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室内设计思想(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代室内设计思想(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明代室内设计思想-第 8 页明代的室内设计思想 明代是中国古代艺术设计的集大成时期,它不仅表现在体现中国特色的各项艺术设计已经十分成熟精致,而且出现了一批总结中国古代设计成就和设计理论的著作。明代仍然有庞大的官方手工业,明初中央所建立的官方手工业,就分为六个部分:1.工部领导的官方手工业;2.内府各监局领导的官方工业;3.户部领导的官方工业;4.地方官府领导的;5.都司卫领导的;6.官方工业的监察与刑事组织。其中工部是最大的官方管理机构。明代官方手工业工匠人数众多,分布广泛,这些当时被划入匠籍的工匠们,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轮流到京师服役,为朝廷服务,被称之为“轮班工匠”。当时全国轮班工匠的人数
2、,据洪武26年统计,共232089名,分布在62个行业。室内环境设计包括了室内空间,室内陈设,室内装修三大部分。我国古代的室内设计的发展,是与古代的建筑设计的发展同步的。但是在明代以前,有关室内环境的设计思想,设计观念和审美情趣等,并没有专门的理论性论述和著作,明末清初之际,随着园林建筑和园林建筑室内家具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批涉及室内环境设计的理论性著作,如计成的园冶,文震亨长物志,李渔的闲情偶记。一、 计成的设计思想。计成,字无否,生于明代万历十年,吴江人。计成是一名诗人和画家,更是一名造园的设计家和理论家。他撰写了世界上最早的一步造园名著园冶。郑元勋(16041645字超宗,号惠东。明歙
3、县人,家江都(今江苏扬州)。崇祯十六年进士,任兵部职方司主事,明亡后卒。著有影园集,辑有媚幽阁文娱)在该书的题词中,把该书与考工记相提并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园冶分三卷,一卷分兴造论、园说及相地、立基、屋宇、装折四篇。二卷全志栏杆,三卷分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六篇。在兴造论一篇中,计成首先强调了设计和设计师的重要性。他认为,设计师在园林建造中,应发挥七分,甚至九分的作用,而工匠的作用,只占三分,甚至只是一分。在屋宇中,他进一步指出:“方向随意,鸠工合见”意思是说,园林住宅的方向可以随意,而工匠的操作要符合设计意图。“时尊朴雅,古择端方”,这就是一个设计原则,意思是追趋时尚,要遵依典
4、雅朴素;而仿古则要择取端庄大方。这正是艺术设计在对待传统和创新时所要采取的正确态度。装折一篇阐述了室内装修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要求:凡建筑难在装修,园林房舍有不同于一般住宅,须曲折而有条理,方整而不呆板,要从方整之中寻求曲折,到曲折之处保存方整,空间分隔需要运用得宜,错综变化妙在应有规律。总之,构成整合要适时适宜,样式风格要清新幽雅。计成还分别对室内装修的屏门,仰尘(天花板)、等的设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二、 文震亨的设计思想文震亨,字启美,明代苏州府长州县人,1585-1645。系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徵(音:指)明的曾孙。文震亨本人能诗善画,曾“以琴书名达禁中”。著作颇丰,其中长物志是有关造园著作中十
5、分重要的一部。长物志共分为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等十二卷。在位置一篇中,已开始就阐明了室内陈设布局的原则:“位置之法,繁简不同,寒暑各异,高堂光榭,曲房奥室,各有所宜,即如图书鼎彝之属,以须安设的所,方如图画”。对于小室、卧室、亭榭、敞室等不同功能、不同空间的室内陈设和设计风格,则有不同的要求。如卧室“地平天花板虽俗,然卧室取干燥,用之亦可。第不可采画而油漆耳。”“室中精洁雅素,一涉绚丽、便如闺阁中,非幽人眠云梦所宜矣”。在几榻、器具中,文震亨论述了灯具、家具和其他器具与室内陈设的关系。对各种家具的式样、材料、尺寸、色彩装饰,设计要求是自然、圆滑、精致、古雅、避免流于庸俗,这样才能与园林
6、建筑相得益彰。如“天然几以文木如花梨、铁梨、香楠木等木为之,第以扩大为贵,长不可过八尺,厚不可过五寸,飞角处不可太尖,须平圆,乃古式”,又说“古人制几榻,虽长短广狭不齐,置之斋室,必古雅可爱今人制作,徒取雕绘纹饰,以悦俗眼,而古制当然,令人慨叹实深”。文震亨这里所说的“古式、古制”,实际上就是明市园林室内家具设计的式样。灯具也是室内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器具一卷中,文震亨所推崇的珠子灯、玳瑁(音:戴帽,爬行动物,形状象龟)、琥珀灯、羊皮灯、料丝灯,皆为当时驰名的装饰性很强的灯彩。作者认为,这些灯彩清雅如画,品位很高,与园林建筑的室内十分谐调。然后作者认为“至如山东珠、麦、柴、梅、李、花草、
7、百鸟、百兽、夹纱、墨纱等制、具不入品”。实际上,夹纱灯、墨纱灯等,也为当时颇有名气的灯彩,只不过这些灯彩置于园林建筑的室内环境并不很协调,如夹纱灯适合置于室外,在太阳光中能映现出美丽的花纹。作者品轮灯具品位高低和雅俗,完全是以能否适合于园林建筑的室内环境为标准的。三、 李渔的设计思想李渔,字笠鸿,谪凡,号笠翁,浙江兰溪人,1610-1680。李渔作为清代的戏曲理论家、作家,已被后人所熟知。而李渔同时还是一个设计思想家和理论家。他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论,集中反映在他的代表作闲情偶记中。闲情偶记成书于康熙十年。全书分为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饮馔(音:转)部,、种植部、颐养部共六卷。其中,声容部论及
8、生活中的服饰装扮问题;居室部论及房舍构造、窗栏图式及构式、墙壁、联匾、山石等园林营造和室内装饰问题;器玩部论及几椅、床帐、橱柜、箱笼、茶酒具、灯烛、笺简的设计和制作问题;饮馔部、种植部、颐养部则分别论述了饮食烹饪、种树养花、养生之道等问题。闲情偶记看似一部闲书,然而,李渔把自己的设计思想很鲜明的表达在闲谈散论之中。这些设计思想,可以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1、注重功能,突出实用第一的设计思想。针对清代初期的设计出现脱离实用、脱离生活的倾向,李渔在闲情偶记中,反复强调了造物的实用功能。如“人无贵贱,家无贫富,饮食器具皆所必需。”李渔一生都以卖文演戏为生,出入过许多达官贵人的门下,他坦言,每每进入这些
9、达官贵人华美的厅堂,看见古玩器皿的辉煌错落,星罗棋布,心未尝没有动过。但他始终认为,这些珍奇古玩的材料虽然美,但用这些材料制成用品却不是尽善尽美的,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脱离了实用,脱离了生活。李渔强调“凡人制物,务使人人可备,家家可用。始为布帛菽(音:书,豆类的总称)粟之才,否则售冕旒(音:刘,旗子上的飘带)而沽玉石,难乎其为购者矣。故予所言,务舍高远而求卑近。”意思是,一般人设计制作器物,必须使人人都能制备,家家都派上用场,只有这样才符合老百姓的心意,否则尽是出售贵族礼帽,贩卖玉食,那就是在是难为买家了。李渔不仅在理论上阐述自己的思想,而且身体力行,亲自动手设计出当时还没有的新型家具暖椅和凉杌(
10、音:物)。2、崇尚俭朴,主张标新立异的设计思想这种思想贯穿在闲情偶记中,尤其是在园林营造和室内装饰,更加体现了李渔的这种思想。李渔在居室部中,多次阐述了这种思想。他指出“土木之事最忌奢靡,匪特庶民之家,当崇俭朴,即王公大人,亦当以此为尚,盖居室之制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凡人止好富丽者,非好富丽,因其不能创异标新,舍富丽无所见长,只得以此塞责,譬如人有新衣二件,是令两人服之,一则雅素而新奇,一则辉煌而平易,观者之目,注在平易乎?在新奇乎?锦绣绮罗,谁知不贵,亦谁不见之?缟衣素裳,其制略新,则为众目所射,以其未尝睹也。”3、宜简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斫这是强调在造物设计和室内装饰方面
11、,要体现简洁自然,反对繁琐堆砌,过分雕琢。李渔游历广东,看到市场上陈列的广式硬木箱,有半数是用贵重的花梨、紫檀制成,而且工艺十分精湛,可谓穷工极巧。然而,箱子的四边角,却镶铜裹锡,把挺拔的线条和鲜明的棱角全给掩盖了。对于这种以人为的繁琐堆饰,而破坏造型的材质美、自然美和整体美的设计,他嗤之以鼻。他认为,所有的事物,简明就可以继续创新,凡所就难以持久;顺着事物的本性,结构必定坚固,任意砍伐本体,凑合必定易坏。此外,在闲情偶记中,李渔对室内装饰、器物设计、服饰化装等还有不少精彩的见解。作为文人,李渔能如此关注设计,阐述自己如此深刻的设计思想和理论,并亲自参与设计,这是非常值得称道的。尤其是在清代艺
12、术设计仿古复古,矫揉造作之风盛行的时候,李渔坚持自己的实用功能第一位,崇尚俭朴、简洁、自然,主张标新立异的设计思想,更是难能可贵。诚然,李渔文人的出身地位,复杂的生活阅历和软弱的性格情感,在闲情偶记中也留下了明显的痕迹,尤其是书中流露出来过分注重情趣和生活趣味比较庸俗低下,反映了一种没落文人的放纵心态。对于明代家具风格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是我们欣赏家具、鉴定家具时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明代家具的风格特点,细细分析有以下四点:造型简练、以线为主严格的比例关系是家具造型的基础。我们看以上图中的明代家具,其局部与局部的比例、装饰与整体形态的比例,都极为匀称而协调。如椅子、桌子等家具,其上部与下部,其腿子、
13、枨子、靠背、搭脑之间,他们的高低、长短、粗细、宽窄,都令人感到无可挑剔地匀称、协调。并且与功能要求极相符合,没有多余的累赘,整体感觉就是线的组合。其各个部件的线条,均呈挺拔秀丽之势。刚柔相济,线条挺而不僵,柔而不弱,表现出简练、质朴、典雅、大方之美。结构严谨、作工精细明代家具的卯榫结构,极富有科学性。不用钉子少用胶,不受自然条件的潮湿或干燥的影响,制作上采用攒边等作法。在跨度较大的局部之间,镶以牙板、牙条、圈口、券口、矮老、霸王枨、罗锅枨、卡子花等等,既美观,又加强了牢固性。明代家具的结构设计,是科学和艺术的极好结合。时至今日,经过几百年的变迁,家具仍然牢固如初,可见明代家具的卯榫结构,有很高
14、的科学性。装饰适度、繁简相宜明代家具的装饰手法,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雕、镂、嵌、描,都为所用。装饰用材也很广泛,珐琅、螺甸、竹、牙、玉、石等等,样样不拒。但是,决不贪多堆砌,也不曲意雕琢,而是根据整体要求,作恰如其分的局部装饰。如椅子背板上,作小面积的透雕或镶嵌,在桌案的局部,施以矮老或卡子花等。虽然已经施以装饰,但是整体看,仍不失朴素与清秀的本色;可谓适宜得体、锦上添花。木材坚硬、纹理优美从以上图片中,可以明显看出,明代家具的木材纹理,自然优美,呈现出羽毛兽面等膝陇形象,令人有不尽的遐想。充分利用木材的纹理优势,发挥硬木材料本身的自然美,这是明代硬木家具的又一突出特点。明代硬木家具用材,多数
15、为黄花梨、紫檀、鸂鶒木等。这些高级硬木,都具有色调和纹理的自然美。工匠们在制作时,除了精工细作而外,同时不加漆饰,不作大面积装饰,充分发挥、充分利用木材本身的色调、纹理的特长,形成为自己特有的审美趣味,形成为自己的独特风格。这是明代家具的又一特点。明代家具的风格特点,概括起来,可用造型简练、结构严谨、装饰适度、纹理优美四句话予以总结。以上四句话,也可说四个特点,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明代家具的风格特征。当我们看一件家具,判断其是否是明代家具时,首先要抓住其整体感觉,然后逐项分析。只看一点是不够的,只具备一个特点也是不准确的。这四个特点互相联系,互为表里,可以说缺一不可。如果一
16、件家具,具备前面三个特点,而不具备第四点,即可肯定他说,它不是明代家具。后世模仿上述四个特点制的家具,称为明式家具。(消息来源:中国紫檀博物馆)这座建筑物美化了的鸳鸯厅“结构外面看是一个屋顶,里边是四个屋面;外面看是一个大厅,里边分为两个客厅;北面客厅是复天纳凉用的,南面客厅是冬天取暖用的。进门时,圆洞门上方有四个砖雕的蹉篆体字“得少佳趣”。意思是说,进得门来,才能渐入佳境,稍得乐趣。这个大厅建于清代,雕梁画栋,摆设考究,气派非凡。北厅的楹额“卅六鸳鸯馆”是清代状元洪钧的墨宝,南厅的楹额“十八曼陀螺花馆”是清代状元陆润痒佳作。这里是宾客聚会的地方,宽敞而幽静,四通而八达。鸳鸯是美满姻缘的代名词
17、,曼陀螺花是延年益寿的吉祥物。据印光法师编撰的阿弥陀经注释中介绍,西方极乐世界每天都普降曼陀螺花。当今世上,只有多福多寿的人才能见到。传说,曼陀螺花与山茶花相似,所以,这里种十八棵宝株山茶应景。这个大厅造型别致,屋面为弓形四角有耳房,相传是园主听昆地方。史书记载,补园主人张履谦特别喜欢昆曲,经常同“曲圣”俞粟庐先生在这里切磋曲艺,每当清唱演出进入高潮时,总有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觉。四角的耳房,是供演员换妆、佣人侍候的地方。这里的蓝白相间的玻璃很雅致,每当盛复烈日时,阳光透过窗户变成一道道蓝白相间的光束,洒在地上,泛起一阵阵寒意。如果来宾们有兴趣的话,可以用眼睛靠近蓝色的玻璃窗往外看,
18、只见屋顶上,树枝上,石块上荷叶上,都洒上了层白雪.“留听阁”位于”六鸳鸯馆”西面,额有清代湖南巡抚吴大澄所书。 “留听阁”出自唐代李商隐上午”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之句.。中国明清家具的用材讲究,但明以黄花梨、 紫檀 、鸡翅木、铁力木、榉木为多;清以 紫檀 木为最上乘用料, 红木,鸡翅木、铁力木亦有,黄花梨相对要少,榉木、榆木、柞榛、 核桃木 民间使用最为广泛:明清时期家具 分享到新浪微博 紫檀木紫檀木产自印度、菲律宾、广东、马来半岛、泰国,属常绿亚乔木,是我国自古以来认为最贵重的木材。紫檀材质致密坚硬,入水即沉,心材鲜红色或橘红色,久露空气后变紫红褐色条纹,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
19、有芳香,同时也是名贵的药材,用它做成的椅子,沙发还有疗伤的功效。我国自古即认为紫檀是最名贵的木材。由于过于名贵,故紫檀器物留存少。倘是大形家具,因材料难得,留存就更少,紫檀在各种硬木中质地最坚,份量最重,除多为紫黑色外,有的黑如漆,几乎看不见纹理。不及黄花梨那样华美,但静穆沉古,是任何木材都不能比疑的。在各种硬木中紫檀木质地最为细密,木材的份量最重,木纹不明显。紫檀木的木花放在白酒中,木花将立即分解成粉红色,且与酒形成较粘的胶状物,倾倒时能连成线。这是鉴别紫檀木的有效方法,紫檀木的产地主要在印度,我国的云南、两广等地也有生产。柏木柏木属柏科,古有“悦柏”之称,有扁柏、侧柏、罗汉柏等多种。我国民
20、间惯将柏树分为南柏和北柏两类,南柏质地优于北柏。其色橙黄,肌理细密匀称,质地细密,比较耐水,多疤节,有香味,也是一种药材。其性不挢不裂,耐腐朽,适用于作雕刻板材,是硬木之外较名贵的材种。红木红木在广东被称为“酸枝”,长江以北则称作红木,与黄花梨同属豆科植物中的蝶形花亚科黄檀属,产于印度、泰国、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是现在最常见的一种硬木,在清中期后被广泛使用,是珍贵树种之一。红木心材橙色、浅红褐色、红褐色、紫红色、紫褐色至黑褐色,材色不均匀,深色条纹明显,材质坚硬、耐磨、沉于水。红木有新老之分。老红木近似紫檀,但光泽较暗,颜色较淡,有香气,但不及黄花梨芬郁。新红木颜色赤黄,有花
21、纹,有时颇似黄花梨。红木为热带地区豆科檀属木材,主要产于印度, 我国广东、云南及南洋群岛也有出产,是常见的名贵硬木。“红木”是江浙及北方流行的名称,广东一带俗称“酸枝木”。红木木质坚硬耐用。红木是优质硬木,其品种和名称多达几十种:如酸枝、红木、老红木、新红木、香红木、花梨木、老花梨木等。老红木近似紫檀,但光泽较暗,颜色较淡,质地不紧密,有香味。黄花梨黄花梨又称降香黄檀,主要产于中国海南省,属豆科植物蝶形花亚科黄檀属,是明及清前期考究家具的主要材料。黄花梨木质坚实,颜色从浅黄到紫赤,色泽鲜艳,纹理清晰,有香味,锯解时,芬芳四溢。在明清家具中首选材料是黄花梨木,这种材料颜色不静不喧,纹理或隐或现,
22、生动多变,黄花梨古无此名,而只有“花梨”,或写作“花榈”。后来冠以“黄”字,主要藉以区别现在还大量用来制造家具的所谓“新花梨”。其显著特点是花纹面上有鬼脸,即树结子为最佳,花粗色淡者为低。另一特点是其心材和边材差异很大,其心材红褐至深红褐或紫红褐色,深浅不匀,常带有黑褐色条纹,其边材灰黄褐或浅黄褐色。鸡翅木鸡翅木为崖豆属和铁刀木属树种,产于中国的广东、广西、云南、福建以及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鸡翅木木质有的白质黑章,有的色分黄紫,斜锯木纹呈细花云状,酷似鸡翅膀。特别是纵切面,木纹纤细浮动,变化无穷,自然形成山水、人物图案。鸡翅木较花梨、紫檀等木产量更少,木质纹理又独具特色,因此以其存世量少和
23、优美艳丽的韵味为世人所珍爱。鸡翅木有不同的写法,或作,“鸡翅木”,或作“杞梓木”。鸡翅木肌理细密,紫褐色深浅相间成文,尤其是纵切面织细浮动,具有禽鸟颈翅那种灿烊闪耀的光辉。清中期以后,家具用老鸡翅木的甚少,鸡翅木属红豆科,计约四十到六十种,在我国有二十六种,主要产于福建省,因其花纹秀美似鸡翅膀而改名。榉木榉木在北方又叫南榆,其中老龄而木材带赤色者,名为血榉。榉木木质坚硬,有很美丽的大花纹,层层重叠如山,在明清家具中占有重要地位。榉木属榆种,产于江、浙等地,木材坚致,色泽兼美,用途极广,颇为贵重,其老龄木材带赤色故名“血榉”。又叫红榉。榉木有很美丽的大花纹,如山恋重叠,称之为“宝塔纹”,它比一般
24、木材坚实,但不能算是硬木,在明清家具中占重要位置。楠木楠木色泽淡雅匀整,伸缩性小,容易操作而耐久稳定,是非硬性木材中最好的一种。明及清前期家具除有整体用楠木者外,常与几种硬性木材配合使用。楠木有三种:一是香楠,木微紫而带清香,纹理也很美观;二是金丝楠,木纹里有金丝,是楠木中最好的一种,更为难得的是,有的楠木材料结成天然山水人物花纹;三是水楠,木质较软,多用其制作家具。楠木属樟科,种类很多,常用于建筑及家具的主要是雅楠和紫楠。前者为常绿大乔木,产于四川雅安、灌县一带;后者别名金丝楠,产浙江、安徽、江西及江苏南部。楠木的色泽淡雅匀称,伸缩变形小,易加工,耐腐朽,是软性木材中最好的一种。铁力木铁力木
25、树干直立,高可十余丈,直径达丈许, 是几种硬木树种中长得最高大、价值又较低廉的一种。铁力木质坚而沉重,心材淡红色,髓线细美,用其制作家具,经久耐用。铁力木,或作“铁梨木”、“铁栗木”,在几种硬木树种中长得最高大。因材料大,不少大件家具用它做成,有时以之用在家具后背土, 作屉板及抽屉内部等。它有时有花纹,似木而较粗,铁力木是较大的常绿乔木,树干直立,高可十余丈,直径达丈余。原产东印度,我国两广皆有分布。知木网瘿木瘿,“树瘤也、树根。”(格古要论)瘿木不是指某一树种,而是指树根部位结瘤、或树干结瘤部位的木材。这个部位的木材纹理特殊,效果奇异,历来很受人喜爱。瘿木,实际上指木质纹理的特征他们认为任何一种树都可能有瘿子,而生处的木材总是有旋转的细密花纹。知木网榆木榆木亦称“白榆”,广布性树种,产于我国的平原地区,纹理直,花纹较大,结构稍粗,棕眼显著,质地较软,归为柴木或叫软木类。易于加工和雕刻。榆木以张家口一带和山东境内黄河两岸的为最佳。山西、山东、河北、京津等地民间家具以此木为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