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13《故乡》教案 (新版)语文版1(7页).doc
《九年级语文下册 13《故乡》教案 (新版)语文版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 13《故乡》教案 (新版)语文版1(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下册 13故乡教案 (新版)语文版1-第 7 页13故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时代背景,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2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概括人物形象。(重点)3探究人物变化的根源,初步把握小说的主题。(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关于故乡的话题,历代文人骚客唱出了几多凄婉的心声。与文人骚客不同的是,处于变革时代的思想家鲁迅先生,凭着满腔爱国热情,以其敏锐的感觉,深沉的思索,写下了故乡这篇小说。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为救国救
2、民,一生“三易其志”,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他为中国革命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2背景资料。1911年,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境况日益恶化,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1919年12月,作者赴绍兴老家接母亲回北京,在那里耳闻目睹了离别多年的家乡破败的景象,农民生活陷入困境,人际关系冷漠、隔阂,于是以回乡见闻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故乡。3读准字音。潮汛(xn)鄙夷(b)装弶(jin) 惘然(wng)寒噤(jn) 嗤笑(ch) 猹(ch) 恣睢(su)髀间(b) 祭祀(s) 断茎(jn) 模样(m)瓦楞(ln) 愕然()
3、4阅读课文,初步思考:作者写了哪三个故乡?侧重写了故乡的哪两个人物?明确:三个故乡:回忆中的故乡;现实中的故乡;理想中的故乡。人物:闰土、杨二嫂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行文的?请根据这个线索梳理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明确:小说以“我”在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依据这个线索可以分为“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5):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第二部分(677):写“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第三部分(7888):写“我”离开故乡时的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二)分析人物形象。1小说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现主题的,本文的
4、主人公是谁?明确:闰土。2闰土由少年到中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从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对“我”和生活的态度等多方面归纳。明确:3.通过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分别是怎样的形象?明确:少年闰土是一个淳朴天真、可亲可爱、聪明勇敢、活泼开朗、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小英雄”;中年闰土却变成了深受统治阶级压迫和封建思想毒害、苦不堪言、麻木迟钝、寄希望于神佛的“木偶”。4杨二嫂也是作者着重刻画的人物,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的?从中可以看出杨二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明确:透过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年轻时的杨二嫂是一个年轻漂亮、安分守己的“豆腐西施”;而现在的杨二嫂却变成了老丑而瘦、尖酸刻薄、爱占
5、便宜的“圆规”。(三)疑难探究。1曾经是那样充满生气的闰土,人到中年却活得这样麻木、悲惨。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明确:这样变化的原因,课文里也有提及: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突出闰土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成了麻木、悲惨的“木偶”,这是表层原因。其深层原因,是封建等级制度和等级观念对民众的压抑与毒害。2小说塑造主要人物“闰土”和次要人物“杨二嫂”有何作用?明确:充分揭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也披露了封建等级制度和等级观念的毒害是使旧中国农村经济日趋破产、广大农民生活日趋贫困、纯真人性扭曲的总根源。四、板书设计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6、1分析小说的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重点)2品味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重点)3正确把握“我”的形象,理解“我”对故乡的情感和在小说中的作用。(难点)4学习运用多方对比突出主旨的写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故乡展现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和人们精神面貌的可悲变化,这些都是通过“我”的视角来展现的。“我”在文中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这节课我们就对此来探讨一下。二、自主预习1找出文中表现“我”心情变化的语句,说一说“我”对故乡有一份怎样的感情?明确:回故乡急切:“冒了严寒”见故乡悲凉:“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忆故乡沉重、忧愤:“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忆闰土高兴、佩服、依依不
7、舍:“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见杨二嫂惊吓、困窘:“我愈加愕然了”;“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见闰土兴奋、惊异、悲哀:“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离故乡失望、气闷、悲哀、憧憬未来:“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我在朦胧中也便成了路。”2“我”不愿宏儿和水生“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他们“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他们“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而希望他们有“新”的生活。“我”、闰土、别人这三类人的生活是怎样的?“新”生活又是怎样的生活?明确:“我”:异地谋生,到处奔波,生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故乡 九年级语文下册 13故乡教案 新版语文版17页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13 教案 新版 语文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