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练习:第二单元 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练习:第二单元 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练习:第二单元 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练习:第二单元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第 4 页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01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实验用品】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大试管、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实验步骤】1制取氧气(1)仔细观察右图装置,使用的仪器有_等。_侧为气体发生装置,_侧是气体收集装置。因为氧气_,因此可采用排水法收集。(2)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确认装置不漏气后,拔开橡胶塞,在试管中装入少量高锰酸
2、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_。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管口,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以防止加热时_。(3)将两个集气瓶分别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4)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_,然后对高锰酸钾所在的部位加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以后,_盖住瓶口。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_放在桌子上。用同样的方法再收集一瓶氧气(瓶中留有少量水)。(5)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防止_。2氧气的性质(1)如图所
3、示,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到上面实验收集到的氧气中,可观察到_。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2)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可观察到_。集气瓶底部预先放少量水或一层细沙,可以防止_。【问题与交流】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2如果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3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为什么要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来源:学科网ZXXK【反思、拓展与评价】1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小华同学把铁丝绕成螺旋状缠
4、在火柴梗上点燃后,伸入他收集的氧气瓶中,却没有观察到铁丝燃烧现象。请你帮他分析可能的原因(至少答两点)。2教师或小组评价:_。02实验突破来源:学科网ZXXK1下列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顺序正确的是()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做氧气的助燃性实验时,先检查氧气的纯度,后点火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把导管移离水面,后停止加热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先加热,后预热2(贵阳中考)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试管中加入的药品是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B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待导管口产生连续均匀的气泡时才开始收集氧气D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练习:第二单元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4页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化学 同步 练习 第二 单元 实验 活动 氧气 实验室 制取 性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