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河特大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36页).doc
《二郎河特大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3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郎河特大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36页).doc(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郎河特大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第 页 目 录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1、主、引桥主要结构2、工程地质概况3、气候、水文条件三、评估过程和评估办法3.1 成立风险评估专家组3.2 评估办法四、二郎河特大桥风险评估4.1总体风险评估4.2专项风险评估4.3 风险分析4.4 风险估测五、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5.1重大风险源事故可能性分析六、风险控制6.1 一般风险源控制6.2 重大风险源控制6.3风、雨天气风险事件施工技术措施七、评估结论二郎河特大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一、编制依据1、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交质监发【2011】217号。2、仁赤高速公路施工合同段合同文件、施工图纸
2、及技术规范。3、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9年版)、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年版)、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现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现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相关规范。4、现行公路施工手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5、现场踏勘调查、搜集的实地资料。6、我单位在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和相关工程的技术总结、工法成果等。7、依据以上文件、规范、标准及工程实地勘察情况,结合我项目现有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从事复杂地形地质条件隧道施工的丰富经验,并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以“保质量、保工期、保安全、创精品”为目标,编制本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二、工程概况1
3、、主、引桥主要结构 二郎河特大桥为一座整体式大桥,桥梁起止桩号K53+382.46K54+083.54桥梁全长701.08米,设计为340+(106+200+106)+440预应力砼连续钢构、预应力砼T梁。40m T梁采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体系。主桥桩基4#、5#墩桩基直径为2.8m,桩长分别为45m、40m,共32颗桩基;3#、6#墩桩基直径为2.0m,设计桩长为25m,共16颗桩基;1#、9#墩桩基直径为2.0m,设计桩长为18m,共8颗桩基;2#、7#、8#墩桩基直径为1.8m,设计桩长为20m,共24颗桩基;共全桥桩基80棵。全桥直径墩柱1.8m 8个,双肢薄壁墩2个,空心薄壁墩10个;
4、地系梁4个,墩系梁2个,主墩系梁6道;盖梁12个,帽梁4个;U型台扩大基础4个,预制40m T梁70片。主梁设计标号为C55;预制T梁设计标号为C50;护栏设计标号为C30;搭板设计标号为C30;双柱式墩墩身设计标号为C40,墩帽为C40;空心薄壁墩墩帽设计标号为C50,墩身为C40,主墩墩身设计标号为C50;桩基、承台、地系梁、桩帽设计标号均为C30。 主桥上部为(106+200+106)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采用分离的上、下行独立的两座桥,单幅单箱单室截面,箱梁底宽6.0m高度跨中为4.4m,支点处箱梁中心梁高12.2m,由距主墩中心8.0m处往跨中方向91m段按1.8次抛物线
5、变化。主桥箱梁在中墩对应桥墩薄壁位置设计4个中横板,厚度各为0.7m;中跨跨中设置0.4m的跨中横隔板,边跨端部设厚度为2.0m的横隔梁,其余部位不设横隔板。箱梁在横桥向底板保持水平,腹板竖直,顶板设2%的横坡,单向横坡通过内外侧腹板高度来调整。箱梁根部底板厚130cm,跨中底板厚32cm,箱梁高度以及箱梁底板厚度按1.8次抛物线变化。箱梁腹板根部厚90cm,跨中厚55cm,箱梁腹板厚度在腹板变化段按直线段渐变,由厚90cm变至70cm,再由70cm变至55cm。箱梁顶板厚度28cm,箱梁顶宽10.65m,底宽6m,顶板悬臂长度2.325m,悬臂板端部厚18cm,根部厚70cm。箱梁顶设有2%
6、的横坡,箱梁浇筑分段长度为18m长0号段+73.5+44.0+114.5m,边、中跨合拢段长均采用2m,边跨现浇段长4.5m。主桥上部构造按全预应力混凝土设计,采用C55混凝土,采用三向预应力,纵向预应力采用标准强度1860Mpa的钢绞线,设计锚下张拉控制应力1395Mpa。箱梁纵向钢束每股直径15.2mm,大吨位群锚体系;横向预应力钢束布置于顶板和0号段横隔板处,采用单向张拉;竖向预应力采用精轧螺纹钢筋和钢绞线。纵向预应力束管道采用塑料波纹管成孔。竖向预应力束管道采用预埋铁皮管或加厚金属波纹管成孔。本桥4、5号桥墩为主桥桥墩,即墩梁固结墩,采用双肢空心薄壁墩配桩基础,4号桥墩双肢墩高分别为1
7、66.405m和166.205m;5号桥墩双肢墩高分别为163.005m和162.805m。墩身采用双肢等截面矩形空心墩,肢间净距12.5m;单肢截面外侧3.58.0m、内侧1.56.0m,壁厚1.0m,四周设0.50.5的倒角;空心墩在其底部和顶部设3m厚的实体过渡段;纵横向隔一定距离用系梁将纵向双臂墩和横向两幅墩连成整体以满足结构稳定要求,每墩纵横向共设3道系梁。主墩承台采用左右幅整体式承台,平面尺寸22.622.0m,厚5m。基础采用桩径2.8m的挖孔灌注桩,基桩按纵向四排、横向四排布置,每墩整幅桥宽共16根桩,主墩基桩均按端承桩设计。主、引桥间3、6号过渡墩采用等截面矩形空心墩,3号过
8、渡墩左右幅墩高分别为94.42m和99.42m;6号过渡墩左右幅墩高分别为90.88m和84.88m。单幅墩截面外侧3.56.0m、内侧2.34.6m,壁厚0.60.7m,四周设0.30.2的倒角,空心墩在其底部和顶部设1m厚的实体过渡段,沿桥墩高度每间隔30m左右设一道横隔板,共2道横隔板,中间开设人孔;单幅墩承台平面尺寸8.68.6m,厚3m;单幅桥基桩采用4根直径为2.0m的挖孔灌注桩,桩基础按嵌岩桩设计。过渡墩顶设9.7m宽钢筋混凝土双悬臂高低帽梁,以满足两侧不同梁高的需要;主桥箱梁侧帽梁下设5000KN级单向、双向钢支座各一套;T梁侧帽梁下设GJZF4滑板支座5套。引桥下构采用钢筋混
9、凝土双悬臂高低帽梁,各墩均为固结墩,桥墩根据墩高采用分幅双柱墩和等截面矩形空心墩、实心墩,基础采用挖孔桩基础,桩基直径1.82.0米。1、9号墩为双柱式分幅墩,1、9号墩均为固结墩、与上构T梁固结;1、9号墩墩身分别采用180、160cm矩形双柱式墩身,墩顶设9.7m宽、1.7m高钢筋混凝土双悬臂帽梁;基础采用200cm挖孔桩基础,桩柱对应,桩顶设桩帽、桩顶系梁。2、7、8号墩均为等截面矩形空心墩、实心墩,与上构T梁固结。2、7号墩为等截面矩形空心墩,2号墩左右幅墩高分别为58.85m、63.85m;7号墩左右幅墩高分别为69.92m和62.92m。2、7号单幅墩截面外侧3.06.0m、内侧1
10、.84.6m,壁厚0.60.7m,四周设0.30.2的倒角,空心墩在其底部和顶部设1m厚的实体过渡段,沿桥墩高度每间隔30m左右设一道横隔板,共两道横隔板,中间开设人孔;单幅墩承台平面尺寸7.57.5m,厚3m;单幅桥基桩采用4根直径为1.8m的挖孔灌注桩,桩基础按嵌岩桩设计。8号墩为等截面矩形实心墩,8号墩左右幅墩高分别为48.22m、43.22m,8号单幅墩截面外侧2.26.0m。单幅墩承台平面尺寸7.57.5m,厚3m;单幅桥基桩采用4根直径为1.8m的挖孔灌注桩,桩基础按嵌岩桩设计。0#、10#号桥台均为一字型带耳墙式桥台,桥台胸墙及耳墙为厚0.5m的钢筋砼结构,基础为钢筋砼结构的扩大
11、基础,单幅侧平面尺寸11.242.9m,厚1m,基底承载力不小于400Kpa。桥面铺装采用8cm厚C50混凝土调平层+10cm沥青混凝土,伸缩缝为160mm、480mm型伸缩缝。2、工程地质概况桥址区属垄岗溶谷地貌,微地貌为河流沟谷、斜坡,大桥区位近南北向的河谷,横断面呈V型,地形坡度陡,沟壑深切,谷岸陡立,坡度约4060,局部陡壁发育,河谷底宽约30 m。区内桥轴线经过地面最高处标高约为702.0m,位于特大桥两端桥台处,最低处标高为448.0m,位于河流沟谷中心,相对高差254m。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桥位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基本烈度度。桥址区新近构造活动迹象不明显,基本
12、处于地质构造相对稳定的地质环境,适宜公路桥梁建设。桥址区地基岩土层主要由第四系残坡积土和三叠系下统茅草铺组灰岩、溶塌角砾岩构成。第四系残坡积土层零星分布,工程性能差,承载力低,不能作为桥基持力层;9-2-1强风化灰岩分布局限,力学性能差,承载力差,稳定性差,不宜作桥基持力层;8-3-2中风化溶塌角砾岩呈层状多层分布,局部透镜状,分布不连续,具一定厚度,胶结程度一般较好,力学性能一般,承载力一般,可作桥基持力层,但应做好不均匀沉降防护措施;9-2-2中风化岩厚度大,力学性能好,承载力高,分布较连续,是桥基良好持力层。3、气候、水文条件本桥沿线属北亚热带冬春半干燥夏湿润型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1
13、,最冷月1月平均2.4,最热月7月平均23.1,极端最高34.4,极端最低-8.4。年平均最高气温30的日数为14.3天,日最低气温0的日数为33.4天,平均无霜期254.0天。年平均降水量1127.8毫米,集中于下半年。年平均降雨日数210.3天,日降水量5.0毫米的日数55.3天,暴雨日(日降水量50.0毫米)2.1天,大暴雨日(日降水量100.0毫米)0.4天。最大一日降水量达178.8毫米。全年平均雾日数30天。桥址区地表水较发育,主要为桐梓河支流两岔河,水量受大气降水影响控制显著,降雨时水流较大,枯水季时水量小,河流对大桥建设无影响,可供工程施工用水。区内地下水为松散层孔隙水及基岩岩
14、溶裂隙水,能够满足本桥施工用水要求。三、评估过程和评估办法识别风险的思路很多,本次风险识别主要以专家调查评议为主。根据施工设计图提供的资料、地质报告及水文地质条件,结合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进行综合类比分析,并对照国家标准、部门及行业规章进行识别分析。3.1 成立风险评估专家组具有工作经验的且对工程风险有足够认识的高级工程师组成。序号姓名职务职称1祖连春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2王计东项目总工高级工程师3许会生安全负责人工程师4孙海杰工程部部长工程师5于二军质检部部长工程师6刘哲平办公室主任工程师3.2 评估办法以地质勘探图和施工图的设计资料为主线,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的进行评估。具体采用了
15、专家评议法定性分析和风险评价矩阵法及指标体系法定量分析的办法来对本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四、二郎河特大桥风险评估4.1总体风险评估在开工前根据桥梁的建设规模、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条件、地形地貌、桥位特征及施工工艺成熟度等,评估桥梁的整体风险,估测其安全等级。二郎河特大桥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分类分值得分说明建设规模(A1)40mLk150m或100L1000m1-22结合实际,综合判定地质条件(A2)存在不良地质灾害,但不频发或存在特殊性岩土,影响施工安全及进度1-33存在特殊性岩土,影响施工安全及进度气候环境条件(A3)气候条件一般,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不显著2-32大风、暴雨影响高墩、架梁
16、施工地形地貌条件(A4)山岭区:峡谷4-66峡谷内有河流,两侧山体陡峭桥位特征(A5)陆地 3-64综合考虑交通量施工工艺成熟度(A6)施工工艺较成熟,国内有相关应用0-10.5施工经验丰富根据公式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值R:R=A1+A2+A3+A4+A5+A6=17.5另根据总体风险值R划分标准,总体风险等级划分见表1表1 总体风险等级划分标准风险等级计算分值R等级(极高风险)14分及以上等级(高度风险)913分等级(中度风险)58分等级(低度风险)04分根据总体风险划分标准,二郎河特大桥大总体风险等级级(极高风险),需要对其做专项风险评估。4.2专项风险评估专项风险评估按照以下评估流程
17、图进行。 风险源辨识资料收集和现场勘察施工作业程序分解分析主要事故类型成立风险评估小组相关人员调查评估小组讨论专家咨询 风险分析分析事故的致险因子确定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系统安全工程方法一般风险源检查表法LEC法重大风险源风险矩阵法指标体系法桥梁 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措施建议评估过程记录及签字编写评估报告动态评估 风险估测形成图1风险源普查清单表形成风险分析表形成风险估测汇总表形成重大风险源风险等级表图1 专项风险评估流程图为方便风险评估,先将本桥梁工程施工作业活动分解到分项工程,本桥梁工程施工作业活动分解表(表2)表2 二郎河特大桥桥梁工程施工作业活动分解表序号施工作业活动1基坑施工2
18、人工挖孔桩3灌注桩施工4钢筋工程施工作业5混凝土工程施工作业6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7墩(柱)塔施工8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和预应力混凝土T梁式上部结构施工施工作业程序分解后,通过评估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等方式,分析评估单元内可能发生的典型事故类型,形成本桥梁的风险源普查清单(表3)表3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源普查清单序号风险源判断依据1管理不当专家咨询2施工工人小组讨论3材 料相关人员调查4安全设施专家咨询5操作不当相关人员调查6作业不当小组讨论7物体打击专家咨询8作业环境小组讨论4.3 风险分析评估小组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对可能导致事故的致险因子进行分析,致险因子分析应采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
19、通过评估小组讨论会的形式实施,并采用鱼刺图法进行分析。图2 鱼刺图法进行事故致因分析分析致险因子时应找到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并结合以往施工中发生的典型事故得出如下事故类型对照表(表4)和风险源风险分析表(表5)表4 桥梁施工事故类型对照表 事故类型主要作业内容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起重伤害机械伤害车辆伤害中毒窒息坍塌容器爆炸人工挖孔灌注桩墩柱施工模板,支架和拱架安装与拆除钢筋工程作业悬臂挂篮施工现浇法作业临时设施(塔吊,龙门架)拆除架桥机安装作业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上部结构施工表5 风险源风险分析表施工作业内容潜在事故内容致险因子受伤害人类 型伤害程度不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郎河特 大桥 施工 安全 风险 评估 报告 3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