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35页).doc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3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35页).doc(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 27 页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作 者: 学 号: 教研室:专 业:题 目: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使用授权说
2、明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
3、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注 意 事 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
4、)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
5、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 文 献 综 述 摘要 本设计用AT89C51单片机实现房间的恒温控制。该系统由温度检测模块、温度显示模块、标准温度设定以及温度控制模块组成。温度检测模块是将DS18B20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测量所传出的数字信号利用单片机进行读取和处理;温度显示模块用四位LED数码管显示,温度显示的精度为0.1度;温度设定模块用三个按键进行房间标准温度值的输入;温度控制是根据房间的实际温度与设定的标准温度之间的差值来调节可
6、变脉宽(PWM)的宽度,从而控制可控硅的导通或截止的时间实现系统的恒温控制。本设计的相关软件编程由汇编语言实现,与硬件电路相辅相成,很好实现了系统的功能。本温度控制系统实现简单,经济有效,能够达到良好的温度控制效果。本系统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廉,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可以广泛应用。关键词 AT89C51单片机 温度传感器DS18B20 恒温控制 可变脉宽(PWM) 目录1绪论11.1温度控制系统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2温度控制系统研究概况11.3温度传感器技术1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42.1 方案论证42.2 系统功能介绍53系统硬件电路设计73.1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73.1.1温度数据采集电路
7、73.2 LED显示接口电设计93.2.1 AT89C51单片机103.2.2 LED数码管123.3 温度控制电路的设计134 脉宽调制164.1脉宽调制的介绍144.2基本原理144.3 脉宽调制信号的设计思想154.4脉宽调制信号的作用154.5脉冲宽度调制优点165系统软件设计166 系统软件调试196.1目测196.2硬件调试196.3 软件的调试196.4 注意事项20结束语22参考文献23致 谢24附录一 程序25附录二 硬件电路图361绪论1.1温度控制系统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温度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温度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工艺参数之一,任何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过
8、程都与温度密相关,因此温度控制是生产自动化的重要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测温仪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智能化是现代温度控制系统发展的主流方向。特别是近几年来,温度控制系统早已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温度控制一直是一个未开发的领域,却又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一个世纪问题。针对这种实际情况,设计一个温度控制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意义。本设计为房间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的对象是房间温度。温度控制在日常生活及工业领域应用十分广泛,比如温室、水池、发酵缸、电源等场所的温度控制。而以往温度控制是由人工完成的而且不够重视。其实在很多场所温度都需要得到很好的控制。针对这一问题,本系统设计的目的是实现
9、可以根据设定温度进行自行调节的系统,它应用广泛,功能强大,小巧美观,便于携带,是一款既实用又廉价的控制系统。1.2温度控制系统研究概况国外对温度控制技术研究较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先是采用模拟式的组合仪表,采集现场信息并进行指示、记录和控制。80年代末出现了分布式控制系统。目前正开发和研制计算机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的多因子综合控制系统。现在世界各国的温度测控技术发展很快,一些国家在实现自动化的基础上正向着完全自动化、无人化的方向发展。我国对于温度测控技术的研究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在吸收发达国家温度测控技术的基础上,才掌握了温度室内微机控制技术,该技术仅限于对温度的单项环
10、境因子的控制。我国温度测控设施计算机应用,在总体上正从消化吸收、简单应用阶段向实用化、综合性应用阶段过渡和发展。在技术上,以单片机控制的单参数单回路系统居多,尚无真正意义上的多参数综合控制系统,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我国温度测量控制现状还远远没有达到工厂化的程度,生产实际中仍然有许多问题困扰着我们,存在着装备配套能力差,产业化程度低,环境控制水平落后,软硬件资源不能共享和可靠性差等缺点。1.3温度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发展极快,相当成熟,而传感器应用技术因为需要使用模拟技术,而模拟技术还有很多问题
11、难以解决,因此传感器应用技术也有待进一步发展。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总舵国家都把传感器技术列为现代的关键技术之一。通常将能把非电量转换为电量的器件称为传感器,其实质上是一种功能块,作用是将来自外界的各种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它是实现测试与自动控制系统的首要环节。如果没有传感器对原始参数进行精确可靠地测量,那么无论是信号转换或信息处理,或者最佳数据的显示和控制都将无法实现。 温度传感器,使用范围广,数量多,居各种传感器之手。温度传感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传统的分立式温度传感器(含敏感元件),主要输能够进行非电量和电量之间的转换;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控制器;智能温度传感器。目前,国
12、际上新型温度传感器正从模拟式向数字式、集成化、智能化及网络化的方向发展。温度传感器按传感器与被测介质的接触方式可分为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和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两大类,其中,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元件与被测对象要有良好的热接触,通过热传导及对流原理达到热平衡,这个示值即为被测对象的温度。这种测温方法精度比较高,并可测量物体内部的温度分布。但对于运动的、热容量比较小的及对感温元件有腐蚀作用的对象,这种方法将会产生很大的误差。非接触测温的测温元件与被测对象互不接触。常用的是辐射热交换原理。此种测温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可测量运动状态的小目标及热容量小或变化迅速的对象,也可测量温度场的温度分布,但受环境的影响比较
13、大。温度传感器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1)热电偶传感器。热点偶传感器是工业测量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温度传感器,它与被测对象直接接触,不受中间介质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精度;测量范围广,可从-501600进行连续测量,特殊的热电偶如金,铁,镍,铬最低可测到-269,钨,铼最高可达2800。(2)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采用硅半导体集成工艺制成的,因此亦称硅传感器或单片集成温度传感器。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是在20世纪80年代问世的,它将温度传感器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可完成温度测量及模拟信号输出等功能。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的主要特点是:功能单一、测温误差小、价格低、响应速度快、传输距离远、体积小、微功耗等,适合
14、远距离测温,不需要进行非线性校准,外围电路简单。(3)光纤传感器。光纤测温技术可分为两类:全辐射测温法,单辐射测温法,双波长测温法,多波长测温法等。特点是:光纤挠性好、透光谱段宽、传输损耗低,无论是就地使用或远传均十分方便而且光纤直径小,可以单根、成束、Y型或阵列方式使用,结构布置简单且体积小。缺点是:测量起来困难,难于实现较高的精度,工艺比较复杂,且造价高,推广应用有一定困难。(4)半导体吸收式光纤温度传感器。半导体吸收式光纤温度传感器是利用了半导体材料的吸收光谱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实现的。一种传光型光纤温度传感器,是指在光纤传感系统中,光纤仅作为光波的传输通路,而利用其它如光学式或机械式的敏感
15、元件来感受被测温度的变化。在这类传感器中,半导体吸收式光纤温度传感器是研究得比较深入的一种。(5)智能温度传感器。智能温度传感器(亦称数字温度传感器)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问世的。它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测试技术(ATE)的结晶。目前,国际上已开发出多种智能温度传感器系列产品。智能温度传感器内部包含温度传感器、A/D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存储器(或寄存器)和接口电路。有的产品还带多路选择器、中央控制器(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智能温度传感器能输出温度数据及相关的温度控制量,适配各种微控制器(MCU),并且可通过软件来实现测试功能,即智能化取决于软件的开
16、发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温度传感器的种类日益繁多,数字温度传感器更因适用于各种微处理器接口组成的自动温度控制系统具有可以克服模拟传感器与微处理器接口时需要信号调理电路和A/D转换器的弊端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电子测温计、医疗仪器等各种温度控制系统中。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数字温度传感器有DS18B20、MAX6575、DS1722、MAX6635等。相比较而言,传统的温度检测以热敏电阻为温度敏感元件,热敏电阻成本低,但需要后续信号处理电路,而且热敏电阻的可靠性相对较差,测量温度的准确度低,检测系统的精度差。数字式温度传感器的种类也不少,并且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具有上述诸多优点。
17、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2.1 方案论证方案一:本课题的初步设计方案是通过控制调功电路的导通比,来实现对被调对象的控制,由图1可见,负载是加热器件,而过零触发电路是由锯齿波发生,信号综合,直流开关,同步电压与过零脉冲输出5个环节组成。如下图所示: 图2.1 方案一电路图 图2.1为第一个设计方案,该方案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1) 锯齿波是由单结晶体管BT和R1,R2,R3,W1和C1组成的张驰震荡产生,然后经射极跟随器V1、R4输出。(2) 控制电压(Uk)与锯齿波电压进行电流叠加后送到V2的基极,合成电压为Us,当Us0(0.7)时V2导通,Us0(0.7),V2导通,Ube3接近零电位,V3截
18、止,直流开关导通。输出24V直流电压。(4) 过零脉冲的输出,由同步变压器TB,整流桥D1及R10,R11组成一削波同步电源,这个电源与直流开关的输出电压共同去控制V4与V5。只有当直流开关导通期间,V4截止,V4、V5基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才有工作电压,才能工作在期间,同步电压每次过零时,V4截止,其集电极输出正电压,使V5由截止转导通,经脉冲变压器输出触发脉冲而此脉冲使晶闸管T在需要导通的时刻导通。在直流开关导通期间使出连续的正弦波控制电压Uk的大小决定了直流开关导通时间的长短,也就决定了在设定周期内导通的周波数,从而可输出功率的调节。显然,控制电压Uk越大,则导通的周波数就越多,输出的功率也
19、就越大,电阻炉的温度也就越高,反之,电阻炉的温度就越低。闭环控制自动调温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在系统中增设温度传感器和温度调节器,温度传感器的基本功能是检测电炉的实际温度,并变换成电压讯号和炉温控制电压Uk进行比较,根据两者差值的大小(e=Uk-Uft)和变化方向(即e为正还是为负),通过调节器进行相反方向的调节,使调节器的输出控制直流开关导通时间的长短,从而使设定周期内晶闸管的导通周波数增大或者减小,相应的电炉温度升高一点或者减小一点。采取这种控制方式,可以使炉温在较小的范围内变化,控制精度高。方案二:为了使得电路的简单化,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来设计本课题,温度信号采集使用温度传感器DS18B2
20、0,温度控制的基本思想为:通过采集到的温度与标准温度之间的差值来控制加热电阻丝的通电时间长短,从而起到恒温控制的目的。方案二的设计框图如下图所示:单片机温度采集按键电路电源显示电路温控电路图 2.2 方案二设计框图本方案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使用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采集,通过将采集到的温度与标准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进行温度控制,从而使得温度维持在标准设定温度。本方案设计成本低,具有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对于系统动态性能与稳定要求不是很高的场合非常的合适。2.2 系统功能介绍本设计是对房间温度进行检测与控制,设计的温度控制系统实现了基本的温度控制功能:当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时,系统自动通过PWM启动加热
21、装置,使温度上升。当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时,停止加热。三位数码管及时显示温度,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本文设计的温度控制系统具有如下功能:(1)通过温度芯片DS18B20采集温度,并以数字信号的方式传送给单片机。(2)四位数码管动态实时显示房间温度,显示精度0.10C。(3)三个按键实现标准温度的设定。(4)利用PWM实现温度的控制。3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图3.0电路硬件图此方案以AT89C51为核心,通过DS18B20检测房间温度,将信号传输至单片机,用四位LED数码管显示温度,同时通过将检测的温度与标准设定温度的偏差来控制电阻丝通断时间的长短,从而达到恒温控制的目的。3.1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3.1
22、.1温度数据采集电路 DS18B20是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生产的可组网数字式温度传感器,与其它温度传感器相比,DS18B20具有以下特性:独特的单线接口方式,DS18B20在与微处理器连接时仅需要一条口线即可实现微处理器与DS18B20的双向通讯。DS18B20支持多点组网功能,多个DS18B20可以并联在唯一的三线上,实现组网多点测温。DS18B20在使用中不需要任何外围元件,全部传感器元件及转换电路集成在形如一只三极管的集成电路内。温度范围55125,固有测温分辨率0.5;测量结果直接输出数字温度信号,以“一线总线”串行传送给CPU,同时可传送CRC效验码,具有极强的抗干扰纠错能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单片机 温度 控制系统 设计 毕业设计 说明书 论文 3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