过了,和你们桌上的小棒一样长,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实物量一量。学生汇报量的结果。问:奇怪了,同样长的松紧带,可你们量出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师: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量呢?生:尺子。二、自主探究:1、认识1厘米。拿出直尺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汇报。A、数,按顺序读一读。问:最左端是几?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B、线,有长有短,叫刻度线。C、字母
7、“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一厘米有多长?(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是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课例),2、认识几厘米。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3、用厘米量。举起蓝纸条,估计一下他大约是几厘米?用尺子量一量。填在书上。量松紧带的长。三、拓展运用:1、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
8、(1)没对准0刻度线的。(2)正确的。(3)不是从零刻度量的。2、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到0刻度线,怎么办?3、小组合作量指定物体长度。4、老师想量手腕一圈的长度,用直尺量不方便,你有好的方法吗?(介绍各种尺子)5、选择尺子和自己感兴趣的物体量一量。课外搜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在古代,没有尺子时,人们用什么进行测量?(手脚)回家量一拃、一步的长度。课后小结:,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课例),一、填空: 1、量一量手掌宽厘米;1拃(zh)长厘米。 2、()厘米 ()厘米()厘米 3、15厘米9厘米()厘米40米6米()米 4、填上合适的单位(米、厘米): a.小华的身高125()b.楼房高约
9、27() c.毛巾长65() d.门高约2() e.一辆冷藏车身大约长6() 二、找一找,下面哪些是线段(是线段的在内打V): 三、数一数,下面图形中有几条线段: ()条,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习题),一、知识基础:,本单元重点是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知识网络:,100以内的加减法,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不进位加,进位加,不退位减,退位减,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四、教学重点:,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10、。,五、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六、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景图。,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旧知识学习新知识。,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4、关注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5、沟通口算、笔算、估算的联系。,6、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七
11、、课例举例:,课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 2、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 减法的计算方法。 3、通过情境创设,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退位的方法。教具学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前面情景图,观察统计表。 师:你们能根据这个统计表,提出什么问题? 生:略。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出课题: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 二、观察实践,探求新知。 1、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5618(教师板书:5618),
12、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课例),2、提出问题: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 3、动手实践: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和组内的同学说一说,你的方法。 4、集体订正并同时板演竖式计算的正确写法。 重点交流退位的过程。 同时提出问题:从十位减起方便吗? 从而进一步强化减法从个位减起的必要性。 5、学生尝试计算6839,并说出计算方法。 6、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计算方法,然后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2、数学门诊: 81789535 49381617 42308918 3、课前搜集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或周围长辈的年龄,看看他们和你相互 之间差多少岁。 四、归纳总结,评价发展。 师:让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PPT 人教版 小学 数学 年级 上册 教材 分析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