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10届高三语文调研考作文讲评(34页).doc





《广州市2010届高三语文调研考作文讲评(3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2010届高三语文调研考作文讲评(34页).doc(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广州市2010届高三语文调研考作文讲评-第 34 页广州市2010届高三语文调研考作文讲评【原题回放】24选择下面其中的一道题,完成作文。(60分)(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天,我收到一封邮件,上面写道:“有一种成功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并且强调:“这是潜伏里的台词,用来指导炒股真合适。我一直属于占领者,可悲啊!”看着他的文字,我想,生活中有些事情也是如此。请根据对材料的理解,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阅读下面的图画,按要求作文。这幅图画给了你什么联想或启示?请根据对图画的理解,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
2、少于800字的文章。【审题立意】本次作文有两篇材料供学生选择,第一篇作文是文字材料,是一段生活感悟,作者有比较明确的感悟:“有一种成功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然后通过事例来印证。这段文字有两对关键词,一对是“撤退”与“成功”,一对是“占领”与“失败”,材料也有明显的倾向性,学生应该抓住这两对关键词,写对“撤退”与“成功”或“占领”与“失败”的感悟,也可以就两方面辨证地写它们的关系,这都切合题意。如果只是抓住“成功”和“失败”来写不符合要求,属于偏离题意。如何理解“撤退”与“占领”?撤退可以理解为放弃、放手、迂回、退让、谦让、宽容,韬光养晦、养精蓄锐、暂避锋芒、以退为进;这是人生的智慧,也是
3、成功的必需。占领可以理解为占有、贪得无厌、一味拥有等。较好的命题和立意有:1.退一步海阔天空2.该放手时就放手3.学会放弃4.撤退是一种智慧5.撤退是成功的桥梁6.正确面对“进”与“退”7.以退为进,智莫大焉偏离题意的有:1.论成功2.成功与失败第二篇作文是一篇图画材料,图画整体内容画的是一个人带着笑容,撒下汗水,借助撑杆跨越目标,图画由三部分组成横杆:目标(人生的一个个高度)撑杆:让人跨越目标的辅助工具,也就是外在条件。运动员:面带微笑,透露出乐观和自信;撒下汗水,付出艰辛和努力。第二篇作文的立意应围绕目标来考虑,谈目标的实现与外物的关系,目标的实现与自身的努力等等,如果抛开目标则不可取,若
4、只写跨越、汗水、支持、帮助、信心、乐观等则降一个等次。切合题意的命意有:1.善于利用外物的帮助(书籍、老师、朋友等),取得更大成功2.成功需要正确的方法符合题意的有:1.实现理想需要自信2.成功需要乐观的心态3.心中有目标,努力才可能成功4.目标是前行的先导基本符合题意的有:1.制定切合自己的目标2.目标要一步步实现【范文评点】善假于物增城中学高三(13) 钟秀珍人没有翅膀却能在天空中如雄鹰般遨游,靠的是飞机;人以渺小的身躯却能横渡茫茫的大海,靠的是轮船;人在茫茫的夜色中得以行走,靠的是灯光而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得以成功,需要善假于物。善于借助他人的才智来建立自己的“江山”。汉高祖刘邦,一介草民,
5、市井小人,没有张良的智慧,韩信的英勇,却得以成就大汉江山,登上帝王的宝座,名垂千古,靠的不就是张良的智慧,韩信的英勇吗?而同时期的西楚霸王项羽,刚愎自用,骄傲自大,不善于借助范增的谋略,被刘邦击败,落得个“四面楚歌,自刎乌江”的悲剧下场,留下的只有后人无尽的叹息。在目标高大的门坎前,我们应学会借助竹竿,帮助我们跨过大门,实现目标,成就自己的江山。善于站在前人的肩上,成就自己的梦想与天地。牛顿,著名、伟大的物理学家,借助伽利略的学术理论成就,著成自然学科的数学原理,建立起牛顿力学体系,奠定了自己在物理学的地位,成就了自己伟大的一生,并为后人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被世人所景仰与铭记。他曾说:“我之所
6、以比别人走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巨人的肩膀成就了牛顿。而对于我们现代人,也要善于借助前人已有的科学理论去继续探索,去研究,去发现,创造出对人类有利的事物,为世界的发展作贡献。善于借助外物,达成自己的目标。劝学中提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善假于船,能帮我们横渡无边的大海,到达成功的彼岸;善假于物,能帮助我们飞上太空,探索未知的宇宙世界;善假于物,能帮助我们战胜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摘取成功的果实成功,其实并不难,只有你学会借助别人与事物。借助支点会撬动地球,借助智者可以创造奇迹,借助外物可以成就自我善假于物,智者
7、的选择,成功的捷径。【点评】本文是一篇典型的稳妥的考场作文,得分23+24+8=55。首先表现在审题立意上切合题意,能够抓住漫画的关键点,即跃过高高的目标不仅需要汗水,更重要的是要借助那根“杆”。其次,中心突出,行文开端以现实现象入题,文章主体部分的从个体事例到普遍现象,文章结尾的言简意赅,全文紧扣中心,不枝不蔓。第三,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全文结构是非常严谨的总分总形式,主体部分属于并列式,尽管有些人对此结构有些非议,但对于学生来说,能够很好地掌握这种常见的议论文结构形式的运用,也属难得;语言方面,自然流畅,言简意赅,比较成熟。在发展等级方面最突出的是在论证过程中,分析透彻,能够透过现象深入事
8、例的本质,尤其是在运用刘邦的事例时,能借助项羽的事例正反对比,然后又巧妙地把材料引入,形成了比喻论证,进一步揭示主旨。(点评:增城中学 欧阳宇)败乎?成也!增城中学高三(13)班 胡绮铭 面对崎岖的地势,小河选择绕道而行,最终汇入大海;面对猛烈的暴风雨,小树选择弯腰回避,最终长成参天大树;面对春风吹拂,蒲公英选择随风飘散,最终回到散播四方。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看似看似失败的,却是一种成功。撤退是一种失败吗?不,它有时是一种成功,蔡铭超在拍得兔首和鼠首后,却公然拒绝付款。他撤退了,但他成功地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和利益,他成功地以行动表达他的爱国之情。德国总理默尔克继勃兰特之后,再次代表她的祖国向全世
9、界人民致歉,也许表面上看来,她的撤退是有辱国家的,实际上,她成功地感动了世界,成功地让全世界尊重这个勇于面对历史的国家。可见,有时撤退并不一定是失败,它也会是另一种成功。放弃是一种失败吗?不,它有时是一种成功。越王勾践在被吴王夫差灭国后,放弃自己的尊严,卧薪尝胆,尝便辨病,过着连奴隶都不如的生活,最终,他成功地以三千越甲吞吴,复兴了越国。难道他的放弃不是一种成功吗?反观,西楚霸王项羽在垓下之围后,因为放弃不了自己的尊严,无颜见江东父老,在乌江自刎了。大丈夫本当能屈能伸,项羽的“保全尊严”难道就不是一种失败吗?可见,放弃并不一定是一种失败,它也会是另一种成功。牺牲是一种失败吗?不,它有时是一种成
10、功。感动中国的长江人梯事件中,长江大学三名大学生为救2名落水儿童而牺牲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的牺牲弘扬了无私的雷锋精神,宣扬了舍己救人的道德品质,为如今冷漠的社会打了一剂强心针。这不就是“死有重于泰山”的真实写照吗?奥巴马的86岁祖母莎拉奥巴马,在贫困的肯尼亚生活了十年,资助和供养着数十个孩子,她牺牲了安稳舒适的生活,却赢得精神上的满足。在汶川大地震中,不知多少的人为救出被埋的四川人民,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为了陌生人而牺牲自己,是失败吗?他们是成功的,他们赢得了人民的尊重。可见,牺牲并不是一种失败,它也会是一种成功。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不同的挫折和问题,我们不能一味地坚持,有时放弃也是一条成
11、功的途径。弯道超车,也未必不可。【点评】本文得分为23+23+8=54分。本文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一是文章标题既简洁明了,又颇富吸引力;通过借助两个形象地标点符号“?”“!”揭示疑问,表达观点,吸引读者。二是对文章主旨的合理阐述;很多学生对“撤退”理解模糊,但本文能够通过形象地表述对此进行了合理的阐述,如“小河绕道而行”、“小树弯腰回避”、“蒲公英随风飘散”、“放弃”、“牺牲”等,思维的延展性强,视野宽阔。三是中心突出,主旨鲜明;无论是文章开篇的比喻、排比,还是主体部分的三段并列式论证,文章紧紧围绕“有时撤退并不一定是失败,它也会是另一种成功”来讨论分析。四是材料丰富,内容充实;蔡铭超、默克尔、
12、勃兰特、越王勾践、西楚霸王、长江人梯事件、莎拉奥巴马、汶川大地震等,材料立体感强,分析到位,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另外最突出的一点是文章能深入联系社会现实,从现实中取材,体现了作者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也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作”的作文理念。稍微有些缺陷的一是文章“牺牲”这一段理解有些失误,导致用例有些不恰当(长江人梯、汶川大地震),二是文章结束有些仓促和偏位。(点评:增城中学 欧阳宇)理智地撤退增城中学 高三(7)班 廖小明撤退,一向是被人们看做是不光彩的事,谁都不想灰溜溜的走,谁都想抗争到最后一刻直至能占山为王。然而,材料中提到:“有一种成功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意在警醒我们:面对困难,可
13、以理智地撤退,以退为进,未尝不能收获成功。我们知道,在熊市中占着一只正在下跌的股票,只能是亏本。美国出兵伊拉克,占着别人土地不走,结果恐怖主义照旧抬头,国内怨声连连,还要增兵斥资,不能说这不是一种失败。占领,只能让人得到了事物的表象,表面上对你点头哈腰,背地里出阴招损你。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理智地撤退,认清事物的本质。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是的,孙子兵法的第三十六计也是“走为上”。毛主席在面对国民党多次的围攻时,选择了撤退,实施战略大转移,漫漫长征,到达延安,建立了新的根据地。假如毛主席在围攻时不撤退而去死守井冈山,敌我兵力悬殊,很可能招架不住。正因为毛主席在战乱中能理智地分析形势
14、,规划好军队,做好一切撤退准备,星星之火才能得以燎原,革命才能保住力量以便东山再起。毛主席的理智撤退让革命获得成功,而诸葛亮的七擒七纵更是收获了别人的心悦诚服。诸葛亮每抓住一次孟获都将他放了,让他重新再战,直至七次,终使南蛮王降服。回国时,又不设一兵一卒驻守,退回西蜀。正因为诸葛亮不想着占领土地,以退为进,多次释放孟获,撤下兵来,这才使孟获心服口服地投降,不再滋事,正因为诸葛亮理智地分析了形势,蜀国才会得到片刻安宁。理智地撤退并不是指一遇困难就选择回避,那只是懦夫。我们要做的是分析形势,总结得失,权衡利弊,灵活地变通,决定是否撤退,这样才能更加周全。比如,我们在竞争中要努力面对,毕竟狭路相逢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州市 2010 届高三 语文 调研 作文 讲评 3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