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 “翻转课堂”的教学推想(5页).doc
《高中语文教学 “翻转课堂”的教学推想(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教学 “翻转课堂”的教学推想(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语文教学 “翻转课堂”的教学推想-第 5 页高中语文教学 “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推想成都树德中学语文组钟群内容提要“翻转课堂”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和潮流,在“本土化”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的国情和学科特点作适应性变革。本文结合高中语文学科特点对“翻转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推想,着重分析了课前部分与课堂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具体变革。提出翻转课堂的课前部分不等于视频教学,也不等于课前预习,而是学生的深度自学,而翻转课堂的课堂部分则必须根本性地区别于以教师为中心的信息传递,是以合作为主要方式发展性学习。关键词翻转课堂高中语文教学深度自学发展性学习“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源于2007年美国一个科
2、罗拉多州的一个山区学校林地公园高中。为解决部分学生缺课而跟不上学习进度的问题,该校的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开始使用屏幕捕捉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声音,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基础,节省出课堂时间来为在完成作业或做实验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首先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信息传递”,然后学生在课下进行“吸收内化”。而“翻转课堂”则翻转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新构建学习流程: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分发的数字材料(音视频、电子教材等等)自主学习课程,完成“信息传递”,原本课下的“吸收内化”则被放置到课堂上通过同伴和老师的互动活动(释疑、解惑、探究等等)
3、完成。“翻转课堂”充分地利用了信息技术手段,重新构建学习流程,根本性地改变了学习方式,正在给教育带来颠覆性的变革。“翻转课堂”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并增加了学习中的互动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引入翻转课堂实践的学校越来越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借鉴并实践“翻转课堂”模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和潮流。“翻转课堂”如何本土化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实际上,当国内外兴起“翻转课堂”热之前,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基础教育界已经出现过类似今天“翻转课堂”教学实验。但对于这些教学实验,正如金陵在中美“翻转课堂”比较及其思考一文中所指出的:“(重庆江津聚奎中学)教师在作业平台上布置的作业仅限于选择、填空和判断
4、三种题型,离深度学习的要求还相去甚远木渎高中的实验采取教师布置预习作业的方式,课堂交流采用点名回答问题的方式,深度发掘则采用讲授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本质上属于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范畴。”当然,由于受制于信息技术水平、教师影响力、学生作息时间、高考体制等因素,“翻转课堂”在本土化的进程中必然会遇到诸多的问题。但要解决以上形似而神不似的问题,根本性的举措是在“翻转课堂”本土化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应抓住其核心,并结合本国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而有效的推行。下面笔者就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对“翻转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推想。一、翻转课堂的课前部分不等于视频教学,也不等于课前预习,而是学生的深度自学对于“翻转课堂
5、”而言,课前的视频学习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但翻转课堂并不等于视频教学。在网络上也充斥着大量的教学视频,但翻转课堂的课前视频不同于这些教学视频,一是视频比较短,多在15分钟以内,二是有后续的课堂吸收内化阶段,并非单向、终结和封闭的教学。因此,课前视频的录制内容是值得考量的。以高中语文教学为例,教学内容一般分为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和语言表达教学三个方面,作文的写作指导、语言表达的方法指导及阅读材料的基本问题探究如内容、主旨的分析可纳入课前视频的录制。同时,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部分与我们以前所熟见的“预习”也有根本性的不同。以前,语文学习的预习要求一般比较低,以阅读教学为例,多是熟悉课文、查词典积累生字词
6、、布置几个思考性问题,学生只是对课堂上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前期粗浅的认知。而翻转课堂的课前部分是学生深入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教师视频的指引下独立自主的学习,把握基本知识、学习基本技能,并以此解决基本问题。对于数学学科和科学学科技术性比较强的学科而言,实质就是教师在视频中完成基本知识和典型例题的讲析,学生自主学习,再独立解决问题,完成作业,即把昔日课堂上的新课讲授部分直接通过课前视频来完成。由于视频可以反复播放,并自由控制播放进度,因此一些繁忙或者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时间并调整学习进度,甚至反复学习,同时,学生需要通过自学以解决问题、完成作业,因此必须主动深入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得到
7、充分发挥。这正是“翻转课堂”高效的奥秘之一。但对于语文这一人文学科而言,技术性的知识如字词、语法只是极少的一部分,更多是通过对语言的探究、品味、使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决定着语文学习的过程主要就是对语言反复探究、品味、使用的过程,更多体现为听说读写能力的强弱和语言积累的多少,并非一个知识点、一种技能、一类问题的一一对应关系,而语言原本就是用于交际,因此语言的探究、品味、使用常常需要合作探究的激发甚至有时候必须是合作性的,例如讨论、辩论等语言表达势必是群体性的,这与技术性的习得具有迥然不同的特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教学 “翻转课堂”的教学推想5页 高中语文 教学 翻转 课堂 推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