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5课《苏轼词两首(第2课时)》导学案(4页).doc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5课《苏轼词两首(第2课时)》导学案(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5课《苏轼词两首(第2课时)》导学案(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5课苏轼词两首(第2课时)导学案-第 4 页高中语文 第5课 苏轼词两首第二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学习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词作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韵律美。鉴赏词的写作技巧,学习从生活小事中提炼哲理的方法。 2、通过“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进一步理解苏轼及其豪放的诗词风格。 3、进一步认识苏轼,了解其曲折起伏的人生经历,感受他即使面对打击、身临困境,也能保持豁达、超然、洒脱、乐观的人格魅力,培养高尚的人格和面对困难保持乐观通达的精神状态。 【重点难点】有感情的熟读并背诵本首词,理解词中体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感受苏词的豪放风
2、格。 【学习内容】 一、 写作背景。定风波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作于元丰五年(1082)谪居黄州时。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被贬的岁月里,他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的,而他却能以超人的旷达的胸襟泰然处之。这首定风波就集中体现了苏轼“失之泰然”的大胸襟,大气魄。词前小序云: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借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据东坡志林卷一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这首词及小序虽然着力表现了吟啸徐行、任凭雨打的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实际上潇潇春雨和料峭春风使苏轼得了一场病。但苏轼不提病事,而直写胸襟。二奇文共欣赏1、作者写小序
3、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小序对我们解读这首词有什么作用?明确:2、根据以下断句朗读,读出词的音乐节奏美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翻译诗句并理解词意。 (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3)“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4.整体感知:(概括大意 ) 上片: 下片:三疑义相与析 阅读思考: 1.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能够体现出作者对途中突
4、然遇雨这件事怎样的态度?【明确】2.找出词的上阕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能够体现出作者的这种态度?并解析。 【明确】3. “竹杖芒鞋轻胜马”所写是实景吗?【明确】4.词的下阕结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仅仅是对雨过天晴之后自然现象的一种概括吗?请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谈谈你对这句词的理解,它包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表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5.学生自由讨论:你自己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这首词对你有何启迪? 【明确】从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去谈。写作方法方面6.你认为上下片的重点句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关键句) 上片: 下片: 7.如果把全词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哪个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轼词两首第2课时 人教版 语文 必修 苏轼词两首 课时 导学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