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及管理细则(9页).doc





《新生儿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及管理细则(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及管理细则(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生儿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及管理细则-第 9 页新生儿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及管理细则一、新生儿护理安全质量目标 1、提高医务人员对新生儿及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2、建立与完善新生儿保暖制度,防止新生儿发生低体温、烧伤、烫 伤。 3、提高安全用氧意识,严格遵循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 治指南,防治氧中毒。 4、提高新生儿用药安全。 5、预防高危药物外渗,最大限度地降低给新生儿带来的危害及痛苦。 6、加强新生儿喂养安全,防止呛奶、误吸致窒息。 7、提高安全意识,防止新生儿坠床事件的发生。 8、落实新生儿安全巡视,防止发生新生儿意外死亡。 9、建立新生儿皮肤护理指引,减少皮肤损伤。
2、10、落实手卫生的五个时刻,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二、新生儿护理安全质量管理细则 (一)提高医务人员对新生儿及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1.科室有新生儿身份识别与核对工作指引。 2.新生儿入院、出院盖左脚脚印,并经监护人查看后按左手食指 印确认。做好宣教工作,监护人应提高防盗意识,防止新生儿被盗。 3.复印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证明, 出院时凭有效身份证明办理新生 儿出院,如父母或监护人不在场,按“谁办入院谁办出院”来办,但 必须保留该家属的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监护人的委托书,并注明与 新生儿的关系。 4.新生儿实行佩戴双腕带制度, 入院或在手腕带脱落时应双人查 对后补戴,手腕带应含有姓名、
3、性别和住院号等基本信息,必须每班 确认。 5.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 性别/年龄等2 项核对患儿身份, 确保对正确的患儿实施正确的操作。 6.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 之间流程)的患儿识别措施,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7.新生儿出院时落实好登记制度。 (二)建立与完善新生儿保暖制度,防止新生儿发生低体温、烧 伤、烫伤。 1.建立与实施新生儿保暖制度。 2根据新生儿的胎龄、体重、日龄、病情选择合适的保暖设施, 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使中心体温恒定在36.537.4之间。 3使用开放式红外线辐射抢救台时正确放置温度探头(床温: 感应面朝
4、上,禁止物品遮盖;肤温:感应面紧贴皮肤),温箱出入风 机口禁止物品遮盖,防止过度加热发生烧伤。 4温箱内放置温湿度计,加强巡视,至少每24 小时记录箱温 一次,及时处理故障,并定期检测。5早产儿使用“鸟巢”,出生体重1500 克的早产儿,在出生 后予身体覆盖塑料薄膜,减少辐射、对流散热,至体温恒定,建议头 部戴帽子或给予覆盖物。 6与新生儿身体直接接触的物品预先放置在箱温37的温箱中 或其他安全的加热设备中预热,以减少传导散热。 7各项操作集中进行,确保在操作过程中新生儿处于温暖的环 境。 8新生儿出生后第一次沐浴应在体温稳定24 小时后进行,如 中心体温低于36.4的新生儿暂缓洗澡,沐浴后及
5、时擦干新生儿身 体,更换湿的衣物、尿片,减少蒸发散热。 9严防烫伤:沐浴时室温2628,盆浴时先放冷水,后放 热水,手肘或手腕内侧测水温,确保不会过热或过冷,水温约38 41;奶液温度以不烫手为宜;热水袋温度:50(建议慎用); 使用加热保暖的设备时,需要专人看护,距离患儿不少于60cm,或根 据仪器使用说明正确使用。 (三)提高安全用氧意识,严格遵循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 病变防治指南,防治氧中毒。 1严格掌握氧疗指征。临床上有呼吸窘迫的表现,在吸入空气 时,动脉氧分压(PaO2)50 mmHg 或经皮氧饱和度(TcSO2)85% 者, 应给予吸氧。 治疗的目标是维持PaO2 5080mmH
6、g, 或TcSO2 90 95。 2最好采用有空气与氧气混合的气源。给氧浓度视病情需要而 定,调整氧浓度应逐步进行,以免波动过大。 3连续吸入氧浓度(FiO2)60%者,不宜超过24 小时,80%者, 不宜超过12 小时;纯氧不宜超过46 小时,以免发生氧中毒。如患 儿对氧浓度需求高,长时间吸氧仍无改善,应积极查找病因,重新调 整治疗方案,给以相应治疗。 4在氧疗过程中,密切监测FiO2、PaO2 或TcSO2 。使用头氧、 温箱给氧时,必须使用氧浓度测定仪进行监测,探头放于新生儿鼻子 附近,而非氧气主流出道处。 5对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用氧时,一定要告知家长早产儿 血管不成熟的特点、早产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生儿 护理 专科 安全 质量 目标 管理 细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