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环路道路整体改造项目交通安全设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52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北环路道路整体改造项目交通安全设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5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环路道路整体改造项目交通安全设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52页).doc(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环路道路整体改造项目交通安全设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 49 页目 录第1章 总 论11.1 项目概述11.2编制依据与原则11.3项目建设背景31.4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31.5项目建设起止时间31.6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31.7主要经济指标表41.8研究结论4第2章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62.1城市基本情况62.2自然条件72.3自然资源72.4经济发展9第3章 建设必要性123.1加强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123.2九条措施进一步完善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13第4章 项目拟建地点及建设条件174.1项目拟建地点174.2项目地理位置与交通174.3气候条件174.4地形地貌174.5水
2、文地质184.6地震18第5章 工程设计19第6章 环保与节能326.1环保326.2节能评价35第7章 劳动安全377.1 施工安全设施377.2 交通安全设施37第8章 项目实施进度与工程管理398.1 项目实施进度398.2 工程管理39第9章 招投标管理41第10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410.1编制原则4410.2编制依据4410.3工程数量及投资估算44第11章 社会效益评价49第12章 结论50第1章 总 论1.1 项目概述1.1.1项目名称及拟建地项目名称:*县北环路道路整体改造项目交通安全设施工程 项目拟建地:*县北环路。建设项目性质: 新建项目建设单位: *县公安局交警大队
3、1.1.2建设单位概况*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位于*县云兴镇兴隆街,属行政执法单位,共有工作人员86名,负责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1.2编制依据与原则1.2.1 编制依据1、*县城市总体规划;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5768-2009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F712006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6、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18833-20127、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27-20098、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道路规划平面图;9、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0、相关各专
4、业的国家设计规范;11、建设单位的委托及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1.2.2 编制原则1在*县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城市道路工程的发展现状,统一规划、合理安排、从实际出发、妥善处理好工程建设中预见的问题;2坚持科学态度,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既要体现交通安全设施建设技术先进性,又要体现出建筑材料的节能、环保性,又要表现建设过程中安全可靠性;3贯彻城市道路为工业生产发展服务的原则,以美化城市环境和为各行业服务的方针,同时大力改善城市环境,塑造城市特色文化,提高城市品位,确定合理的道路方案;4考虑建设区域的经济发展计划和城市建设发展。1.2.3主要研究内容1调查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
5、、城建现状;2调查、研究交通安全设施布置方案,沿线主要控制点的合理性;3研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研究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5研究拟建项目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地震等自然条件对公路建设的影响程度;6预测项目建设后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环保措施;7计算主要工程量、估算工程投资;8根据资金筹措的可能,研究实施方案及工期安排;9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3项目建设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县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的对外交通及城市道路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道路网基本形成并逐步完善。2016年政府对北环路实施了整体改造工程,该项目的建设意义重大。项目的建设将完善城区道路路网结构,缓解了交通
6、压力。由于,北环路道路两旁学校、商铺、居民区较多,交通环境复杂,安全隐患较多,因此,需配套建设交通安全设施,完善路网建设,给市民提供一个安全的出行环境。1.4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项目需建设隔离护栏4.7km,道路标志牌5块,学校提示牌4块,限速标志牌4块,让行标志牌6块,长途指路牌2块,人行隔离桩5组。1.5项目建设起止时间2016年10月2016年12月,共计3个月1.6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1、项目总投资599.69万元,其中工程费550.35万元,建设工程及其他费用20.78万元,基本预备费28.56万元。2、资金来源:县财政拨款。1.7主要经济指标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 标 名 称单位
7、指 标备 注1隔离护栏m47002道路标志牌套53学校提示牌套44限速标志牌套45让行标志牌套66长途站指路牌套27人行隔离桩组58项目总投资万元599.698.1工 程 费万元550.358.2其它费用万元20.788.4预 备 费万元28.569项目建设工期月31.8研究结论1、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县总体规划,较好地贯彻了县政府加快城市发展的决定,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加快城乡结合部的发展和城镇一体化的建设。2、项目位于北环路,项目建设地交通十分便利。该地段生态环境良好。3.项目的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网建设,改善该区域交通条件,给居民提供一个安全的出行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4项目的
8、建设将有利于改善和提升*县基础设施条件,带动沿线土地增值。5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县的发展。6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第2章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2.1城市基本情况*县地处塞北高原,东靠历史名城大同,西接晋北大门右玉,南邻煤电新都朔州,北眺草原明珠呼市,全县海拔在1020米2013米之间,国土总面积1314平方公里,地貌特征以黄土丘陵区为主,气候类型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全县辖9个乡镇228个行政村,总人口14.9万人。*县土地广阔,林草富集,物华天宝。境内煤炭资源禀赋优越,已探明的煤炭储量达174.5亿吨,现有煤矿31座,
9、其中千万吨煤矿2座,90万吨以上的矿井18座,“十二五”末,全县煤炭产量可达5000万吨,是全国重点产煤大县和全国优质动力煤基地县。持久造林绿化,生态环境较为优良,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了45.03%,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是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同时,*县历史悠久, 文化积淀厚重,为全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古堡悠韵,长城绵延,生态蓊郁,景色宜人,边塞文化独具特色,为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近年来,该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型跨越发展为主线,围绕“两地一城”建设目标,开拓进取、团结奋斗,开创了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政治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已先后跻身为全国造林绿
10、化模范县、全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先进县、全国农村电气化先进县、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县和全国体育先进县。 2.2自然条件地貌:*县境内地势高亢,起伏较大,海拔1020米2013.4米之间,是山西省平均海拔较高的地区之一。西北部的五路山最高,海拔2013.4米;最低处1020米,位于十里河流域*县与大同市南郊区交界处。全境四面多山,中部为丘陵。地貌类型较复杂,平川少,山地和丘陵多,河川阶地面积314.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3.9%,而山地和丘陵面积达1000.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6.1%。由于地质构造和长期外力的作用,形成了西北、东南高;中间和西南低的地貌特征。气候:*县属温带
11、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较热多雨,秋季潮湿温热,冬季寒冷少雪。河流:*县的河流属黄河和海河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分别为78平方公里和1236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有十里河、源子河、苍头河、大峪河、山井河、淤泥河等到6条,十里河是本县最主要的河流,水经注称武州川水,山西通志称肖画河,横贯县境东西,流经6个乡镇,在境内全长46公里,流域面积931平方公里。2.3自然资源土 地 资 源*县地处黄土高原北沿,地势高亢,起伏较大,土地十分广阔。全县总土地面积1314平方公里。水利 资 源全县水资源总量4800万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储量3991万立方米,可开采量2000万立方米,可利
12、用量3266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储量仅为225立方米,约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十分之一。植 物 资 源该县植物可分木本、野生草本植物两大类。木本植物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门,有松、柏、桦、榆、杨、柳等10科,28个树种;有沙棘、绣线菊、黄刺玫、虎榛子、山毛桃、灰栒子等36个灌木种名。该县野生植物以旱生草本植物为主,由蕨类、裸子、被子、菌类等多种植物成份组成。天然野草已定为64科,216属,300多种。其中:大黄、王不留、芍药、黄芪、甘草、狼毒、防风、益母、黄芩、车前子、党参、一技蒿、苍术、菊花、蒲公英、苍耳、苦苣、白茅、泽泻、秦艽等40多种有药用价值。且苦苣、大黄、甘草、狼毒等植物生长范围广,数
13、量多。矿 产 资 源*县以矿产特别是煤炭资源丰富著称,而且开采条件良好,加之便利的交通,形成本县得天独厚的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对发展县域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支援国家建设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境内资源禀赋优越,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炭、粘土、高岭土、石灰岩、浮石、玄武岩、云母等,尤其以煤炭资源最为丰富,全县含煤面积达650平方公里,探明煤炭资源储量174.5亿吨,是全国优质动力煤基地县,目前境内共有煤矿31座。2.4经济发展2015年全年全县生产总值348765万元,比上年下降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844万元,增长6.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7%;第二产业增加值118
14、924万元,下降6.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4.1%;第三产业增加值202997万元,增长5.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8.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757元。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99504万元,下降4.6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320万元,下降24.41%。税收收入23985万元,下降12.59%。其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建税共计完成税收21540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26786万元,增长14.42%。其中农林水支出15816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596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1475万元,教育支出20996万元。居民消费品价格比上年上涨1.8%。其中,食
15、品价格下降2%,烟酒价格上涨40.6%,衣着价格下降1.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价格上涨10.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13.8%,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0.4%,娱乐和文化服务价格上涨4.2%,居住价格上涨6.5%。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0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以内。全年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26087公顷,比上年减少1676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21598.5公顷,减少462.5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992公顷,减少561公顷。全年粮食产量33769吨,减少90吨,下降0.27%;油料产量2228吨,增加21吨,增长0.95%。全年造林面积2733公顷,四旁植树65万株,幼林抚育6
16、7公顷,育苗400公顷。全年猪牛羊肉总产量7028吨,下降0.82%。其中,猪肉产量2416吨,增长23.39%;牛肉产量588吨,增长5.95%;羊肉产量4024吨,下降12%。年末生猪存栏24282头,出栏21968头;羊存栏261383只,出栏254856头。牛奶产量5600吨,下降3.45%。禽蛋产量1375吨,下降10.13%。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2.5万千瓦,增长0.8%,使用化肥5952吨,地膜95吨。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7411万元,下降15.8%。全社会原煤产量750万吨,增长6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380万吨,增长20.63%。
17、发电量17006万千瓦时,下降31.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585万元,下降16.84%。其中,煤炭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9217万元,下降15.75%;电力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764万元,下降22.81%;食品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04万元,下降20.63%。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085700万元,下降11.61%。 其中,第一产业投资5933万元,下降96%;第二产业投资981198万元,增长49.21%,其中煤炭投资508871,电力投资423390;第三产业投资98569万元,下降76.39%。2015年末全县共有铁路线3条,运输能力500万吨。公路通车里程1344
18、.86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2.64公里,全县公路网密度102.3公里/百平方公里。年末全县拥有二级汽车站1座,四级乡镇客运站4座,客运企业3家,客车86辆,长途班线11条,通车行政村数为220个,全年客运量133.2万人次,旅客周转量4711.2万人公里;全县有货运大型企业4家,登记在册货车3310辆,货运量157.2万吨,货物周转量29942.8万吨公里。全年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收入6773万元,增长21.7%。其中,邮政业务收入732万元,增长7.6%;通信业务收入6041万元,增长23.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8200户,移动电话用户109946户。全县宽带接入用户15254户。第3章 建设
19、必要性交通安全设施主要包括交通标志标线、交叉口渠化、隔离设施、行人过街设施、信号控制系统等等,它和道路一起构成了整个交通环境。作为道路交通的必备要件,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交通安全设施作为静态管理越来越受到各级交通管理部门的重视。3.1加强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1、改善交通环境,提高通行能力,优化交通环境。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以图、文、光等直观形象的说明,为交通参与者提供了可视化的交通环境,起到了有效的交通诱导作用,主要突出在引导、警示、禁止三个方面。路口的导向箭头、车辆分道线、人行横道线等标线起到了引导车辆正确分流、按道行驶等重要作用。限速、禁行、单行、出租车、公交
20、车临时泊位等标志提示车辆正确行驶、减少乱停乱放.太阳能黄闪灯、减速带、事故多发区标牌等则起到了警告驾驶人安全行驶的作用。路中安全隔离带、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隔离带等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禁止作用,避免了逆向行驶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和行驶。2、遏制交通事故,体现以人为本,高度关爱生命。道路交通环境由人、车、路三要素组成,人是整个道路系统的核心,每起事故的发生都与人密切相关,分析事故原因,大都是由疲劳驾驶、酒后驾驶、操作不当、横穿马路等人为因素造成。如果单靠教育、处罚等手段,从人的方面减少事故的发生,显得过于势单力薄,毕竟人本身具有不可靠性,不能指望通过培训和管理使人不犯错误,特别是国家进入汽车化的初
21、期,驾驶人的操作错误高发是必然趋势。事故的原因并不一定能直接引导我们提出整治措施,我们应从其他因素中寻找有效措施,完善与改进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便是其中一项更长久、更经济、更有效的措施。近年来,各级交通管理部门广泛开展的事故多发点段的排查整治便是有力的证明,对不明显、认识性差的交通标志、信号灯进行改进,在事故隐患点段,采取安装黄闪灯,设置减速带,增设隔离防护等措施后,事故呈明显下降趋势。3、交通警察是动态管理,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是静态管理,动、静结合才构成了完整的交通管理。如果仅有交通警察的动态管理是远远不够,试想,交警毕竟是有限的,交警看不到的地方,交警下班以后,交通秩序靠谁去管理,由谁来规范。由
22、此可见,交通安全设施是“永不下岗的交通警察”,它协助交警规范交通行为、传递交通信息,与路面民警管理形成了一个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统一体。4、随着人流、车流、物流的迅猛增长,交通安全设施作为非执法手段在交通管理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表现形式也由简单的标志、标线、信号控制,逐步向高科技的电子监控、智能信号等方向发展,如果说完善交通安全设施是交通管理及至城市建设所必然的发展趋势,那么提高科技含量便是完善交通安全设施的发展方向。3.2九条措施进一步完善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1、将交通纳入城市规划。政府要加大对辖区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的投资力度,按照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完善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的建设
23、,做到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移交。2、重视道路先天设计。交通管理设施是依据道路的基本条件来设计的,道路建设存在的先天缺陷给交通管理带来的困难将是后期的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所无法弥补的。因为道路标线、路口的渠化、信号灯的安装都必须依据道路和路口的基本条件来施划和设计,道路、路口的宽度、隔离带或绿化带距路口的距离等对车道划分、路口渠化、信号灯的安装都至关重要。3、完善交通指示标志。当前迫切需要做到是要迅速完善各种交通管理设施,为规范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行为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同时及时清理、维护、更新破损和不符合国标的部分标志。4、优化路口通行能力。对交通流复杂的交叉口要先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路 道路 整体 改造 项目 交通安全 设施 工程 可行性研究 报告 5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