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教育提高的产生和开发变化.ppt





《书院教育提高的产生和开发变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院教育提高的产生和开发变化.ppt(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章 书院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一、书院产生的原因 二、宋初六大书院 三、北宋以后书院的发展 四、书院教学的特点 五、书院的组织管理 六、书院的教育意义,一、书院产生的原因,1、官学衰落、士人失学 2、书籍的积累与传播 3、私人讲学的传统 4、佛教禅林的影响 返回,二、宋初六大书院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下,唐代李渤与李涉兄弟二人曾此读书,后李渤任江州刺史后修建而成。南唐国子监教授李善道为洞主,称庐山国学。南宋朱熹知南康军时,修复白鹿洞书院并亲自在此讲学,因而闻名于天下,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下,宋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建讲堂5间,斋舍52间,创建了书院。999年李允知潭州
2、时得皇帝赐书, 1012年周式任山长时,得到真宗皇帝的接见,真宗还亲书“岳麓书院”匾额,“于是书院之称闻天下” 。,石鼓书院,位于湖南衡阳北石鼓山回雁峰下,唐李宽曾在此读书,997年宋代李士真(李宽之后代)援李宽故事而修建了书院。1035年仁宗赐匾额“石鼓书院”及学田,从而与四大书院齐名而声震天下。,应天府书院,位于河南商丘西北,宋代的应天府治所在睢阳,故又名睢阳书院。原为宋初名儒戚同文的旧居,1009年曹诚于旧居旁建造睢阳书院。范仲淹曾就读于此,1035年仁宗赐匾额“应天府书院”及学,因而闻名于天下,嵩阳书院,大唐碑,位于河南登封县太室山下,北魏是为嵩阳寺,唐代为嵩阳观。 996年宋太宗赐“
3、太室书院”及九经注疏。1035年仁宗赐“嵩阳书院”及学田,因而名扬天下,南宋衰废无闻。,茅山书院,返回,位于江苏江宁府茅山(江苏金坛县境内),书院始建于仁宗时,1024年江宁知府王随奏请朝廷赐学田,皇上准奏。后来书院衰废。南宋时,金坛知县孙子秀重修,后被土豪所占。1271年迁至金坛县南顾龙山麓。该书院曾名闻一时,但总体影响不大。,三、北宋以后书院的发展,(一)朱熹与南宋书院的发展 1、南宋学派与书院 朱熹(闽学)、张栻(湖湘学)、陆九渊(心学)、陈亮(永康学)、叶适(永嘉学)、吕祖谦(婺学)。因而形成南宋四大收书院:白麓洞(朱)、岳麓(张)、丽泽(吕)、象山(陆) 2、朱熹与书院 1179年
4、,朱熹下令修复白鹿洞书院。次年亲自掌教,制定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这是中国书院史上的第一个纲领性学规。1194年,朱熹又对岳麓书院进行了修复和扩建,也亲自讲学,学生达千余人,白鹿洞书院揭示,宋代书院的特点: 第一,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已经确立。如管理者称谓、学田、讲学活动、学规等。第二,书院促进了南宋理学的发展和学术文化繁荣。第三,书院官学化倾向已初露端倪。如白鹿洞书院。,(二)元代书院的官学化,1、元代书院的发展概况 元代最早建立的书院是始建于1236年的太极书院,由行中书省事杨惟中收集到宋儒著述后,在燕京建周敦颐祠,请赵复讲学。元代有书院408所,新建134所,最多的省份是江浙行省、江西
5、行省、湖广行省。 2、元代书院的官学化 (1)由政府任命书院教师。 (2)控制书院的招生、考试及毕业后的去向。 (3)设置书院学田以控制书院经济命脉。,(三)明代中期书院的复兴,1、明代书院发展轨迹:沉寂勃兴焚毁 (1)1368-1505年为沉寂期,有洙泗、尼山二书 (2)1506-1537年为勃兴期,共有书院1239所,其中嘉靖、万历年间最多。复兴原因:统治衰败给士人留下空间;科考腐败,官学衰落;名家的倡导 (3)1537、1538、1579、1625年四次焚毁书院 2、王守仁、湛若水的讲学 3、东林书院,王守仁、湛若水的讲学,王守仁(1472-1528),明朝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先后修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书院 教育 提高 产生 发生 以及 开发 变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