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学案及课堂同步练习试题 全册精品(50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学案及课堂同步练习试题 全册精品(5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学案及课堂同步练习试题 全册精品(50页).doc(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学案及课堂同步练习试题全册精品-第 48 页中国历史学案(七年级下册)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师寄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习目标1知道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2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3.正确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大运河的伟大之处.。学习重点 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学习难点(1)隋初经济的繁荣学生难以感受和理解。(2)全面分析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学习过程一、 自主学习: 条件:_,_。 _ 时间:_ 隋朝建立 建立者:_ 南北重 都城:_归统一 南北统一:_年
2、,隋灭_(国家),南北重新统一。隋的统 隋朝的繁荣:_(皇帝)时,出现盛世局面。一与 目的:_ 大运河 大运河 时间:_年开始 的开通 皇帝:_ 概况:大运河以_为中心,北至_,南到_,全长_千米。 作用:_。二、合作探究:1. 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2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你怎麽看?三、拓展延伸你认为隋朝的统治类似于哪个朝代?试分析它们的相似点。四、课堂小结释题并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整理出知识结构。隋朝 - -(-年至-年)短暂而亡。五、巩固训练1.隋朝的建立者是: ( ) A.杨广 B.杨勇 C.杨业 D.杨坚2.隋朝最终完成国家统一是在: ( ) A.
3、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08年3.历史上把隋文帝统治时期成为“开皇之治”主要是因为: ( )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注重吏治。隋文帝注意发展生产。隋文帝开凿了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统一全国,结束分裂。 A. B. C. D. .4.“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在隋朝时被称为: ( ) A. 杭州 B. 余杭 C. 江都 D.建业5.隋朝开凿大运河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一。 B.满足隋炀帝南巡的需要。C.加强北部边防,防止少数民族南侵。 D.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6.隋朝大运河经过下列哪些城市: ( )洛阳 涿郡 余杭 江都A. B. C.
4、D. 7.与隋代历史最相似的朝代是: (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北魏六、当堂反思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七、达标测试1、隋朝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 ( )A、重新统一南北 B、设三省六部 C、创立科举制 D、开通大运河2、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开始于 ( ) A、589年 B、601年 C、605年 D、611年3、隋朝大运河的河段中,从洛阳到涿郡的一段是 ( ) A、通济渠 B、永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4、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是隋文帝 B、隋文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开凿大运河 C、隋文帝时,人民负担较
5、轻,社会繁荣 D、隋朝的都城在长安5、填图题阅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填出隋朝大运河四段河道的名称及相关地名。ABCDE FGH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材料二:“北达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1) 材料一说明隋朝时经济的特点是怎样的?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2) 材料二评价的对象是什么?评价者是什么态度? (3) 这条“渠”是什么时候开凿的?开通它的目的是什么?开通后有什么作用?它的规模如何?是哪位皇帝时期开通的?教学反思参考答案:五、1D 2B 3D 4B 5A 6D 7A 七 1D 2C 3B 4B 5 A 永济
6、渠 B 通济渠C 邗沟 D江南河 E 涿郡 F余杭 G 洛阳 H长安 6 (1)社会经济繁荣; 社会安定,国家统一,隋文帝励精图治。 (2)大运河 赞赏大运河的经济价值。 (3)隋朝; 为了加强南北经济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 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隋炀帝。中国历史学案(七年级下册)第2课 贞观之治【教师寄语】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 -北京欢迎你【学习目标】1、记住“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及主要表现,武则天统治的作用。2、提高大家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能力。 3、正确认识杰出人物对加速或延缓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有不
7、可忽视的作用。 【学习重点】 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学习难点】分析“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如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精彩课堂,由我开始!)通读课文形成整体印象,大体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隋朝灭亡的原因、时间。 2、唐朝建立的时间、人物、地点。 3、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三个要点) 4、贞观之治的表现。这样的盛世局面我们还学过哪些?5、武则天的统治政策。6、武则天的统治对唐朝的繁荣局面起了什么作用?二、合作探究:(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唐太宗患有气喘病,在长安居住的宫殿潮湿,容易犯病,臣下奏请在宫中建个暖阁让他居住。唐太宗说:
8、破土兴工,花费很多,当年汉文帝将起露台,因惜十家之产而作罢。我功德不及汉文帝,更不可浪费民力。 回答下列提问 : (1)通过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唐太宗治国有什么特点?(2)与古代杰出的帝王相比他还有什么治国特色?(3)他的政策对今天的中国有什么借鉴作用?三、拓展延伸;(深化知识,我行你也行!) 魏征因敢于直谏而名垂青史。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当朋友直率地指出你的缺点时,你的态度又如何呢?(请结合唐太宗与魏征两个人物的事例来说明)四、系统总结:(只有不断总结才能有所提高!) 时间:-1.唐朝的建立 建立者:-( )其死后,-继位,即-,年号-。 都城- 原因:
9、吸取教训,形成开明思想: 政策及措施 : (1)重视减轻 (2)注意提倡节俭 (3)下令合并革除 (4)注重和虚心 富于谋略 2. 贞观之治 善断大事 敢于直言 表现:政治 经济 国力继续措施重视3.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社会经济 人称其统治为 、 表现 国力五、巩固训练:(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1、通过秦末和隋末农民战争可以看出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实现了改朝换代 B改变了封建社会阶级力量对比 C迫使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D消灭了大批地主官僚2、导致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不是() 炀帝的暴政开通大运河农民大起义部将的反叛 ABCD.3、汉唐前期呈现封建盛世的共同原因
10、是( )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适时调整生产关系 实施的政策具有连续性 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A B C D 4、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其不适合的一项是 ( )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C、农民占有一定土地,生产时间有所保证D、唐太宗把地方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5、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农民战争迫使唐初统治者吸取教训 B唐的统一与安定为“治”的局面出现创造了条件 C唐太宗的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创造繁荣的基础6、评价武则天六、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
11、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 七、达标检测:1、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见兴亡;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他在位期间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是反复强调“存百姓”思想,励精图治。任用贤臣,善于纳谏。戒奢从简。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ABCD2、“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反映了唐太宗() A民贵君轻的思想B农业为本的思想 C君治为本的思想D强调“存百姓”思想3、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A防止宰相权重难控B完善中央集权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扩大民主权利4、唐太宗知道治理好国家的关
12、键是( ) A 以法治国 B 以德治国 C 选用贤能 D 一人治国5、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 A 开皇律 B 隋律 C 唐律疏议 D 宋律6、 问答题 为什么说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教学反思: 附答案五、巩固训练1、C 2、D 3、D 4、D 5、 C 6、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重视发展农业生产,选拔重用有才能的官员,在位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她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女政治家。七、达标检测:1、D 2、C 3、A 4、C 5、C6、答唐太宗慑于隋末农民起义的威力,吸取隋亡的教训,任贤,纳谏,进一步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13、,整顿吏治发挥国家机关的效能,大兴学校发展科举。这些开明政策和措施,促成了政治清明,经济初步繁荣,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升平的贞观之治中国封建时代最著名的治世。所以说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中国历史学案(七年纪下册)第3课时 开元盛世【教师寄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学习目标】 1、掌握唐玄宗统治前期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以及经济上繁荣的表现的知识。2、通过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提高大家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3、全盛时期的唐朝居世界先进地位;通过欣赏精美的丝织品和陶瓷工艺,提高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学习难点】农业工具的改进【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唐太宗
14、的_和武则天的统治为其奠定了基础;唐玄宗任用贤臣如_,励精为治;原因 重视_,把中央的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唐玄宗 提倡勤俭。与开元 农业:_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_之风盛行;新的农业工具盛世 表现 _和_。 手工业:越州的_瓷,邢州的_瓷,世界工艺珍品_ 商业:大都市:_,_,_,_。城市内_是住宅区, _是商业区 盛世景象:政治_,经济_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_时期。二、合作探究: 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这句诗赞颂的哪位皇帝在位时出现的什么盛世局面?你能归纳一下该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吗?2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出现这个局面与唐初统治者
15、知人善用分不开的。史书上也说:“得人者昌,失贤则亡。”请结合唐太宗至唐玄宗时期用人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其中又有哪些经验教训可以总结?三、拓展延伸:发挥想象力,查找有关唐朝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料和搜集描写唐都长安的唐诗,以一位外国商人的身份谈你在唐都长安的所见所闻。四、巩固训练:1、“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 A、唐玄宗励精图治 B、唐玄宗崇尚节俭 C、有贤臣魏征为其处理政事 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2、关于唐朝人日常生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饮茶之风盛行全国 B、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C、在越窑可以买到最好的青瓷制品 D、长安城内的居民居住在坊里3、唐朝全盛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初中历史 年级 下册 课堂 同步 练习 试题 精品 5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