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溜索》练习题(含答案)(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下册《溜索》练习题(含答案)(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下册溜索练习题(含答案)-第 7 页溜索练习2一、基础知识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腮()坠()盘桓()涓涓()锱铢()顷刻()战战兢兢()2理解重要词句的词义。盘桓:锱铢:千钧之力:战战兢兢:3综合性学习活动。(1)阅读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2018年5月30日,鹦哥大桥完成最后一段35米引桥现浇箱梁作业,标志着“鹦哥溜索改桥”主体工程完工,进入最后的桥面铺装和防护栏施工阶段,预计6月底建成通车。“鹦哥溜索”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茂租镇鹦哥村与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龙潭镇沿江村交界的金沙江上,距江面约260米,长约470米,有“亚洲第一高溜”之称。2015年11月,鹦哥大桥列为国家
2、“索改桥”工程开工建设。新建的“鹦哥溜索改桥”主桥与江面的垂直距离约200米,大桥全长3855米,宽9米。目前,从茂租镇至鹦哥村的公路已建成,从白鹤滩水电站永久性大桥至鹦哥村的公路正在建设中,待鹦哥大桥正式通车后,村民不用再溜索出行,这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题。(2)小明要把上面的新闻介绍给同学,又搜集了些材料,整理时产生了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云南昭通巧家县茂租镇鹦哥村地处乌蒙山区,对面是大凉山,山下是金沙江。【甲】由于过去不通公路,使村民出行得沿着悬崖走到山下,坐船渡过金沙江,再从江底爬到对岸公路上。1998年,村里几户人家合伙修建了溜索,它除了独特的设计外,所处的高度达到了260米,宽47
3、0米,不仅是金沙江上最高的溜索,也是亚洲最高溜索,开始主要依靠人力推,后来村里通了电,溜索用上了电动机。因经济发展不上去,这里的村民大多外出务工。【乙】如今,村里只剩下不足400多人,大都为没有劳动力的老人和孩子。【甲】处画线句中有缺少主语的问题,修改意见是:【乙】处画线句中有不合逻辑的问题,修改意见是:(3)小亮和爸爸看到这则新闻后,分别写了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上联:溜索细钢绳彰拼搏力下联:上联:路通村寨产业兴下联: 4下列对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起笔突兀,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B第五段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以万丈绝壁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
4、内心感受等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C怒江的隐隐闷雷,马帮汉子的举止,山鹰的飞翔,衬托出环境的奇险。D小说出处通过“我”的观察和感受来写,但从头到尾没有出现“我”字,好像每位读者都是这个“我”,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二、阅读理解(一)阅读溜索,完成后面题目。1跳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语句,分析这些语句的表达作用。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5)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6)牛们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汉子拽起一条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起来。汉子们缚了
5、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们用力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15)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响着,急急地要离开这里。上得马上,才觉出一身黏汗,风吹得身子抖起来顺风扩一扩腮,出一口长气,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响着。(25)2小说开篇便写到怒江峡谷之险,请结合具体语句说说作者是采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的。3对比赏析第2自然段“铃铛们又慌慌响起来,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和第25自然段“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响着,急急地要离开这里”两句。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贺兰人的唱灯
6、影子冯骥才我每次看皮影,都要跑到布幕后边瞧上几眼。因为那些在布幕上神出鬼没、又哭又笑的灯影子都是在后边耍弄出来的。严严实实的布幕后边总是充满了神秘感,给我以极大的诱惑。今晚这台戏的师傅是贺兰县无人不知的张进绪。剧目叫作王翦平六国,说的是秦代名将王翦,辅助秦始皇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的故事。这出戏是张进绪从他父亲张维秀手里接过来的。张维秀在三十多年前就已去世,如今张进绪也是六十开外;个子矮矮,灰衣皂裤,头扣小帽,神色平和,然而,他往布幕后边一站,立时好像长了身个儿,一员大将似的,气度不凡。布幕后边的地界挺小,不足一丈见方,叫拉琴击鼓的乐队坐得密不透风。布幕下边是一条长案,摆着各种道具;其余三面是用竹
7、竿扎成的架子,横杆上挂了一圈花花绿绿、镂空挖花的皮影人。张进绪的这些皮影人和全套的乐器,都是祖上一代代传下来的老物件,摆在那儿,有股子唯老东西才有的肃穆又珍贵的气息。尤其这上百个皮影人,生旦净丑,一概全有。好似人间众生,都挂在那里等候出场。但它们不是被无序或随意挂在那里的,而是依照着出场的前后排次有序。别看它们面无表情,神色木然,只要给张进绪摘下来在布幕前一耍,再配上锣鼓唢呐,以及那种又有秦腔、又有道情、又有当地的山花的腔调,便立时声情并茂地活蹦乱跳,眉飞色舞,活了起来。身材矮小的张进绪一旦入戏,便有股子霸气,好似天下事的兴衰,戏中人的祸福,全由他来。后台是他的舞台。他略带沙哑的嗓子又唱又说又
8、喊又叫,两只手把一桌子的皮影折腾得飞来飞去。看他的表情真像站在台上唱戏演戏一般,给我以强烈的感染。但在布幕那一边,却早化成戏中一个个性情各异的灯影子了。当我回到布幕前边,坐下来细细品赏,便看出他演唱的高超。他不单唱得味儿如醇酒,大西北的苍劲中,兼有黄河滋育的柔和;那些灯影子的举手投足,则无不鲜活灵动,神采飞扬,而且居然能随着说唱和音乐的节奏,摇肩晃脑,挺胸收腹;甚至连同手指头也随之顿挫有致。一时觉得,这唱不是张进绪唱,分明是灯影子在唱。于是,灯影、乐声和剧情浑然一体。如今的贺兰还有多少人有这种功夫?据说,此地的皮影是一百多年前由一位名叫赵小卓的满族人从陕西带到宁夏来的,后来由贺兰县几位颇具才情
9、的村民接过衣钵,继承发扬。在皮影制作、演唱风格上融入本地的文化与气质,深受百姓热爱。昔时,交通不便,钱太少,戏班子很难深入到穷乡僻壤。老百姓便用这种简朴又优美的影戏自演和自娱。这应是一种原始的“影视艺术”。这种“唱灯影子”不单在贺兰县这一带扎下根,成了气候,影响还远及银南、隆德、盐池和内蒙古鄂托克旗等地。据说,当时传承赵小卓皮影戏的有刘派(刘有子)和张派(张维秀)两家。但刘派后继无人,人亡而歌息;张派却传了下来。难得的是今儿的传人张进绪的禀赋依然很高,又深爱这门古艺,所有家传皮影和演奏器具都好端端保存至今。时下,逢到各乡各村举办节庆或喜事的时候,都会请他去演出助兴。届时,他弟弟、妹妹、孩子全是
10、伴唱奏乐的成员。如今这种家庭化的影戏班子,已经非常罕见,传承人的水平又如此之高,真叫我们视如珍宝了。我忽然想到,这么好的贺兰人的唱灯影子,可千万别只叫我们这代人看到。(冯骥才/文,选自今晚报2009年10月6日刊,有删改)1根据提示,请在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完成填空:主演,主宰,主导,主办。(1)今晚这台戏的师傅是贺兰县无人不知的张进绪。(2)身材矮小的张进绪一旦入戏,便有股子霸气,好似天下事的兴衰,戏中人的祸福,全由他来。2阅读全文,请将表格中“我”的活动补充完整。布幕后边“我”欣赏灯影表演3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描写的皮影戏的特点。4请赏析文章画线的句子。那些灯影子的举手投足,则无不
11、鲜活灵动,神采飞扬,而且居然能随着说唱和音乐的节奏,摇肩晃脑,挺胸收腹;甚至连同手指头也随之顿挫有致。5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怎么保护文化遗产。参考答案一、1腮(si)坠(zhu)盘桓(hun)涓涓(jun)锱铢(zzh)顷刻(qn)战战兢兢(jn)2盘桓:逗留,徘徊;回环旋绕。锱铢:比喻极微小的数量。千钧之力: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3、(1)“鹦哥溜索改桥”主体工程完工(2)删去“由于”或“使”。删去“多”。(3)下联:改桥宽车道通致富路下联:桥连两岸福气旺 4、B二、(一)1视觉描写和听觉描写相结合,写出了怒江峡谷壁顶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
12、“一派森气”“蓦地心中一颤”等心理方面的细节描写充分抒发了“我”初次直面峡谷时的震颤、惊恐之情,让读者如临其境。牛溜索前“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起来”,溜索中“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逼真地描写出牛溜索前后惊恐失态之状,烘托出峡谷的险恶;而这些牛们又反衬出这些赶牛溜索的汉子们的沉着、果断。牛们溜索后急急地要离开峡谷边显示出它们仍然惊魂未定,这里从侧面烘托出怒江峡谷非同寻常的险恶。2烘托。通过“我”远眺感觉怒江“深远似涓涓细流”,俯瞰江面“蓦地心中一颤”烘托出峡谷的险峻气势。在描写怒江峡谷的险峻时,不时变换角度,将“我”的远眺、俯瞰
13、与听觉相结合,多角度展示了峡谷壁顶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通过“一派森气”“蓦地心中一颤”等心理描写,充分表现出“我”初次直面峡谷时的震颤、惊恐,也让读者如临其境。3第2自然段中的这句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铃铛急响,似乎和牛马一样满是惊惶;同时也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马帮拥挤而缓慢地向山口行进,进一步渲染了紧张的气氛。第25自然段这句话中的“铃铛朗朗响着”与前文“铃铛们又慌慌响起来”照应并形成对比,表现出驮队顺利渡河后轻松愉悦的氛围。(二)1(1)主演(2)主宰。2“我”好奇并研究灯影表演的幕后准备布幕前边3皮影戏起名形象具体。灯影、乐声与剧情融为一体,场面逼真生动。演员配置少、稀缺。4该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灯影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灯影子的鲜活灵动、感染力强的特点,进而表现了张进绪演唱技艺的高超,表达了作者对皮影戏的喜爱和对皮影表演艺术家的赞美。5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有保护、珍爱祖国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如在面对皮影戏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要自觉遵守文物保护的规章制度,不去随意乱摸和损坏皮影,也不去破坏其相关道具。同时也要自觉对身边的亲人朋友宣传正确的文物保护理念与文物保护知识。主动对所见到的有损文化遗产的行为及时进行“力所能及”的劝阻或者举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