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芳《预言》赏析(7页).doc
《何其芳《预言》赏析(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何其芳《预言》赏析(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何其芳预言赏析-第 7 页何其芳预言赏析 联系李商隐诗歌 有人说“鲁迅属于魏晋,周作人属于明清,何其芳属于晚唐”,我觉三点中最后一点最靠谱。何其芳是以天生的好语感来写诗的,他将晚唐的绮丽、青春的伤感和梦想揉碎在一起,才写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少有的纯粹而精致的诗歌。这种诗歌,总逃脱不了李商隐抒情诗的细腻、纤弱、伤感和无望的情绪,耳濡目染李义山诗歌近十载的我,欣赏的现代诗当属何其芳、戴望舒一类。本文将以李义山诗歌作为参照,重新阐释何其芳的预言。“五四”时期的爱情诗的出现,是一个很有争议的现象:一方面高举反封建旗帜,吸取西方文艺理论,大量使用象征、隐喻,使诗歌走向现代;另一方面,却暗地里借鉴中国
2、古代诗词曲的音韵、格律,乃至意境、情感,无论是闻一多的“新格律诗”,还是戴望舒的雨巷,都与古典诗歌密切相关。闻一多曾坦言,中国“缺少情诗,有的只是忆内、寄内,或曲喻隐指之作;坦率的道白恋爱者绝少,为爱情而歌咏爱情的更是没有。”他认为,“五四”时期的爱情诗,只是做到了“告白”的一步。1“五四”时期的诗人、学者,多数持闻一多的观点,他们为了达到“快速革新”的目的,过分地强调西方诗歌理论,对于中国诗歌中的晚唐、唐宋诗词,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而何其芳、戴望舒对于古诗词的了解,联系诗歌西化浪潮,足以使他们达到“中西合璧”,因此他们的爱情诗在表达人生的美丽与痛苦的情感体验上独领风骚。预言是何其芳在爱情诗探
3、索中历经浮泛和幼稚之后的成熟之作,青春与爱的赞美与叹息,使得这首诗呈现出美丽而忧伤的旋律。这种美丽和忧伤,与其说来自古希腊神话,不如说是晚唐诗歌借助神话的重新呈现,神话是框架,而深沉的情感体验源自晚唐诗歌的灵感。我所熟悉的李义山,绝不是一个感情肤浅的人,晚唐的绮丽,浓墨重彩地表现在李义山深婉精丽、富裕感伤情调和象征暗示色彩的诗风,无题锦瑟燕台诗等一系列抒情诗,或抒伤离怀远之意,或写小会聚别之思,或发伤逝永隔之恨,情真语挚、婉曲缠绵,大都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芳菲凄美,乃心灵真切体验,达到较高的意境和品格。下面我将就预言每段与李义山诗歌相互参照进行赏析。预言全诗的结构是“期待幻想誓言破灭(绝望)”
4、,在李义山的许多诗中大致都遵循这个结构,如无题飒飒东南细雨来。在李义山的爱情诗中,无日无夜的盼望,无数个花期的等待,寂寥落寞的女冠,独处寡居的神女,伴随主人公的都是真切的情感体验。晚唐诗歌的“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便是何其芳自己所言的“那种未成格调的歌”。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李商隐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李商隐无题诗歌第一节,等待有了消息,听得见渐近的足音,心中欢喜。主人公已经感应到“你夜的叹息似的渐近的足音”,是源于深深的孤独、源于日日夜夜的聆听,才有的感应,如“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筠)的楼头思妇,如“忽见陌头杨柳色”
5、(王昌龄)的闺中怨女,对于窗外的一切都听得仔细,“风叶共成喧”,还有麋鹿的蹄声,都不能打扰她听见“年轻的神”的“银铃的歌声”。这等待的情绪,唐诗宋词中屡见不鲜,从元稹莺莺传中“墙头花影动,知是玉人来”,到秦观满庭芳中“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无不是细微的风吹草动、吹乱浓愁。在李商隐的诗歌中,主人公自来多情,“心有灵犀”的一厢情愿,一如“告诉我”、“你是不是”;为一个誓言而等待,为一种一厢情愿的情思而守候,恰如义山诗“来是空言去绝踪”,这种生命的情感体验由最初的激动、神往,到最后的失望、绝望,其间还要伴随着漫无边际的幻想。于是预言抒情主人公便开始绮丽的幻想,从第二节到第五节,便全部是幻想
6、,当然其中有誓言的部分。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帘钩鹦鹉夜惊霜,唤起南云绕云梦。李商隐燕台诗 秋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李商隐无题在诗歌第二节中,抒情主人公开始幻想,幻想“年轻的神”住的地方,幻想沉醉于歌声的悠扬,但是还未使对方靠近。“南方”一直是何其芳诗歌所钟爱的意象;抒情主人公为自己设置了孤郁阴冷的境地,却为对方设定了“温郁的南方”。温暖的春天里,有月色、日光、春风、百花、燕子、绿杨,主人公沉醉于“如梦的歌声里”,“温馨”欲忘未忘。这种幻想诚然美丽,却来不及思量是否容易破碎。在李义山的诗歌中,由此及彼式的幻想随处可见,“但愁”、“应觉”全是主观的幻想;从“惊霜”幻
7、想到“南云”,不正如预言抒情主人公对“南方”的幻想吗?“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上句“金翡翠”以实境为梦境、下句“绣芙蓉”疑梦境为实境,皆是主人公的幻想,这象征、联想不能说不美丽、感人。“年轻的神”还未靠近心已陶醉,此情情深。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安得薄雾起缃裙,手接云軿呼太君。李商隐燕台诗 夏在诗歌第三节中,抒情主人公招呼“年轻的神”近旁坐下,为他准备了“虎皮的褥”,北方的阴冷夜里,为他点燃收集了一生的秋叶,再低低地为他唱歌。落叶投火芳心成灰,“一寸相思一寸灰”,为爱付出至死不悔。这迷离般的场景,主人公大概已经忘却 “犹恐相逢是梦
8、中”(晏几道),已沦陷“空闻下蔡迷”的境地,完完全全地投身其中了。这迷离般的梦,便是李义山锦瑟中的“庄生晓梦”、沧海珠、蓝田玉,可望而不可即,可梦而不可得,但庄周梦蝶,已不知吾为蝴蝶、蝴蝶为吾了。预言中的抒情主人公,早已陶醉在自己的幻想其中、无法自拔了,早已像李义山诗中的女子,身著缃裙,在薄雾中接过“年轻的神”的云车,呼唤着自己所思念的人呢!蜀魂寂寞有伴未,几夜瘴花开木棉。李商隐燕台诗 夏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李商隐夕阳楼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李商隐正月崇让宅在诗歌的第四节中,希腊神话中“水仙”与回声的痕迹再明显不过,这善意的警告,不过是想留住“年轻的神”,让他与抒情主人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预言 何其 赏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