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的时间过程及其空间效应研究-回顾与展望.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的时间过程及其空间效应研究-回顾与展望.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收稿日期收稿日期: 2015-05-28; 修订日期修订日期: 2015-11-25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1471132, 41501163) ; 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项目 (DP110101363) 资助。Foundation: National Nat- ural Sciences Foundation of China (41471132, 41501163) ; The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 (DP110101363).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朱宇 (1961-) , 男, 福建闽清人, 博士,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人口
2、迁移、 城镇化和区域发展研究。E-mail: 朱宇,林李月.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的时间过程及其空间效应研究: 回顾与展望 J.地理科学,2016,36(6):820-828.Zhu Yu,Lin Liyue. Studies on the Temporal Processes of Migration and Their Spatial Effects in China: Progress and Prospect.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6,36(6):820-828. doi: 10.13249/ki.sgs.2016. 06.003 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的
3、时间过程及 其空间效应研究: 回顾与展望 朱宇 1,2, 3, 林李月1,2 (1.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福建 福州 350007; 2. 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 福州 350007; 3.上海大学亚洲人口研究中心, 上海 200444) 摘要摘要: 对人口迁移流动时间过程及其空间效应研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回顾和评述, 揭示了中 国迄今这方面工作在研究内容、 数据来源和理论框架等方面的不足, 在此基础上展望了中国人口迁移流动时间 过程及其空间效应研究的未来发展, 认为今后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在获取迁移流动人口流 迁过程历时数据的基础上,
4、 分阶段系统考察人口迁移流动各具体环节及相关就业、 住房、 家庭等特征的时空变化 及其机制, 填补在人口迁移流动时间过程研究上的缺漏, 并把对各单个流迁阶段的研究结果整合为对整体流迁 过程的新的规律性认识。这将拓展和深化人口迁移流动空间格局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 推进人口迁移流动时空 过程及其演变规律相关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 人口迁移流动; 时间过程; 空间效应; 中国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 F291.1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 1000-0690 (2016) 06-0820-09 人口迁移流动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 大、 意义最为深远的地理过程之一, 并一直是
5、人口 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国内外学者 对这一地理过程的研究予以了高度关注, 并在人 口迁移流动的宏观空间格局和微观区位特征及其 形成原因上产生了大量成果。就宏观空间格局而 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具有从乡村向城镇, 从 中西部内陆地区向东部沿海省份迁移流动的鲜明 的流向特征, 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珠三角地 区、 长三角地区、 京津冀地区、 新疆等边境地区为 主的流入区域, 以及以中西部、 尤其是中部省份为 主的主要流出区域16。就微观区位特征而言, 大 量流动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郊区或城郊结合部, 城中村是其集居的主要场所7,8; 流动人口还往往 通过血缘、 宗缘和地缘的纽带与同
6、乡聚居, 从而在 特定的微观地域形成了独特的乡缘社区9。相关 研究还分析了上述宏观空间格局和微观区位特征 的形成原因, 揭示了城乡、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 异、 地理距离、 投资等宏观因素, 以及性别、 年龄、 婚姻、 受教育水平、 迁移流动人口所在家庭和社 区、 社会网络等微观因素对迁移流动人口流迁决 策、 流迁方向和流入地区位选择的影响3,4,814。这 些工作已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对中国人口迁 移流动这一地理过程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空间特征 的认识。 然而应当看到, 人口迁移流动的过程包括时间 和空间2个维度; 但迄今研究在人口迁移流动时间 过程的探索上仍存在一些重要的薄弱环节15,16。
7、这 一问题在国际上普遍存在, 但在发展中国家、 尤其 是当今中国却表现得尤为突出。与许多研究中所 刻画、 发达国家人口在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 所经历的从乡村迁出后直接在城市定居的过程不 同, 中国大量的迁移流动人口在初次流动后长期 处在一种在城乡间循环流动的非永久性迁移状 地理科学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第36卷第6期 2016年06月 Vol. 36 No. 6 June, 2016 朱宇等: 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的时间过程及其空间效应研究: 回顾与展望6期 态, 有着漫长的后续流动过程15,1719; 在决定最终定 居之前, 需要经历在暂时迁移和永久定居间长
8、期、 复杂的选择和转变过程, 其间还伴随着其生存发 展状况的两大要素, 即就业和居住, 以及其家庭特 征的相应变化15,2022。这种由初次流动-后续流 动-最终定居所构成的人口多阶段流迁有着比迄 今文献中所刻画的乡-城迁移远为丰富的空间效 应, 其中蕴含的大量空间特征、 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有待揭示15,16,23。然而长期以来, 中国人口迁移流 动的这种时间过程的具体环节、 演变规律、 空间效 应及其影响因素远未得以充分揭示。这不仅使我 们对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的认识在时间维度上存在 着重要缺漏, 而且也影响了对人口迁移流动空间 格局认识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本文拟在对相关 研究进行系统回顾和评述
9、的基础上, 评估迄今中 国人口迁移流动时空过程和机制研究的进展, 剖 析其在时间过程研究上的不足及由此引发的主要 科学问题, 希望这一工作有助于推动中国人口迁 移流动时空过程研究的进一步拓展。 1 1人口迁移流动的时间过程及其空 间效应: 国内外研究进展 1 1. .1 1 国外对人口迁移时间过程的研究国外对人口迁移时间过程的研究 对人口迁移流动时间过程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 1885年Ravenstein所发表 人口迁移规律 一文24, 由此所产生的逐步迁移 (step-wise migration) 的概 念引发了一系列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25。但整体 而言, 由于受到相关数据的限制, 这方面研
10、究并未 在人口迁移流动、 尤其是乡城迁移的文献中占据重 要地位; 长期主导人口乡城迁移研究的二元经济结 构理论和托达罗理论并未把人口的乡城迁移视为一 个在空间上分步完成的过程26,27, 人口乡城迁移的 空间效应也被简化为人口在乡村和城市2个空间单 元间的简单移位。 然而值得重视的是, 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 发 达国家学者在对其城市内部人口居住迁移和城市 间迁移的研究中, 产生了一系列对认识人口迁移 流动的时间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和相关理 论、 方法。这些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人口迁 移流动的时间过程与家庭生命过程中家庭结构的 变化相联系, 认为家庭在其生命过程中都将经历 一系列因新的住房
11、需求而导致的在不同社区或地 区间的移动28。Rossi是这方面研究最早的代表人 物, 他在1955年对费城城市社区人口居住迁移的 研究中, 首先提出了生命周期理论 (life cycle theo- ry) 。在这一理论中, 家庭的生命周期可依其户主 离开父母求学或开始第一份工作、 结婚、 生育、 家 庭规模的变化、 夫妻分居或离异、 家庭成员死亡、 子女的离去、 以及夫妻退休等事件而分为有序的 不同阶段, 而在这些不同阶段所发生的生命事件 将引起住房需求的变化, 从而引起家庭成员的迁 移流动。生命周期理论认为, 这种由在家庭生命 周期不同阶段所发生的生命事件引起的家庭成员 的迁移流动过程具有
12、广泛的适用性和可预测性, 成人期人口都将经历由家庭生命周期阶段所决定 的统一的居住迁移轨迹29。一些学者在英国和加 拿大的研究中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30。 在生命周期理论中, 家庭生命周期的变化是 严格而有序的, 家庭结构和特征的变化甚至可以 为户主年龄随时间推移的变化所代表。这种过于 严格的假定引起了人们的质疑, 生命过程方法 (life course approach) 也因此应运而生。与生命周 期理论不同, 生命过程方法强调生命事件发生时 间和顺序的可变性, 认为年龄并不是理解个人生 命事件的唯一变量。事实上, 当今西方社会成人 的生命过程模式是多样化的。随着离婚率的上 升, 从一而终已不
13、是唯一的婚姻模式, 同居和多次 婚姻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越来越多的人推 迟婚龄, 年龄与婚育间的关系也日益松散。家庭 形式的多样性带来了人们在整个成年期生命事件 和家庭状况的多样性, 并与年龄一起共同决定着 家庭的居住迁移。生命过程方法的另一重要特点 是强调社会背景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认为不同的 人口群体有其特有的生活状况和经历, 并因此形 成不同的迁移轨迹28,29,31。显然, 生命过程方法的 提出和发展使发达国家对人口居住迁移时间过程 的研究更为全面、 准确和深入。 此外, 西方学者还将主要因居住变动引起的 短距离迁移与主要因就业变动引起的长距离迁移 相联系, 探讨由两者组合而形成
14、的人口迁移的时 这里我们把迁移流动人口首次离开其家乡到外地工作或生活的事件定义为初次流动, 将他们在进入首个流入地后在不同流入地、 同一流入地的不同社区和不同工作单位之间的流动定义为后续流动, 将流动人口向其稳定定居地迁移的行为视为其流迁过程的最终定居 阶段。 821 地理科学36卷 间过程。这些研究表明, 许多家庭因为其成员就 业或其它原因而发生长距离迁移时, 由于对迁入 地缺乏了解, 往往需要在迁入城市进行后续的短 距离迁移以调整其居住区位32。同时, 对迁入地知 识的缺乏使不少长距离迁移者的首次迁移可能失 败, 从而引发另一次长距离迁移, 及随之而来的调 整性短距离迁移33。这些研究都表
15、明, 许多西方社 会的人口迁移也需要经历一个多阶段的复杂时间 过程。西方学者早已致力于对这种迁移过程的定 量分析, 对迁移者在每个迁入地滞留的时长和离开 前一个迁入地前往下一个迁入地的时点做出了详 细准确的刻画 (如Odland and Shumway31) 。尽管 这些工作主要考察的是发达国家在工业社会和后 工业社会时期的现象, 它们对研究中国当今人口迁 移流动的时间过程还是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1 1. .2 2 国内外对中国人口迁移流动时间过程及其空国内外对中国人口迁移流动时间过程及其空 间效应的研究间效应的研究 与发达国家对人口迁移时间过程的研究聚焦 于城市间和城市内部的迁移过程不同,
16、 作为发展 中大国的中国, 迄今乡村-城市人口迁移流动仍在 相关研究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些研究已自觉或 不自觉地从一些侧面涉及人口迁移流动的时间过 程及其空间效应, 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 将时间因素纳入对人口迁移流动过程的 考察之中, 对中国人口迁移流动过程中的一些行 为和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分阶段研究。如蔡昉34将 中国劳动力迁移分为从迁出地转移出来和在迁入 地定居2个阶段, 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中国劳动力的 迁移过程及其制度障碍。刘建波等35在有限数据 的基础上, 对1990年代后期中国省际人口的二次 迁移进行了定量考察和分析, 得出二次迁移者有 很多不同于一般迁移者的特征, 而且回
17、归迁移者 的特点更鲜明的结论。朱宝树和任远的研究则发 现, 流入地流动人口中的大部分都有着后续流动 行为, 他们在流入地居住一段时间以后将返回流 出地或再次迁移; 而定居城镇也是一个逐步演化 的过程, 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已滞留时间越长, 其 继续滞留的可能性就越大3639。张翼的研究也表 明, 流动人口的户口迁移意愿与其流动时间密切 相关, 流动人口进入流入地城市生活与工作时间 越长, 其将农业户口转变为非农户口的意愿就越 强烈40。一些研究还初步考察了流动人口在不同 城市间的流动, 以及省内、 省际流动的地位随流动 次数的增加而发生的变化4144。近年来还有少数 学者涉足流动人口进城后的就业
18、流动这一领域, 其工作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人口迁移流动后续过程 的长期性和复杂性41,45。这些研究都表明, 迁移流 动人口的流迁行为是一时间的函数, 其自身特征、 在流入地的去留及由此导致的空间分布的演变都 与其所处的流迁阶段有关。 2) 对人口迁移流动过程中分离家庭成员的 空间组合及其演变的初步研究。在包括中国在内 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迁移流动过程中, 迁移 流动与重新定居是2个相互联系但在时间上分离 的过程, 处于非定居状态的流动人口往往具有与 一个流出地和一个或多个流入地相关的多重地域 归属。迁移流动人口家庭成员中的一部分往往在 迁出地留守, 即使全家最终迁往他乡, 家庭中不同 成员的迁
19、移流动过程也不是同步的, 并因此使得 分离家庭 (split family) 及其跨地区生计 (multi-lo- cational livelihood) 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 分离 家庭成员间的空间组合及其变化成为在人口迁移 流动时间过程及其空间效应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 题21,46。在中国, 近年来随着人口迁移流动家庭化 进程的加快, 这方面的研究也已引起重视。如杨 菊华和陈传波47、 盛亦男48、 侯佳伟49的研究都表 明, 中国流动人口中分离家庭成员的团聚具有梯 次性, 流动家庭的成员一般分批次到达流入地。 Fan等21的研究则表明, 分离家庭是迁移流动人口 为最大限度地利用流入地和
20、流出地资源而做出的 有意识的家庭内部劳动分工。他们也注意到了近 年来分离家庭成员越来越多地在流入地共同生活 的现象, 但他们认为这还只是分离家庭成员内部 劳动分工的重新安排, 而不是流动人口从暂时迁 移向永久迁移的转变。与此同时, 流动人口子女 在流出地和流入地间就学地选择行为的研究也成 为近年来一个值得重视的动向 (如梁宏、 任焰50) 。 显然, 流动人口的多重地域归属和分离家庭成员 在空间上分离和重聚过程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并 将是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迁移流动研究的一个重要 方面。 3)进入21世纪以来, 对迁移流动人口定居 或回流趋势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关注。尽管由 于数据上的原因, 学者们
21、还难以对回流人口的规 模做出令人满意的估计, 但他们的工作无疑确证 了回流在中国人口迁移流动时间过程中不容忽 822 朱宇等: 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的时间过程及其空间效应研究: 回顾与展望6期 视的地位5154。一些研究在回流人口的特征上得 出了一些重要结论, 认为回流人口有着年龄较 大、 已婚、 男性、 在城市从事体力劳动、 配偶未发 生迁移等特征5254, 而这些特征与一般迁移流动 人口既有共同之处, 又有一些重要区别。与对回 流人口的研究相对应, 近年来对迁移流动人口在 流入地定居意愿和行为的研究也十分活跃 (如蔡 禾55; Zhu23; Zhu and Chen15; 张翼40) 。尽管这
22、些 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在细节上不完全一致, 但在不 同程度上都证实了迁移流动人口长期流迁后在 流迁方向上所形成的在定居、 回流和继续保持流 动上的三维分化, 并初步揭示了影响迁移流动人 口这种多元分化的因素, 其中一些结果, 如定居 意愿较高的迁移流动人口具有年轻、 未婚、 女性 等人口学特征的结论, 恰与对回流人口研究中得 出的结论形成了鲜明对比。上述研究为人们认 识迁移流动人口在其流迁过程最后阶段的空间 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打下了重要基础。 2 2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的时间过程及 其空间效应: 迄今研究的不足 由前文可以看出, 无论是在国外还是中国的 人口迁移流动研究中, 时间确是一个不可或缺的 因
23、素, 迄今研究也已或多或少地引入这个因素, 对 人口迁移流动的某些阶段和某些侧面进行了初步 探讨。但整体而言, 迄今研究还远未完整深入地 揭示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的时间过程及其空间效 应。这主要表现在: 1) 缺乏对各流迁阶段人口迁移流动的具体 环节和演变规律, 以及由此引发的就业、 居住和家 庭特征时空变化的完整、 系统和深入的探讨。由 于缺乏能全面反映人口迁移流动时间过程的相关 历时数据, 迄今文献中关于是否迁移、 迁往何处及 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考察的大都是调查时点上的相 关状况 (如段成荣11; 高更和等14; 刘家强等56) , 仅 有个别研究专门考察迁移流动人口初次流动行为 和流向的工作4
24、5。一些研究虽已认识到迁移流动 人口后续流动的可能性并通过追溯性调查对其进 行了初步研究 (如田明43; 林李月、 朱宇44) , 但其分 析仍较粗糙, 主要侧重于利用流动频数、 频率、 平 均居留时间等指标刻画迁移流动人口后续流动过 程的平均状况, 缺乏对后续流动过程随时间变化 规律的探讨和对迁移流动人口在此过程中主要就 业、 居住特征时空变化的详细刻画, 以及对整个家 庭生命周期过程中家庭成员迁移流动过程变化规 律的研究, 而在基于严格的概率抽样方法获得的 数据基础上进行的这方面研究则更为缺乏。在跟 踪调查数据的基础上, 对迁移流动人口后续流动 的进一步演变 (尤其是向在流入地定居或回流定
25、 居的实际转变过程) 及其时空特征作专门考察的 工作也十分鲜见。此外, 迄今研究在分离家庭成 员空间重聚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机制上尚未达成 一致认识, 对处于不同地理空间的分离家庭成员 的跨地区生计也缺乏深入细致的考察。更为重要 的是, 迄今对人口迁移流动某些环节的研究往往 是在互不关联的情况下分别进行的, 缺乏将人口 流迁的不同阶段联系在一起, 从整体上把握其发 展演变规律的工作, 更缺乏在国际对比的背景下 对多阶段人口流迁过程演变规律的审视。 2)对不同流迁阶段人口迁移流动空间格局的 特点及其变化的研究还受到相关数据的限制。迄 今大量对人口迁移流动空间格局的研究使用的是 通过人口普查、 1%
26、人口抽样调查和年度统计得到 的宏观合计数据, 由此得到的是处于不同流迁阶 段的迁移流动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平均状况。而 处于不同流迁阶段的迁移流动人口具有不同的空 间行为特征, 需要通过分析能够识别迁移流动时 间或阶段的历时数据才能得以揭示。遗憾的是, 此类工作受到研究数据的限制35, 迄今仍十分有 限。尤其值得指出的是, 迄今不少研究对未来中 国人口迁移流动空间格局的判断是建立在对前述 宏观合计数据所反映的趋势进行外推的基础之 上。这种判断的一个重要缺陷是淡化甚至掩盖了 迁移流动人口在其流迁过程中在流迁方向上的分 化, 同时难以及时反映迁移流动人口流迁方向的改 变, 因此无法准确把握人口迁移流
27、动的空间效应。 3)尚未全面揭示迁移流动人口在多阶段长 期流迁过程中空间行为的影响因素, 同时少有涉 及对多阶段流迁视角下人口流迁时空过程演变 机理的理论意义的探讨。在迄今研究中, 迁移流 动人口在城乡间长期的循环流动和非定居状态 往往被视为是中国所特有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 度的产物 (如蔡昉34; 陶然、 徐志刚57) 。然而这 种现象并不是中国的特例, 它在没有与中国类似 的户籍和土地制度的发展中国家也大量存在, 其 发生发展的机制必须在更为全面的分析框架中 823 地理科学36卷 予以进一步揭示17,21,46。事实上, 近年来国内一些 阻碍乡村人口进入城市的制度已经消亡或大为 减弱, 然
28、而迁移流动人口在城乡间保持长期循环 流动和非定居状态的意愿和行为仍未发生根本 性的改变15,22,23,40。而笔者近期的研究表明, 中国 目前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要驱动力的经济发 展模式, 以及在此模式下迁移流动人口在次级 劳动力市场高度集中的状况, 是造成他们就业不 稳定、 社会保障水平低、 在城市的生存能力和定 居意愿有限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 这一因素对 迁移流动人口在定居和非定居状态间选择和转变 的制约作用在迄今的研究中仍受到忽视22,58。同 时, 迄今大部分研究仍是在推拉理论59,60、 刘易斯 的两部门模型和托达罗模型26,27、 双重劳动力市场 理论61、 新迁移经济学理论
29、62等经典理论的框架 下考察中国人口的迁移流动过程。尽管上述理论 对这一过程的不同侧面有一定的解释力, 但未能 完整地解释迁移流动人口在不同流迁阶段的行为 和决策及其变化。如林李月对女性流动人口的研 究表明, 在流迁过程的初期, 人力资本、 经济理 性、 家庭特征和户籍制度都是影响女性流动人口 流动行为决策的主要因素, 但随着流动时间的延 长和流动经历的增加, 经济理性、 家庭特征和户 籍制度的作用逐渐减弱, 社会理性等因素开始发 挥作用63。上述各种影响因素在人口流迁不同阶 段的不同作用也是多阶段流迁视角下人口迁移流 动时空过程复杂性的一种表现, 将其纳入人口迁 移流动的理论框架之中, 进而
30、改进对人口迁移流 动不同阶段和整体过程的理论解释, 对人口迁移 流动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3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的时间过程及 其空间效应研究: 未来展望 基于上述研究, 笔者认为,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 着手解决迄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推动中国人口迁 移流动时间过程及其空间效应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1)加强对人口迁移流动过程的分阶段研究, 完整考察由初次流动-后续流动-最终定居所构成 的人口多阶段流迁的时间过程, 揭示其具体环节 和演变规律, 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空间效应。今后 研究要通过追溯性调查分阶段重建人口迁移流动 经历, 尤其要重视对迁移流动人口后续城市间流 动和最终定居阶段的
31、动向及其空间效应的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 近年来随着中国进入城镇化进程 的中后期, 人口的乡城迁移将趋于减缓, 然而, 这 并不一定意味着人口迁移流动的整体强度也将减 弱。事实上, 根据Zelinsky64的人口移动转变理论 和前述发达国家的经验, 在乡城迁移趋缓之后, 人 口在城市间和城市内部的迁移流动将趋于上升, 中国人口迁移流动是否也将经历这一转变是一值 得密切关注的动向。同时, 中国近年来已出现来 自中西部地区的流动人口向流出地回流的现象, 其发展趋势也需要予以密切观察。显然, 在基于 宏观合计数据和单个调查时点数据基础上进行 的研究都无法达到上述目的, 只有加强对人口迁 移流动过程的
32、分阶段研究, 尤其是后续流动和最 终定居阶段的研究, 才能在上述对中国社会经济 发展规划有着重要影响的问题上做出准确判 断。在此基础上, 还将对单个阶段迁移流动人口 流迁行为的研究结果整合为对其整体流迁过程 的新的规律性认识, 揭示人口多阶段流迁时空过 程的发展演变规律。 2) 将迁移流动人口就业、 居住、 家庭成员的 空间配置以及家庭跨地区生计在流迁过程中的变 化纳入研究框架, 以反映人口迁移流动时间过程 的全貌及其空间效应。这些变化都是人口迁移流 动整体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将其纳入研究框架 不仅有助于更为全面地认识人口迁移流动的时间 过程及其空间效应, 而且也有助于更为深刻地把 握这一过
33、程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和规律, 前 述发达国家对居住迁移的研究和对长距离迁移和 短距离迁移间组合状况的研究就是鲜明的例证。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 迁移流动人口的跨地区生计 特征及其演变是影响其未来迁移流动动向的重要 因素, 近年来随着人口迁移流动家庭化进程的加 快, 这一因素的作用及其变化更需引起关注。 3)组织回顾性调查和长期跟踪调查, 以获取 迁移流动人口流迁过程的历时数据, 并对其进行 细致深入的动态分析。近几年, 一个可喜的现象 是已有一些学者在回顾性调查的基础上对流动人 口的城市间流动过程进行初步研究。但这方面的 工作还比较粗糙, 相关数据收集方法还需要予以 进一步改进, 以获得人口
34、迁移流动在时间过程和 生计特征上的完整信息, 而后通过生存分析等方 法对其进行深入的动态分析。同时还应当看到, 上述调查大部分是地区性的, 其中一些还不是严 824 朱宇等: 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的时间过程及其空间效应研究: 回顾与展望6期 格意义上的概率性抽样调查, 适时组织对全国迁 移流动人口有代表性的回顾性调查和长期跟踪 调查也必须尽快提上议事日程。这里特别需要 指出的是, 在长期跟踪调查基础上对迁移流动 人口进行的研究在中国十分薄弱, 今后尤其需 要倡导和加强。在这方面, 前述发达国家在家 庭生命过程的框架下考察家庭及其成员迁移过 程的工作是值得借鉴的。事实上, 来自农村的 中国流动人口的
35、打工生涯也有着随年龄变化的 生命周期, 组织这方面的长期跟踪调查研究, 对 于完整地认识中国人口迁移流动随时间变化的 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4) 在对中国人口迁移流动时间过程及其空 间效应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发展和改进人口 迁移流动的相关理论。应当看到, 前述发达国家 的相关研究所考察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在其城镇化 进程已接近尾声甚至完成后的情况, 针对发展中 国家城镇化进程中人口迁移流动时间过程及其空 间效应的研究在国际上仍是一个薄弱的领域, 这 方面的理论研究则更为缺乏。同时, 迄今国际上 针对城镇化进程中人口迁移的理论所解释的都是 一种其时间过程已被高度简化的现象; 在多阶段 流迁的视角下
36、, 对比、 分析不同流迁阶段迁移流动 人口主要空间行为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的异同, 揭示现有理论在此视角下的不足, 进而发展适合 不同阶段迁移流动人口主要空间行为及其演变的 综合理论框架, 无疑将是中国人口地理学者在国 际上能为相关理论的改进、 丰富和发展做出贡献 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方面研究还必须打破将中国 人口迁移流动过程 “特例化” 的倾向17, 加强国际合 作和对比研究, 在更为宽广的空间视野和更为深 远的历史演变中概括和总结中国人口迁移流动时 间过程及其空间效应的发展演变规律, 并将中国 所特有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与在发展中国普遍 发生作用的流动人口自身的社会经济特征和家庭 策略、 以及
37、其流入地劳动力市场特征和二元分割 等因素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 在此基础上获得对 中国人口迁移流动时间过程及其空间效应影响因 素的全面认识, 为人口迁移流动流动研究做出中 国学者独树一帜的理论贡献。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ReferencesReferences) :) : 1Liang Zai, Ma Zhongdong. China s floating population: New evidence from the 2000 censusJ. Population and Develop- ment Review, 2004, 30(3): 467-478. 2丁金宏, 刘振宇, 程丹明
38、, 等. 中国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与流 场特征J. 地理学报, 2005, 60(1): 106-114. Ding Jinhong, Liu Zhenyu, Cheng Danming et al. Areal differentiation of in- ter-provincial migration in China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ow field.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5, 60(1): 106-114. 3Fan C C.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population redi
39、stribu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1990 and 2000 census com- parisonsJ.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2005, 57(2): 295-311. 4王桂新, 潘泽瀚, 陆燕秋.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变化及 其影响因素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 J. 中国人口科学, 2012, 32(5): 2-13, 111. Wang Guixin, Pan Zehan, Lu Yanqiu. Chinas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pat
40、terns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Evidence from year 2000 and 2010 pop- ulation census of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 ence, 2012, 32(5): 2-13, 111. 5蔡建明, 王国霞, 杨振山. 我国人口迁移趋势及空间格局演变 J. 人口研究, 2007, 31(5): 9-19. Cai Jianming, Wang Guoxia, Yang Zhenshan. Future trends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m
41、igration in China. Population Research, 2007, 31(5): 9-19. 6段成荣, 杨舸. 我国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分布变动趋势研究J. 人 口 研 究, 2009, 33(6): 1-12. Duan Chengrong, Yang Ge. Trends in destination distribu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i- na. Population Research, 2009, 33(6): 1-12. 7王桂新. 城市农民工的分布、 居住与社会融合以上海为 例J. 人口研究, 2005, 29(
42、4): 39-41. Wang Guixin. The distri- bution, living, and social integration of urban migrant workers: 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Population Research, 2005, 29(4): 39-41. 8李志刚, 吴缚龙, 肖扬. 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广州 新移民居住分异研究J. 地理研究, 2014, 33(11): 2056-2068. Li Zhigang, Wu Fulong, Xiao Yang.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43、 of new migrants in Guangzhou, China: A study of the 6th census.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4, 33(11): 2056-2068. 9李志刚, 刘晔, 陈宏胜. 中国城市新移民的 “乡缘社区” : 特征、 机制与空间性以广州 “湖北村” 为例J. 地理研究, 2011, 30 (10): 1910-1920. Li Zhigang, LiuYe, Chen Hongsheng. Charac- teristics, mechanism, and spatiality of neo-migrantsho
44、me- place-based communities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Hubei Vil- lage,Guangzhou.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1, 30(10): 1910- 1920. 10 蔡昉. 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成因、 趋势与政策J. 中国人口科 学, 1995, 15(6): 8-16. Cai Fang. The causes, trends and poli- cies of migration and flow.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 ence, 1995, 15
45、(6): 8-16. 11 段成荣. 省际人口迁移迁入地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 人口 研究, 2001, 25(1): 56-61. Duan Chengrong. Factors influenc- ing choices of in-migrant places in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Population Research, 2001, 25(1): 56-61. 12 Shen Jianfa. A study of the temporary population in Chinese cit- 825 地理科学36卷 iesJ. Habitat
46、International, 2002, 26(3): 363-377. 13 王桂新. 迁移与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M . 北 京: 科学出版社, 2005 . Wang Guixin. Migration and develop- ment: An Empirical Study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5. 14 高更和, 李小建, 乔家君. 论中部农区农户打工区位选择影响 因素以河南省三个样本村为例J. 地理研究, 2009, 28 (6): 1484-1493. Gao Genghe,
47、 Li Xiaojian, Qiao Jiajun. Re- search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mployment location choice for farm households in agriculture area of Central Chi- na: A case study for three sampling villages in Henan province.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9, 28(6): 1484-1493. 15 Zhu Yu, Chen Wenzhe. The settlement
48、 intention of Chinas float- ing population in the cities: Recent changes and multifaceted in- dividual-level determinantsJ. Population, Space and Place, 2010, 16(4): 253-267. 16 朱宇, 林李月. 流动人口的流迁模式与社会保护:从 “城市融入” 到 “社会融入” J. 地理科学, 2011, 31(3): 264-271. Zhu Yu, Lin Liyue. Mobility patterns of floating
49、population and their so- cial protection: Moving from urban inclusion to social inclu- sion.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 31(3): 264-271. 17 朱宇. 国外对非永久性迁移的研究及其对我国流动人口问题 的启示J. 人口研究, 2004, 28(3): 52-59. Zhu Yu. Overseas research on non-permanent migr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issues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ina. Population Research, 2004, 28(3): 52-59. 18 王国辉, 穆怀中. 中国乡城迁移过程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J. 中国人口科学, 2007, (3): 22-30. Wang Guohui, Mu Huai- zhong. Analizing the process and predicting the trend of Chi- nas rural-urban migration.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 ence, 2007, (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