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气传热综合实验操作讲义(11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气—气传热综合实验操作讲义(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气传热综合实验操作讲义(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气气传热综合实验操作讲义-第 11 页气气传热综合实验讲义一、 实验目的:1 通过对空气水蒸气简单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掌握对流传热系数 a i 的测定方法,加中常数 A、m 的值;2 通过对管程内部插有螺旋线圈和采用螺旋扁管为内管的空气水蒸气强化套管换热器的m传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式;3 了解套管换热器的管内压降 Dp 和 Nu 之间的关系;二、 实验内容:实验一: 测定 56 个不同流速下简单套管换热器的对流传热系数a i 。 测定 56 个不同流速下简单套管换热器的管内压降 Dp1。实验二: 测定 56 个不同流速下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对流传热系数a i 。m 测定 56 个不同流速下强化
2、套管换热器的管内压降 Dp 2 。并在同一坐标系下绘制普通管Dp1 Nu 与强化管 Dp 2 Nu 的关系曲线。比较实验结果。 同一流量下,按实验一所得准数关联式求得 Nu0,计算传热强化比 Nu/Nu0。三、 实验原理实验一 普通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及其准数关联式的测定1. 对流传热系数a i 的测定对流传热系数a i 可以根据牛顿冷却定律,用实验来测定。a iQiDt m Si(2-1)2Qi管内传热速率,W;2Dt mi 内管壁面温度与内管流体温度的平均温差,。平均温差由下式确定:Dt mi = t w - ( ) (2-2)2式中:ti1,ti2冷流体的入口、出口温度,;tw壁面平均温度
3、,;因为换热器内管为紫铜管,其导热系数很大,且管壁很薄,故认为内壁温度、外壁温度和壁面平均温度近似相等,用 tw 来表示。管内换热面积:Si = pdi Li (2-3)式中:di内管管内径,m;Li传热管测量段的实际长度,m;由热量衡算式:Qi = Wic pi (ti 2 - ti1) (2-4)其中质量流量由下式求得:Wi = (2-5)36003cpi冷流体的定压比热,kJ / (kg);3cpi 和 i 可根据定性温度 tm 查得, tm = 为冷流体进出口平均温度。ti1、ti2、2tw、Vi 可采取一定的测量手段得到。2. 对流传热系数准数关联式的实验确定流体在管内作强制湍流,处
4、于被加热状态,准数关联式的形式为m(2-6)li物性数据 i、cpi、i、i 可根据定性温度 tm 查得。经过计算可知,对于管内被加热的空气,普兰特准数 Pri 变化不大,可以认为是常数,则关联式的形式简化为:mi通过实验确定不同流量下的 Rei 与 Nui ,然后用线性回归方法确定 A 和 m 的值。实验二、强化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及其准数关联式及强化比的测定强化传热又被学术界称为第二代传热技术,它能减小初设计的传热面积,以减小换热器的体积和重量;提高现有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使换热器能在较低温差下工作;并且能够减少换热器的阻力以减少换热器的动力消耗,更有效地利用能源和资金。强化传热的方法有多种,
5、本实验装置是采用在换热器内管插入螺旋线圈的方法来强化传热。螺旋线圈的结构图如图 2-1 所示,螺旋线圈由直径 3mm 以下的铜丝和钢丝按一定节距绕成。将金属螺旋线圈插入并固定在管内,即可构成一种强化传热管。在近壁区域,流体一面由于螺旋线圈的作用而发生旋转,一面还周期性地受到线圈的螺旋金属丝的扰动,因而可以使传热强化。由于绕制线圈的金属丝直径很细,流体旋流强度也较弱,所以阻力较小,有利于节省能源。螺旋线圈是以线圈节距 H 与管内径 d 的比值为主要技术参数,且节距与管内径m经验公式,其中 B 和 m 的值因螺旋丝尺寸不同而不同。图 2-1 螺旋线圈强化管内部结构在本实验中,采用实验 2-1 中的
6、实验方法确定不同流量下的 Rei 与 Nui ,用线性回归方法可确定 B 和 m 的值。单纯研究强化手段的强化效果(不考虑阻力的影响),可以用强化比的概念作为评判准则,它的形式是: Nu Nu0 ,其中 Nu 是强化管的努塞尔准数,Nu0是普通管的努塞尔准数,显然,强化比 Nu Nu0 1,而且它的值越大,强化效果越好。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评判强化方式的真正效果和经济效益,则必须考虑阻力因素,阻力系数随着换热系数的增加而增加,从而导致换热性能的降低和能耗的增加,只有强化比高且阻力系数小的强化方式,才是最佳的强化方法。四、 实验装置与流程1 实验流程图及基本结构参数:如图 2-2 所示,实验装置的
7、主体是两根平行的套管换热器,内管为紫铜材质,外管为不锈钢管,两端用不锈钢法兰固定。实验的蒸汽发生釜为电加热釜,内有 2 根 2.5kW 螺旋形电加热器,用 200 伏电压加热(可由固态调压器调节)。空气由旋涡气泵吹出,由旁路调节阀调节,经孔板流量计,由支路控制阀选择不同的支路进入换热器。管程蒸汽由加热釜发生后自然上升,经支路控制阀选择逆流进入换热器壳程,由另一端蒸汽出口自然喷出,达到逆流换热的效果。2021东图 2-2 空气-水蒸气传热综合实验装置流程图(A 型)实验装置:1普通套管换热器;2内插有螺旋线圈的强化套管换热器;3蒸汽发生器;旋涡气泵;5旁路调节阀;6孔板流量计;7、8、9空气支路
8、控制阀;10、11蒸汽支路控制阀;12、13蒸汽放空口;14传热系数分布实验套盒(本实验不使用);15紫铜管;16加水口;17放水口;18液位计;19热点偶温度测量实验测试点接口;20普通管测压口;21强化管测压口2 实验的测量手段1) 空气流量的测量空气主管路由孔板与差压变送器和二次仪表组成空气流量计,孔板流量计为标准设计,其流量计的计算式为:DPr t 0式中: DP 孔板流量计两端压差,KPa;t 0 流量计处温度(本实验装置为空气入口温度),;r t 0 t 0 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m3;实验装置结构参数见下面说明:东东由于被测管段内温度的变化,还需对所测得体积流量进行进一步的校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热 综合 实验 操作 讲义 1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