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科学3.1-3.5易错题(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科学3.1-3.5易错题(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下科学3.1-3.5易错题-第 3 页校本易错题(3.1-3.4)1下列四幅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氧气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2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的化学能不经过热能而直接转变成电能的装置。例如甲醇燃料电池,是由甲醇(CH3OH)、氧气和强碱NaOH溶液组成的新型燃料电池,可用作手机电池。该电池在充、放电时的表达式为:则下列有关甲醇燃料电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等量的甲醇通过燃料电池释放的电能比其通过火力发电产生的电能多B该电池放电过程中,既有氧化反应,又有燃烧的现象C该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都伴随着能量变化D该电池充电过程中,电能转变成化学能3.12克的某化合物在空气中
2、燃烧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3.6克水,(1) 若消耗氧气的质量为9.6克,则该化合物中有什么元素 ?(2) 若消耗氧气的质量为8.6克,则该化合物中有什么元素 4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C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 D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445实验室制取有毒的氯气时,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多余的氯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次氯酸钠)+H2O。写出氯气和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6把A、B、C、D四种纯净物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充
3、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cn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22821反应后质量/g1342未知A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24B反应后D的质量是13gCC物质一定是催化剂D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是分解反应7将A物质25g,B物质56g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反应后的物质中仍有10g A,且B完全反应,生成C的质量为44g;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32、44、18,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A+2B2C+DB2A+2BC+DC2A+7B4C+6DDA+2BC+2D8为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的CO2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代谢作用产生的。
4、某学校学生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你认为该装置I、内应选用的试剂是( )A.Ca(OH)2 NaOH B.NaOH Ca(OH)22 C.稀HCl Ca(OH)2 D.NaOH BaCl29.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镁条在氧气中燃烧:MgO2MgO B古代湿法炼铜:2Fe3CuSO4=Fe2(SO4)33CuC用胃舒平含Al(OH)3治疗胃酸过多:Al(OH)33HCl=AlCl33H2OD用石灰石浆处理二氧化硫:SO2CaCO3O2=CaSO4CO210.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操作为:从b端通入氮气从分液
5、漏斗中滴加适量水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其中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A B C D11. 某班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乙同学可能插入
6、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A.只有 B.只有 C.只有D.12某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对原实验进行部分改进,增加了称量操作。具体做法是:取10%的双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入气体发生装置,并对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进行称量,记录如表,若反应后,双氧水分解完全且氧气全部逸出,不合理的是()A反应速率逐渐加快 B最多得到氧气的质量为1.6gC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3g D反应得到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9:813一定质量的硫粉与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内点燃充分反应,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21教育网AB CD14.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
7、取二氧化碳,现取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2.5g和94.4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求:(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5.取若干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在试管中加热至不再有气体放出,将试管内的剩余固体冷却后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固体3.25 g,还得到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7.45%的滤液。(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m(1)推断试管内剩余固体中含有哪些物质?各为多少克?(2)计算氯酸钾的质量及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3)计算原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16.已知,珍珠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珍珠粉中碳酸钙的含量,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50 g样品,分别在5个烧杯中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样品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 CO2烧杯烧杯烧杯烧杯烧杯加入样品的质量/g1010101010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1020304050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g0.881.76x3.33.3求:(1)表中x的值为_。(2)珍珠粉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3)加入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限制150内