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21课《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语文版1(3页).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21课《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语文版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21课《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语文版1(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21课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语文版1-第 3 页小石潭记教学目标:1. 学会欣赏山水景色之美,陶冶美好的情操,并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2. 诵读课文,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而抑郁忧伤的感情。 重点难点: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而抑郁忧伤的感情; 一、导入还记得小学时学过的一首诗江雪吗?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其实作者垂钓的地方就在一个小石潭,他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那就是小石潭记。 二、学习新课(一) 赏美景,品语言 (听读课文展开想象) 看似平常的一篇山水游记,却是历代传诵的散文名篇;看似一处名不见经传的风景,却因他的妙笔处处生辉
2、。文章虽然不足200字,但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全篇充满了诗情画意,读过文章,我们仿佛看到了小石潭的一幅幅优美的画面,那么你仿佛看到了小石潭怎样的画面?作者又是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把这样的美景描绘出来的呢? 提示:可以是对小石潭的总体画面的描述;也可以是从某一个角度、某一个点、某一个角落的描述。 示例:“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我仿佛看到:有青青的树和翠绿的藤蔓,它们缠绕在一起,组成一个绿色的网,点缀在小潭的四周,参差不齐的枝条,随风摆动。“青”“翠”二字具体描绘景物色彩,给予画面色彩感,作者还抓住景物的动态来写,如“摇缀”“ 披拂”,使景物更具灵动的特点,与前面景物动静相称。如此优美的一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石潭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21课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语文版13页 年级 语文 上册 单元 21 教学 设计 语文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