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体育试题(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体育试题(6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前儿童体育试题-第 5 页学前儿童体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幼儿园适宜开展的体育活动是( ) A.拔河 B.长跑 C.走平衡木 D.长时间悬吊2.安排儿童常规体育活动,应于饭前、饭后至少间隔( )分钟以上。 A.20 B.30 C.40 D.503.学前儿童体育活动运动负荷的特点是( ) A.强度较小,密度较小,时间较长 B.强度较大,密度较大,时间较短 C.强度较小,密度较大,时间较短 D.强度较小,密度较大,时间较长4.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中品德教育侧重于培养儿童的( ) A.道德认识和道德行
2、为 B.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 C.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5.根据不同的练习环境,条件及不同的动作组合而进行的练习法,称之为( ) A.分解练习法 B.变换练习法 C.重复练习法 D.循环练习法6.在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最早建立巩固的动作动力定型的阶段是( ) A.动作学习的泛化过程阶段 B.动作学习的分化过程阶段 C.动作学习的巩固过程阶段 D.动作的自动化过程阶段7.下列不属于学前儿童身体形态,生长发育最基本测查指标的是( ) A.坐高 B.头围 C.胸围 D.呼吸差8.蹦蹦床属于固定性运动器械中的( ) A.摆动类 B.旋转类 C.弹跳类 D.钻爬类9.儿童最早发展的是身
3、体的中部动作,然后是双臂和腿部动作,最后是腕、手及手指动作,这表明儿童动作发展遵循了( ) A.由首至尾和由近及远的规律 B.由首至尾和由粗到细的规律 C.由近及远和由粗到细的规律 D.由近及远和由细到粗的规律10.学前儿童体育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 ) A.早操活动 B.体育课 C.户外活动 D.三浴锻炼11.体育游戏的分类一般应选择( ) A.按动作性质分类的方法 B.按游戏情节分类的方法 C.按运动负荷分类的方法 D.综合分类的方法12.增强学前儿童体质最有效的途径是( ) A.课堂教学 B.家庭环境 C.体育锻炼 D.劳动锻炼13.下列活动中,最能促进儿童身体两侧肌肉力量协调发展的是
4、( ) A.抛接球 B.摇马 C.平衡板 D.攀登14.调整幼儿体育游戏的活动量最主要应考虑( ) A.幼儿生理变化 B.幼儿活动兴趣 C.幼儿对游戏的掌握程度 D.幼儿对游戏的参与程度15.儿童对自抛自接球和短距离相互抛球的掌握一般在( ) A.托班 B.小班 C.中班 D.大班16.体育课中合理运用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之比,指的是体育课的( ) A.一般密度 B.运动密度 C.练习密度 D.单一密度17.科学安排学前儿童运动量应遵循的原则是( ) A.以大运动量为主 B.适量性 C.由大到小 D.高难度18.对中班儿童而言,下列口令要求适宜且正确的是( ) A.立正时,上体正直,两臂自然下垂
5、,眼睛正视前上方 B.稍息时,两脚平行站立,两臂自然下垂,眼睛看前方 C.原地踏步时, 上体正直,上下肢协调地踏步 D.齐步走时,上体正直,自然向前走,两臂前后自然摆动19.徒手操中,幼儿的上肢动作是指( ) A.举、振、转、绕等动作 B.举、振、转、屈、伸等动作 C.举、屈、伸、转、绕环等动作 D.举、振、屈、伸、绕等动作20.儿童身体器官的惰性相对较小,机能活动能力上升较快,因此( ) A.准备活动的时间可短些,活动量可稍快增大 B.准备活动的时间可长些,活动量可稍快增大 C.准备活动的时间可短些,活动量可稍慢增大 D.准备活动的时间可长些,活动量可稍慢增大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6、)1.体育游戏中具有定向作用的是_。2.目前体育课多采用“开始(或准备)_结束”课的结构。3.三浴锻炼中的“三浴”主要是指空气浴、日光浴和_。4.所谓“体质”,就是人的_质量。5.小班儿童学习新的体育游戏时,主要角色一般由_担当。6.耐力素质体现了肌肉耐力、_耐力和全身耐力的综合状况。7.练习法是指儿童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根据体育目标和具体要求,有目的地反复进行_的方法。8.儿童平衡练习应以_平衡练习为主。9.模仿操是学前儿童按照_的操节顺序和要求,选用一些模仿形象化的动作组成的。10.体育活动主要是通过_来实现其教育任务的。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身体素质2.动作技能3.体
7、育游戏活动方式4.体质群体评价5.体育课的结构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提高学前儿童身体素质的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2.如何选编幼儿徒手操?3.走、跑、跳、投掷等基本动作练习的指导重点。4.开展游泳活动的指导建议。5.测定学前儿童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发展的项目指标。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论述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目的和任务。2.请阐述在设计和指导儿童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如何贯彻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六、案例分析题(10分)案例 在某园的一堂主题为跳跃的体育公开课上,小(二)班的王老师为了把课开好,想了不少办法。整堂课从开始到结束始终在紧张、活泼的游戏氛围中进行,既
8、有集体的游戏,如青蛙妈妈(由教师扮演)带领小青蛙(由幼儿扮演)一起练习本领(随着音乐做蛙跳动作),也有分散游戏,如组织幼儿玩民间隔房子(在地上划上方格,幼儿在其中蹦跳)等。课后,观摩的老师们发现,绝大多数孩子是满头大汗,许多孩子嘴里直叫:“唉呀,真好玩,可就是累死我了。”问题 请指出这节公开课的不足之处,并说明理由。学前儿童体育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C 2.B 3.C 4.D 5.C 6.C 7.D 8.C 9.C 10.B 11.D 12.C 13.C 14.A 15.C 16.A 17.B 18.C 19.D 20.A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9、游戏任务2.基本3.水浴4.身体5.教师6.心肺7.身体练习8.动力性9.徒手操10.身体练习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身体素质是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功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应,是表现一个人能有效地活动的一种能力,有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性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 2.动作技能也称运动技能。它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或理解为按一定的技术要求完成动作的能力。 3.是体育游戏结构要素或主要成分之一,是实现任务的途径,是活动的组织和练习方法。 4.主要是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体质发展的总体特征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增强体质有关的指导性建议。 5.是指组成一堂
10、课分为几个部分,各个部分的时间分配,以及教学进行的顺序、教师和儿童活动的组织内容等。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意义:(1)提高身体素质的过程,是增强儿童体质的过程。 (2)提高身体素质,是发展儿童基本活动能力的基础。 (3)提高身体素质,有助于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应注意的问题: (1)必须与增强儿童体质,增进儿童健康紧密相联系,避免开展对身体有任何伤害的运动。 (2)必须考虑到儿童身体素质的特点,避免运动员化、成人化或小学化。 2.(1)选编的动作要符合各班的年龄特点,难易适度,舒展大方,优美协调,符合科学性。 (2)选编的动作,不能让儿童有屏气的现象,以免影响健康,选编的
11、顺序是上肢、下肢、腹背、跳跃、整理等运动,并遵循由易到难、运动负荷由小到大的原则。 (3)选编各种徒手操时,要充分体现出各个种类的特点,发挥不同效能。 (4)安排好各班体操的操节和呼号。 (5)选编时要考虑气候、场地、人数等条件。 3.(1)走练习的指导重点是腿的动作和躯干姿势。 (2)跑练习的指导重点是腿的动作。 (3)跳跃练习的指导重点是起跳和落地。 (4)投掷练习的指导重点是全身肌肉力量的协调活动。 4.(1)儿童下水前做好准备活动,并用水冲洗身体。出水后迅速擦干身体并适当做些活动。 (2)逐步降低水温,使儿童逐渐适应。根据儿童体力决定儿童水中活动的具体内容。 (3)在水中不许儿童打闹相
12、互泼水。 (4)保持池水清洁。 (5)儿童参加游泳活动前后做身体检查。 5.(1)坐位体前屈。 (2)立定跳远。 (3)沙包掷远。 (4)单脚跳。 (5)20米快跑。 (6)100米、200米、300米慢跑。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目的是有效增强体质(1分),促进身心素质全面发展(1分),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以备将来能担负起新世纪的建设人才和重大任务。 任务: (1)积极全面锻炼,增强儿童体质。 (2)发展基本动作和掌握基本动作的初步技能,发展身体素质,使儿童的动作灵敏、协调。 (3)培养儿童机智、勇敢、遵守纪律等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
13、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2.(1)深入观察和了解儿童,切实掌握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如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身体的发育状况和基本动作的发展水平、接受能力等,做到对每名儿童全面了解,心中有数。 (2)要把一般要求与个别要求结合起来。同一班内的儿童,年龄相仿,具有良心发展的一般年龄特征,但具体情况存在个别差异,因此,在一般要求的基础上要做到个别对待。 (3)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体育活动目标,选择与安排合理的活动内容,确定合适的活动组织形式和教法,并注意合理安排活动中的运动负荷。 (4)要从客观条件的实际出发。即应从开展体育活动的具体条件出发,考虑地区、季节、气候等特点,并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和器材开展体育活动。六、案例分析题(10分) (1)不足之处:运动密度太大,表现在绝大多数孩子课后满头大汗,许多孩子直叫“累死了”。 (2)基本理由是: 违背了儿童运动量应以中等强度为最佳选择的原则。 违背了动静交替、强弱交替的原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