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VR单片机的智能调节器的设计(47页).doc





《基于AVR单片机的智能调节器的设计(4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AVR单片机的智能调节器的设计(47页).doc(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于AVR单片机的智能调节器的设计-第 38 页题 目:基于AVR单片机的智能调节器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
2、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
3、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注 意 事 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
4、(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
5、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3)其它基于AVR单片机的智能调节器设计摘要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对控制水平和控制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保证现代大规模工业生产能够安全、稳定、高效、连续运行,必须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重要参数进行自动控制与调节,这其中调节器扮演着重要角色。本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设计一台以AVR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调节器。该调节器除了具有一般调节器的功能(PID调节、显示)外,还具有抗积分饱和、自诊断、报警和完善的通信等功能。该智能调节器的核心是ATmega8单片机,还包括A/D转换、D/A转换、显示、键盘、报警
6、、串行通信、PWM脉宽调制等模块。采用增量式PID控制算法,能够满足大多数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实现智能化控制。软件部分利用源代码开放,具有丰富的软件资源,驱动丰富的C-51作为软件开发平台。关键词:智能调节器;AVR单片机;PID控制 The Design of Intelligent Regulator Based on SCM AVRAbstractWith the automation degree of modernization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is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the control level and c
7、ontrol precisions request is also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In order to ensure a modern large-scal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safe, stable, efficient and continuous operatio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must be of a variety of important parameters of automatic control and regulation. Among these regulat
8、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design is to design a intelligent regulator,which use AVR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as the core. In addition to the regulator function of the general regulator (PID adjustment, display), but also with anti-saturation points, self-diagnosis, alarmin
9、g and improve communication and other functions.The core of this intelligent regulator is ATmega8 microcontroller, also includes A /D conversion, D /A conversion, display circuit, keyboard, alarming,serial communication, PWM pulse-duration modulation. This intelligent regulator uses the increase typ
10、e PID control algorithm, can satisfy mostly the digital control systems control request, realizes the intellectualized control. The software part uses C-51 as a software development platform,which source code is open and has a wealth of software resources.Key words: Intelligent Regulator; SCM AVR; P
11、ID control目 录摘要IAbstractII第一章 绪论11.1 智能调节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1.2 课题提出的意义31.3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4第二章 总体方案设计52.1 智能调节器系统组成及其功能描述52.2 调节器的控制算法62.2.1 经典PID算法62.2.2 数字式PID算法7第三章 智能调节器的硬件设计123.1 单片机介绍123.1.1 单片机的选型123.1.2 单片机的特点与性能133.1.3 单片机的引脚功能143.2 A/D输入通道设计163.2.1 模/数转换器ADC概述163.2.2 ADC输入通道及参考电源的选择173.2.3 启动ADC转换及转换时序17
12、3.2.4 噪声抑制193.3 D/A输出通道设计203.3.1 D/A原理图213.3.2 TLC5615的特点213.3.3 TLC5615的引脚功能及内部结构213.3.4 TLC5615的操作时序233.4 V/I转换电路243.5 LED数码管及显示电路253.5.1 LED的引脚功能和连接方式253.5.2 LED显示器分类及特点253.5.3 LED显示方式263.6 按键电路设计283.7 通信接口电路设计293.8 PWM脉宽调制31第四章 智能调节器的软件设计334.1 主程序设计334.2 A/D转换程序设计344.3 增量式PID控制算法程序设计344.3.1 正、反作
13、用问题354.3.2 饱和作用的抑制354.3.3 限位问题364.3.4 带死区的PID算式364.3.5 手动/自动跟踪及手动后援问题384.4 按键处理子程序设计384.5 LED显示程序设计394.7 系统调试40结束语42参考文献43附录A 原理图45附录B 源程序46致 谢55第一章 绪论1.1 智能调节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4七十年代初,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取得突破,出现了成本低、性能好的微处理器,人们开始用多台微机代替一台工业控制机控制生产过程。到了八十年代初,新型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讯与网络技术、图象显示技术、现代控制理论得到了广泛应用。发达国家的仪表厂商纷纷推出以微型计
14、算机为基础,具有综合测控功能的智能单、多回路调节器。它是一种数字控制仪表,与模拟式调节仪表相比较,可编程调节器实现了仪表和计算机的一体化,通用性强、使用方便、性能价格比高,所以在工业控制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微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智能调节器性能不断提升。从而可实现调节器的高速在线数据处理和大容量储存。同时在调节器硬件结构不断简化的同时,其可编程功能得到增强,一些复杂的控制功能可由软件来完成,并可以根据调节器内部各种运算控制模块,灵活地组态构成多种控制方案。而随着现场总线系统的迅猛发展,现场总线式仪表也成为了智能调节器新的发展趋势。智能调节器是计算机过程控制技术发展的必然产
15、物,它虽然不具备大规模的综合测控能力,但是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却促进其与DCS的结合,为它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通过通用的工业现场总线,数字调节器很容易与各种工业测控网络互联,发挥其独特的测控功能。正因为数字调节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内外厂商对数字调节器的研究和生产具有很浓厚的兴趣。 国外的如DIGITRONIK系列的KMM调节器、日本横河一北辰公司的YS-80系列调节器、FC系列的PMK调节器等。其中YS-80系列可编程调节器仅6年时间销售量就达20多万台。到80年代中后期,各厂家在原来可编程调节器的基础上,又研制出首批普及型的具有自整定功能的可编程调节器:如TOC3000SSC系
16、统中的KMM211型可编程调节器、日本横河一北辰公司的YEWSERIES-80专家自整定调节器、美国FOXBORO公司的EXACT专家自整定调节器、日本山武霍尼韦尔公司的SDC系列智能数字调节器等。Honeywell于1996年最新推出的UDC-6300可编程回路调节器代表了调节器的发展方向。它适用于各种工业过程控制,具有丰富功能和完美质量,并可以构成经济的DCS控制系统。总的来说,国外产品侧重向专门系统和装置的专用控制站方向发展,其产品具有以下特点: 1)智能数字调节仪表已发展成为专门用途的控制站。一台数字调节仪表有多回路组态控制,多通道开关量输入、输出逻辑控制功能。同时仪表具有多种通信协议
17、接口,很方便与整个工厂自动化系统相连接,实现信息互通,组成集散系统和信息系统。2)人性化人机界面设计,可同时显示多种信息和多种方式。3)仪表向网络化方向发展,许多仪表有开放式DeviceNet、Profibus、CC-Link、Ethernet-Link多种总线接口,方便连接工厂自动化系统。4)由于仪表自身的发展,数字调节仪表在某些领域比采用DCS、 PLC等方案控制更有效,性价比更高,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很大。国内的如西安仪表厂的DDZ-S系列仪表中的可编程调节器;广东肇庆仪表厂的CS-900系列单回路至三回路可编程调节器等。目前,国内针对智能数字调节器的开发己经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各种新型智能数
18、字调节仪表不断推出。例如,浙大中控集团开发的现场总线式智能数字调节器以基于HART协议的现场总线替代传统的(4-20)mA变送方式,实现了模拟通讯向数模混合通讯方式的转变。此外,各种无模型控制器己经开始出现,实现了对非线性、大时滞等系统的较好控制。 总的来说,国内产品具有以下特点: 1)近年来国产数字调节仪表、有了长足进步,这归功于民营科技企业作出的重大贡献。主要数字调节仪表制造商有:上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虹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厦门宇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厦门安东电子有限公司等,其年产量均达到几万台规模。2)国内产品在市场上数量占绝对优势,但也表现出常规品种多,特色品种少,各家产品之间缺少特色。
19、3)仪表在性能、外观、可靠性方面比国外同类产品稍逊。4)具有通信功能已是数字调节仪表和记录仪表的常规功能,但目前仅有Modbus、RS-485、RS-232形式,开放性较差,较难接入工厂总线自动化系统。从国内外数字调节器的特点可以看出,国内外发展水平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目前国内设计者已经高度重视这一块,针对智能数字调节器的开发也进入高度发展时期,相信可以很快改变这一现状。1.2 课题提出的意义智能调节器是工业控制系统中最常见的控制仪表之一,与传统的模拟调节器相比,智能调节器应用了微处理机等先进技术,具有信息存储、逻辑判断、精确、快速计算等特点。虽然随着DCS系统在我国的迅速发展,给智能调节器的
20、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是昂贵的DCS系统对于那些规模不大、自动化程度不高的企业来说性价比并不高。而随着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调节器的功能不断完善,DCS系统的各项功能己经可以用通用微型计算机加数字调节器的组合来实现。因此设计一款显示直观、控制精度高、物美价廉的数字调节器对于那些中小型企业来说是十分有意义的。随着微电子和微处理器的迅速发展,数字调节器的功能也在不断增强,但同时控制系统对仪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数字调节器有较高的可靠性,较多的功能,还需能做各种控制运算,能与其它测控设备通信共同实现复杂控制。因而传统的8/16位单片机渐渐显现出软硬件资源不足的问题。嵌入式系统是一种软硬件可扩充
21、或删减的专业计算机系统,它以面向应用为主,是将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和电子技术以及各个行业的具体应用相结合的产物。相对于传统的8/16单片机,嵌入式系统具有速度高、容量大、扩充性能良好,实时性好,并可执行多任务操作系统的特点。而AVR3体系结构已被公认是业界领先的8位嵌入式RISC微处理结构。在AVR嵌入式系统的基础上设计智能数字调节器,具有功耗小,功能完备、精度高、速度快、存储容量大和功能可扩展的特点。目前测控自动化系统还多采用RS-485总线方式进行数据通信。RS-485总线具有形式简单、造价低等优点,但随着科技的发展,RS-485总线的总线效率低、系统实时性差、通信可靠性低、单总线可挂接
22、节点少等缺点慢慢地暴露出来,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AVR单片机内含有1个可编程的异步串行USART接口,主/从SPI串行接口,双线串行接口,是增强型的高速同/异步串行通信,具有硬件产生校验码、硬件检错和校验帧错、两级接收缓冲、波特率自动调整定位(接收时)、屏蔽数据帧等功能,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方便程序编写,更便于组成分布式网络和实现多机通信系统的复杂应用,串行接口能力大大超过MCS-51/96单片机的串行接口,加之AVR单片机速度高、中断响应时间短,故可实现高波特率通信。1.3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本文在深入研究国内外数字调节器发展现状及其工作原理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业需要,设计了这款应用8位AVR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AVR 单片机 智能 调节器 设计 4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