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11页).doc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第 11 页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1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 要点1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 我国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仍呈升高趋势。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从南方到北方,高血压患病率递增;不同民族之间高血压患病率存在差异。 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粗率)近年来有明显提高,但总体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分别达51.6%、45.8%和16.8%。 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是我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危险因素。 1.1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发病率及其流行趋势 中国高血压调查最新数据显示1,20122015年我国18岁及以
2、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粗率为27.9%(标化率23.2%),与19581959年、19791980年、1991年、2002年和2012年进行过的5次全国范围内的高血压抽样调查2相比,虽然各次调查总人数、年龄和诊断标准不完全一致,但患病率总体呈增高的趋势,详见表1。 表1 我国六次高血压患病率调查结果 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增高,但青年高血压亦值得注意,据20122015年全国调查,1824岁、2534岁、3544岁的青年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4.0%、6.1%、15.0%1。男性高于女性,北方高南方低的现象仍存在,但目前差异正在转变,呈现出大中型城市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的特点,如北京、天津和上海居
3、民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35.9%、34.5%和29.1%1。农村地区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增长速度较城市快,20122015年全国调查1结果显示农村地区的患病率(粗率28.8%,标化率23.4%)首次超越了城市地区(粗率26.9%,标化率23.1%)。不同民族间比较,藏族、满族和蒙古族高血压的患病率较汉族人群高,而回、苗、壮、布依族高血压的患病率均低于汉族人群3。 高血压发病率的研究相对较少,一项研究对我国10 525名40岁以上的非高血压患者于19912000年进行了平均8.2年的随访4,研究结果如图1所示,男性和女性的累计高血压发病率分别为28.9%和26.9%,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4、图1 不同性别和基线年龄组19912000年高血压累计发病率 1.2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是反映高血压防治状况的重要评价指标。2015年调查显示,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1.6%,45.8%和16.8%,较1991年和2002年明显增高(表2)1。20041,而在西方高血压人群约1时相(第一音)和第时相(消失音)水银柱凸面的垂直高度。SBP读数取柯氏音第时相,DBP读数取柯氏音第时相。12岁以下儿童、妊娠妇女、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柯氏音不消失者,取柯氏音第20个,计算夜间血压的读数140 m
5、m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 根据血压水平、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临床并发症和糖尿病进行心血管风险分层,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4个层次。 4.1按血压水平分类 目前我国采用正常血压(SBP120 mmHg和DBP80 mmHg)、正常高值SBP 120139 mmHg和(或)DBP 8089 mmHg和高血压SBP140 mmHg和(或)DBP90 mmHg进行血压水平分类。以上分类适用于18岁以上任何年龄的成年人。 将血压水平120139/8089 mmHg定为正常高值血压,主要根据我国流行病学研究的数据确定。血压
6、水平120139/8089 mmHg的人群,10年后心血管风险比血压水平110/75 mmHg的人群增加1倍以上;而且,血压120129/8084 mmHg和130139/8589 mmHg的中年人群,10年后分别有45%和64%成为高血压患者65。 高血压定义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SBP140 mmHg和(或)DBP90 mmHg。SBP140 mmHg和DBP90 mmHg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 mm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表3)。ABPM
7、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为:平均SBP/DBP 24 h130/80 mmHg;白天135/85 mmHg;夜间120/70 mmHg。HBPM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为135/85 mmHg,与诊室血压的140/90 mmHg相对应。 表3 血压水平分类和定义 由于诊室血压测量的次数较少,血压又具有明显波动性,需要数周内多次测量来判断血压升高情况,尤其对于1级、2级高血压。如有条件,应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血压监测。 4.2按心血管风险分层 虽然高血压是影响心血管事件发生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并非唯一决定因素,大部分高血压患者还有血压升高以外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不能只根
8、据血压水平,必须对患者进行心血管综合风险的评估并分层。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综合风险分层,有利于确定启动降压治疗的时机,优化降压治疗方案,确立更合适的血压控制目标和进行患者的综合管理。 本指南仍采用2005与2010年中国高血压指南65,66的分层原则和基本内容,将高血压患者按心血管风险水平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4个层次。根据以往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施情况和有关研究进展,对影响风险分层的内容作了部分修改(表4,表5),增加130139/8589 mmHg范围;将心血管危险因素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诊断标准改为15 mol/L;将心房颤动列入伴发的临床疾病;将糖尿病分为新诊断与已治疗但未控制两
9、种情况,分别根据血糖(空腹与餐后)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诊断。 表4 血压升高患者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 表5 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重要因素 5高血压的治疗 5.1高血压的治疗目标 要点5A 高血压治疗的根本目标是降低发生心脑肾及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总危险。 降压治疗的获益主要来自血压降低本身。 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应根据高血压患者的总体风险水平决定给予降压药物,同时干预可纠正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并存的临床疾病。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采取强化降压的治疗策略,以取得最大的心血管获益。 降压目标:一般高血压患者应降至140/90 mmHg(,A)1,40,67;能耐受者和部分高危及以上的患
10、者可进一步降至130/80 mmHg(,A)37,38,68,69。 高血压治疗的根本目标是降低高血压的心脑肾与血管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的总危险。鉴于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即往往合并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临床疾病,应根据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和总体风险水平,决定给予改善生活方式和降压药物的时机与强度;同时干预检出的其他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并存的临床疾病。鉴于我国高血压患者的以脑卒中并发症为主仍然没有根本改变的局面36,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采取强化降压的治疗策略。 基于既往研究的证据2,3,15,40,一般患者血压目标需控制到140/90 mmHg以下,在可耐受和可持续的条件下
11、,其中部分有糖尿病、蛋白尿等的高危患者的血压可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虽然也有一些证据37,38提示在一些特殊人群中更高或更低的血压目标,但这主要取决于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和治疗的复杂程度。如果不需采用复杂的治疗方案即可将血压降至更低的水平且患者可以耐受,并不需要改变治疗方案而使血压回升。 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应用的强度应权衡长期获益和患者耐受性,避免或减少由于患者耐受不良所导致的停药。对高危和很高危患者采取强化干预措施,以及对无严重合并症的亚临床靶器官损害的患者采取积极干预措施逆转靶器官损害有其合理性,但对于低中危的血压正常高值人群给予降压药物治疗目前尚缺乏以预后终点为研究目标的临床试验
12、证据。 虽然一些研究显示39,70,71,老年高血压患者较一般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目标更高,但近期的一些研究亚组分析也显示更低的血压目标(SBP130 mmHg)对老年人群有益38,应注意年龄增高并不是设定更高降压目标的充分条件,对于老年患者,医生应根据患者合并症的严重程度,对治疗耐受性及坚持治疗的可能因素进行评估,综合决定患者的降压目标。 5.2降压治疗策略 要点5B 降压达标的方式:除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外,对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而言,应根据病情,在4周内或12周内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C)。 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血压仍140/90 mmHg和(或)高于目标血压的患者应启
13、动药物治疗(,A)。 (1)降压治疗的目的: 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目的是通过降低血压,有效预防或延迟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生;有效控制高血压的疾病进程,预防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等重症高血压发生。较早进行的以舒张期血压(DBP90 mmHg)为入选标准的降压治疗试验显示,DBP每降低5 mmHg(SBP降低10 mmHg)可使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分别降低40%和14%72;稍后进行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SBP160 mmHg,DBP90 mmHg)降压治疗试验则显示,SBP每降低10 mmHg(DBP降低4 mmHg)可使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分别降低30%和23
14、%73。近期的SBP强化降压干预试验(SPRINT)、控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行动(ACCORD)研究也显示强化的血压控制对不同年龄组和(或)合并心肾、糖尿病合并症的患者有益37,38。 (2)降压达标的方式: 将血压降低到目标水平可以显著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除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外,对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而言,应根据病情,在4周内或12周内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年轻、病程较短的高血压患者,降压速度可稍快;老年人、病程较长,有合并症且耐受性差的患者,降压速度则可稍慢。FEVER研究亚组分析提示,用药后1个月血压达标者比此后达标者可能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3)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 降压
15、药物治疗的时机取决于心血管风险评估水平,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血压仍超过140/90 mmHg和(或)目标水平的患者应给予药物治疗。高危和很高危的患者,应及时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并对并存的危险因素和合并的临床疾病进行综合治疗;中危患者,可观察数周,评估靶器官损害情况,改善生活方式,如血压仍不达标,则应开始药物治疗;低危患者,则可对患者进行13个月的观察,密切随诊,尽可能进行诊室外血压监测,评估靶器官损害情况,改善生活方式,如血压仍不达标可开始降压药物治疗。 对初诊高血压患者而言,尤其应遵循这一策略,其评估及监测程序见图2。 图2 初诊高血压患者的评估及监测程序 5.3生活方式干预 要点5C 生
16、活方式干预在任何时候对任何高血压患者(包括正常高值者和需要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都是合理、有效的治疗,其目的是降低血压、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 生活方式干预对降低血压和心血管危险的作用肯定16,74,75,76,所有患者都应采用,主要措施包括: 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逐步降至6 g,增加钾摄入(,B)75,76,77,78,79,80; 合理膳食,平衡膳食(,A)81,82,83,84; 控制体重,使BMI24;腰围:男性90 cm;女性85 cm(,B)85,86,87; 不吸烟,彻底戒烟,避免被动吸烟(,C)88,89; 不饮或限制饮酒(,B)22,90,91,92; 增加
17、运动,中等强度;每周47次;每次持续3060分钟(,A)93,94,95;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160/100 mmHg、高于目标血压20/10 mmHg的高危患者,或单药治疗未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进行联合降压治疗(,C),包括自由联合或单片复方制剂71。 对血压140/90 mmHg的患者,也可起始小剂量联合治疗(受体阻滞剂等相比,结果显示降低血压是这些降压药物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最主要原因126,127。药物之间的差别总体很小,但就特定并发症而言仍有差别,不同联合治疗试验结果也有差异。 (3)选择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通过对比强化与非强化的血压管理,寻找最佳降压治疗目标血压3
18、7,38,128。 (4)选择高或中等心血管风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结果提示,在达到140/90 mmHg以下的目标水平后,进一步降低血压应坚持个体化原则,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疾病特征以及降压治疗方案的组成及其实施方法。 我国也独立完成了一系列降压治疗临床试验,并为多个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做出贡献。较早进行的中国老年收缩期降压治疗临床试验(Syst-China)39,129以及上海(STONE)130和成都(CNIT)131硝苯地平降压治疗等临床试验均证实,以尼群地平、硝苯地平等CCB为基础的积极降压治疗方案可显著降低我国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发生与死亡率。在此基础上,非洛地平降低并发症研究(FEV
19、ER)显示,氢氯噻嗪加非洛地平与单用氢氯噻嗪相比,尽管加用非洛地平组血压只进一步降低了4/2 mmHg,但致死与非致死性脑卒中的发生降低了27%42。进一步进行FEVER试验事后分析发现,治疗后平均血压水平低于120/70 mmHg时,脑卒中、心脏事件和总死亡危险最低66。老年患者中SBP140 mmHg较更高的血压治疗组获益更为明显。CHIEF研究阶段报告表明,初始用小剂量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或复方阿米洛利联合治疗,可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高血压的控制率可达80%左右,提示以钙通道阻滞剂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是我国高血压患者的优化降压方案之一122。 我国独立完成的脑卒中后降压治疗研究(
20、PATS)是国际上第一个较大规模的安慰剂对照的脑卒中后二级预防降压治疗临床实验,结果表明,吲达帕胺(2.5 mg/d)治疗组与安慰剂组相比,血压降低了5/2 mmHg,脑卒中的发生率降低了29%132,133。此后,我国还参加的国际合作脑卒中后降压治疗预防再发研究(PROGRESS)结果表明,培哚普利加吲达帕胺或单药治疗降低脑卒中再发危险28%,培哚普利加吲达帕胺联合降压效果优于单用培哚普利134;亚组分析的结果显示,中国与日本等亚洲研究对象脑卒中风险下降的幅度更大135;事后分析的结果显示,治疗后平均血压最低降至112/72 mmHg仍未见到J型曲线136。我国所入选的1 520例患者进一步
21、进行了随访观察,平均6年随访的数据证实,降压治疗显著降低脑卒中再发危险,总死亡以及心肌梗死的危险也呈下降趋势137。 我国学者也参加了高龄老年高血压治疗研究(HYVET)70、降压降糖治疗2型糖尿病预防血管事件的研究(ADVANCE)124以及心脏结局预防评估(HOPE-3)67等三个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HYVET研究结果显示,在SBP 160 mmHg以上的高龄老年(160/100 mmHg、高于目标血压20/10 mmHg的高危患者,或单药治疗未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进行联合降压治疗,包括自由联合或单片复方制剂71。对血压受体阻滞剂五类,以及由上述药物组成的固定配比复方制剂。本指南建议五大
22、类降压药物均可作为初始和维持用药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亚临床靶器官损害以及合并临床疾病情况,合理使用药物,优先选择某类降压药物145,146(表6,表7,表8,表9)。这些临床情况可称为强适应证(表8)。此外, 受体阻滞剂或其他种类降压药有时亦可应用于某些高血压人群。 表6 常用的各种降压药 表7 单片复方制剂 表8 常用降压药的强适应证 表9 常用降压药种类的临床选择 (1)CCB: 主要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钙离子通道发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包括二氢吡啶类CCB和非二氢吡啶类CCB。我国以往完成的较大样本的降压治疗临床试验多以二氢吡啶类CCB为研究用药,并证实以二氢吡啶类C
23、CB为基础的降压治疗方案可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风险147,148,149,150。二氢吡啶类CCB可与其他4类药联合应用,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或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周围血管病患者151。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反射性交感神经激活导致心跳加快、面部潮红、脚踝部水肿、牙龈增生等。二氢吡啶类CCB没有绝对禁忌证,但心动过速与心力衰竭患者应慎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一般不推荐使用短效硝苯地平。 临床上常用的非二氢吡啶类CCB,也可用于降压治疗,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抑制心脏收缩功能和传导功能,二度至三度房室阻滞;心力衰竭患者禁忌使用,有时也会出现牙龈增生。因此,在使用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11页 中国 高血压 防治 指南 2018 修订版 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