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列传导学案(教师版)(5页).doc
《管仲列传导学案(教师版)(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仲列传导学案(教师版)(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管仲列传导学案(教师版)-第 5 页管仲列传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文言词汇、文言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分析,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 3、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了解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主观及客观原因。【重点难点】1、通过朗读、分析,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 2、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学习过程】一、课前导学知识卡片管仲(公元前723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今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 “圣人之师
2、”、“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被道教列奉为 “丙申太岁管仲大将军。”管子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也是先秦诸子中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这一学派的思想集中体现于管子一书。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国强兵,重视商业,并因开创国营娼妓制度而曾被中国性服务业供奉为保护神。战国策、国语齐语、史记管晏列传、管子、左传等都有记载他的生活传记,论语、北宋苏洵的管仲论对管仲的事迹做出了分析和评价。鲍叔牙(约前723或前716公元前644年) 姒姓,鲍氏,亦称“鲍叔”、“鲍子”,是鲍敬叔的儿子。汉族,颍上(今属安徽)人,春秋时代齐国大夫,管仲的好朋友。早期管仲贫困,鲍叔牙时常接济他
3、。后来管仲侍奉齐襄公的儿子公子纠,鲍叔牙侍奉公子纠的弟弟公子小白。齐国内乱,管仲则随公子纠出奔鲁国,鲍叔牙随公子小白出奔莒国,小白返国继承君位之后,公子纠被杀,管仲被囚车运送回国。鲍叔牙推荐管仲当上了宰相,被时人誉为“管鲍之交”、“鲍子遗风”。写作背景司马迁生活在一个没有知己、无人救援的冷酷世界里,他多么希望身边有晏子、鲍叔那样的知音!无人知己的寂寞,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个人感喟,使得司马迁为管、晏二人立传时,对于管鲍的知交相得、晏婴的拔擢越石父与御者,不觉神往。语言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颍上(yng) 鲍叔(bo) 桓公(hun)一匡天下(kung) 尝与鲍叔贾(g) 召忽死之(sho)
4、仓廪(ln) 衽(rn)2、文言基础知识(1)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不以为言以为 :古义:不把作为 今义:认为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穷困 :古义:处境困窘 今义:生活贫穷困难鲍叔不以我为不肖。不肖:古义:没才能 今义:没出息(2)找出下列句中的活用词,并说明用法,解释意思。富国强兵 (使动,使强大) 管仲既任政相齐(出任国相)管仲因而信之(使守信用) 然孔子小之(小看,看不起)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以为羞)贵轻重 ,慎权衡(以为贵,看重)(3)解释加点词。鲍叔终善遇之 (对待) 一匡(匡正)天下齐桓公以霸(称霸) 鲍叔不以我为贪(认为)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处境困窘) 功名不显
5、于天下也(显扬)(4)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判断)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被动,倒装)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被动) 管仲囚焉。(被动)齐桓公以霸。(省略)(5)翻译下列句子管仲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管仲曾多次作官,多次被国君辞退,鲍叔不认为他没才能,知道他背时(没有遇到好的时运)。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齐桓公因他的辅佐称霸,多次召集诸侯会盟,完全控制了天下,这靠的是管仲的谋划。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顺导君上的美德,匡正君上的错误,所以君臣上下能亲密相处啊。公子纠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仲 传导 教师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