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7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第 6 页生理学(physiology):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研究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细胞直接生存的体内环境。稳态(homeostasis):之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体液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神经调节(neuroregulation):是通过反射调节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调节方式。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经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neurohumora
2、l regulation):人体内多数内分泌现货内分泌细胞接受神经的支配,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成为神经调节的传出部分,这种调节方式成为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的反应。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是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原来活动相反方向改变。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是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原来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前馈(feed-forward):控制部分在反馈信息尚未达到前已受到纠正
3、信息的影响,及时纠正其指令可能出现的错误,这种控制形式称为前馈。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非脂溶性物质借助细胞膜蛋白(通道、载体)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经行转运的方式,不消耗能量。原发性主动转运(primary active transport)是指利用离子泵分解ATP产生的能量将离子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进行转运的过程。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是指驱动力不是直接来源于ATP的分解,而是来自原发性主动转运形成的离子浓度梯度而进行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方式。静息电位(RP):静息时质膜两侧存在的外正内负
4、的电位差成为静息电位。动作电位(AP):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可逆的,可扩布的迅速的电位波动。可兴奋细胞(excitable cell):受阈上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细胞,包括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将刺激的时间固定,能使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兴奋性(excitability):可兴奋组织受到阈上刺激能够产生兴奋的能力。终板电位(end-plate potential):神经-接头处终板膜上的局部极化电位。肌节(sarcomere)横纹肌纤维上每两个相邻Z线之间的区域称为一个肌节,是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兴奋收缩偶联(excitat
5、ion-contraction coupling):将肌细胞的电兴奋和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机制称为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收缩是肌肉只有张力增加而长度保持不变的的收缩形式。等张收缩(isotonic contraction):收缩是指发生肌肉缩短而张力不保持不变的收缩形式。肌肉收缩能力:(contractility):是指与负荷无关的决定肌肉收缩效能的肌肉本身的内在特性。强直收缩(tetanus):血细胞比容(hemoatocrit):血细胞展全血容积的百分比,正常值为:成年男性:40%50%,成年女性:37%48%。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
6、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的下沉速度,称为红细胞渗透脆性(isomotic tragility):红细胞在低渗盐容易中发生的膨胀破裂的特性称为血型(blood group)通常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内源性凝血(intrinsic pathway):由因子XII启动,参与该凝血的因子全部来源与血液。等渗溶液(iso-osmotic solution):渗透压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如0.85%d的Nacl溶液,5%葡萄糖溶液、1.9%的尿素溶液。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通常为0.8s。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
7、ume):一侧心室在一次心博中射出的血量,正常成年人为6080ml。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称为,一般健康成年男性在安静状态下的心输出量为4.56.0L。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博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健康成年人的射血分数为55%65%。心指数(cardiac index):以单位面积计算心输出量称为,中等身材的健康成年人在安静和空腹状态下的心指数为3.03.5L/(minm2)异长调节(heterometric regulation):在增加前负荷时,心肌收缩力加强,博出量增大,每搏功增加,这种改变心肌初长度而引起心
8、肌收缩力的改变的调节方式称为等长调节(homometric regulation):心肌收缩能力增强,每搏功增加,心脏泵血能力增强,这种通过改变心肌收缩能力的心脏泵血功能调节方式称为心肌收缩能力(myocardiac contractility)心肌不依赖于前负荷和后负荷而能改变其力学活性的内在特性。心力储备(cardiac reserve):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可用心脏最大输出量来表示。期前收缩(premature systole)期前兴奋(premature exciting):如果在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后、下一次兴奋到来之前,心室受到外来刺激,则可提前产生一次兴奋和收缩,分
9、别称为期前兴奋和期前收缩。心音(heart sound):由于心脏瓣膜关闭和血液流速改变等因素引起的声音。窦性节律(sinus rhythm):由窦房结起搏而形成的心脏节律称为窦性节律。传导性(conductivity):是指心肌细胞具有传导兴奋的能力或特性。房室延搁(atrilventricular delay):房室交界处细胞传导速度很慢,且房室交界是兴奋由心房传至心室的唯一通道,因此兴奋右心房传至心室需要一个时间延搁,称为血压(blood pressure):是指流动着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的血管壁的侧压力。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通常将右心房和胸腔内大
10、静脉的血压称为虑过(filtration):生理学中将由于血管壁两侧静水压和胶体渗透压的差异而引起的液体由毛细血管内向毛细血管外移动的现象称为重吸收(reabsorption):是指肾小管上皮细胞将物质从肾小管中转移至血液中的过程。紧张(tonus):生理学中将神经或肌肉等组织维持一定程度的持续活动称为气胸(pneumothorax):在外伤或疾病等原因导致胸壁或肺破裂时,胸膜腔与大气相通,空气将立即从外界或肺泡进入负压的胸膜腔,导致胸膜腔的密闭性消失,肺将因自身的内向回缩力的作用而塌陷,不在岁胸廓的运动而节律性的扩张和缩小,这种现象称为气胸。潮气量(TV):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正常
11、成年人平静呼吸时的潮气量为400600ml。补吸气量(IRV):平静吸气末,再尽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气体量称为补吸气量,正常成年人的补吸气量为15002000ml,补吸气量反应吸气的储备量。补呼气量(ERV):平静呼气末,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正常成年人的补呼气量是9001200ml,补呼气量反应呼气的储备量。余气量(RV):最大呼气末上存留于肺内不能呼出的气体量称为,正常成年人的余气量为10001500ml。深吸气量(IC):从平静呼气末做最大吸气时所能吸入的气体量称为,他是潮气量与补吸气量之和,是衡量最大通气潜力的一个标准。功能余气量(FRC):平静呼气末上存留于肺内的气体量成为功能余气量,它是
12、余气量月补呼气量之和,正常人约2500ml,它的生理意义在于缓冲乎其过程中肺泡气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幅度。用力肺活量(FVC):是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其所能呼出的气体量。时间肺活量(FEV):一次最大吸气后在尽力尽快呼气时,在一定时间内能呼出的气体量。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他等于潮气量和无效腔之差与呼吸频率的乘积。通气/血流比值(ventilation/perfusion ratio):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和每分钟血流量之间的比值,正常成年人静息时比值约0.84Hb氧容量(oxygen capacity of Hb):在1
13、00ml血液中,Hb所能结合的最大氧气量称为,而实际能结合的氧气量称为Hb氧含量(oxygen content of Hb)Hb氧饱和度(oxygen sateration of Hb):Hb氧含量与Hb氧容量的比值称为P50:是指使Hb氧饱和度达50%是的氧分压,正常值为26.5mmHg。氧离曲线:是指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氧分压之间的相互关系曲线,为一特有的S形曲线,上段平坦,下段陡峭,这是血红蛋白特性造成的。波尔效应(Bohr effect):pH降低或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时,Hb对氧气亲和力降低,P50增大,氧解离曲线右移;而pH升高或二氧化碳分压降低时,则Hb对氧气的亲和力增加,P50降低,
14、氧解离曲线左移。酸度对Hb氧亲和力的这种影响成为何尔登效应(Haldane effect):氧气与Hb结合可促使二氧化碳释放,而去氧的Hb则容易与二氧化碳结合,这种现象称为肺牵张反射(pulmonary stretch reflex)或黑-伯反射(Hering-Breuer reflex):由肺扩张或肺萎陷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吸气兴奋的反射称为基本电节律(BER):消化道平滑肌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可自发的周期性的产生去极化和复极化,形成缓慢的的节律性的电位波动,由于其频率缓慢,因而称为慢波,可决定消化道平滑肌的收缩节律,故又称为基本电节律。胃肠肽(gastrointestinal peptide)
15、: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在化学结构上都属于肽类物质,故称为胃肠肽,通常包括胃泌素、缩胆囊素、促胰液素、抑胃肽和胃动素。脑肠肽(brain-gutpeptides):在脑和胃肠道双重分泌的物质称为,如胃泌素、缩胆囊素、胃动素等。容受性舒张(receptive relaxation):由进食动作(如咀嚼、吞咽)和食物对咽、食管等处感受器的刺激反射性的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的舒张,称为胃的排空(gastric emptying):是指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能量代谢率(energy metabolism rate):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能量。食物的氧热价(thermal equivalent o
16、f oxygen):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1L氧气所产生的热量。呼吸商(RQ):一定时间内集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与吸入的氧气的比值。基础代谢率(BMR):指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基础状态为人提出在清醒安静,不受肌肉活动、精神紧张、食物及环境温度等因数影响时的状态。体温(body temperature):是指机体内核心部分的平均温度。不感蒸发(insensible perspiration):是指体液的水从皮肤和粘膜表面不断被渗出气化的形式,这种蒸发方式与汗腺无关,不被人所察觉。可感蒸发(sensible perspiration):又称为排汗,是指汗腺主动排汗的过程。自主性体温调节(au
17、tonomic thermoregulation):是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通过增减皮肤的血流量、发汗或寒战等生理调节反应,维持产热或散热过程的动态平衡,使体温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行为性体温调节(behavioral thermoregulation):是指有意识地调节体热平衡的活动,即通过不同环境中采取的姿势和发生的行为来调节体热平衡。肾小球率过滤(GFR):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正常成年人肾小球的率过滤平均值为125ml/min。滤过分数(FF):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流量的比值肾糖阈(renal threshold for glucose):近端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是有一定限度的,
18、当血糖达180mg/100ml(血液)时,有一部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已经到达极限,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此时血浆葡萄糖的浓度称为渗透性利尿(osmotic diuresis):近端小管中某些物质未被重吸收而导致小管也渗透浓度升高,可保留一部分水在小管液中,使小管液中Na+被稀释而浓度降低,因此小管液和上皮细胞内Na+侬度梯度减小,从而使Na+的重吸收减小或停止。Na+的重吸收减少,小管液中较多的Na+有通过渗透作用保留更多的水,结果使尿增多,Nacl的排除增多,这种情况叫水利尿:大量饮用清水后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原因是由于血浆被稀释,抑制了ADH的释放,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的缘故。球-管平衡
19、(glomerulotubular balance):近端小管对溶质和水的重吸收可随肾小球的滤过率的变化而变化,当肾小球滤过率增大时,近端小管对Na+|的重吸收率也增大;反之,肾小球滤过率减小时,近端小管对Na+和水的重吸收也减小,这种现象叫定比重吸收(constant traction reabsorption):近端小管Na+和水的重吸收总是占肾小球滤过率的60%70,这种现象称为,它的意义在于使尿中排出Na+和水不会随肾小球率过滤的变化而发生大幅度变化,从而保证尿量和尿钠的相对稳定。清除率(clearance):两肾在一分钟内能将多少毫升血中所含的某种物质完全清除出去,这个被完全清除了的
20、这种物质的血浆毫升数就成为内分泌(endocrine):是指内分泌细胞将所产生的激素直接分泌到体液中,并以体液为媒介对靶细胞产生的效应的一种分泌形式。神经分泌(neurocrine):神经激素科研神经细胞轴突借轴浆运输至末梢而释放,这种方式称为神经分泌。激素(hormone):是指内分泌腺或器官组织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以体液为媒介,在细胞之间递送调节信息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允许作用permissive action)有些激素本身不能直接对某些组织细胞产生生理效应,但它的存在可使另一种激素的作用更为明显,这种现象称为允许作用。应激反应(stress response):一般指机体受到内外伤害性
21、刺激时,机体内出现以ACTH和糖皮质激素浓度升高为主的非特异性的适应性反应。感受器的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us):一种感受器只对某种特定形式的能量变化最敏感,这种形式的刺激就是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每种感受器都有其一定的感觉阈值,包括强度阈值、时间阈值、面积阈值。换能作用(transducer function):感受器能把作用与他们的各种形式的刺激能量转变为传入神经的动作电位,这种能量转换作用称为 暗适应(dark adaptation):人从光亮处进入暗室是,最初看不清任何东西,经过一定时间后,视觉敏感度才逐渐提高,能逐渐看见暗处的物体,这种现象叫暗适应。暗适应是人眼在暗处
22、对光的敏感度逐渐提高的过程,其机制主要与视网膜中视杆细胞视紫红质的合成增强有关。视敏度(visual acuity):眼对物体细小结构的分辨能力,称为视力或视敏度。听阈(hearing threshold):人儿能感受到的振动频率为202000-Hz。对于每一种频率声波的声波,都有一个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强度,称为听阈。耳蜗内电位(EP):又称淋巴内电位,指在耳蜗未受刺激时,如果以鼓阶外淋巴为参考电位,可测出蜗管内淋巴中的电位为+80mv称为眼震颤(nystagmus):前庭反应中最特殊的是去特旋转运动时引起的眼球运动,称为,眼震颤是眼球不自主的节律性运动。主要是有半规管受刺激引起的。两侧水平半
23、规管受到刺激可引起水平方向的眼震颤;上半规管受到刺激可引起垂直方向上的眼震颤;后半规管受刺激,可引起旋转型眼震颤。眼震颤分为快动向和慢动向。突触(synapse):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相接触处所形成的特殊结构。突触后电位(postsynaptic potential):递质释放后进入突触间隙,在间隙中经过扩散到达突触后膜,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通道,引起突触后膜上某些离子通道通透性发生改变,导致某些带电离子进入突触后膜,从而引起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一定程度的去极化或超极化。这种突触后电位的变化称为神经递质(neuromodulator):是指有突出前神经
24、元合成并在末梢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的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上的受体,并使突出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产生一定效应的信息传递物质。受体(receptor):是指比薄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如递质、调质、激素等)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效应的特殊分子。传入侧支性抑制(afferent collateral inhibition):是指在一个传入神经纤维进入中枢后,一方面传入冲动通过突触联系兴奋某一中枢神经元;另一方面通过侧支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再通过后者的活动来抑制另一神经元,这种抑制叫回返性抑制(recurrent inhibition):中枢神经元兴奋后,传出冲动眼轴突外传,
25、来抑制原来发生兴奋的神经元,后者释放抑制性递质,反过来一直原来发生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牵涉痛(referred pain):内脏疾病往往引起体表一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疼痛过敏,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脊椎动物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同侧肢体屈肌收缩,称为屈肌反射,可是动物避免伤害性刺激,具有保护意义。而对侧屈肌收缩,称为对侧伸肌反射,可维持姿势。牵张反射(stretch reflex):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动物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肌紧张出现亢进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腱反射(tendon):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肌紧张(muscle tonus):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其表现为受牵拉的的肌肉发生紧张性的收缩,组织被拉长。肌紧张是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是姿势反射的基础。姿势反射(postural reflex):CNS调节骨骼肌肌紧张或产生相应的运动,以保持会改变身体在空间的姿势的反射活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