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交换律》教案及反思(4页).doc
《人教版小学数学《交换律》教案及反思(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交换律》教案及反思(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数学交换律教案及反思-第 4 页小“目标教学模式”备课表课题交换律教材简析改变了现有教材编排的顺序:先学习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再学习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而个人认为,一堂课中要让学生认识交换律和结合律有一定的困难,毕竟这是两个不同的规律,反而是加法的交换律和乘法的交换律有异曲同工之处,在得了加法交换律后,适时引导,学生很容易就会去猜测:“减法、乘法、除法中有没有类似的交换律?”继而让学生通过举例验证得出结论,充分做到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目标1、通过计算、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感知并掌握加法、乘法的交换律。2、让学生经历模型的概括、迁移和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
2、综合的能力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通过计算、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并用数学语言表述数学规律。教学难点: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达标教学目标分解教学操作内容、程序(实施)激趣导入师:同学们有没有听过“朝三暮四”这个故事?(课件出示,一生读),听完故事,你有什么想法?(结合学生发言),教师板书:3+4=4+3。验证得出加法交换律师:观察这一等式,你有什么发现?生:发表意见。 师:小结,仅凭一个例子就得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样的结
3、论,似乎草率了点。但我们不妨把这一结论当作一个猜想(教师在生给出的结论的旁边打个“?”)。师: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呢?怎么办?生:验证。师:怎么验证呢?生:比如再列一些加法算式,然后交换加数的位置,看看和是不是跟原来一样。师:我们每人都来举三、四个例子,全班合起来那就多了。同时大家也留心一下,看能不能找到“交换加数位置,和发生变化”的情况,如果有及时告诉大家行吗?(学生在准备本上尝试举例。)展示部分学生例子。师:现在,有了这么多例子,能得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个结论了吗?(能)有没有谁举例时发现了反面的例子,也就是交换两个加数位置和变了?这样看来,我们通过验证能证明刚才的猜想吗?生:能。
4、(教师擦掉“?”齐读。)师:从“朝三暮四”的寓言中,我们得出“3+44+3”,进而形成猜想。随后,又通过举例,验证了猜想,得到了这一规律。该给这一规律起什么名称呢?(学生交流后,教师揭示“加法交换律”,并板书。)师:在这一规律中,变化的是两个什么?但不变的是什么?练习,引导用字母表示数大屏幕显示45+25=25+( ) 320+180=( )+( )( )+47=( )+53 ( )+( )=( )+( )生:独立思考。师:反馈,重点反馈最后一道题( )( )( )( ),如果给你时间,你能填得完吗?你能用一个算式把所有的算式表示出来吗?(最后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进行抽象,渗透符号化思想)探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交换律 人教版 小学 数学 交换 教案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