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第21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6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第21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第21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第21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第 - 6 - 页七年级下册第21课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本节目标】1.以长城、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明清皇宫,培养学生认知平面和空间概念。2.知道长城的起止点,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知识。3.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如何看待长城这一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辩证地、多角度地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4.组织学生了解广东的古建筑,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故宫、长城的视频和丰富的图片,通过相互交流和学习,感受明清建筑的技术高超。2.通过让学生分组准备故宫
2、不同位置的导游词,增强学生对故宫建筑的情感体验。3.通过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辩证地看待长城的修建功能和影响。4.通过比较明长城与秦长城的异同,提高学生对明长城的认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故宫、长城的学习,认识到故宫和长城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2.通过学习长城,能感受到先民伟大的气魄和坚毅的精神,体会到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凝聚力等精神的象征。3.通过讨论长城及周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带来的危害,感受到保护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故宫和长城,并通过学习,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难点:如何理解故宫
3、和长城展现了明清大一统的气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课前预习】1.北京城:曾经是元、 、清三朝的都城,是 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的。2.从外向里依次是 、 和 。布局严整,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3.宫城旧称 ,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是 两朝的皇宫,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4.故宫于198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定为 。原因是:故宫是我国现存 、 的古建筑群,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建筑和宫殿建筑的典型风格,是东方艺术的结晶。5.明长城:为了防范 骑兵南下侵扰,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修筑长城。它东起 ,西至 , 曾经加固过长城。6.长城是促进北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和联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我的疑惑】在学
4、习的过程中,同学有什么想不通或好奇的事情?【课堂活动与探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播放截取自故宫中关于北京城整体介绍的5分钟精彩片段,视频中在优美的音乐中,充满自豪感地向外界介绍这座城市的特色,让学生沉浸在对北京城的欣赏中。一、明清皇宫(一)展示:明朝北京城图问题探究:1.北京什么时候成为全国统一的政治中心?2.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哪位皇帝在位时营建并成为明朝的都城?3.北京城布局有怎样的特点?分为多少个部分?故宫位于北京城的哪里?(二)展示故宫俯瞰图请各小组派一个代表来当导游,引导我们一起去观赏故宫的美和了解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与事。注意:每组同学所讲述的内容不能重复。(课前布置学生查找相关图文素
5、材)展示午门展示太和门图片展示太和殿图片展示坤宁宫、御花园图片我们以热烈的掌声,非常感谢同学们的精彩介绍。现在考验一刻到了,看同学通过阅读和听同学介绍,知道了多少?二、雄伟的长城长城被称为建筑史上的奇迹。有位外国朋友曾说:“建造长城的民族,是没有任何困难不能克服的民族。”所以长城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象征。(一)放映长城截取视频,指导学生在听的时候,注意与书本内的主要内容结合学习。(二)探究学习 1.用多媒体技术将秦长城明长城出现在同一屏上,上面用不同颜色分别标出秦长城与明长城的大致位置、走向。小组合作学习:分别找出两朝所修长城的起止点,有哪些重要关口和位置走向,修长城的目的、作用等。2.讨论“
6、长城从古至今的历史作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长城不仅仅是一项浩繁巨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一条分隔中原农业文明和北方游牧文明的战线,它更是中国人民勇敢、坚韧、智慧、顽强抗敌精神的象征。如今的长城,更重要的不是它的实体,而是它的精神,毕竟众志成城才是坚不可摧的“长城”。在今天,长城更注入了自信、进取和创新,向世人展示了我们开放的胸怀,勇于参与世界竞争,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内容找到答案,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老师会追问一些细节内容,以引导学生做出更完整的回答。学生:元朝,元朝时称元大都。学生:明成祖时在元大都的基础进行扩建,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营建北京城,后从南京迁到北京。学生:布局严谨、匀称而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历史 年级 下册 教案 21 大一统 气派 中华民族 象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