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材料到论据——例证法写作(学案)(2页).doc
《从材料到论据——例证法写作(学案)(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材料到论据——例证法写作(学案)(2页).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从材料到论据例证法写作(学案)-第 2 页2009-4-2 制作人:高青一中 何萍萍从材料到论据 例证法写作训练【学习目标】 1、能指向鲜明地概述事例。 2、学会通过议论分析揭示事例与观点的必然联系。 3、在学习写作方法的同时,激发自身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话题】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感受,以“气节”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论述片段。【写作导航】 一、审题:1、说一说你所熟悉的关于气节的名言:2、结合话题思考:哪些例子与此话题有关?此例什么地方体现了本话题? 3、找出你想到的例子的共同点,有一句话谈谈你对“气节”的理解。 二、例证法 (一)材料的选择: (二)对事例的表述: 1、读下面
2、文字,认真对比、分析素材与举例的差别,总结表述时对事例的处理方法。【素材】 不为五斗米折腰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泽做县令时,有一次,郡里的督邮到彭泽检查公务。郡里派人送信给陶渊明,要求他做好迎接准备,也就是备好礼品,备好美食佳肴,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迎来送往。陶渊明气得将信撕得粉碎。他大声说:“我决不为小小县令的五斗米薪俸,就低声下气地向那家伙献殷勤?”说完,脱下官服,摘下官帽,交出官印,坐下来写了辞职书,辞官回家。【举例】南山之侧,清菊丛中,满腔浩然正气。清流河畔,星月之下,一副铮铮铁骨。当身为彭泽县令的陶潜被郡府命令“迎接”督邮时,他毅然做出决定:去官归隐。他将郡府的书信撕得粉碎,褪去官服,交出
3、官印,一纸辞呈便离开了黑暗浑浊的官场,留下一句掷地有声的回音:不为五斗米折腰方法归纳:要使事例更好地为观点服务,应如何表述事例?2、牛刀小试从所给材料中选择一例,对体现观点的内容作指向鲜明的叙述。(三)对事例的分析:1、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论证中存在的问题:【事例论证】 悠悠清溪,淡淡菊香。那悠扬的琴声,荡尽五柳先生心中的苦闷。 当年,陶氏家道已中落,陶渊明好不容易才得到一个彭泽县令的职务,常人一定认为他应该好好珍惜,当上级借考察之名来敲诈时,他可以剥削农民来贿赂上级,保住自己的官位,但他没有这样做。他愤然脱下官服,交上官印,石破天惊地喊出让后世钦佩不已的“不为五斗米折腰。” 所以,气节是人不可缺的一种可贵的精神力量,我们要坚守气节。 【问题】 【我来修改】方法总结: 2、课堂练习: 给你刚才写的事例表述加一个分析段: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自己总结一下例证法的写作方法及应注意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 论据 例证 写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