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问题(47页).doc
《医院管理问题(4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管理问题(47页).doc(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院管理问题-第 46 页医院管理问题1、医院的规章制度内容陈旧,未及时更新;有的制度缺乏内涵,无约束力,可操作性不强;有的制度落实不够。2、个别医院服务标识欠规范,存在中心、科室、诊室使用名称混乱现象。3、存在无执业资格人员单独从事医疗工作或医务人员调动工作后未能及时变更执业地点现象。4、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部分医院护理人员缺编,不符合卫生部医院护理人员编制要求。病房床位与病房护士之比达不到卫生部1:0.4的最低要求,少数医院比例仅有1:0.16。由于临床护理人员的严重不足,致使基础护理不到位,患者的生活护理靠陪护人员,病情观察不及时,直接影响临床一线护理质量的提高。设有ICU的医院大部
2、分人力资源配置不到位,达不到卫生部1:2.53.0的基本要求。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人员部分甚至全部未经专业岗位培训,严重影响了危重患者的救治效果、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5、一些医院未严格按执业许可证审核科目开展诊疗活动,特别在生殖辅助技术、整形美容、皮肤性病等领域存在超范围执业现象。6、医师外出会诊制度落实不到位,主管部门登记记录及相关手续不全,会诊费用未按规定上交医院。7、医院虽建立了医疗事故和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申报系统,但未按规范如实上报。对发生的医疗纠纷、事故处理没能进行认真的分析,处罚力度不够。8、医院院领导研究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专题会议次数较少,主题欠明确,措施欠具体。9、部分医院未能认
3、真落实院长定期查房制度,院长接待日工作未能长期坚持。10、门诊值班主任制度流于形式,人员落实不到位、职责不明确。11、部分医院未配备电子显示屏、触摸屏等医疗信息公示设施。12、一些医院院务公开未能形成制度化,公示内容、公示时间不能全面落实。13、医院对医政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和考核落实不到位,表现在培训人员较少,培训次数较少,医务人员对有关法律法规内容欠熟悉。14、一些医院没有实行电话预约挂号或网上预约挂号。15、门诊分诊、导诊人员配备不足,不能满足患者需求。16、门诊不能为患者提供开水供应等便民服务设施。17、个别医院布局不合理,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小儿科未设置在独立的诊疗区域。18、未能做到划
4、价、收费、取药“一站式”服务,不能为患者提供信用卡结算业务。19、门诊正常上班时间未能做到每个专业至少一名专家坐诊。20、门诊病历书写欠规范。21、门诊有关诊室不能为患者提供私密性良好的诊疗空间,不能提供基本的诊疗遮挡设施,不能做到“一医一患”。22、门诊患者未能实行集中采血、化验单专人发放。24、辅助检查出报告时间与发放报告地点公示不到位,出具检查报告结果有超时现象。23、未能做到医疗通道无障碍,卫生间未设置残疾人、儿童使用设施。25、部分医务人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意识淡漠,表现在医患告知不规范,医疗文书上没有体现出劝阻患者及充分告知风险的内容,患者外出请假、患者家属放弃诊疗、自动出院不能签署
5、规范的承诺书。26、部分医院对临床营养工作重视不够,不能为患者提供治疗膳食,普食就餐率较低,清真饮食服务不到位,饮食卫生较差,存在饮食安全隐患。27、部分医院存在未办理大型医用设备许可证开展各种检查现象。28、医院独立核算的非法人单位财务收支未纳入医院财务账统一管理。29、医院科室成本核算、奖金分配制度、奖金分配方式欠规范。30、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比例超过规定指标。31、医院部分财务职能的实施有待深化,存在重大经济决策事项没有严谨的经济效益论证,经济合同的审核和签订无财务部门参与等问题。32、医院重大决策风险意识不强,资产负债率较高,资金周转困难,医院经营风险较大。33、医院对规定应公开招标
6、的设备实行院内招标,如中央监护仪、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等。34、“一日清单”个别项目与病历不符,记费时间常与费用发生日期不符。35、医疗服务项目设置不规范,存在不按标准收费、无医嘱收费、重复收费、自立项目收费等现象。36、病区未能实现微机记帐,门诊未能为患者提供费用清单。37、物价投诉制度落实不够,投诉记录上无投诉人姓名、联系方式。38、医院管理与行风建设结合力度不够,表现在自查、整改措施不到位。部分医务人员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卫生部“八不准”等内容欠熟悉,医院宣传教育工作有待加强。39、未建立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考评档案,或没能定期进行考评。40、医院征集患者意见的制度、措施落实不到位,对患者提出
7、的意见重视程度不够,整改力度不够。41、不能及时处理患者投诉,未在显著位置公示投诉电话、设置意见箱。医疗管理问题1、病例讨论制度执行欠规范。记录过于简单,讨论内容走过场,起不到总结经验教训、防范医疗风险、保障医疗安全的作用。2、病区交接班制度执行不完善。交接班缺少日记录,交接班记录内容或医师签名不规范;重症患者未做到床边交接班,交接班内容过于简单,存在医疗安全隐患。3、会诊制度执行不够规范。病历中有会诊医嘱但无会诊记录单或有会诊记录单无会诊医嘱,会诊记录内容过于简单,缺少必要项目。4、急诊留住观察患者管理欠佳。急诊留住观察病历管理不规范,留住观察患者不符合留住观察要求,留住时间超过规定时间。留
8、观登记本内容欠规范,不能显示患者的去向等。5、住院病历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诉和现病史记录内容不一致,内容过于简单,缺少重要项目,诊断不完整,名称不规范,药物过敏史记录不详细;产科病历中缺少有关新生儿的详细记录,对患者的诊疗过程存在一定的隐患。6、三级医师查房执行情况欠佳。上级医师查房流于形式,无针对病情和诊治的具体内容,个别病历缺少重要的医疗记录,危及医疗安全。7、患者知情同意告知仍需进一步加强。缺少病情告知记录或告知内容记录不具体,出现“后果自负”、“死了活该”等不文明用词。存在重要诊疗未按要求进行知情同意告知,病情变化告知不及时等现象,导致患者和家属对医疗的不理解和误解。8医嘱开具质量欠
9、佳。药名未使用通用名,医嘱内容开具不规范,格式不符合规定要求,字迹潦草不易辨识。个别重要诊疗措施未及时开具医嘱,部分重要医嘱开出后无相关结果报告和病程记录。9、临床医师的临床基本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临床医师临床基本技能操作不规范,准确性差,不能发现异常征象。个别临床医师不能依据患者病情需要进行相关的临床检查和操作,存在延误诊断和影响疗效的可能。10、临床有创诊疗操作和手术记录欠规范。有创操作和手术记录不规范、术前必要检查缺项或做过多不必要检查等现象,术后记录不及时或缺少必要内容,个别重要操作和手术缺少记录或记录不及时。11、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缺陷。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距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10、普遍存在用药档次高和用药时间长,未按规范要求的时间给药。临床抗感染使用抗菌药物不规范现象较普遍,病原学送检率和阳性率偏低,未按病原学检查结果调整用药,未及时更换或短时间频繁更换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偏多偏滥,联合配伍欠合理,给药剂量和方法不符合药代学、药效学要求,影响临床疗效。12、药师评价临床用药水平偏低。虽开展临床药师督导临床用药工作,但评价和指导水平偏低,部分临床医师不按临床药师的督导要求用药,不能起到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监督作用。护理管理问题一、护理核心制度落实有待进一步加强1、责任护士对患者的一般资料、主要诊断、病情、治疗措施、辅助检查、主要的护理问题、临床观察要点、护理措施回答不全面或不
11、准确。2、危重患者的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基础护理六项监控指标(患者的头发、口腔、皮肤、床单位、管道、卧位、病情观察以及护理措施到位,无护理并发症)不能完全落实;对患者可能发生的护理问题缺乏预见性,对已经发生的护理问题不能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护理观察不及时、护理措施不到位,导致护理并发症的发生。3、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未能结合临床及患者实际,晨间床旁交接班时,接班者未能重点观察患者的各种引流导管情况,不能体现患者的专科护理特点。4、患者口服药管理欠规范,给药制度落实不到位。长期医嘱中的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列为自备,地高辛、硝酸甘油、速尿、安体舒通和消心痛等数种口服药整瓶交给患者,与患者自己从家里
12、带来的药品混放,存在极大的用药安全隐患。护士加药时不按操作规程, 用长砂轮条敲打安瓿。5、基础护理不到位。患者清洁度差,外伤患者住院后仍血迹斑斑,未予及时、彻底处理。患者有压疮发生但在护理记录单上未记录;患者的口腔护理、翻身等交给患者家属去做,甚至吸痰、更换集尿袋和鼻饲饮食也交给家属去做且对注意事项指导不到位。对躁动患者不使用床档,患者床号与所住的床位不符合。6、急救物品备用状态和药物正确有序排放有待改进。存在急诊抢救车的间羟胺中混放去甲肾上腺、气管插管等抢救物品上锁等现象。7、级别护理不相符。一级护理患者应符合重症、大手术后1-2天、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严格卧床者,但临床现状有一级护理标准扩大
13、现象,个别医院心内科全病区40位患者都是一级护理,但现场核查,患者都以冠心病为主,普遍均能生活自理。二、护理质量监控记录不完善,质量跟踪不到位1、护理质量监控记录中无质量跟踪记录,记录内容不符合要求;护理质量分析记录有突击、敷衍、应付检查现象。少数医院无质量缺陷分析,质控资料记录简单不具体,存在的主要问题不记录,原因分析无针对性,改进措施不落实。2、护理质量检查存在质控力度差、质量评价标准及方法不规范、不科学,随意性强。以护理行政查房代替质量检查,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护理问题无原因分析、反馈及质量跟踪。部分医院无日常检查记录及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反馈。三、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1、体温单:体
14、温单绘制缺乏准确性,绘制不及时;底栏记录项目不全,缺血压、体重、入院当日的大小便等,格式不符合医疗文书规范与管理要求,甚至不保存原始测温单。2、医嘱单:医嘱处理与执行者为一人签字,且字体潦草。临时医嘱签名不及时,格式不符合医疗文书规范与管理要求。3、护理记录:护理记录中首次记录不符合要求,记录内容缺乏对专科疾病症状、体征的记录。神经内、外科的护理记录中缺乏对患者肌力、肌张力的描述,对意识障碍患者的神志变化描述不清,昏迷程度判断不准确,亦未对治疗后病情恢复的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外科手术患者不交待引流管的部位和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骨科行骨牵引患者的牵引重量记录错误;重病患者及手术后患者的护理记录
15、不能反映每一单位时间内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和所需要落实的各项抢救、治疗、辅助检查及护理措施;应用心电监护的患者无心电示波的观察记录;病情和出入水量记录缺乏准确性,固体换算无依据,以估计代替;部分记录繁琐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病情变化记录缺乏连续性;一般患者护理记录:记录内容不完善。4、手术护理记录单:手术护理记录单中器械核对记录欠规范,有空项。术前访视内容简单,不符合术前患者访视制度的要求,失去访视的意义。四、护理人员“三基”、“三严”培训管理有待加强“三基”培训无计划,缺乏对各级各岗位护理人员技术能力的要求和岗位技术、理论知识的要求;讲课教案无主讲人,“三基”培训虽有教案但无课程安排表;基本技能
16、培训及考核无原始记录;以提问成绩代替理论统考成绩。护理部层面对全院护理人员在职培训有较完整的计划,但落实力度与其本身的定位出现偏差,虽然制定了基础理论的培训计划,却把它完全交给护士长去完成,而对护士长的执行和落实情况,护理部缺乏严格的指导和监控,使“三基”、“三严”培训工作流于形式。五、护理基本技术操作欠规范随机考核护理人员基本技术操作,存在操作前后不认真洗手、操作流程不规范、不熟练、重要操作程序颠倒、无菌观念差、以病人为中心的告知内容不到位、终末处理不彻底、相关知识回答不完善等问题。六、护理管理体系不健全个别医院护理管理体系不健全,护理部管理人员配置未完全到位,对护理质量管理无明确分工。医院
17、感染管理问题一、医疗机构感染组织管理、监测监管(一)医疗机构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流于形式,临床科室、重点部门(手术室、ICU、消毒供应中心等)科主任、护士长非委员会成员,不符合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个别医疗机构的院领导非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未能很好地开展;委员会成员发生变动,文件未及时进行调整,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无法安排和落实。未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办公室)职责或职责不符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未建立例会制度或仅有制度但落实不到位。未定期召开委员会工作会议,未能及时研究、协调和解决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未能真正发挥
18、委员会的决策作用;少数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自成立以来从未召开会议。(三)医疗机构未能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100张床位以上医疗机构设立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科(办公室),未能出示科室独立的正式文件,而实际为分别隶属护理部、医务科或预防保健科等,削弱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力度;个别医疗机构至今未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未配备专职人员,也未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个别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科(办公室)主任身兼数职,或科主任非医、护、技专业人员,不符合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管理评价标准”中,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须由经过一定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的医院感染管理学科带头人担任的要求。部分医疗机构
19、未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做到200250张病床配备一名专职人员,或部分专职人员身兼数职,同时监管传染病疫情上报、预防保健、护理病历质量检查等工作,无法保质、保量完成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工作。少数医疗机构由非检验专业的人员负责完成微生物检测的工作,属超执业范围工作,无法保证检测质量。 (四)多数医疗机构未能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规范要求,及时修订和完善本单位的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及重点部门的规章制度,不便于执行和督导。少数医疗机构的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不符合部门特点或实施特殊管理的要求。(五)多数医疗机构开展了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有资料、有分析,但感染率偏低,与医疗
20、机构的规模不相符;监测数据汇总、反馈、评估等资料过于简单、无内涵,缺乏相关数据,未将相关信息反馈至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病例有漏报现象,随机抽查运行病例发现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病例未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不能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开展前瞻性监测工作,监测数据及汇总滞后,不能及时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仍以回顾性调查为主,或至今未开展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工作,或将暂停了已开展多年的监测工作。(六)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洁净手术室空气含菌量监测、各种灭菌器生物监测方法不正确,虽开展了手卫生、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但部分检验报告单为数据的简单罗列,未对检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及反馈;报
21、告结果合格率偏高,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疑与采样、检验方法不正确、不规范、临床科室不知道监测采样的时间和方法等有关;对于检测结果不达标者未及时追溯查找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对使用的灭菌器、被灭菌物品及器具未按照有关规范要求定期进行生物监测及灭菌物含菌量监测;医疗机构的监测报告为迎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检查的补遗报告,临床科室或医院感染管理科(办公室)自填报告单,签名者不属实等,失去了监测的实际意义;检验报告单缺乏真实性,计量单位错误,无采样者及复核者签名;连续多年未定期进行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相关项目的监测,不能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因素和流行趋势等问题;由于监测工作的不规范,失去了
22、开展监测工作的实际意义,既不能保证监测工作质量,同时也增加了本不应该承担的医疗风险和责任。 (七)手卫生、手消毒:多数医疗机构重点部门的手卫生设施不规范,未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个别医疗机构仍采用非流动水洗手。装放固体肥皂或皂液的容器不洁净,未定期清洁和消毒,盛放肥皂的容器有积液、附有污垢;购置瓶装皂液为“三无”产品;容器内剩余的皂液未弃去、亦未进行清洁和消毒即添加皂液。多数医疗机构的一般科室未配置干手设施或擦手纸巾,或仅在迎检时使用;医务人员采用白大衣擦手现象仍较为普遍,外科系统手术室医护人员刷手后采用烘手器等干手方法,导致手部皮肤二次污染。 多数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及手消毒依从性亟待提
23、高。对卫生洗手和手消毒指征不知晓、执行不到位;诊疗、护理患者时未做到一患者一洗手或手消毒。用戴手套代替卫生洗手或手消毒,接触污染物品后未脱去手套即直接接触清洁物品,导致了环境的污染;脱去手套后未及时进行卫生洗手或手消毒,造成个人手部皮肤、衣物的再污染;以薄膜手套(PE)代替乳胶手套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其选用的材质过薄、各边缝密封不严,较易破损导致皮肤被污染。部分医疗机构洗手液及手消毒剂的领用量与实际工作量、患者人数不相符。(八)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监管工作有待持续改进。医院感染管理科(办公室)对各科室督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虽然提出了整改措施并进行了落实,但持续改进的记录不完善或缺失。部分医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管理 问题 4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