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S_P.NET的博客系统实现毕业论文(29页).doc





《基于AS_P.NET的博客系统实现毕业论文(2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AS_P.NET的博客系统实现毕业论文(29页).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于AS_P.NET的博客系统实现毕业论文-第 25 页西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管理与服务)毕业论文题 目: 基于ASP.NET的博客系统实现学 院: 西南科技大学专 业: 信息管理与服务基于ASP.NET的博客系统实现摘要BLOG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媒体与互联网的第四块里程牌,其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已超越了传统媒体,作为专业领域的知识传播模式,它将成为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事物之一!本论文系统地介绍了BLOG的现状与发展,NET技术的实际应用以及本次设计的开发计划、步骤、实施策略等,并采用结构化设计方法,应用数据流图(DFD),数
2、据字典、程序流程图、E-R关系图等清晰的展示出系统的构成。该设计遵循了软件开发规范的实施文档,从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码、系统测试、系统维护和二次开发计划等几个阶段进行,采用C#和SQL Server来开发ASP.NET程序,并对数据库在影响系统性能方面,做了一定的分析。关键字:BLOG;网络媒体;开发规范;C#;SQL Server;.NET The Exploitation of the Multifunctional BLOG System Based on .NET PlatformAbstractBLOG following e-mail, BBS, ICQ, is a four
3、th exchange ways of network, as a new Internet media and the Internet fourth piece of milestones, their influence to a certain extent, have gone beyond the traditional media, as a professional field of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model, it will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figures in this areas !T
4、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LOG systematically.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Net technology, and this development plan, steps,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Meantime the use of structured design method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data flow chart (DFD), data dictionary, pr
5、ocess flow charts, E-R relations etc. constitutes a clear display for system.The design followed the norms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files, designed from systems analysis, system design, coding procedures, system testing, system maintenance and the second development plans, C# and SQLServer are used t
6、o develop ASP.NET procedures, and also has done some analysis to database for functions in the affected system,Key words: BLOG;Network Media;Development Norms;C#;SQL Server;.NET目 录第一章前 言61.1 .NET技术简介71.2 BLOG相关介绍81.3 系统开发背景111.4 系统开发意义111.5 系统开发目标121.6 开发平台、运行环境、测试实施12第二章需求分析141.7 系统构成141.7.1 系统组成及功
7、能141.7.2 系统实现方案171.8 E-R关系171.9 数据存储191.10 逻辑分析191.10.1 数据流图191.10.2 数据字典211.10.3 系统边界221.11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22第三章 概要设计231.12 设计原理231.13 接口设计231.14 数据库设计241.14.1 设计思路与步骤241.14.2 表结构设计241.15 界面设计26第四章 详细设计281.16 系统流程图282 运行结果及调试分析322.1 主要运行效果322.2 调试分析433 设计总结44谢 辞46参考文献47第一章 前 言在本次设计中,采用.NET技术进行WEB开发(C#开发A
8、SP。NET程序),我最大的感触也是在这个方面,设计思路、实现方法、解决步骤等等,这与以往单独的设计Windows应用程序、Web程序一样。唯一不同的是采用C#开发ASP.NET程序的确是一个跨越,是一种新鲜的体验,而不是之前单一的开发windows程序(C+),单一的开发Web程序(ASP)那样,当然也由于这个跨越,需要自己不但要有后台Win Form编码的知识,也要有Web Form程序开发的基础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我觉得本次的设计还算是比较顺手,虽然有不少新技术、新难题、新思路,但在点滴设计思考中,都逐步解决了。BLOG的新兴不是很久,但是比较流行、实用,所以开发此BLOG系统让我对本次设
9、计很有兴趣,在绝大部分的时间里,我没有觉得枯燥,更没有做不下去的感觉,反倒是兴趣倍增,难题、不解我都将其看成为学习的目标、研究的对象。从COOKIE加密、正则的应用、URLRewrite的实现、UBB的思考到文件管理的编制、访问分析的思考、站点日志的另类实现等等,在这些过程中,设计的思路是逐渐明了,直至每一个问题的解决。事实上,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也没有那么容易,但是我觉得能学会解决这些问题便是学习的第一步,也是个人进步所必需经历的。本次设计,不能说是时间仓促,但即便如此,系统不足之处也是在所难免的,在每个阶段,我都会发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错误、需要优化、共用性、和开发环境的兼容问题等等。这在设
10、计的过程中,都及时的记录并一一解决了。当然,我也曾将系统放到网上进行测试,在这里非常感谢曾帮我测试的朋友们,非常感谢他们提出的建议和提交的BUG。如果你在应用中发现系统BUG,或是你有更好的建议,非常欢迎能和我联系,在此谢过! 绪论1.1 .NET技术简介(1)什么是Microsoft .NetMicrosoft .net是Microsoft的xml web服务平台。.net包含了建立和运行基于xml的软件所需要的全部部件。Microsoft .net解决了下面这些当今软件开发中的一些核心问题:l 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集成性(integration)和应用程序的可扩展
11、性(extensibility)太难实现而且代价很高。Microsoft .net依靠xml(一个由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w3c)管理的开放标准)消除了数据共享和软件集成的障碍。l 无数具有相当竞争力的私有软件技术使得软件的集成变得非常复杂。而Microsoft .net建立在一个开放的标准上,它包含了所有编程语言。l 当终端用户使用软件时,他们总觉得不够简便。有时甚至感到很沮丧,因为他们无法在程序之间方便地共享数据或是无法对能访问的数据进行操作。xml使数据交换变得容易了,并且.net软件可以使得用户只要得到数据就能对它们进行操作。l 终端用户们在使用web的时
12、候,无法对自己的个人信息和数据进行控制,这导致了个人隐私和安全泄漏问题。而Microsoft .net提供了一套服务,使用户可以管理他们的个人信息,并且控制对这些信息的访问。l .com公司和web站点开发者们很难为用户们提供足够的有价值的数据,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他们的应用程序和服务无法很好地和其他程序和服务合作,只是一个不和外界连接的信息孤岛。而Microsoft .net的设计宗旨就是为了使来自于多个站点和公司的数据或服务能够整合起来。如同ms-dos和windows一样,.net将大大改变我们的计算领域。ms-dos使得个人电脑在商业和家庭中广为接受;windows增强了用户的图形界
13、面,使其成为首选的与软件交互方式,最终使得图形界面成为个人电脑的主流。而.net则要把xml web服务变成日后的主流计算模式。xml web服务是建立在xml数据交换基础上的软件模型,它帮助应用程序、服务和设备一起工作。用xml进行共享的数据,彼此之间独立,但同时又能够松耦合地连接到一个执行某特定任务的合作组。(2).NET战略Microsoft .net程序员们设计编写的是xml web服务,而不是服务器或客户端的独立应用程序。他们把这些服务组合成松耦合,相互协作的软件群,xml web服务之间使用xml messaging进行通讯。为了做到这一点,程序员需要:l 一个软件平台,用于建立一
14、种新的完整的个人用户经验l 一个编程模型和工具,用以建立和整合xml web服务l 一套能为应用程序和服务提供基础的可编程的服务Microsoft的.net战略就瞄准了这三点。(3).NET的优点Microsoft .NET为程序员、商业领导、IT部门以及消费者带来了很多好处。相对来说,程序员是比较缺乏的,雇用的费用也很高。然而Microsoft .NET使编程工作变得更加容易,开发投资的回报率也趋最大化。开发者们可以创建能重用的XML Web服务,而不再是一个单一的程序;这些Web服务易于编程和调试,彼此之间相互独立,通过XML message通讯及合作。所以对某一个服务的修改不会影响到其他
15、的服务。由于XML Web服务可以被很多.NET体验共同使用,所以对一个服务模块的有效更新,也即更新了所有使用这个模块的.NET体验。任何编程语言都可以用来编写XML Web服务(如:C、C+、Visual Basic、COBOL、Perl、Python和Java等),所以你的程序员可以选择他们最熟悉的语言来编程,这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更值得一体的是,他们并没有因使用了不同的语言而失去服务或跨组件的调试能力。总之,Microsoft .NET是Microsoft的XML Web服务的平台。这是下一代的Internet计算模型,各个XML Web服务之间彼此是松耦合的,通过XML进行通讯,协同完
16、成某一特定的任务。Microsoft .NET战略提供了一个用以建立新.NET体验的软件平台、一个编程模型、用以建立和整合XML Web服务的工具以及一套可编程的Web接口。1.2 BLOG相关介绍虽然现在人们更多的是在谈论BLOG的人文氛围、BLOG的商业经营价值,但从这种新的网络文化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到,是BLOG技术的出现使得每个人可以零成本、零维护地创建自己的网络媒体,是BLOG站点所形成的网状结构促成了不同于以往社区的BLOG文化。BLOG技术缔造了“博客”文化。就像人类发展史中,工具成为每个历史时期的象征一样,各种文化的诞生恰恰是由于工具本身的进步。不经意间,BLOG竟如雨后春笋般
17、冒出来,博得了越来越多网民的欢心,并引发了各种新的应用热潮。它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只要你会发邮件,就可以轻松创建自己的网络媒体。(1)BLOG的起源一直以来,想弄清楚BLOG的起源问题,想弄清楚这个东西的来龙去脉,可是在网上搜索了一段时间,阅读了一些文章后,才知道有很多种说法,一时我也弄不清楚该相信谁的,只能将几种说法,列举一二。说法一:1997年,BLOG 这个词汇被 John Barger 创造出来,1999年之后它得到了发展迅速,这还要得益于麦特德拉吉的一则有关克林顿和一位白宫实习生暧昧关系的报道,这则报道引起的各种思考到现在也没有完全停止。德拉吉报道(Drudge report)其中的一
18、个影响是人们开始思考个人网络出版的可能性及其可能对未来生活造成的影响。同年,美国一家小软件公司 Pyra 的三个创始人为了开发一个复杂的“群件”,编写了一个小软件,目的是便于交流想法和团队协作。使用的过程中,他们发现这个小软件对普通人也很有用,于是他们共享了这个软件。这就是 BLOG 的起源,这个公司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B 的前身。BLOG 提供了人们一个实践的机会,操作简单,个人几乎不需要任何技术就能轻松上阵。简单易用而且完全免费,降低了进入成本,所以从1999年初到2002年底,Blogger 人数从近百人壮大到近百万。 说法二:一对1977年出生的小夫妻,一个无事可做,不甘寂寞写起了网络日
19、志;另一个找不到体面工作,就在家编编电脑程序。没想到,他们从自家卧室里捣腾出的小公司竟然引发了网络新兴势力博客网站的革命,如今更成为全球最大的商业化BLOG服务提供商。而这夫妻俩不仅年纪轻轻就当起了富翁,而且成为博客发展史上不可取代的人物。本特洛特和梅娜特洛特都出生在1977年,两人生日仅差6天,这就是相隔六天公司名字的来历。创建这个公司后,特洛特夫妇燃起了互联网博客(英文为BLOG,即网络日志)网站的熊熊火焰,在BLOG技术革新史上奠定了行业鼻祖的地位。如今,这家位于旧金山的公司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商业化BLOG服务提供商。如今,相隔六天已拥有70多名员工、700万用户,其中仅付费用户就达100
20、万。特洛特夫妇已经成为博客领域最强大的夫妻档。2001年初,梅娜厌倦了互联网泡沫后的无聊生活,开始建立自己的博客网站。梅娜说:当时,我想我已不可能在现实世界中出名了,但或许可以在网络世界出出名。梅娜所写的个人网络日志赢得了一批拥趸。在日志上,她大谈少女情怀、成长点滴,还大胆表露的喜好,比如她不喜欢有人在公共场合剪指甲,比如她对1972年一部灾难片的迷恋等。梅娜在拼命写个人日志的时候,丈夫本却迟迟未找到一份体面的电脑程序师工作。失意的本开始编一个程序,这个程序就是后来针对个人用户的BLOG发布软件Movable Type(简称MT),这也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个人BLOG发布系统。2001年9月,本特
21、洛特刚把MT软件放到网上一个小时,就有100个人下载。本和梅娜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就干脆把自家的卧室变成了创业室,成立了相隔六天公司。一开始,他们只是希望能赚点钱维持日常花销,但是没想到财源滚滚而来。硅谷风险资本家乔伊伊托看到了商机,很快就找上门来,表示愿意进行风险投资。最终,特洛特夫妇把公司的部分股份以115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伊托和其他风险资本家。如今,从卧室两台电脑起家的这家小公司已经成为BLOG业的一条大鱼。最近,Google和微软这两个大玩家各自推出了B服务和MSNSpace服务,为的就是跟相隔六天这个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相抗衡。2004年被称为博客年,而2004年个人电脑杂志评出的五个
22、年度人物中,两个就是特洛特夫妇。(2)BLOG展望总体展望:BLOG与BBS,及网络论坛内的留言相比更能有机的组织个人的言论并与他人自由的交流,实际上它的个性化更强;倒是和个人网站有些接近,但是用户友好性要好得多,并且得益于一些新兴技术的支持,可能拥有更加灿烂的未来。 从前的互联网使用HTML描述信息,大家彼此是孤立的。BLOG使用基于XML的RSS内容描述协议,使得大海中的孤岛彼此可以识别和交流,相信慢慢的、BLOG会促进互联网络的改进,但是BLOG本身将会走向何处,窃以为很难预测。大部分人都认为博客将继续受到大众欢迎,而其未来的发展却是不确定的。Hunter断言,由于很多网站都增加了博客功
23、能,同时新闻站点亦变得“博客化”,博客将会一直存在。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博客与传统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博客的新用法将会不断浮现。教育BLOG的展望:任何一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思想的创新与扩散对社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因此,人们十分关注创新扩散规律的研究。 1995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埃弗雷特.罗杰斯教授研究了3000多个有关创新扩散的案例,发表了创新扩散一书,提出了著名的创新扩散S-曲线理论(S-shaped curve)。罗杰斯认为,创新的扩散总是一开始比较慢,然后当采用者达到一定数量(即“临界数量”)后,扩散过程突然加快(即起飞阶段take-off),这个过程一直延续,直到系统中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AS_P NET 博客 系统 实现 毕业论文 2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