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双电源开关设计毕业论文(20页).doc
《基于PLC双电源开关设计毕业论文(2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PLC双电源开关设计毕业论文(20页).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于PLC双电源开关设计毕业论文-第 15 页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作 者: 沈腾飞 学 号: 40921202 系 部: 电气工程系 专 业: 电机与电器 题 目: 基于PLC双电源开关设计 指导者:莫莉萍 李建兴评阅者: 2012年4月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随着人们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场合需要用两路电源来保证供电的可靠性,这就需要一种双电源切换器在两路电源之间进行可靠切换。采用可编程控制器解决这类问题具有独特的优势,在电气自动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很大的市场潜力。与传统继电控制系统相比较,可编程控制器的优势在于:体积小型化,高度集成,同时还有数字运算、数据
2、处理和数据通讯功能。可编程控制器作为新一代的工业控制装置,结构简单、性能全面、可靠性高。该课题是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双电源开关设计,用以实现双电源开关的自投自复,缺相和欠压保护,使之可以适应用电要求较高企业的需求。关键词:双电源切换 PLC 数据处理 缺相和欠压保护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摘要Title: PLC-based design of dual-power switch Abstract:With increasing demands for high reliability, a number of occasions the need to use two power supplies
3、 to ensure reliability of electricity supply, which requires a dual power switch between the two reliable switching power supply. The use of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 to solve this problem has a unique advantage in electrical automation applications have broad prospects and great market po
4、tential. Relay control system with the traditional, compared to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 has the advantage of being: the volume of smaller, highly integrated, but also the number of computing, data processing and data communication functions. PLC as a new generation of industrial control
5、devices, simple structure, the performance of a comprehensive, high reliability. This topic is based on the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design of dual-power switch, dual power switch for the automatic switch from the complex, lack of phase and under-voltage protection, so that electricity can be a
6、dapted to the needs of demanding enterprises. Key words: dual-power switch; PLC; data processing; missing phase and undervoltage protection目录1绪 论11.1 设计的背景和意义11.2 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11.3 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22基于PLC双电源开关总体方案设计42.1 引言42.2设计要求52.3 总体方案的确定53 基于PLC双电源开关控制系统硬件设计63.1 引言63.2 电气控制方案设计63.3 PLC型号的选择103.4 特殊功能
7、模块的选择123.4.1 技术参数123.4.2 FX2N-4A/D模块的接线方式123.4.3 缓冲寄存器及设置133.4.4 检测参数设置153.5 I/O口设计153.6 系统外部连线电路设计164基于PLC双电源开关控制系统软件设计174.1 PLC控制系统程序设计主要步骤174.2 流程图设计174.3梯形图设计184.4 PLC程序语句表20结论20致谢21参考文献221 绪 论1.1 设计的背景和意义 双电源切换控制主要用于三相交流(380V220V 3N 50Hz)供配电控制。这类电源切换控制多数采用继电器逻辑控制电路实现,其特点是:其输入有两路供电电源 A和B对负载供电。正常
8、工作时,只电源A对负载供电,电源B作为备用电源;当电源A发生故障时,控制系统能快速切断故障电源A,使备用电源B接通。由此存在的问题是:(1)无缺相保护功能。当发生任一相或两相缺相时,由于控制系统没有缺相检测和保护切换措施,造成缺相的故障电源不能切断,正常供电电源不能及时投入,又没有相应的信号提示,这样会导致负载长时间缺相运行,造成严重后果。(2)故障电源恢复正常时,系统不能自动进行反切换,要靠人工操作反切换到正常工作状态。(3)由于采用继电器逻辑控制电路实现,器件和电路的故障率高。 采用PLC控制时,其缺相保护主要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置有三相缺相检测信号回路,该三相缺相检测信号回路直接取自于三
9、相电源的主回路,即用中间继电器分别接于电源主回路A和B的U相、V相和W相单相回路中,中间继电器常开触点分别作为PLC的输入信号,即作为编制 PLC的A和B三相缺相检测逻辑控制程序时的输入条件。其次,利用PLC的特殊功能模块,可以实现对电源电压的精确的检测,从而又可以实现对电源的欠压和过压检测。1.2 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可编程控制器整个运行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上电处理。可编程控制器上电后对PLC系统进行一次初始化工作,包括硬件初始化,I/O模块配置运行方式检查,停电保持范围设定及其他初始化处理等。 第二部分是扫描过程。可编程控制器上电处理完成以后进入扫描工作过程。先完成输入处理,其次完
10、成与其他外设的通信处理,再次进行时钟、特殊寄存器更新。当CPU处于STOP式时,转入执行自诊断检查。当CPU处于RUN方式时,还要完成用户程序的执行和输出处理,再转入执行自诊断检查。第三部分是出错处理。PLC每扫描一次,执行一次自诊断检查,确定PLC自身的动作是否正常,如CPU、电池电压、程序存储器、I/O通信等是否异常或出错,如检查出异常时,CPU面板上的LED及异常继电器会接通,在特殊寄存器中会存入出错代码。当出现致命错误时,CPU被强制为STOP方式,所有的扫描停止。PLC运行正常时,扫描周期的长短与CPU的运算速度有关,与I/O点的情况有关,与用户应用程序的长短及编程情况等均有关。通常
11、用 PLC 执行1K指令所需时间来说明其扫描速度(一般110ms/K)。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指令其执行是不同的,从零点几微秒到上百微秒不等,故选用不同指令所用的扫描时间将会不同。若用于高速系统要缩短扫描周期时,可从软硬件上考虑。PLC 工作的全过程如下图1-1:图1-1 PLC 工作的全过程1.3 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a) 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力求使控制系统简单、经济,使用及维修方便;保证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考虑到生产的发展和工艺的改进,在选择PLC时,应适当留有裕量。其次,如果以提高产品产量和安全为目标,则应将系统可靠性放在设计的重点;如果要求系统改善信息管理,则应将
12、系统通信能力与总线网络设计加以强化。在总体方案设计之前,应深入了解控制系统要求,搜集资料,并密切关注机械设计部分与电气控制部分配合,从而拟订出相应的电气控制方案。 b)设计的主要内容PLC控制系统是由PLC与用户输入、输出设备连接而成的,用以完成预期控制目的与相应的控制要求。因此,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1)根据设备的控制要求,以及所提出的各项控制指标与经济预算,首先进行系统的总体设计。2)根据控制要求基本确定数字I/O点和模拟通道数,进行I/O点初步分配,绘制I/O使用资源图。3)进行PLC系统配置设计,主要为PLC选型。PLC是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正确选择PLC对于保证整个控
13、制系统的技术经济性能指标起着重要的作用。选择PLC应包括机型的选择、容量的选择、I/O模块的选择、电源模块的选择等。4)选择用户输入设备(按钮、操作开关、传感器)、输出设备(继电器、接触器、信号灯等执行元件)以及由输出设备驱动的控制对象,这些设备属于一般的电器元件,其选择的方法参考相应的书籍。5)设计控制程序。在深入了解与掌握控制要求、主要控制的基本方式以及应完成的动作、必要的保护和连锁等方面情况之后,对较为复杂的控制系统,可用状态流程图的形式全面地表达出来。必要时还可将控制任务分成独立的几个部分,这样可以化繁为简,有利于编程和调试。程序设计主要包括绘制控制系统流程图、设计梯形图、编制语句表清
14、单。c)PLC控制系统的一般设计步骤在对一个控制系统进行设计之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深入了解和分析系统的控制要求,只有这样才可能提出准确合理的系统总体设计方案,进而实现各个阶段的设计任务。PLC控制系统的一般设计步骤如下图1-2:图1-2 PLC控制系统的一般设计步骤2基于PLC双电源开关总体方案设计2.1 引言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使其功能日益增强,更新换代明显加快,所以PLC作为控制器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的运用,如何对PLC控制系统进行设计,以实现设计过程的系统化,已成为各生产技术人员日益重视的问题。由于PLC的工作方式和
15、通用微机不完全一样,因此,用PLC设计自动控制系统与微机控制系统的开发过程也不完全相同,需要根据PLC的特点进行系统设计。其次,PLC与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也有本质的区别,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大特点就是硬件和软件设计可以分开进行。2.2设计要求 双电源开关主要用在重要会议室、机场、宾馆等紧急供电的双电源系统,当一路电源(主电源)出现故障的时候,另一路电源(备用电源)可以实现快速、自动地投切转换,这是双电源开关的基本功能。而基于PLC的双电源开关,不仅要实现上述功能,而且要对三相电源各相进行缺相检测,同时还要对电源各相进行精确的电压检测,当电源电压不在指定的范围内运行时,必须进行自动切换。由此
16、,我们在设计PLC电路的时候,还必须用到PLC的特殊功能模块,以实现对电源电压模拟量的模数转换,供PLC去处理,进而实现电源电压的欠压保护。2.3 总体方案的确定 在基于PLC的双电源开关的过程中,必须只能有一个电源与负载接通,且在一路电源故障时要实现自动切换。又由于在重要的会议室、机场、宾馆等紧急供电场所,各用电设备的总功率较大,必须使用发电机设备供电。那么根据设计要求,可设计总体结构方案如下图2-1:图2-1 总体方案框图在图2-1中, A为主电源,B为备用电源,分别与PLC连接,作为PLC输入检测信号。首先进行主电源A的输入检测,当PLC检测A无任意相缺相时,相应的逻辑开关会闭合,使FX
17、2N-4A/D接受经过PLC基本单元检测后传过来的无缺相的电压信号,则随后进行A电源的三相回路欠压检测,如果此时主电源A良好的话,相应的状态指示灯会亮,说明此刻主电源状态良好,同时主电源与负载接通。在主电源A出现故障后(即主电源A出现缺相或者欠压时),此时会启动发电机,使备用电源B启动,同时主电源会自动断开。备用电源B启动后,同样要进行三相回路的缺相检测和欠压检测,检测过程同A。检测无故障后,随即实现备用电源与负载的接通。3 基于PLC双电源开关控制系统硬件设计3.1 引言随着PLC控制的普及与应用,PLC产品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功能也日趋完善。目前在国内应用较多的PLC产品主要有:美国
18、AB、GE、MODICON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以及日本OMRON、三菱公司等的PLC产品。因此PLC的品种繁多,其结构形式、性能、容量、指令系统、编程方法、价格等各有自己的特点,适用场合也各有侧重。因此,合理选择PLC,对于提高PLC控制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起着重要的作用。选择恰当的PLC产品去控制一台机器或一个过程,不仅应考虑控制系统目前的需求,还应考虑那些包含于控制系统未来发展目标的需要。如果能够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将会用最小的代价对系统进行革新和增加新的功能。若考虑周到,则存储器的扩充需求也许只要再安装一个存储器模块即可满足;如果具有可用的通信口,就能满足增加一个外围设备的需求。对局域网的考
19、虑可允许在未来将单个控制器集成为一个厂级通信网。若未能合理估计现在和将来的目标,PLC控制系统会很快变为不适宜的和过时的。3.2 电气控制方案设计电气控制过程分析:根据总体方案框图,设计电气控制方案如图3-1、图3-2、图3-3、图3-4所示。又如图3-1的电气控制过程图中,KA1,KA2,KA3分别作为主电源A的三相检测(如图3-1所示),有且当KA1,KA2,KA3线圈同时得电时(即无任意相缺相),才会驱动KM3线圈,使动和触点KM3闭合,从而进行A的三相欠压检测(如图3-4所示)。又当三相欠压检测后,电压在设定范围内时,驱动KA4,使触点KA4闭合,此时主电源状态显示灯HL1亮,说明此时
20、A电源状态良好,同时驱动KA5线圈,使动合触点KA5闭合,允许A电源的投入使用。而后KA5闭合时,使KM1得电,负载与电源A接通。其次,主电源输入检测回路(图3-1)中的常闭触点KA5分别与发电机启动控制回路(图3-2)中的延时继电器线圈和备用电源检测回路(图3-3)中的三相检测回路相连接。目的是,如果主电源A状态良好的话,那么常闭触点KA5会得电断开,同时发电机启动控制回路(图3-2)中的延时继电器线圈便不会得电,则不会启动发电机;同时在备用电源检测回路(图3-3)中的三相检测回路中,也会由于KA5的作用,不会进行备用电源的输入检测,避免备用电源的误动,从而实现控制系统的连锁保护作用。图3-
21、1 主电源检测回路 在如图3-2所示的发电机启动控制回路中,在主电源故障后,由于在主电源检测回路中的KA5不能得电,KA5常闭触点不能断开,所以延时继电器线圈会得电延时闭合。在这里延时继电器的作用是防止在主电源电压波动的情况下,发电机会产生误动的动作,使发电机启动。在延时时间到了以后,即确认主电源故障无误,延时闭合触点闭合,从而实现对发电机的启动。图3-2 发电机启动控制回路图3-3所示的备用电源检测回路,KA6,KA7,KA8分别作为备用电源B的三相检测时,有且当KA6,KA7,KA8线圈同时得电时(即无任意相缺相),才会驱动KM4线圈,使动合触点KM4闭合,从而进行B的三相欠压检测(如图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PLC 双电源 开关 设计 毕业论文 2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