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论文:语文阅读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现状与对策(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论文:语文阅读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现状与对策(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语文论文:语文阅读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现状与对策-第 5 页初中语文论文有效提问,成就高效课堂语文阅读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现状与对策摘要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组织、引领和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有价值的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增进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以及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燃料。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当前,教师课堂提问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本文重点从问题设计本身和提问操作要求两个角度,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阐发了个人的看法。关键词 语文教学 有效提问 高效课堂 策略“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
2、学则须疑。”这是晋代学者张载的读书名言,它充分说明,学习是一个不断质疑和释疑的过程。因此,设置问题和进行提问,是语文教师公认的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日本著名教育家斋滕喜博甚至认为,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教师有效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静池中的一块石头,它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和心灵的浪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并有意识地为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从而来实现我们语文阅读课堂的高效性。一、课堂提问现状要实现高效课堂,课堂提问必须能有效协同学生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提问存在两个误区:(一)问题设计本身存在的误区:1
3、、无意义的浅显琐碎问题过多,真正切中教材要害的真问题少;事实性、记忆性的问题多,能够触动学生思维“穴位”的问题少,提问缺少整合性。有的教师盲目追求活跃的课堂氛围,对教材和学生研究不深,使提问停留在浅层次的交流上,一堂课少则有20多个问题,多则70-80个问题,最典型的莫过于那种满堂脱口而出的“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而在阅读过程中能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主问题却少之又少。这种课堂教学貌似热闹,其实华而不实,过多的无意义的问题大量地占去了学生读书、思考、体验、积累以及动用语言的时间,无益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2、目标模糊,无层次感,无
4、坡度。教师目标模糊,问题的组合不能围绕教材的核心形成一个有条理的、层层铺垫、不断深入的思维框架。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的问题过难,过偏或过于笼统,脱离学生的“思维发展区”。也有教师提问用语不贴切,意思指向不明,致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只能或茫然或沉默以对。而教师只好自问自答,唱独角戏,不能引领孩子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水到渠成地学习语文,从而导致了教学低效,甚至无效。 、教师的提问不是以探求学生的见解为导向,而是以获得预设正确的答案为目标,同时,在问题与回答之间,缺乏必要的引导、交谈和推理。当学生课上答题遇阻或非自己期望的答案时,教师常常草率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转问他人,或干脆师代生答,加入个
5、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课堂上,教师不仅要会问,而且要会听,会倾听学生的回答,同时也要善于引导、点拨,这样才能捕捉可利用的课堂生成性资源,才能生成高质量的或者融入自我理解的有个性的答案否则,问题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二)问题操作存在的误区:1、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无法快速进入思维状态。2、候答时间过短,学生无法充分思维。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3、提问面过窄。课堂提问的对象过于局限,更多的是针对尖子学生或按座位号随意点名,不能根据问题的难易选择能力不同的学生,这样会打击一部分同学的积极性,也
6、无法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实现预期目的。 4、教师评价枯燥,无法给予针对性指向性的反馈。没有正确合理的评价反馈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下一步的学习进程,也影响到学生对一堂课甚至一门课的学习兴趣与态度。由于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矛盾不是知与不知、懂与不懂的矛盾,而是知多与知少、知深与知浅的矛盾。正是这种特殊的矛盾,常常容易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懈怠心理。因此,语文教师在课上必须注意和克服上述问题,讲究课堂提问策略,进行有效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其主体能动性作用,提高教学的效果。二、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一) 找准提问点,学会取舍1、找准提问点。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对当前语文课
7、堂教学与数学课堂形象而诙谐的概括:数学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模模糊糊一大片”。当然叶教授的概括也许还有点片面。但由此反思我们语文课上有效提问的问题要少而精,环节要简,主线要明,不能太琐碎,要基于课文的整体思路来提问。这就要求有效的课堂提问应从整体入手,依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大问题设计应该是提纲挈领、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找准一个切入点,设计一个统领贯穿全篇的问题,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切入点在哪里寻?因教师解读教材深度,处理教材角度也不同,教无定法。最直接的可以由题目入手,除此之外文中关键字词(抓住某一关键性的字词以牵动全篇)、语句(从文中某一句话入手设计全文教学)、段落(以牵动全篇的一段课文
8、为突破点)、以及篇章(文章的主要思路)、表达等方面也可入手。如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心田上的百合花时,就从课文题目切入:以“这是一株怎样的百合花?”这一大问题来统领整篇教学。有时一篇课文可以有几个提问点,这时,我们的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比较(甚至“试上”),选择最佳提问点。2、学会取舍,巧设主问题。选好了提问点,教师要以生为本,精选内容,学会取舍。取学生难学的,不懂的,想学的。舍学生已懂的,无意义的,无关重点的问题;舍走马观花,面面俱到,一厢情愿,一问到底。教师要设计几个可以引动整体性阅读的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主问题,这些主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每个问题都能结构起课堂上一个
9、教学活动的“板块”,它们在教学中有着“以一当十”的力量,具有“执一而驭万”的艺术效果。“主问题”的设计,一是应有利于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的诗句有描写,有叙事,有抒情。在诗中各找出一个例子加以分析,并说说杜甫在这首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怀。二是应有利于在教学中“简化教学头绪,强化内容综合”。如故乡的提问设计:本文重在写故乡人的变化,作者主要写了哪些人的变化?他们有怎样的变化?作者着重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态度?三是应有利于促进“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局面的形成。如教学最后一课,学生由“韩麦尔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引出对全文的研读之后,我问: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先生写成一个“高
10、大”的“英雄”,而让他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学生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得出:正因为他普通,所以才能够代表千千万万的法国人,才能使小说所代表的爱国主题成为整个法国民族的共同心声主问题的设计还应考虑一定的开放性,那就是它不能在书上找到现成的答案。问题的“放开”能换来学生的“开放”。学生的发言要体现“个体自主性”和“多向交互性”不但每个人的发言要自主、独到和完整,而且整个群体交流过程也应该是自由、交互和多维的。(二)提问的要求1、目的明确,难易适度目的明确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提问的目的性要明确,不要模棱两可,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通过提问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能回答的情况及处理办法
11、等都要有明确的通盘设计。二是所提的问题本身要明确,不要过于抽象,不要漫无边际。提问尽量使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有哪些”等特指问,不用或少用“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等选择问,以免学生感到茫然或碰运气瞎蒙;要尽量运用短句,不要添加太多的修饰语;要多用生动活泼的口语,不要使用文绉绉的书面语。难易适度。现在的中学生简单问题不屑回答,而疑难问题又不轻易作答,诚如北京市特级教师宁鸿彬所说:“教师提问的内容,如果过于浅显,则学生无需动脑;如果过于深奥,则学生无从动脑。”所以,教师设计问题要注意深度和广度,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过认真思考分析
12、后能够回答,即“跳一跳,摘到桃”。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执教愚公移山时,“愚公九十几岁?”“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这两个很生活化的问题,很简单地就解决了“且”“孀”“遗”的意思。成功而又巧妙地撩拨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这种提问,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2、把握时机,善于启发。我国古代教育名著礼记学记中早就提出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的主张:“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拂抑,开而弗达。”意思是说,教学者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考;诱导他而不处处硬拖着他;激励他而不时时硬压他;给他点明解决疑难的“诀窍”,而不是把现成的答案硬灌给他。教师要善于在学生有疑
13、惑处或遭遇浅读时启发提问,更要善于在于无疑处设疑,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课堂教学是否体现启发性,不在于教师在一堂课内提了多少问题,而在于教师的讲课和提问的内容是否具有启发性,用孔子的教学思想说,把学生引入“愤、悱”状态,又能使学生走出“愤悱”的教学方式,才是真正有效的启发式教学。例如,在上孔乙己一课时的提问:“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鲁迅先生在他所写的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最喜欢呢?他是怎样以成功之笔来塑造这个艺术形象的呢?当我们读悲剧时,眼泪一般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可是,我们读孔乙己,眼泪却流不出来,这又是为什么呢?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悲剧,莎士比亚的悲
14、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孔乙己小说所写的悲剧,究竟是哪一种悲剧呢?”这样提问便形成使学生“急盼”、“渴求”的心理状态,孜孜以求,加速思维。3、要有梯度性课堂提问有梯度,也就是遵循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近的教学原则。课堂设问时,要像攀登阶梯一样,步步升高,呈现阶梯性。学记中有句话:“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教师的有效提问,也应立足教学目标,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连环跟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阶梯状提升。如教最后一课,学生对文中韩麦尔先生身上所体现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很容易掌握,对小弗郎士这个人物也很感兴趣,但对这个人物在文中的作用就很
15、难把握了。教师可以这样设问:小弗郎士一开始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整堂课中他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跟哪一件事、哪一个人有关?从中说明了什么问题?通过这一串问题的讨论,既让学生了解了本文的主题,也易于学生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这样达到本文的教学目标就水到渠成了。4、提问后候答处理提问后候答处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长的时间,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时间;二是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也应该等待足够的时间,再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或者再提另外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详细说明、斟酌、补充或者修改他们的回答,从而使他们的回答更加系统、完善,而不至于打断他们的思
16、路。研究表明,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如果只给学生一、二秒的时间去思考问题,并在学生还没有想好时就请学生回答,或在学生回答不到位时就另请他人,其结果是使学生对回答问题失去了信心,减少了学生的思维,从而达不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相反,如果教师使用了等待这种技巧,学生在答问中就会发生一些重大的变化:学生会做出更长的回答,他们回答问题的语句数量会随着回答问题时间的增加而有所增加;会有更多的学生自愿回答问题,一些学业失败者回答问题的次数也会增加;学生的回答会更具有分析性、创造性和评价性,并且学生还会出示更多的论据,在提出论据之前或之后也都会对推理过程进行说明;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现象有所减少;学生在课
17、堂教学中的成就感明显增强等等。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生处理知识的方式和知识本身同样重要,学生处理知识的方式对于其思维发展甚至是终身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而过去那种为了得到或灌输正确答案以完成所谓“教学任务”的直接告诉的方式类似于“填鸭式”,对于豢养动物也许可以,但它不利于“人”的成长,它锁定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在候答时,应尽量让学生自我建构或合作解决问题。5、合理评价反馈,授之以渔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应以肯定为主。人需要赏识,学生常把教师的赏识看成是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们得到赏识时,就觉得自己有进步,就会产生自身增值感,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教师要在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中多发现可以肯定的东西,对
18、学生的答案或方法,正确的加以赞赏(可用“很好”、“居然和我的看法一样”、“你的答案比我的更好”),这是“锦上添花”;错误的也可从思维方式、答题方式或态度上加以肯定,这是“雪中送炭”。至于答错的内容,教师可用多种手段让其自己认识并纠正,只要纠正对了就要赞赏,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以利再学。我上五柳先生传这课,在谈到陶渊明不贪慕荣利,安贫乐道,隐居世外时,一学生突然提出:陶渊明没有想到改变社会,反而避世隐居,这行为过于消极。这在学生中间掀起了轩然大波。我没回避,也没简单地下结论,而是先肯定他的积极思考的好习惯,并因势利导地放手发动学生们就此展开热烈讨论。同时,我补充了历史资料,谈了自己的看法,引导
19、学生根据事实对陶渊明隐居的原因作出较理性的分析,形成了“疑义相与析”的良好氛围。这样就在教和学双方的沟通与合作中,学生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培养了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学会提问,“授之以鱼”,亦要“授之以渔”。提问不应是教师的专利,南宋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疑。”因此,在课堂上要重视指导学生“学问”,教师要注意经常转换提问的角色,在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上下工夫,为学生“生疑、质疑、释疑”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于“好奇”和“质疑”。教师课堂上适时、适度的有效提问,能加快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保证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大力提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今天,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方法,寻求更加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把有效提问演化成极具艺术性的教学活动,使课堂提问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脚手架! 参考文献:1 孙菊如,陈春荣.课堂教学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 李庆红. 语文新课程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2009.4 文学荣.做智慧的教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应关注的55个问题.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