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教案模版《故都的秋》(10页).doc
《集体备课教案模版《故都的秋》(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体备课教案模版《故都的秋》(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集体备课教案模版故都的秋-第 10 页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 语文 学科(第 周)集体备课教案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备课组课 题故都的秋教案中心发言人授课人周课时序号第 课课 型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2、能力目标: (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体味诗意秋景图,把握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3、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 重难点1、品味语言。2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3、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教学准备学生充分地预习课文,查找有关作家的生平及作品等材料。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1、通过五幅画面,引导学生赏析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秋色、秋声、秋味。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一、导入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冬有冬的庄重,而秋,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从古到今,无数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心情去诠释心中的秋(复习有关秋景的古诗词)。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有人在夕阳下悲叹,他看到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
3、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他感到的是漂泊的孤独与苍凉!此人是谁?(马致远)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来品味他笔下那独有的“故都秋味”。(板书课题:故都的秋 郁达夫)二、整体感知1、解题:“故都”指什么地方?(北平)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明确: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譬如: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与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称“故人”。从“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
4、秋景。因此从标题看,这是一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2、大家快速阅读,从文章中找出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看看郁达夫对北平的秋天怀着怎样的情感?明确: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见爱秋之深啊!)情感:向往、迷恋、眷恋三、具体研习1、文章的哪些段落描写了故都的秋?郁达夫先生既然这么喜欢故都的秋,那么他选取了哪些画面来写故都的秋?
5、给每个画面拟个小标题。( 学生阅读圈点,教师引导学生找关键词、关键句。 )明确:从3-11自然段。主要是5幅故都秋景图:清晨静观(第段)、落蕊轻扫(第段)、秋蝉残鸣(第段)、闲话秋雨(第10段)、秋日胜果(第11段)。(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2、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明确:清、静、悲凉。3、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 的特点的呢?(下面先请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秋色】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枯黄)落蕊(
6、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板书】 这些色彩有什么特点?给人一种什么感觉?(红、橙、黄等颜色称为暖色系,绿、青、蓝等颜色称为冷色系) 明确:冷色;冷清。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明确:主要的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让我们来看看郁达夫在写作这篇散文的时候的什么样的一种精神状态,插入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
7、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作者在写这些描写色彩的词不仅体现了是故都秋“清”的特点,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显。过渡:观秋色,故都的秋色好冷清哟!透人肌骨!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明确:“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说”。A如
8、果说,秋色的描写是“清”;那么,秋声呢?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静。处处透着寂静与落寞。 B写了秋声,为什么我们还说它静呢? 明确:反衬。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 扫帚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艺术家们往往用这种以静衬动的艺术辨证法来取得更强的表达效果。我们在课文荷塘月色中已经接触过这种用法,用蛙鸣来衬托月下荷塘的幽静。 C举一个例来说一说: 如看到扫帚的丝纹,为何也让我们仿佛听到了那细微的声音?精细的丝纹,灰土上一条条的痕迹。我们仿佛看到了扫街的在树影下清闲的挥动着扫帚,听到了灰土与落叶发出的沙沙的轻微的声音。这不正折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故都的秋 集体 备课 教案 模版 故都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