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感知综合自动化平台在煤矿中的研究与应用(17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智能感知综合自动化平台在煤矿中的研究与应用(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感知综合自动化平台在煤矿中的研究与应用(17页).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智能感知综合自动化平台在煤矿中的研究与应用-第 12 页目 录第一章 绪论111第二章 系统设计思想3333444455555556第三章 主要技术创新性、先进性7788第四章 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999第五章 结论111111致谢12参考文献13第一章 绪论目前,砚北煤矿自动化系统有矿井电力控制系统、130101采煤自动化系统、主排水自动化系统等,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已有束管监测、主扇风机监测、主煤流监测、水文监测、矿压监测(地音、微震、顶板)、安全监测、人员定位、工业视频监控、通讯联络、产量监控、灰分在线监测等;在经营管理层已建立了许多面向不同业务的应用软件系统,有办公自动化、班组核算管理、人
2、力资源信息管理、物资仓库管理、财务管理等。这些系统对于企业的生产与管理都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缺少统一的规划,现有的各种自动化系统、监测监控和经营管理系统都独立运行,大部分系统多为部门级或专业性应用,系统之间无法实现在一个平台上自动控制、信息数据无法共享、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不连贯,最终导致了自动化孤岛、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从而使自动化系统、信息业务系统无法实现一个真正全面共享、应用连贯的有机体,这将阻碍砚北煤矿自动化建设的进程,也无法很好地与集团公司整体、协调一致地发展。煤矿井下生产任何事故都不是完全偶然的,是生产过程中人、机、环境中潜在危险因素逐步显现和诱发所致。因此,加强对生产过程控制
3、就可以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或降低事故发生时所带来的危害程度。强化安全生产过程控制,就是通过追求企业生产过程中人、机、物、环、制度等诸要素的安全可靠和和谐统一,使各种危害因素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依靠内部系统和组织保证,通过思想无懈怠、管理无空档、作业无失误,设备无隐患、系统无阻塞,从而实现管理“零缺陷”、事故“零容忍”、生产“零伤亡”的目标。为了迎合企业的高速发展及企业日常管理的需要,并结合煤炭行业独有模式,以企业的现有资源为基准点,就需要从各个方面对企业的自动化应用和专业化管理进行梳理和提升,已达到企业持续改进的目的,从而不断的完成提高企业的自动化应用程度,结合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已采集的数据,把
4、每时每刻矿井动态的细微变化信息通过有线、无线的网络系统上传至煤矿智能感知自动化综合平台中,以隐患和存在的问题作为触点激发一个追诉的闭环流程,使各种危害因素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达到煤矿生产全过程、全要素的和谐统一,这些数据的长期积累形成了一个智能专家库系统,对今后的矿井生产指出建设性、可行性的指导,最终实现矿井的“自动化”、“管控一体化”、“经营决策智能化”、“生产过程可视化”、“办公信息化”安全高效智能化矿井,做到整个煤矿安全生产的全面掌控,打造国内乃至世界的先进管理模式,优化企业内的各种信息资源,保持煤矿安全生产的领先地位。所以有必要依据上述要求在砚北煤矿建设一个可靠、高效的煤矿智能感知自动化
5、综合平台。第二章 系统设计思想根据矿井设计能力、开采技术条件、机械化装备水平等因素和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等的要求,以及砚北煤矿在自动化的快速搭建、快速集成、快速互通的自动化建设要求,综合考虑目前自动化先进技术在煤矿的使用,以“云计算”架构和“智能化”思想的“管控一体化”建设架构,将成为我矿信息化发展的趋势。要构建一个统一的、标准的、安全的自动化框架,该框架以前端应用感知层,实现对可感知的信息进行感知和监测;通过网络传输层,实现感知数据的传输以及中间控制层数据的控制指令传输,在中间控制层之上,是应用集成层,主要将ERP、KW、MES、PCS等生产控制过程管理的应用系统进行总体管
6、理,数据汇聚层实现数据集中汇总和分析,为顶层的企业管理者、内部员工、外部供应商提供相应的数据门户。在系统建设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系统是否包含所有层次,以及系统后期建设的数据共享和交互,基于SOA架构平台,系统建设将以模块化建设,同时模块内部由感知、控制、应用、汇聚、门户等几部分组成,实现信息系统上下一体、左右相连的建设方式。系统以“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开放性”为设计指导思想。着眼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将现代成熟、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引进煤矿生产中,并参考国内的成功经验,根据“管控一体化”思想,运用现代控制技术及网络技术,选用先进的工业控制产品,构建起高度集成的现代化全方位网络体系。系统实现了数据
7、采集离散化,设备控制分布式、智能化,调度操作集中化,生产管理自动化,实现了从生产第一线、调度、管理科室和领导办公室的层层联网及信息共享,各系统之间通过标准的通讯协议进行相互的访问。技术路线.1技术架构实现智能感知自动化综合平台是基于J2EE构架上开发的,采用当前业界最新的主流标准搭建,多层架构MVC的设计模式,使用JAVA语言开发,使用中间件技术,应用系统符合J2EE工业标准,遵循XML数据格式。2.1.2开发模式系统开发分B/S与C/S混合模式:系统前台展现部分使用目前主流J2EE平台,Java语言开发的B/S模式,分多级架构对业务进行处理,保证了系统的跨平台、免安装的特性及易用性;系统数据
8、采集与数据传输部分采用C/S模式,最大可能了保证其稳定性与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系统使用了成熟的商业智能化报表工具,支持数据仓库,支持数据挖掘,保证了功能强大、表现形式丰富的业务分析功能与报表功能。2.1.3运行环境n数据库服务器操作系统:Win2008 Server以上版本/UNIX/LINUX(根据用户采购数据库定)n数据库系统:Oracle 11gn应用服务器操作系统:Win2008 Server以上版本n应用服务器:n客户端操作系统: Windows 2000/WinXP或以上版本n客户端IE:或以上版本2.构建基于Web的三层应用 数据发布层采用B/S模式,其构架由三层构成,即表示层、应
9、用逻辑层和数据层,系统逻辑结构图如图所示。2.2系统接口方式数据库接口方式(DB方式) 程序代码方式(CODE方式)动态链接库方式(DLL方式)独立程序方式(EXE方式)文本方式(TXT方式)2.3主要系统指标2.页面反应时间系统功能页面响应时间分别为:普通数据查询, 页面响应时间为12秒;大数据量的复杂查询和各种统计分析功能, 页面响应时间时间为35秒。 数据交互相应速度,满足日常业务处理需求;视频图像集成流畅;2.数据接口交换定义智能感知自动化综合平台对数据有着严格的使用要求,这就需要系统在设计时对实时数据的响应时间做明确说明和定义,以达到数据的最优化使用。2.并发用户数系统的并发用户数为
10、300500人。2.4关键技术点与实现难点2.智能感知自动化综合平台实施内容涵盖企业安全、生产、经营及生产工艺子系统等企业的各个业务,这样大面积的实施工作给项目协调增加了困难,无疑增加了项目的实施难度,这就需要企业管理阶层加大管理力度,明确项目要求,首先从管理上规范项目的实施要求,降低项目的实施风险。2.因为本次项目要企业的安全生产为主线,企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人的不安全行为前提,结合企业日常经营的各个专业管理,从而保证生产设备的可靠性及人员作业的规范行为,减少生产过程的安全隐患,所以需要从各个业务专业进行业务数据采集,进而保证数据业务的一致性,因为不同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模
11、式不统一,就会给数据集成很大的困难,根据我们以往数据集成的实施经验,实现企业的数据集成要求,首先需要制定统一的接口协议标准以及对应业务系统的技术规范,并根据不同需求,定义不同的接口模式,以保证数据集成的有效实施。2.本次项目的实施涉及的数据涵盖业务管理数据比较多,所以涉及数据量非常庞大,如集中存储造成对核心服务器要求较高,同时带来很大的数据安全问题;所以在系统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系统数据量以及数据库构架,以保证系统的整体性能。系统采用分布式存储方式,并采用异构方式进行存储以解决服务器压力。第三章 主要技术创新性、先进性3.1系统技术创新点1.井下人员作业管理模式创新 在商业智能分析、智能手机(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能 感知 综合 自动化 平台 煤矿 中的 研究 应用 1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