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课堂教学镜头:品读“空明”(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承天寺夜游》课堂教学镜头:品读“空明”(4页).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记承天寺夜游课堂教学镜头:品读“空明”-第 4 页记承天寺夜游课堂教学镜头:品读“空明”山东省烟台市实验中学 陈东生反复研读记承天寺夜游,突觉“空明”一词大有嚼头,会成为吸引学生品读课文的亮点。于是,在学生整体感知之后,我们围绕“空明”展开对话。月色“如积水空明”师:我对“空明”一词很感兴趣,不知同学们对此怎么理解。生:形容水的澄澈。生:从“如”字看,这里形容月色像水一样澄澈透明。生:澄澈到连竹柏的影子都如水中纵横交错的藻荇一样清晰可见。师:(板书:月色“如积水空明”)大家注意到“盖”字么?品一下,有什么意味?生:“盖”是“原来是”的意思,读来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惊喜。生:作者太投入了,完全被月
2、色的澄澈陶醉了,竟把洒满庭院的月光当成积水,把竹柏影子当成了水草。师:“陶醉”用得极好,品出了作者在写景中融入的快乐心情。我们来把“空明”与“空灵”做个比较(课件展示济南的冬天“看吧整个的是一块空灵的蓝水晶”)。生:二者异曲同工,只不过描写对象不同,空明形容月明,空灵形容天地间的清亮。生:空灵有透明中泛着灵气的意思,空明是透明得如同没有任何阻隔一样。生:空灵形容白天环境的清,空明形容夜间月色的明,空明应该更富表现力,程度更深。生:二者都透着作者的喜悦和快乐心情。月色空人心师:同学们品读出了滋味。那么,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月色的空明”,并体验到快乐?生:从“念无与为乐者”一句看,即使是家人也
3、未必。生:从结尾一句看,只有“闲人”才能做到。师:“闲人”是什么意思?生:清闲的人。生:我觉得清闲的人多了,未必都能感受到美的存在,课文注释有问题。生:“闲人”和“忙人”相对。一个忙忙碌碌或是追名逐利的人,是无心去感受美、去体验快乐的。生:“闲人”作“有闲情雅致的人”讲更好些。师:你觉得苏轼是一个有闲情雅致的人吗?(课件展示苏轼简历)生:真可谓“身世浮沉雨打萍”啊,原来是个历尽沧桑的人。生:按常理说,苏轼不会有闲情雅致,可是从文中对月色的描写看,我确实感受到他内心的“空明”。师:用“空明”形容苏轼的内心世界,恰如其分啊。能否说说“空明”的内心是怎样的?生:“空”,就像五柳先生说的“忘怀得失”“
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明”,就是乐观豁达。生:“空明”就是“一片冰心在玉壶”。师:我化用一句古诗(板书:月色空人心)。(课件展示苏轼谪迁时期的诗句印证:从京城贬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贬到天涯海角的海南岛,他说:“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生:苏轼一生起起伏伏,无往而不乐,好一个乐天派啊。师:历尽苦难,其心“空明”,不改其乐,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心“空”文自“明”生:老师,不是说“文如其人”吗?苏轼内心是这样的“空明”,他的文章是不是也“空明”呢?师:你
5、提了一个极好的问题,让我们再来品读课文。生:本文虽然只有84个字,可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记叙要素俱全,简洁明了。生:本文虽只一段,但是,先叙事,再写景,后议论,脉络清楚,层次分明。生:写景一句虽不见“月”字,可处处突出月色澄澈,是既“空”又“明”。生:全文直接写“乐”只两句,细读感觉“乐透纸背”,是“空明”吧。师:好一个“乐透纸背”,具体说说看?生:为“月色入户”而“欣然”,进而“寻张怀民”共享快乐,“相与步于中庭”其乐融融,因沉醉在“如积水空明”的月色中,竟然误把“竹柏”当“藻荇”。我想象二人就像水中鱼一样快乐。生:我读“盖”字,似乎听到苏轼在兴奋地大喊。生:细细品读“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也”,我仿佛看到苏轼自鸣得意与自豪的神情,甚至感觉他有点除我二人没有谁能够欣赏“空明”月色的自负。生:我感觉苏轼的“乐”,就像“水中藻荇”一样清晰,随处可见。生:感觉本文好像浸泡在“空明”的月色中,读着读着不知不觉地身心融入月光,与作者一样快乐。师:本文紧扣“月”字,突出“乐”字,的确“空明”。我们如何看待做人与做文的关系?生:心胸如积水般空明,才能有闲情雅致,发现“空明”月色,进而写出“空明”的美文。生:人闲文空明。生:心“空明”则文“”空明。生:心“空”文自“明”。师:(板书:心“空”文自“明”)让我们再次朗读,体味本文月“空明”、人“空明”、文“空明的特点,以及人与文的关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