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民版选修1 专题三二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4页).doc
《历史人民版选修1 专题三二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人民版选修1 专题三二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历史人民版选修1 专题三二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第 4 页一、选择题1北魏孝文帝改革后,鲜卑族生产和生活方式变化主要体现在()迁居洛阳的鲜卑族改变了其落后的游牧生活,成为定居农民鲜卑贵族逐渐演化为中原的封建地主和商人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大批鲜卑贵族深谙汉族文化并逐渐成为汉族政权中的官员A BC D解析:选A。由于孝文帝改革,汉族官员可以在北魏政权中任职,但在南北对峙的局面下,鲜卑贵族不可能成为汉族政权的官员,当时南朝政权并未进行相应的改革,排除。2下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是()A尊儒崇经B恢复汉族礼乐制度C模仿汉族制度D学说汉话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
2、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抓住图片的中心内容“乐俑”,联系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思考,可知应选B项。 3时人描写孝文帝改革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对此理解正确的有()财政收入大大增加社会生产获得发展商业也有较大发展丝织业比较发达A BC D解析:选A。本题考查阅读、分析能力。“国家殷富,库藏盈溢”说明,“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说明。4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材料主要反映了()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其繁荣B北宋统治下的洛阳呈现繁荣景象C唐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D5世纪洛阳商业盛极一时解
3、析:选A。根据“5世纪”这一信息,可排除B、C两项;同时注意到题干中的“视洛阳为荒土”“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等信息,可以判断洛阳的繁荣与孝文帝迁都有关。二、非选择题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魏书卷四十材料2:(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魏书卷二十二材料3: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
4、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请回答:(1)材料1中,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存在什么问题?为此,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2)材料2中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了什么?(3)依据材料3,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解析:本题主要是对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措施和影响的考查。第(1)问从民族矛盾这一个角度考查学生对其背景的理解,针对该问题孝文帝采取了一些措施加以解决,答题时要有针对性,不能面面俱到。第(2)问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理解太子恂在当时代表的是反对改革的那部分人的利益,并且要特别注意孝文帝与太子恂是父子关系。第(3)问要从材料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人民版选修1 专题三二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4页 历史 人民 选修 专题 北方 经济 逐渐 恢复 课时 作业 Word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