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BS的信息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2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于LBS的信息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2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LBS的信息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25页).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于LBS的信息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第 20 页中央财经大学成人高等教育专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 基于LBS的信息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函授站(点、部) 专 业 年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中央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制内 容 摘 要近年来,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通过向用户提供实时、准确、丰富的个性化位置服务,正逐步影响人们的日常吃穿住行。现如今,实时LBS服务如交通导引、地点查询、签到模式、店内模式等等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但部分缺乏长久的生命力和吸引用户的核心价值。运营商为构建更丰富、实用的业务形式,推出一种非实时的LBS服务,即基于用户常驻地信息实
2、现用户互动的信息平台。求职是高等学校人才从学校走入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众所周知,大学生目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压力十分巨大。在求职的过程中如何获取到最新的招聘信息,又如何从海量的招聘信息中准确的获取与自身条件相符的企业信息和职位信息,以及如何解决对求职地点周边地理环境不熟悉等问题己成为阻碍大学生高效就业的主要因素。依托发达的移动互联网以及LBS技术,我们构建了一个为大学生求职服务的移动信息服务系统。因此,本文分别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系统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理论方面,对LBS移动信息服务系统的体系架构、Web Service工作原理、Android平台开发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实践方
3、面,采用Java EE技术并融入MVC软件设计模式构建了系统的Web信息管理客户端,同时运用Android平台实现了系统的LBS服务和信息服务客户端。通过Web Service来完成移动端与服务器端的数据交互,实现了基于LBS的移动信息采集的服务系统。本系统包括系统管理、企业管理、求职应用三大功能模块。该LBS移动信息采集服务系统在可以运行在Android平台上。该系统可以提高大学生获取求职信息的实时性以及对企业信息、职位信息等精确查找,同时通过LBS技术,可以很好的提供基于求职地点的位置服务,这样有效的解决了大学生求职信息资源分散,时效性差等问题,同时也促进了LBS移动信息服务模式的形成。关
4、键词: 移动信息采集系统 LBS Android平台 Web Service技术 目 录内 容 摘 要1论文题目1一、绪论2(一)研究背景与意义2(二)国内外研究现状2二、系统结构及原理6(一)LBS系统原理6(二)系统结构设计7三、系统关键技术分析与实现15(一)WebService框架分析与实现15四、LBS平台应用与实现21(一)LBS平台体系21(二)LBS服务流程22五、结束语24参考文献25基于LBS的信息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一、 绪论(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各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群体日益庞大,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社科院
5、发表社会蓝皮书报告,中国大学生的失业率达到12,这样庞大的毕业生失业人群的出现,也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就业构成了极大的压力。1近年来,随着就业环境和趋势的发展,主流求职招聘网站及高校就业信息网也逐渐建立起来,以期能够快速的传播求职信息。爆发性的海量求职信息给高校学子带来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求职信息资源分散等各种问题,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毕业生求职效率。如何有效的管理海量的求职信息方便大学生求职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构建一个信息资源集中,高度共享、实时性强的大学生求职信息服务系统是具有实际意义的。随着我国无线通信技术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高速移动无线网络服务迅速普及,受众群体日趋庞大
6、。同时移动智能终端也走入寻常人家,使得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前景备受看好。2基于移动终端的求职信息服务系统拥有传统信息服务系统所不具有的优势,其方便携带、能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等特性,有力的提升了移动求职信息服务系统的便利性。与此同时,基于位置昀服务(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逐步成为移动应用的开发热点,显然,将移动信息服务系统与LBS技术相结合,给求职用户提供关于企业、宣讲会位置的相关定位或路径规划等功能,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大学生求职信息服务系统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文以求职为应用切入点,依托Android平台,将LBS技术融入其中,对基于A
7、ndroid平台的LBS移动信息服务系统进行了研究,这相当于在用户、信息和地理位置三者之间构建起了关系网络,提升了信息服务系统的智能性。而这种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系统将在促进移动信息服务的拓展与深化、位置信息的管理与共享等方面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LBS起源与应用 LBS我们也可以简称为“位置服务”,是现在广泛应用与移动互联领域的一项技术,它通过移动终端来获取用户地理位置或查找相应的地理位置,并根据位置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这正是其意义所在。 LBS起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美国,它并不是一项新技术。当时的美国颁布了911服务规范。而其最为基本的业务是在国家和人民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8、时的一种应急处理业务。和我国的110等紧急号码一样。FCC要求移动及相关网络运营商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跟踪到呼叫911号码的电话的所在地,这就是LBS的前身。2001年的911事件也让美国的公众认识到位置服务的重要性,于是美国迅速的将LBS引入到移动通信、公共安全、交通、应急处理等各行各业3,为国家安全和社会公众提供空间信息安全保障服务。美国的两家公司分别在2001年10月和12月推出了基于GPSONE技术的定位业务,并且通过该技术来满足FCC对E91 1第二阶段的要求4。其实LBS技术发展一直处在不瘟不火的状态,直到3G移动无线网络的普及以及WIFI网络的大量设点,LBS真正的开始壮大发展。以
9、Android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终端的出现促使了移动应用开发的繁荣,LBS技术则被广泛的应用到移动终端上。例如:Google移动战略的巨大成功,使的谷歌的各种优势项目毫无疑问的被移植到了移动终端应用上,而众所周知的谷歌地图在提供精准的定位导航和环境查看的同时,也会提供用户查询所在地的交通状况以及配套的餐馆、ATM机、加油站等服务。这样便使得LBS服务的基本形式得以显性化,而如今LBS在各个领域的渗透,使得LBS业务愈加繁荣,并且有了规模庞大的用户群体。随着国内LBS市场的迅速壮大,国内的LBS应用也相继问世,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签到模式 这一类模式的代表主要有街旁、切客等应用。这种模
10、式是以用户心理新鲜感、自身满足感与成就感为基础的。签到可以很好的为商家及其品牌进行多种方式的推广与营销,而用户则通过每次签到来获取积分等奖励。但这种模式具有脆弱的地方,当用户长时间使用后对这种感觉厌恶或产生反感,这种签到的价值就无法持续存在。此类模式应用了LBS服务的基本功能,即地理位置定位服务,但其发展过程中遇到较大瓶颈,已基本被遗弃。(2)分享模式 这一类模式的代表主要有百度身边、大众点评等。这种模式是通过“POI搜索”等定位服务为服务提供商合作的商家推荐和导入客流,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分享相关内容来获得不同优惠,这种模式能主动的调动用户活跃度,是目前比较主流的模式之一。(3)社交模式 这一
11、类模式的代表主要有微信、陌陌等应用。此模式通过地点定位来开展社交活动,不同的用户因为在同一时间处于同一地理位置范围,或兴趣爱好相同,则可构建好友关系,该模式也是目前国内比较主流的LBS应用模式之一。 除了以上模式外,目前的LBS应用还与交通、广告、旅游等方面相结合,国内的研究者和开发者也在不断的结合中国本土化特色来创新应用模式。2LBS信息系统的相关研究 随着LBS的发展,近年来,专家学者们对LBS的相关技术与应用进行了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 在LBS系统架构方面,周傲英、杨彬等人对LBS的架构与进展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了LBS系统的架构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关键技术5;郭盈研究了L
12、BS在3G网络下的架构及实现,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分析,提出和实现了一种基于J2EE平台的瘦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的LBS体系架构6;刘厚泉、谭海樵等人研究了基于动态任务模型的LBS架构,以期使用任务模型和DAMO模型来提高LBS系统智能性7;邹永贵、王剑针提出了一种将SOA架构运用于LBS的思想,通过Web服务技术和中间件技术来解决LBS中访问方式多样、兼容性不足等问题,最后给出了基于SOA的LBS服务平台架构和实现方案8;钟世明、邵锐等人提出了利用移动代理和XML技术来构建分布式的LBS系统的解决思路,以此来解决LBS系统数据格式多样等问题9。这样,都为LBS系统架构的研究和发展垫下了基础。(2)
13、在LBS的定位等技术方面,WalshA,PfeiferT研究了在Android和IOS平台上控制LBS应用定位精度和地理范围的方法10;牟锐、梅贤昌等人将Dijkstra算法应用于通过LBS搜索最优路线服务中,通过优化算法的存储结构,提高了其响应速度,满足了移动业务对定位服务的高效要求11;汪小林、庞潇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二进制矢量地图数据格式ByteMap,并将它运用于在线地图服务中,并实现了支持在线地图服务的LBS支撑平台LBS-p12;彭志宇、李善平提出了一种快速模糊化算法,该算法对移动环境下LBS系统用户位置隐私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13。可知,基于LBS的定位精度、数据交互、隐私等方面
14、都将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3) 在LBS系统应用及设计方面,徐锡珍、苗放通过分析比较目前定位技术、各移动平台下LBS应用程序开发的难易程度,探讨了数字景区LBS系统的工作流程和体系框架,并在Windows Mobile平台下进行了数字景区LBS应用系统的开发14;周脚根、边馥苓设计了提出了一种基于Web服务的LBS体系结构(WS-LBS) 并设计了WS-LBS系统框架,实现了空间信息服务的构建与发布机制和WS-LBS原型系统,扩展了终端用户;徐晶在Android平台下使用LBS技术,设计实现了一个地铁商圈信息服务系统;秦文超通过Web Service来完成手机客户端与服务器的数据交互并实现了手
15、机位置服务系统设计;张高明、马力等人将LBS技术应用于校园环境中,设计实现了一个校园LBS应用系统;王建勇、刘飞通过Android智能手机自带的GPS定位实现了用户地理位置定位,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LBS即时通信系统的解决方案,在Google Map上实现地图位置感知显示。可见,LBS系统具有十分宽广的应用前景。(4) 在移动应用方面,根据笔者调查发现,目前将求职与LBS相结合的移动应用甚少,诺基亚在2013年6月发布基于地理位置和社交网络的求职应用JobLens,打开该应用后,用户可以查看到身边的企业招聘职位、企业薪资待遇、岗位需求趋势等情况,但目前而言,只有诺基亚Windows Phone
16、手机用户才能使用该应用。而国内比较大型的求职门户网站例如智联招聘、51job等都推出了其移动客户端,但其应用除了将一些常用功能移植到移动端外与LBS的关联几乎没有。 基于以上所述,将LBS技术与移动信息服务系统相结合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面对的信息杂乱、繁琐、地理位置不了解等问题,开发构建LBS求职移动信息服务系统是有实际需求和创新性的。因此,本文充分利用Java技术结合Android和百度LBS平台开发出面向大学生的移动求职信息服务系统。二、 系统结构及原理(一)LBS系统原理 本文系统采用了三层结构,分别为第一层客户端,第二层应用服务器和第三层地图服务器。通过引入三层结构,可以将更多的
17、精力放到第一层客户端和第二层应用服务器的功能开发上,而对于第三层地图服务器则可以采用成熟的商用解决方案。这样的系统结构缩短了项目开发的周期,在扩展性方面留有充分的余地,维护起来也很方便,同时使得系统在更加灵活的同时也更加强壮。 用户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访问系统。最通常的情况下,用户将通过移动电话上运行的客户端程序,在具有定位能力的无线网络支持下访问系统;当用户使用自带定位能力的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时,根据PDA功能的差异,可以直接通过Internet访问系统或者通过无线网络间接访问系统;此外,为了增加系统的适用范围,还允许用户用PC(Perso
18、nal Computer)通过Internet直接访问系统。虽然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的PDA和移动电话都具有了一定的嵌入式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以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中高端手机为例,其计算能力一般为1M MIPS,存储能力一般为数兆数十兆。显而易见,这样的硬件条件是不足以处理庞大的地理数据的。因此,系统将主要的计算任务交由后台服务器完成,如地图的产生、移动和缩放;地图目标的查询:最短路径搜索等。PDA或移动电话只负责完成发起查询和显示查询结果,而不保存地理数据和进行复杂的地图相关的运算。 这样的系统设计带来的弊端是系统交互次数增加;数据传输量大,占用运营商过多的带宽;后台服务器负担重等。但是硬件设备
19、的发展数度是很快的,当用户端的掌上设备达到一定的要求后,可以将系统的计算任务从后台服务器向用户端转移,从而改善系统的性能。无论用户采用何种访问方式,系统都必须根据用户终端的显示能力和运算能力提供适当的响应。同时为了适应不同的访问方式和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系统在客户端和应用服务器之间、应用服务器和地图服务器之间都定义了统一的XML接口。XML接口提供了与平台无关的数据传输,只要遵循了这套接口,就可以从不同的平台上来访问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提供了客户端和地图服务器间的接口,它负责翻译和转换用户的输入以及地图服务器的响应,同时它还负责完成用户信息的管理和计费。 地图服务器采用了ESRI公司的产品Arc
20、IMS,ArclMS地图服务器适用于无线互联网、Internet、Intranet的地图应用的开发,能以多种图形格式发布地图,很容易建立基于PDA或手机的可扩充的移动定位服务应用。对于LBS应用,核心问题是解决大用户量的并发访问问题,ArcIMS采用了先进的负载平衡和流量控制技术,当需要扩大系统容量时,只需简单的增加地图服务器的数量就可以满足用户的要求。至于地理数据则可以从特定的基础地理数据生产商处购买,并且根据实际需要,还要对GIS地理数据进行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加工,比如采集并添加宾馆酒店、自动取款机、公共汽车站等数据信息。(二)系统结构设计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移动终的普及,移动信息服
21、务系统正逐步在取代传统信息服务系统,其便捷的优势是传统信息服务系统无法比及的,而随着LBS技术的成熟及应用,结合LBS的移动信息服务系统更能发挥其地理位置与信息服务的优势。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BS的新型校园信息服务方式:移动客户端一旦在校园内启动该软件,服务器就将已经整合好的院校通知信息,推送到客户端。使得学生和老师省去了上多个院网,校园BBS以获取校园动态的繁琐操作,达到校园信息的一站式阅读。因为移动手机自身的便携带性,所以基于LBS的信息服务更有即时性,同时限定信息的使用者和发布者都是校园里面的人,从而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信息的安全性。1业务需求分析 目前的大学就业过程中,学生对招聘信息的需
22、求是十分巨大的,但却缺少知晓校园招聘信息的渠道,学校主要是通过学校就业网站显示招聘单位和职位,或者通过学院QQ群等方式通知相关信息,这样就存在着消息闭塞,缺乏实时性和共享性等缺点。同时,很多学生平日在学校里专心研究,很少走出校门,对城市地理环境并不熟悉,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系统中融入LBS服务,从而给求职者关于企业和招聘会的路线导航和乘车推荐。通过调查研究,系统业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个人注册和企业注册:求职者可以通过注册页面填写基本信息后注册到该系统,系统会自动保存其信息。企业用户通过填写其企业基本信息后,通过管理员审核通过后,系统也会保存其信息。管理员可以通过Web管理客户端对个人用户信
23、息和企业用户信息进行管理。企业信息发布:当企业通过注册后,可以在管理平台上面发布该企业的招聘信息,例如职位名称、职位介绍等。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管理平台发布该企业宣讲会详情。招聘信息查找:当求职用户注册成功后,用户可以通过行业分类来查找与专业对口或者感兴趣的职位,其次用户也可以根据所在职位类型来查找相关的工作职位。用户可以申请或自己感兴趣的职位。路径规划:用户如果想去该公司所在地或者宣讲会所在地,可以通过定位功能实现线路规划,这样大大方便了对地理环境不熟悉的求职者。企业对应聘者的查询:当求职者申请了某公司的职位后,企业用户可以通过管理平台查看到申请人的具体信息。系统业务流程如图2.1所示:2功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LBS 信息 采集 系统 设计 实现 毕业论文 2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