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长春版1(5页).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长春版1(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长春版1(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长春版1-第 5 页11. 邹忌讽齐王纳谏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2)利用课文注释,小组内自行疏通文意,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3)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2、能力目标 (1)能准确地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力求读出人物语气和故事特定情境;(2)帮助学生体味邹忌讽谏齐王的语言艺术;(3)培养爱思考的习惯,学会从小事中悟出一定的道理,见微知著。3、情感目标体会古代志士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谏的思想,理解古代明君肯听臣民意见,认真纳谏的大度胸怀。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多形
2、式朗读 ,理清课文的思路,体会文中的情境。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细心体会邹忌委婉劝说的方式,明确邹忌劝说艺术的作用。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故事导入 三人成虎:战国时代,各国相互功伐,为了使大家都真正遵守信约,国家与国家之间通常将太子交给对方作为人质。战国策、魏策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魏国大臣庞恭,将要陪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现在有个人来说街市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魏王说:“我不信。”庞恭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魏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庞恭又说:“如果有第三个人说街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庞恭就说:“街市上不
3、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才好。”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庞恭陪太子回国,魏王还是没有召见重用他。活动2【讲授】二、整体感知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邹忌讽齐王纳谏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长春版15页 年级 语文 上册 17 邹忌讽齐王 纳谏 教案 长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