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水肿病的经典方剂(20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治疗水肿病的经典方剂(2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水肿病的经典方剂(20页).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治疗水肿病的经典方剂-第 19 页治疗水肿病的经典方剂 转载治疗水肿病的经典方剂(2013-12-13 18:30:36)转载标签: 转载分类: 经方/医案 原文地址:治疗水肿病的经典方剂作者:魏绍金命理医理求组成:桑白皮15g 陈皮10g 生姜皮10g 大腹皮 15g 茯苓皮15-30g功效:化湿健脾,理气消肿。临床应用:本方为治疗水肿的通用方。以一身悉肿,腹胀气急,小便不利为应用指征。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水肿及心脏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辨证属气滞水停者,可用本方加减治之。如腰以上肿甚,兼挟风邪者,可加防风、荆芥、苏叶等以散风除湿;腰以下肿甚,加防己、苡仁、车前子,泽泻以利水消肿;全身悉肿
2、者合五苓散可增加利尿消肿的功效。实验研究:桑白皮煎剂给家兔口服,利尿作用显著,并有降压效果。茯苓皮亦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大腹皮虽属消胀化湿药,但尚未见药理实验证明是否有利尿作用。陈皮及生姜皮均无直接的利尿作用,但陈皮所含挥发油及生姜所含姜辣素,均对胃肠有温和的刺激作用,能使消化液分泌增加,改善食欲,加强消化机能,有助营养物质的吸收,故能促进营养不良性水肿之消退。生姜有促进发汗的作用,通过发汗,可排除少量水分,有增强血液循环的作用,对消除血循环障碍所致水肿有一定帮助。综观全方,有一定的利尿作用,能增强消化机能、促进血液循环、并有轻度的降压作用。用法:研末冲服,每次l0g,1日3次,或水煎服。组成:
3、猪苓9g 茯苓9g 泽泻12g 白术9g 桂枝6g功效: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临床应用:本方为化气行水之代表方剂。主治主要有二:一是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身重、小便不利、泄泻。如急慢性肾炎、营养不良性水肿、肝硬化腹水等;二是膀胱气化不利所致太阳蓄水证,其辨证要点:小便不利,烦渴欲饮,水人则吐,苔白腻,脉浮等症。时振声氏用本方治疗血液透析并发的失衡综合征,症见头痛头晕、恶心,即嘱患者口服五苓散,可减轻症状。提早服用可减少失衡综合征的发生。本方加人参名春泽汤,适宜于慢性肾炎及慢性肾衰患者,水肿而兼气虚者。实验研究:复方实验证明:本方煎剂给正常大鼠灌胃有利尿作用,对大白鼠给予本方后,第一小时排尿率与给药
4、前对比显著增加,健康人和家兔口服本方煎剂,均有利尿效果。用法:作散剂,每服69g,每日23次,空腹以温水或米汤送服。或作汤剂,水煎服。3. 猪苓汤组成: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各9g功效:利水清热养阴。临床应用:本方为育阴利水的代表方剂,宜用于急慢性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水肿证属湿热蕴结而又阴伤的患者。其临床表现的特点为:尿频、尿急、多见下肢水肿;伴有口干欲饮,心烦不得眠,舌红,脉细数等阴虚内热之证。本方经加减用于治疗急性膀胱炎、肾盂结石颇有效验。实验研究:猪苓煎剂给家兔和狗灌胃,静注或肌注,均引起明显利尿效果,并促进钾、钠、氯等的排出,主要由于抑制肾小管对电解质和水的重吸收所致。茯苓、泽泻
5、、滑石均有利尿作用。阿胶可促进造血功能及红、白细胞的增长。用法:前四味水煎,汤成去渣,阿胶烊化尽温服。3. 导水茯苓汤组成:赤茯苓15g 麦冬15g 泽泻15g 白术15g桑白皮9g 紫苏9g 槟榔9g 木瓜9g 大腹皮9g 陈皮 9g 砂仁6g 木香6g 灯芯草6g功效:宣肺健脾,行气利水。临床应用:本方是行气利水的代表方剂,与五皮饮同为行气利水剂,而本方行气利水之力大于五皮饮。本方适宜于肾炎水肿证属气滞水停较重者。其辨证要点:除水肿之症以外,常见胸闷或脘腹胀满,小便秘涩等。病机乃肺脾之气壅塞不通,水道因之不利。宗“气行则水行”之旨,本方行气与利水并进,行气之中又重在宣降肺气及疏理脾气,俾肺
6、得清肃,脾能健运,则水湿自去。用法:水煎服。4. 大橘皮汤组成:橘皮9g 滑石20g 赤茯苓15g 木香3g 槟榔6g 猪苓9g 泽泻9g 白术9g 肉桂3g 甘草3g 生姜3g功效:化气行水,清利温热。临床应用:本方系五苓散与六一散加味而成。既有五苓散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还有六一散清利下焦湿热之力。更增加了槟榔、木香、生姜行气导滞的作用。主要用于肾炎水肿或肾盂肾炎,症见水肿、尿频、尿急,小便不利色黄、脘腹胀满、食少、泄泻、苔黄腻等,证属气滞水停,湿热内盛者。时振声氏应用本方治疗肾炎水肿14例,浮肿8例,(内有高度水肿3例)治疗结果:3例减轻、3例无效。有效的病例消肿均比较快、大多在半月内
7、即可见到明显效果。方中滑石用量要大,常用30g,重在清利湿热。用法:水煎服组成:防己12g 黄芪15g 白术9g 甘草6g 生姜 5g 大枣2枚功效: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临床应用:本方是益气利水的代表方剂。本方在肾脏病临床应用主要有:(1)肾炎水肿 证属肺脾气虚者。其临床表现为水肿,小便不利,乏力汗出,腹胀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等;(2)肾炎易感风寒者,多因肺脾气虚,表卫不固所致,常以本方合玉屏风散,即本方加防风;(3)肾实质性高血压,陈孝伯氏以本方加减(基本方:汉防己1530g,黄芪30g,生地1530g,山药12g,山萸9g,泽泻915g,丹皮12g,土茯苓30g,丹参15g,卫茅15g。每
8、日服一剂,30天为一疗程,可连服13个疗程)共治肾实质性高血压48例,显效31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有效率9583。实验研究:黄芪防己汤与六味地黄汤的降压机理经药理实验研究报告,汉防己、生黄芪、卫茅、六味地黄汤均有明显的利尿作用,使钠排出量增加,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并与直接扩张血管有关,有直接或间接改善肾血流及肾功能作用,故该方有降压作用而不降低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的特点。用法:水煎服。组成:车前子30g 茯苓60g 王不留行15g 肉桂 3g 赤小豆30g功效:健脾渗湿,温肾利水。临床应用:有报道应用本方治疗肾病综合征高度水肿属脾肾虚损、水湿泛滥者,收到满意疗效。脾虚为主者,加益气健脾之黄
9、芪、党参、白术、苡仁、大枣;肾阳不足者,加温补肾阳之熟附子、菟丝子、补骨脂等,重用肉桂,以温肾化气而利水。用法:水煎服。组成:干姜9g 制附子9g 茯苓12g 白术12g 大腹皮12g 草果仁9g 厚朴9g 木香6g 灸甘草5g 木瓜 9g功效:温阳健脾,行气利水。临床应用:本方以温阳健脾为主,土实则水治,故方名实脾饮。常用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水肿辨证属脾阳虚衰,运化无权者。症见面色硄白,全身浮肿尤以腰以下为甚,胸腹胀满,手足不温,食少便溏,口中不渴,舌淡胖苔水滑,脉沉迟或沉细。方中姜、附温补脾阳、扶阳抑阴;茯苓、白术、木瓜健脾和中、渗湿利水;厚朴、木香、草果仁、大腹皮行气导滞,化湿利水;甘
10、草和中。诸药合用温阳实脾利水。实脾饮与真武汤同为温阳利水之剂,二方相较,实脾饮重在温运脾阳以利水,真武汤主要温补肾阳而利水,临床运用时当细为分辨。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组成:茯苓 芍药 生姜各9g 白术6g 附子9g功效:温阳利水。临床应用:本方为温阳化气利水的代表方剂。常用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水肿辨证属肾阳虚微,水气内停者。症见水肿尤以腰以下肿甚,形寒肢冷,神倦肢软,腹痛溏泄,小便不利,口中不渴,舌质淡苔白滑,脉沉迟。方中附子温肾壮阳,白术、茯苓健脾利湿,生姜温散水气,白芍敛阴和阳,诸药合用为温肾健脾、化气利水之剂。实验研究:从本方各药实验资料综合来看,具有兴奋全身机能、对神经、内分泌、
11、循环、消化、泌尿系统均有一定的影响,其强心利尿效能较为明显,故为温阳利水之剂,而多用于肾虚水泛之证。用法:水煎服。组成:甘遂05g 大戟05g 芫花05g 大枣10枚功效:峻下逐水。临床应用:本方乃张仲景用以治悬饮的峻泻逐水的名方。近代用于顽固性严重水肿、胸水、腹水之属于体质尚好、脉实有力,能耐受攻下者。江尔逊氏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部分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患者,人院时全身严重水肿、大量腹水、小便不利、正虚症状明显,用中西各种利尿剂,水肿顽固不消、用健脾补肾法治疗,选用十枣汤或控涎丹治疗,病人无恶心呕吐及腹泻之不良反应,尿量迅速增多,浮肿消退,肾功能亦随之改善,取得较满意效果。这时当攻而又不能攻
12、,正虚邪实的顽固性水肿,诸利尿剂无效者,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方法。实验研究:甘遂含三萜类成分,小鼠口服生甘遂和炙甘遂醇浸膏后均呈明显的泻下现象。但生甘遂醇浸膏的泻下作用强,毒性亦大。芫花所含芫花素,能刺激肠粘膜,引起剧烈水泻和腹痛,动物实验证明口服芫花煎剂小剂有明显利尿作用,剂量过大反而减少尿量。大戟能刺激肠管,引起肠蠕动增加,其乙醚提取物有致泻作用。甘遂、芫花、大戟均有毒,芫花毒性最大,甘遂次之,大戟较小。用法:前三味等分为末,以大枣10枚煎汤,调服药末 153g。10. 柴苓汤组成:人参10g 柴胡12g 半夏10g 黄芩10g 大枣5枚 甘草6g 生姜3g 猪苓10g 茯苓10g 白术10
13、g泽泻10g 桂枝6g功效:疏通三焦,化气利水,扶正益气。临床应用:本方系小柴胡汤与五苓散组合而成,具有和解少阳、疏通三焦、化气利水的作用。据报导用本方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满意。薛文清用本方,日一剂,水煎服,同时用强地松4060mg,晨起顿服。服至4周左右病情缓解,加用环磷酰胺200mg,隔日静注一次,总量68g,尿蛋白转阴或微量,逐渐减量,减至5mg日,维持36月。共治原发肾病综合征(PNS)53例,其中PNS I型29例,完全缓解 27例,部分缓解6例;PNS型24例,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6例,无效3例。PNS I型和PNS型完全缓解率分别为 931和625。陈贤氏用本方加减,同
14、时给强地松每日晨顿服30mg,尿蛋白减少开始逐渐减量。共治PNS50例,属I型者19例,型者31例。平均住院天数65天。完全缓解23例,基本缓解11例,部分缓解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 98。实验研究:据日本医学介绍柴胡中分离提取的齐墩果烷系三萜柴胡皂甙一d,可明显抑制尿蛋白的排泄,并能抑制血清胆固醇的上升和改善低蛋白血症,对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成田光阳等认为:“柴苓汤具有抗炎、免疫促进、代谢调整和抗凝等作用,其机理与现代治疗肾炎的药物相同。”田代真一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柴苓汤与地塞米松合用,可使后者的用量减少到四分之一。薛文清氏临床实验证明:五苓散与小柴胡汤合用可缓解肾病综合征的水肿症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治疗 水肿病 经典 方剂 2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